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朱子家训 朱柏庐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朱子家训

朱柏庐

黎明即起,洒扫庭,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分多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近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洒扫庭         除:清扫      

B.须加温         恤:同情               

C.须分多       润:安抚      

D.怨而用暗箭     匿:隐藏
2.下列各组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莫贪意外            庸知其年先后生于吾乎?

B.器具质               序八州朝同列

C.屈志老成,急可相依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利。

D.为人若此,庶近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3.下列用“/”给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解的一项是(  

A.轻听发言 / 安知非人之谮 / 诉当忍耐 / 三思因事 / 相争焉知 / 非我之不是 / 须平心暗想。

B.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 当忍耐/ 三思因事相争 / 焉知非我之不是 / 须平心暗想。

C.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 当忍耐三思 / 因事相争焉 / 知非我之不是 / 须平心暗想。

D.轻听发言 / 安知非人之谮诉/ 当忍耐三思 / 因事相争 / 焉知非我之不是 / 须平心暗想。
4.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修身”“齐家”为宗旨,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

B.文章以骈散结合的形式写成,语言既通俗易懂,容易被广大民众接受,又朗朗上口,容易记忆。

C.文章从作息洒扫这些日常最简单的事情讲起,教导人们在不经意的生活小事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D.本文为封建士大夫所作,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文中很多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3分)

(2)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3分)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4分)

 

1.A 2.B 3.D 4.B 5.(1)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关锁门户,并要亲自查看。 评分细则:3分,关键词“既”“息”“检点”各1分,大意对即可。 (2)修身一定要求质朴,教育子女要求他们刚正讲道义。 评分细则:3分,关键词“居身”“期”“义方” 各1分,大意对即可。 (3)读书,目的在学习圣贤的行为,不只为了科举及第;当官要有忠君爱国的思想,怎么可以只考虑自己和家人? 评分细则:4分,关键词“圣贤”“徒”“存”“计” 各1分,大意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可以运用代入法、课内迁移法、成语迁移法,利用上下文来推敲词义。A项“除”如解释为“清扫”从语法上讲不通,“洒扫庭除”是动宾短语,“庭除”在句中应为名词;在《魏公子列传》中有句子“赵王扫除自迎”,由此可以知道应解释为“台阶、庭院”。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虚词的意思和用法。虚词的用法与其在句中的位置及前后词语的词性有关。A项前为助词“的”,后为主谓间取独标志;B项都表并列;C项前表假设的结果,后表顺承;D项前为助词,用作在形容词或副词词尾,后为介词,相当于“于”,引出动作对象。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一抓句末语气词,“也、矣、乎”等等;二抓句首发语词,“若夫、至若、盖”等等;三抓固定句式、固定短语;四抓排偶句式;五抓顶真修辞;六抓名词代词。本题中,固定句式“安知……”“焉知……”,这两处可以先断开;前后对称的句式,“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与“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正好前后对称。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手法的辨析。B项“文章以骈散结合的形式写成”错误。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偶相似,只是不像对偶那样在音韵上有严格的要求;散句,则是相对于骈句而言,也可以说,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一般的说,一篇文章中仅使用几个骈句,算不得“骈散结合”,必须使骈句达到一定的数量,才可以算得。了解了这一意思,即可得知本文并非骈散结合。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第一句中的“既”,已经,……之后;“息”,休息;“检点”,查看。第二句中的“居身”,修身;“期”,要求;“义方”,刚正讲道义。第三句中“圣贤”,形容词做名词;“徒”,仅仅,只是;“存”,存有;“计”,考虑。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4月27日下午,习近平在喀什看望了武警新疆总队某部特勤中队官兵。在参观荣誉室后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梅花是一种比较普通的名花,在中国的园林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如此,梅花还是我国历代诗歌中歌咏最多的花卉之一。提起它,人们自然而然地会与冰清玉洁、超凡脱俗、孤芳自赏等意象联系起来,成为人们高洁志趣和傲岸品格的寄托和象征。不过,梅花的这种人文意义和象征意义,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古人经过漫长的积淀,逐渐确立起来的。
1.文中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看望   B普通     C.自然而然    D.与生俱来
2.梅花在寒气凛冽的冬雪天开放,自古就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象征,故诗人常藉以脱俗高洁的形象,下列诗词中的梅花,不具此喻意的选项是(   

