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M370失联成了无法破解...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M370失联成了无法破解的谜。在一些人看来,239人的生命遭到了马航的      。及时公布细节真相本来是马航的责任,但          的是,马航并没有这么做。而另一方面,多个国家主动参与到搜救活动中。各国动用了从太空、空中到海上、水下等多个领域的高科技设备,展开了一场         的国际大搜索。

A.忽视  事与愿违  震古烁今   B.漠视  事与愿违  史无前例

C.忽视  出人意料  震古烁今   D.漠视  出人意料  史无前例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辨析近义词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忽视:不注意,不重视;漠视:冷淡的看待,不注意。出人意料:事物的好坏、情况的变化、数量的大小等出于人们的意料;在人们的意料之外。事与愿违: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史无前例: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指前所未有。震古烁今:震动古代,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非常伟大。故选D。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从央视辞职的记者柴静,透露当时辞职的原因是由于女儿在其怀孕期间就被诊断患有良性肿瘤,自己才辞职专程陪伴女儿;认为孩子生病使空气污染成为她不能回避的问题,职业训练和母亲本能都让她觉得应该回答这些问题。她用将近一年的时间深度解析了雾霾的生成原因和解决之道,自费百万拍摄了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2015年2月28日,这部纪录片,上网一播即大火特火,据报道一天播放量达5000万次,社会效应非常巨大。在网上,关于这部纪录片和其人的争论霎时间充斥网络每个角落,各方视角不同,褒贬不一,争论不休。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大学生跳入冰冷池塘救人 用急救知识挽回男童生命

一名大四学生从冰冷的池塘里用双手托起一名两岁男童的生命,并用所学的急救知识,把已失去意识的男童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连日来,这个发生在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的真实故事,给这个冬天带来了不一样的温暖与感动。

2014年12月13日下午3点,姜女士发现儿子不见了,于是立即停下了手里的活,四处寻找儿子。当跑到池塘旁边时,她被眼前的一幕吓呆了:在池塘的中心位置,小宇漂浮在水面上。姜女士赶紧跳入池塘,把儿子扛在肩上,由于池塘内淤泥淤积,姜女士无法挪动,只好大声呼救:“救命啊,快救救我的儿子!”距离池塘约30米远的地方,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大四学生严志飞正进行期末复习,听到呼救声后,他立即向池塘飞奔过去。

……

看到孩子恢复了意识,严志飞松了口气,把孩子交给了前来帮助的同学,自己悄悄地离开了。12月14日上午,小宇经过医院治疗已无大碍。

                                       (节选《中国教育报》 记者 徐光明)

发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补写文中“大学生跳入冰冷池塘救人用急救知识挽回男童生命”过程的文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②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

简述以上两则材料内容的联系,并就其中一则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美]王渝

最先吸引她的就是这一排窗子。

这一排窗子邀进来一大片令人感到奢侈的阳光,许是与对街建筑相隔着一段可观的距离,采光才这么好。伫立在这如此的天然中,她觉得可以踏着铺开的亮色穿窗而去。她当时就决定搬进来后要沿窗放上盆栽。

后来她果真这样做了,盆栽长得很好,尤其是非洲兰,粉的、红的、蓝的和此行的花朵接力赛一般绽开着没完没了。

这天,浏览着盆栽时她想:就着这么一大片自然的光亮来阅读必然是一种享受吧?

沉迷在这想的想法中,她挪移过来一把轻便的躺椅,随手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躺在椅子中开始阅读。

她有些后悔,取书时应该挑选一下。这本她手中的小说集子太枯燥了,她曾经翻阅过几次,总是难以终页。

书里的巧思奇想的字句,充满张力的叙述吸引着她,连特地沏的一杯茶——从武夷山带回来的“大红袍”也忘了喝。专心一意地读着读着,直到被电话铃声中断,她才愕然悟到:这书怎么发生了异变?

她把书拿到离窗远的另一端的餐桌上,她一向读书报的地方,打开灯驱逐开白天里也一直悬罩着的昏暗,再读之同一本小说。

眼睛接触到的仍然是以往那粗疏单调的字句。书还原成原本的无味。

自此,她在临窗处安置了一张书桌,她总是坐在那里眷抄修改写就的诗稿。

当有人问起她获得诗作奖的感想时,她笑着说:“都靠一排引进自然天光的窗。”

听到的人都各自深沉地去琢磨那“窗”的象征意义。

(有删节)

就文中那“窗”的象征意义,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教授的底牌

(台)郑明娳

不记得从何时开始,竟听到有人以“教授”之名呼我。刚开始时,非常不习惯,总是弄不清对方在叫谁。过一阵子,会愣一下,方悟了过来。而今日子久了,渐渐“耳熟能详”,谁叫我又姓郑呢,越听越耳顺的“真焦瘦”,越想越合我那又焦又瘦的形相。

在讲台上“盖”了十几年,已算是资深的误人子弟者,从来不敢自觉有资格对年轻人传道授业解惑。实在说,自己老感到营养不良,腹苟原极赛滞,阮囊又常羞涩,加上先天不良.后天失调的身材,哪能不算是真正正牌的“焦瘦”呢!

在纯做女儿的时代,父母承认我是只书蠢虫,也就纵容我对家事的不闻不问。有一天,当我成为自己小家庭的一家之主时,衣食住行,向夹不讲究的人,自帐也是因陋就简,有个窝蹲.已常感福分不浅,没想到招待过三次客人——当然只招待得起滚水泡茶——之后,居然连惹三次严重警告:如今不比孔子时代,居陋巷的颜回虽然博得夫子赞美,却因营养不良、居住环境污染而短命!

