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3分) A.伶俜(pīng) 铢(zh...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3分)

A(pīng)     (zhū)  (qiǎo)然    chéng

Bqián      què  biǎn   

C(ruí)     霜露bào   命运多(jiǎn)

D(jiān)染     (ní)裳   (guǐ)  (wǎng)然若失

 

D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A.千乘 (shèng)。B.扁舟(piān),渌水(lù)。 C.暴霜露(pù)。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春江花月夜》和《阿房宫赋》两篇诗文选段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可怜楼上月徘徊,______________。玉户帘中卷不去,______________

(2)斜月沉沉藏海雾,______________。不知乘月几人归,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金块珠砾。___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4)______________,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

(5)______________,而使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查看答案

按要求填空。(10分)

1)诸葛亮故居建有武侯祠,内有一联云:“布衣吟啸足千秋,草庐频顾,收起潜龙,蜀丞相尽瘁鞠躬,非得已也;竹帛勋名垂两代,汉祚将终,霄沉羽鹤,杜少陵酸心呕血,有由来哉。”这里面暗含杜甫《蜀相》里的两句诗,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曾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4)《蜀道难》中诗人以震耳欲聋的飞瀑声和滚石的撞击声从听觉角度写蜀道之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诗的原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①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新丰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北,唐初马周未发迹时,曾旅居新丰,却受客家冷遇。后泛指驿馆、客舍。

(1本曲在遣词用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有怎样艺术效果?5

2)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夜雨”为题,既点明了环境的萧瑟凄清勾勒出了作者夜深难眠、卧听夜雨、愁怀难遣的孤寂落寞形象。

B曲中 “梧桐”“芭蕉”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意象,大多和离愁、客思、寂寥联系在一起,表达萧瑟落寞之情。

C落灯花棋未收”化用赵师秀闲敲棋子落灯花,都道出了夜阑人静、灯花落尽之时,久等友人不至而百无聊赖的情状。

D“江南二老忧”巧妙地运用了侧面落笔的手法,不写自己如何思念故乡,思念亲人,而以年迈双亲的忧思烘托出更加浓烈的亲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玉泉溪

湘驿女子

红树醉秋色,碧溪弹夜弦。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1)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句字,拟人手法,写出了红叶满山仿佛陶醉于秋色情态。

B第二句“弹”字,以动衬静,把万籁俱寂的夜色,烘托得更加幽深。

C“红”与“碧”,色彩对比,冷暖色调结合,突出了秋景的绚烂与明丽。

D“醉”与“弹”,烘托幽美秋色,暗示佳期良辰,表现出女子面对秋景的愉悦。

(2)本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结合诗句赏析。(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讳辩

韩愈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倡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②”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谥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 ,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不闻又讳车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以为触犯。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官宫妾,则是宦官宫妾之孝之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选自《古文观止》卷八《唐文》)

【注】 二名不偏讳:两个字的名字,单用其中一个字时,不避讳。如孔子的母亲名叫征在,孔子说的时候不说,说的时候不说

不讳嫌名:与人姓名音相近的字不避讳。下文均与唐代皇帝名音同音近。
1.下列各项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贺不举进士为是                    举:推荐

B.稽之以国家之典                    稽:查核

C.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      止:到达顶点

D.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        胜:超过
2.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犯二名律乎              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B.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日月之行,出其中

C.贺争名者毁之曰          微斯人,吾谁

D.比于宦官宫妾            家祭无忘告
3.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B.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C.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D.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驳斥毁谤者观点的一组是

律曰:“二名不偏讳”。           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 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

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

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5.对本文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李贺参加进士考试,有人为打击竞争对手,借口他父亲名晋肃,如果他参加进士考试,就犯嫌名讳,企图让他放弃考试。

B.韩愈曾经鼓励李贺参加进士考试,在李贺遭到恶意毁谤,他本人也因鼓励李贺应考而受到指责的情况下,写下本文进行辩驳。

C.韩愈认为,李贺参加进士考试,既不违犯“二名律”,也不违反“嫌名律”,毁谤者和附和者的言论,在法理上是没有依据的。

D.韩愈认为,周公、孔子、曾参都不避父母的名讳,而毁谤者和附和者却想超越这些古圣先贤,过分强调避讳,实在荒谬可笑。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3分)

听者不察也,和而倡之同然一辞4分)

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5分)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