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王 维 桃源一向...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注】,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

【注】三国魏时的嵇康和吕安是莫逆之交,一次,吕安访嵇康未遇,康兄嵇喜出迎,吕安于门上题“凤”字而去,这是嘲讽嵇喜是“凡鸟”。

⑴“桃源一向绝风尘”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一向”、“绝风尘”分别与哪两联相照应?3分

⑵颈联中吕逸人的居所有什么特点?颈联描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

⑶吕逸人最令作者尊敬的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吕逸人的尊敬的,请结合诗句说明。3分

 

⑴用典(“桃源”化用陶渊明“桃花源”)(1分)。尾联(1分)、颈联(1分)(也可直接用原文回答)。 ⑵出门即见山, 远离尘市(1分);流水经过东家流入西邻,流水淙淙,依山傍水, 环境清幽(1分)。两句环境描写,烘托了吕逸人的隐者形象(1分),抒写了隐逸生活的情趣(1分),抒发了作者对吕逸人的景仰之情和对隐逸生活的羡慕之情(1分)。(答出其中两点得2分) ⑶长期隐居,不求功名(1分)。访人不遇,心中没有不悦,而是借用典故来表达对吕逸人的仰慕之情(1分),即使没有遇见主人,看看他的住处也满足了(1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桃源一向绝风尘”意思是说吕逸人隐居之地方,如同桃花源一样,与尘俗世事隔绝。借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比况吕逸人的住处,着一虚笔。于长安柳市之南寻访吕逸人,跟一实笔。一虚一实,既写出吕逸人长期“绝风尘”的超俗气节,又显示了作者倾慕向往的隐逸之思。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颈联“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写城上的青山好像在室内一样,东邻流动的水流入西边邻居。实写吕逸人居所的环境,“城上”,一作“城外”。“青山如屋里”,生动地点明吕逸人居所出门即见山,暗示与尘市远离;流水经过东家流入西邻,可以想见吕逸人居所附近流水淙淙,环境清幽,真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绝妙境地。青山妩媚,流水多情。两句环境描写,一则照应开篇的绝风尘,二则抒写了隐逸生活的情趣。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试题分析:本题既考查人物形象,又考查作者的情感态度,解答时需首先分析出吕逸人的性格特点,然后分析作者的情感。《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律诗,此诗写得轻松愉快,颌联用典饶有幽默感。颈联造句颇巧,出句“城外”与“屋里”,对句“东家”与“西邻”均自相对仗,而又共同与邻句相对仗,这样便增加了语气流通的力度。末句“种松皆作老龙鳞”,因是对出句“多岁月”的补充,但又作为一种意象。格调清新,别开生面。多处用典,却贴切自然。写景轻描淡写,如话家常,却轻描之中有致,淡写之中有奇,极赞吕逸人闭户著书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艳羡“绝风尘”的情怀。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梅圣俞诗集序

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予闻世谓诗人少而多穷                达:通达

B.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十余年        凡:共

C.世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      徒:仅仅

D.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为十卷  次:编次,编纂
2.以下各组句子中,都分别能说明梅圣俞“穷而后工”的“穷”和“工”的一组是(3分)

①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

②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

③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

④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

⑤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

⑥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欧阳修提出了“穷而后工”的观点,世间所流传下来的诗,大多是出于古代困厄之士之手,而且诗人越是困厄,写出来的诗就越高妙。

B.大凡胸藏才智、抱负,却又不能在当世施展的士人,将内心郁结着的忧愁感慨愤激等情绪,寄托在他们的作品之中,所以能写出了人们所难于言传的感受。

C.欧阳修认为,梅圣俞一直不得志,使得他在诗歌创作上“穷而后工”,写出了很多优秀的诗歌,但他到老也不得志,是非常可惜的。

D.题目中的“诗集”是选取梅圣俞从洛阳到吴兴这段时间的作品,欧阳修酷爱梅圣俞的诗作,所以就替这本诗集作序并把它保存起来。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4分)

(2)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3分)

(3)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3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应该把握时间,好好学习。

B.凡事不可能总不成功,正所谓“不经一番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C.我们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就像古诗中说的那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为什么写作高手总有写不完的有趣事儿呢?奥秘就在朱熹的诗句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高手往往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查看答案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先生说得有道理,领教领教!

B.拙作奉上,甚感惶恐,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C.非常感谢贵校师生对我的热情款待。

D.认真阅读完你的文稿,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如此高人雅士,           。一盏清茶在手,一卷古书在案,即可出则与山人野树对话,入则与心灵之音共赏。如此这般,即使身居闹市,心却依然自在。原来,静,是在心里,不是在山水间。

①坐闻蜂鸣蝶舞

②于是可以夜闻山泉叮咚

③立观云山雾海

④必是心中常怀一道山水

⑤晨沐雨露花香

A.①②④⑤③    B.①④⑤③②    C.④①③②⑤    D.④②⑤①③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与“物象归余清”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

A.亭亭碧流暗                        B.日入孤霞继

C.林峦分夕丽                        D.湖云尚明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