训话的人是那么振振有辞,使我立刻反省一下自己的陋室:房子是陈旧了点、空间是逼几了点、光线是队晤了点、家具也老爷了点……殊不知这正合我这么“焦瘦”的人居住。在一切从简的原则上,我的客厅充当了书库,只见书架,不见沙发——这大约是最令朋友不满的一点。不过,访客坐在硬餐凳上总是坐不久,岂不很省事?与儿子共用的卧房兼书房又兼儿童娱乐室,地板上几乎每天都堆满了我的书及他的玩具,那自然是访客止步的禁地。

由于我这个人无能,在厨房里永远变不出什么好汤好水,加上人丁单薄,便没有下厨房学展身手的念头。好在二十世纪物质文明早已提供我便宜又实用的冰箱,冰库里经常可以储藏冷冻水饺、汉堡、肉粽,一趟车便可载回半个月的熟食。既省时省事又可保持身材“长寿”。虽然很少想到白居易,可是却乐天安命,从来不曾感到大台北,居不易。

不幸的事总是会偶发的。有一天,司马中原先生光临寒舍,我当然只端出一杯立刻烧水冲泡的即兴清茶,绝不合乎周岂明所提供的“自然主义的茶”,因为从客人喝茶时屡皱眉头便宜可以推知一二,粗茶硬板凳地聊了半小时,已到晚餐时间,我知道冰库里的那些玩意儿绝不能拿出来“怠”客,便提议请他老人家到外边上馆子,他居然说还得赶回家替太座烧饭。但是又聊了半小时,他并没有走的意思,儿子看完卡通,跑过来很诧异地问:“今天怎么没有准时吃饭?”我只好再提外吃之议,司马表示已跟太座说好了,不能在外久留,但仍无离绪。我只好打开冰箱,用最快的速度把残菜剩饭齐倒在一个钵子里,再飞快地把它丢进电锅中,盖上盖子,按下开关。但不幸的是,电锅摆在客厅兼餐厅的鞋柜上,我虽然用纪政般飞跃羚羊的速度从冰箱冲到电锅边,且企图用身体遮住钵子的内容,可是司马是个积三十年透视人生经验的小说家,我的围堵政策怎躲得过他的X光眼的扫描呢。

他开始拿出长辈的姿态了:你这样的晚餐还是给人吃的吗?……结论是:难怪你们母子都面有菜色!我的理由是目前在外边偶有应酬,总是大鱼大肉,撑得人胀胀的,平时家居好简单些可顺便洗胃。谁知他老人家更不以为然:现代人人讲究营养均衡,美食主义,你这种三餐一大饱两餐一小饱的是哪一世纪的食法?

我私下的结论是:自己跟孔子比较没有“代沟”,他老人家讲:“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说不定还嫌我冰牛奶加面包已过于奢侈呢。从此以后,我极害怕吃饭时间司马大人来临检。

我固执地相信一名“教授”的专任职务是读书,兼任任务才是教书。只有不停地吸收新养料,授课才能活水不断。至于演讲、评审、编书甚至交友等工作实只能放在“休闲时间”偶作一秀。尤其对一个天资驽钝的人,像我,读书更得人一己百、人百己午的多花些力气才行。再者,我读书偏有怪癖,总要为写点什么才读得最有效率,因此趴在桌上成为我最惯常的姿势,美容院的小姐替我修指甲,便猜到我的职业是抄写员。由于正常工作时间不容剥削,因此其他工作时间只好合并解决。洗头的时候,可以把寄赠的杂志浏览一遍;搭车的时候,可以边构思上课的程序;下课十分钟,把当天的报纸翻完。边烧饭、边洗衣;边替儿子洗澡、边替他复习功课;边吃饭边进行“亲子活动时间”。我早已习惯边走边胡思乱想,因此迎面而来的熟人,也经常视若无睹,终于挨上目中无人之骂。有一次,从邮局信箱里拿出一叠信,边走边折阅,突然有个人冲着我说:喂!下次不要在马路上边走边看东西哦!原来我已走上大马路了。并非市虎特别礼让“教授”,面是因为我焦瘦的体形,小得让他们撞不到。回到家,恰好把该处理的信件留下来,把该丢的资料垃圾桶。由于性子急,训练出相当的快动作,常想自己可能有资格参加马拉松赛,因为走在路上时我几乎在练跑。

上课是教书匠最苦也最乐的时候。是甘是苦,要看上的是什么科目。例如学校派我上“四书”,对于不谙义理的我,要在一学期内讲授《大学》——《大学》正文一共有一千五百字,以我惯常快节奏的讲课速度,并用上高中国文的方式,两个钟头便可以把一学期的课程上完。不论如何提醒自己说话慢点,上课时迟到一点,下课早退一点——一个学期还是遥遥乎其远哉!在讲台上真是如站针毡!

当然,对于擅长义理的人而言,讲“四书”乃是莫大的享受。我上现代文学或古典小说,总感到自己比较“物尽其用”些。偶然发现还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时,灵感也会左右逢源、纷至沓来。尤其文学课程是一种再创作的工作,当兴会淋漓时,焦瘦的我,有时不免膨胀自己的智商,还以为具有两把刷子哩。也因为偶能意兴踹飞,又时常能笑自己可笑之处,上课自然有莫大的快乐,也就忘了是否误人子弟啦。

我的形式生活可能太呆板,物质生活可能贫瘠,但是我都不曾因此而感到任何“委屈”。我的快乐建筑在一篇简陋的稿子赶完的那一刹那,一堂平凡的课却使我自得的时候。我焦瘦的底牌确然欠缺光华,但是,哪些个人不珍视他自己的敝帚呢!
1.简要赏析文章第一自然段。(4分)
2.文中亮出教授的“底牌”有哪些?请简要概括。(5分)
3.分析文章具体叙写司马中原先生来访的作用。(6分)
4.试探究文中透视出作者人生情怀。(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