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4分)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4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1.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2分)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一条孤舟竖着搞搞的桅杆停泊在夜色茫茫之中。放眼岸上,只见星星在天边遥挂低垂;纵目江上,月光在波涛中翻滚如涌。(1分)这是一幅宏阔非凡孤寂凄清的旅夜图(创造出一种阔大雄浑但又寂寞空旷的境界)。(1分) 2.(2分)表现了诗人的孤寂凄清之情(1分)和漂泊无依的身世之悲(1分)。(反衬)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诗歌的景物特点能力。概括景色特点关键是寻找句中能体现景色特点的词语,并结合语境进行分析,然后用精练的词语表述出来。分析景色,就是要搞清楚景色的具体内容:写了什么具体景物,特别要指出什么时间、地方的景物,还要分析景物整体所呈现出的特点、氛围、意境等。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鉴赏作者的情感要做好下列几步,(1)借助创作背景,探求创作动机,把握诗人内在情感;(2)了解诗歌语言,琢磨诗歌中的形象,领会景物所蕴涵的作者的感情;(3)抓住诗歌结构,剖析诗歌画面,把握作者感情变化。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小题。(18分)

愚溪诗序

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善鉴万类,清莹透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又峻急多                  坻:Chí,水中小洲。

B.漱涤万物,牢笼百态           牢笼:包罗

C.得泉焉,又买             居:居住

D.而为愚者                   睿:明智:通达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故更为愚溪                  杳不知其所

B.愚触罪                    予人

C.得其尤绝者家                盘盘,囷囷焉

D.善鉴万类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3.下列句子对文句所表达的感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这句话从字面看表达出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歉疚之情,暗含对自身所受屈辱的愤懑不平之意)

B.“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是虽辱而愚之,可也”(终于找出溪水命名为“愚溪”而不为冤屈的理由,作者内心得以平衡,甚为舒畅)

C.“今予遭有道而违天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这句话是说自己在清明政治下做了错事,是天下最愚蠢的人。这是正话反说,词兼褒贬,既嘲尽愚溪,又自嘲不已)

D.“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这句话体现出作者置身大自然,返璞归真,自得其乐的思想,不是在宣扬与世无争的出世思想,而仍然是在抒发内心深处的愤世嫉俗的不平之情)
4.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2分)

 

(2)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3分)

 

(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2分)

 

(4)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8分)

姑苏看水

张宏

一个北方人,初到江南,对水多少有些惧怕。

街上的地面是湿漉漉的,屋里的被褥用手一摸,也有些莫名的潮意。在这个秋末,北方早已是艳阳高照,这里却到处被一层水的薄纱笼罩,像一个戴着纱巾的女人,怕风吹日晒弄粗了脸。

但是,如果你住下了,就慢慢地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到它的造化。水,简直就是这里无所不在的魂魄。

你走在苏州的路上,会发现始终是被水包围着。

在古城里,河道被大桥和小桥所联缀,与街道或平行或交错,使城市变成水的棋盘。岸边的石条,被河水浸润得不辨颜色,远远的就像一本本文字斑驳的古书叠摞着,河有多长,这书的岸就有多长。至于古老的护城河,据说从伍子胥在这里选址建了吴都,两千五百年来,就从未改变过它的波光粼粼的壮阔。

在城外,车子不论是在高速路上疾驰,还是在乡野间的小路上盘桓,你一抬眼,就能看到水。有时是在苍瓦粉墙的农舍间闪出一爿波光,更多的则是从你目光所及的辽远处,一直铺展到你的近前,或如沧海烟云,或如映空巨镜,横亘眼前,不管你的车开得多快,它总是不离你的视野。

这是姑苏水,给人的第一印象。

可是,当你回过神来细细品味这个城市的时候,你又能看到不同的水。在古街的老屋,临窗而坐,当阳光从屋后的河面散漫地折射在房顶,你手把着一杯茶,嗅着杯里的清香,你就开始更深地体会这里的水。

当年白居易做苏州刺史,曾写下“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诗句,足见这里的葱茏与繁盛。但是这个自古来的商贾云集之地,城外稻香鱼肥的沃野和市内万舻充塞的河道,没有一处不是被水所承载和滋润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劳作,使水在这儿变得温柔,它顺从地流进流出,带来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逐渐的,这水的温柔也就浸润到人的气质里。姑苏人讲话的吴音,就如同评弹和昆曲,姑苏人接人待物的举止也少见粗俗,这不能不说是姑苏水的好处。

人类历史上,水向来是文明的先决条件,姑苏之不就是这样造化出了吴文明和吴文化。不能想象,没有姑苏的水,会是什么样子?没有姑苏水,也就没有了花窗照影的浪沧亭,没有了夏日临荷的拙政园,更没有了江枫渔火的《枫桥夜泊》。当然,首先是没有了“可以复衣天下”的丝锦之饶。据说,因为姑苏的桑树近水而植,其叶肥嫩,故苏丝极柔且高产,才用它织出了名冠天下的绸缎。网狮园边至今还在的清朝织造署旧址和苏州丝绸博物馆里精美绝伦的双面苏绣,就是姑苏之水物质和精神双重价值的佐证。

水带来了富裕,也才能带来灵气,带来姑苏人灿烂与张扬的精神世界。就像姑苏水,可以给你泡出香喷喷的碧螺春,也可以给你酿出辣烈烈的三白酒。范仲淹、唐伯虎、文征明、金圣叹、陆文夫,只要点一点这些灿若星辰的名字,就不难看出姑苏之水的灵性。

但姑苏水也有坎坷的时候。苏州北郊,有尚湖,静卧虞山南麓。这片水,相传由姜太公在此钓鱼而名,芦黄荻白、池杉挺翠的湖畔,还能找到当年的唐寅系舟处,山水间散落着曾孟朴、翁同和、黄公望、王石谷、瞿景淳,乃至钱谦益和柳如是的墓碑。凄凄芳草和茂茂青竹,掩不住后人凭吊的足迹。但在“人定胜天”的日子里,一湖碧波竟被抽干,“以粮为纲”,垦成农田。从此,干涸的秧田,应对着当空的烈日,这里的人也只能成为匍匐在地上的工具。

“云本无心水自闲”,今天站在退耕还湖后的尚湖边,品味白居易写姑苏之水的这一句诗时,别有一番滋味。谁说云水无心?姑苏之水,在它的温柔里面,分明也还掺着一股执倔与刚韧!