A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B.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  《墨梅》)

C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D.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春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近代以来的湖南“人文(   )萃,人才(   )出”,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省份之一,湖湘文化对湖南近代(  )起所起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育了湘军集团并被湘军所阐扬的湖湘文化精神在当代湖南社会经济发展中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造了当代湖南人强烈的关怀意识以及躬行实践、开拓创新、注重实干、勇于任事等精神特质,                          
1.下列汉字依次填入语段中括号内,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汇       孕(yìn)   塑(sù)

B.荟       孕(yùn)   塑(sù)

C.汇       孕(yìn)   塑(shuò

D.荟       孕(yùn)   塑(shuò
2.下列选项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湘军现象”与湖湘文化贯穿着当代湖南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湘军不仅成为了湖南对外开放以及文化旅游的形象名片,更成为当代湖南人引以自豪的一种历史情结。

B.“湘军现象”与湖湘文化贯穿着当代湖南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湘军不仅成为了当代湖南人引以自豪的一种历史情结,更成为湖南对外开放以及文化旅游的形象名片。

C.湘军不仅成为了湖南人引以自豪的一种历史情结,更成为当代湖南对外开放以及文化旅游的形象名片,“湘军现象”与湖湘文化贯穿着当代湖南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D.湘军不仅成为了湖南对外开放以及文化旅游的形象名片,更成为当代湖南人引以自豪的一种历史情结,“湘军现象”与湖湘文化贯穿着当代湖南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天下的江河很少有直直的,大多是拐来拐去的。为什么?水要跟大地妥协。当然,最后水还是往东流了,那是挡不住的。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和套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新闻,写一则新闻短评,150字左右。(6分)

据台湾佛光山通讯社(人间社)2015年1月17日报道,1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书记姜斯宪在佛光山传灯楼集会堂正式聘任台湾宗教界知名人士、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为上海交大名誉教授。

据悉, 2014年星云大师到上海出席活动时,姜斯宪表达聘大师为名誉教授的想法,星云大师当场允诺。星云大师捐赠的《人间佛教丛书》目前摆在校内图书馆专门阅览室。

“交通大学赐我名誉教授,愧不敢当。”大师对此表示谦虚,多次访问上海交大后他发现这所大学的旧校区虽与佛光山差不多大,新校区则比佛光山与佛馆加起来还大。

星云大师强调,两岸通过教育往来是好事,也期盼同属佛光山体系的佛光、南华、西来、南天、光明等大学,能与上海交大结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约翰不顾妻子的担忧决定让考上大学的儿子亨利独自一人去纽约上大学。妻子的担心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亨利在她无微不至的关爱下,没买过一回菜,没做过一顿饭,没洗过一件衣,没清理过一次房间,就连书包都没有整理过。自小到现在,亨利从未单独出过一回门,就像鸡雏似的从未离开过母鸡翅膀的保护。而现在,猛一下就叫儿子一个人去经风雨见世面,她一百个放心不下。

亨利去了三天,没有电话;亨利去了七天,依然没有音信。正当约翰夫妇焦急不安时,亨利的信来了。夫妇俩不啻接到福音书,迫不及待地打开。不料随信纸带出的是一叠发票,共有:

西雅图至纽约豪华房车租赁票一张

纽约出租车票一张

一整箱冰淇淋的发票一张

纽约豪华饭店餐费发票一张

另附纸一份,上注明:付搬运费、服务费若干……

My god!不算学杂费,光这些额外开支,就三千多。

看了亨利的信才知道。亨利这回过了下独立瘾。

约翰看了信与发票,不知说什么才好。他妻子看了,一颗十五个吊桶般七上八下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她很欣慰地说:“我儿子亨利很会处理关系,是做大事的料!”

约翰没有接嘴,他大概正在为如何给儿子回信而伤脑筋呢。

你如何评价小说中亨利的这种独立?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小说所反映问题的现实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