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9分)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9分)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1.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4分)
2. 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5分)

 

1.上阙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2分)上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3分) 2.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2分)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而西湖愈显其幽静。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2分)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首词描写是的西湖胜景,第一句“轻舟短棹西湖好”直接点明主题,是全词的情感基调,表达出了赞美之情。上片景象写到了绿水和芳草长堤,还有动听的笙歌,显示出清新明丽的春景特点。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下阕的景物描写之中有静景,风平浪静,湖面如镜;也有动景层层涟漪,沙禽惊飞,。动静结合,并且以动衬静,描写出了西湖优美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陶醉自然胜景,流连于风景之情的喜悦之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光弼幼持节行,善骑射,能读班氏《汉书》。少从戎,严毅有大略,起家左卫郎。

光弼以景城、河间兵五千入太原。前此,节度使王承业政弛谬,侍御史崔众主兵太原,每侮狎承业,光弼素不平。及是,诏众以兵付光弼。众素狂易,见光弼长揖,不即付兵,光弼怒,收系之。会使者至,拜众御史中丞。光弼曰:“众有罪,已前系,今但斩侍御史。若使者宣诏,亦斩中丞。”使者内诏不敢出,乃斩众以徇,威震三军。

至德二载,思明、希德率高秀岩、牛廷价将兵十万攻光弼,时锐兵悉赴朔方,而麾下卒不满万,众议培城以守,光弼曰:“城环四十里,贼至治之,徒疲吾人。”乃彻民屋为摞石车,车二百人挽之,石所及辄数十人死,贼伤十二。思明为飞楼,障以木幔,筑土山临城,光弼遣穴地颓之。思明宴城下,倡优居台上靳指天子,光弼遣人隧地禽取之。思明大骇,徙牙帐远去,军中皆视地后行。又潜沟营地,将沈其军,乃阳约降。至期,以甲士守陴,遣裨校出,若送款者,思明大悦。俄而贼数千没于堑,城上鼓噪,突骑出乘之俘斩万计。思明畏败,乃去,留希德攻太原。光弼出敢死士搏贼,斩首七万级,希德委资粮遁走。初,贼至,光弼设公幄城隅以止息,经府门不顾。困解,阅三昔乃归私寝。收清夷、横野等军。

与九节度围安庆绪于相州,大战邺西,败之。光弼与诸将议:“思明勒兵魏州,欲以怠我,不如起军逼之。彼惩嘉山之败,不敢轻出,则庆绪可禽。”观军容使鱼朝恩固谓不可。既而思明援,光弼拒贼,战尤力,杀略大当。会诸将惊溃,各引归,所在剽掠,独光弼整众还太原。帝贷诸将罪。节选自引《旧唐书·李光弼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众素狂易          易:轻视  B.乃斩众以徇  徇:示众

C.乃彻民屋为摞石车     彻:修补  D.彼惩嘉山之败  惩:忌惮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光弼用兵有谋略的一组是(    3分

①若使者宣诏,亦斩中丞     ②光弼遣穴地颓之

③又潜沟营地,将沈其军     ④光弼设公幄城隅以止息

⑤不如起军逼之             ⑥独光弼整众还太原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他年幼即能读史书,具有良好的品行与节操,年轻从军,擅长骑马射箭。

B.他率兵入太原,侍御史崔众傲慢无礼,不按朝廷命令马上交付兵权,李光弼将其捉拿关押,并顶住压力将其斩首。

C.太原守卫战,在敌众我寡的紧急情况下,他镇定自若,力排众议,不死守城池,用灵活的战术击败敌人,成功解围。

D.围攻安庆绪一战,众将不听从李光弼的建议,即在敌我杀略大当状态下,李光弼尚能整军还太原,而其他众将溃不成军,皇帝降罪于众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思明为飞楼,障以木幔,筑土山临城,光弼遣穴地颓之。 3分

2)思明勒兵魏州,欲以怠我,不如起军逼之。彼惩嘉山之败,不敢轻出,则庆绪可禽。 4分

 

查看答案

诗歌赏析阅读下面的诗歌,做小题。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基业,“济”是渡过难关。

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

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

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心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诗歌内容情感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两句诗中,用“吞声”“踯躅”描摹情态、动作,形象地刻画了内心痛苦不堪的诗人形象,读之如在眼前。

B《夜归鹿门歌》中诗的前两句作者描绘了一幅江边之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潇洒超脱的襟怀。

C《书愤》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慷慨激愤、报国之志难酬的抑郁之情。主要通过对比、用典的手法呈现出。

D《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所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托的。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没有语序颠倒现象的是(    )(3分)

A.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D.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3分)

A.忽如一夜春风,千树万树梨花开。  B.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C.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D.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