水与人,人与水,也许就是这么有意无意地相处着。但你来过苏州,对水,会有一种肌肤之亲的感觉,并且觉得这里,是天底下,人与水,水与人,浓情蜜意的一个所在。
1.姑苏的水给作者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2分)

                                                                              
2.姑苏水创造了哪些重要的价值?请根据文意进行概括。(6分)

                                                                              
3.赏析中划线句子。(4分)

(1)                                                                         

(2                                                                         
4.作者认为姑苏的水具有怎样的灵性?文章结尾为什么说姑苏“是天底下,人与水,水与人,浓情蜜意的一个所在”?(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9分)

人类能进化到今天的优秀和强大,胜过一切其他动物而统治着整个世界,是因为我们获得了理性,即认知世界、概念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也就是认识世界、适应环境和局部改造环境的能力。动物学研究表明,其他动物如灵长目也有初等的认知、简单的思维和粗浅的推理能力,但都不如人类的能力那么强大、系统和深刻。只有人类具备理性思维和行为能力。

人的理性包括感性认知,学习记忆,思维推理和智能创新四部分。

感性认知是通过观察和接触,认知周围事物的特征性属,形成概念,区分类别,认清其相互关系。动物认知食物和猎物,鼠见猫逃窜等,多是先天遗传技能。除高级灵长类外,都不能在镜子中认出自己的影像,经长期训练也不成。学习记忆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发达的大脑是浩瀚记忆力的物质基础。符号语言和文字是思维和表达思想的工具,积累和传播知识的手段,是人类独有的后天习得的技能。能根据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对事物进行分析判断并作出推论是人类智慧的表现。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良好的悟性,探求真理的勇气和为集体利益的献身精神使人类获得了独一无二的创新智能。伟大革命事业的成功,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生存条件和健康水平的提高等都是人类智能创新的产物。

理性是后天获得的能力,灵敏的受感器官,可靠的神经系统和强壮的大脑等是理性的物质基础。生物学公认后天习得的性状和能力不可能遗传子代,至少短期内不能。每代新人的理性要从头学起,靠社会文化和教育塑造而成。社会文化的进步和教育制度的完善是培育公民的良好品德、优越智慧和坚韧的创新精神的必要条件。没有先进文化的陶冶和良好的教育而指望天赋予睿智美德是与科学规律相悖的。

人是社会性动物。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生产和生活方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政治制度、法律规范、道德观念、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等。人的理性是从社会文化中,即群体的经验、知识和习俗中通过模仿、传播、学习和教育获得的能力,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能表现出来。生来即孤单孑立与社会隔离的人无理性可言,连语言都不可能掌握。

20世纪的社会实践和科学成就都提醒我们,人类不应该陶醉于自己智能的增长,思想的进步,科技的成就和对自然界的某些胜利,绝不要忽略人的动物性这个本质。不管我们的事业取得了多么辉煌的成就,即使走出了地球,登上了月球,也可能造访火星,都不可能改变我们生存的物质基础,我们的躯体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产生于和存在于自然界。人类是地球上30多亿年的生物进化链中的一环,我们已彻底适应了这个自然环境,每一滴血、每一种行为、每一种思想、每一种理论、每一种主义都是这个自然界的产物。人不能成仙,自然界不能超越,更不能破坏,否则就是人种的衰微、死亡和灭绝。航天科学的实践已充分证明,宇航员要飞往地外星球,飞船上必须有类地的人造环境,否则就必死无疑。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类能通过符号语言和文字去思维和表达,能根据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对事物进行分析判断并作出推论,这些都是人类理性的体现。 

B.靠社会文化和教育塑造而成的理性即公民的良好品德、优越智慧和坚韧的创新精神是不可能遗传子代的,至少短期内不能。

C.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从社会中学到了模仿、传播、学习和教育的能力,人的理性自然会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

D.宇航员要飞往地外星球,飞船上必须有类地的人造环境,否则就必死无疑。这说明了人的动物性决定了我们不可能离开我们生存的物质基础。
2.下列对有关“理性”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理性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是人们认识世界、适应环境、局部改造环境的能力,其他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的动物如灵长目也稍有一点认知、思维和推理的能力,不过它们的这些能力都是先天遗传的,不像人类那样由后天获得。

B.感性认知是通过观察和接触,认知周围事物的特征性属,形成概念,区分类别,认清其相互关系。动物能够认知食物和猎物,但这不属于感性认知的技能。

C.学习记忆以发达的大脑为物质基础,思维推理则是根据已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对事物进行分析判断并作出推论的过程,它需要借助于符号语言和文字。

D.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良好的悟性,探求真理的勇气和为集体利益的献身精神使人类获得创新智能,这是获得“理性”的途径之一。
3.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查看答案

请说明下面这幅漫画的画面内容及其寓意。(不超过55字)(4分)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调整上联词语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3分)

上联:求学渐进应以宏博为贵

下联:读书必有基础次第而升

上联调整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