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请抽取下面的文字的主要信息,用四个字短语概括出博客精神的内涵。(4分) 博客中没...

请抽取下面的文字的主要信息,用四个字短语概括出博客精神的内涵。(4分)

博客中没有永远的阳春白雪,也没有永远的下里巴人,这里没有权威,我们尊重每种声音,尊重每个个体,我们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既然要容忍各种声音,就得保持一种开放宽容的心态,你可以与不同的观点进行争鸣,也应该捍卫别人发言的权利。好的博客应该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有自己的操守,鄙视低级趣味的内容。在当今喧嚣浮躁、信息泛滥的社会中,博客的主人是坚持原则思考的一群人!      

                                      ,这,就是我们认识的博客精神。

 

自由表达 开放宽容 坚持操守 坚持原创(原创思考)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压缩语段的题目,首先对句子进行切分,然后提取关键词,全段共四个句子,陈述对象为“博客精神”,提出的关键词应为“自由表达”“开放宽容”“坚持操守”“坚持原则”。其中,“尊重个体”与“自由表达”是一个点,不能概括为两点。同样“开放宽容”“观点争鸣”“捍卫权利”都是同一层次一个句号内的句子,只能用一个词来概括。 考点: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围绕“雨”这个话题,仿照划线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两句话。(6分)

雨丝最能扯动昔日的情思,雨声也最易叩响情感的门环。多情的诗人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15分)。

苏东坡传(节选)

林语堂

徐州不仅是个大城市,地控鲁南,一向为军事要冲。在过去各朝代,徐州四面皆有战事,今日仍位于津浦陇海两铁路交会之处。徐州离一个地区近在咫尺,此地区即在此后数十年内因为一个盗匪巢穴受《水浒传》的渲染而出名。徐州位于河畔,南部高山耸立,下有深水急流,在城边流过。当地出产上等花岗岩、煤、铁,苏东坡时已开始开采,因此徐州也以产刀剑著称。苏东坡喜爱此地的自然风光,鱼与螃蟹也种类繁多,因称之为“小住胜地”。

八月二十一日,苏东坡到任三个月之后,洪水到了徐州。王安石以前曾设法疏浚过黄河水道,但是空花了五百万缗,工程竟归失败,负责工程的人畏罪自尽。黄河现在是在徐州以北约五十里处向东方决口,水势开始蔓延,淹没了几百方里。水到徐州城边时,被城南的高山所阻,于是继续高涨,到了九月,水深达到两丈九尺。水高一度超过了徐州城内的街道。苏东坡奋不顾身,抢救城池。有几十天不回家过夜,住在城墙上的棚子里,监督加强外圈的城墙。富有之家纷纷逃难,苏东坡在城门口劝阻他们,以免引起人心惊惶。他说:“我不走,你们最好也不要走。”这样把大家劝回去。此处不是细谈苏东坡建筑工程天才之所,不过也得说他是亲自参与了防堵工程的数字计算。在盘旋滚转的洪水势将越过东南外城墙时,他正在忙于加强城基和增加城高。防水工程长九千八百四十尺,十尺高,二十尺厚。完成这项工程,需要数千人之众。苏轼亲身趟水到武卫营,唤来了卒长,向他寻求帮助。因为禁卫军直接受皇帝命令,苏东坡恳求他们协助。指挥官欣然应允,他说:“大人都亲自监工,我们自然应当尽力。”同时在徐州北方也正在准备把洪水引入以前的黄河旧水道,黄河在中国历史上曾改道多次。洪水威胁徐州城四十五天。在十月初五,黄河又回到旧水道,往东在靠近海州处入海,洪水才开始撤退。

百姓欢天喜地,感谢全城得救。但是苏东坡对临时的堤防感到不满,附以详细数字说明,修表呈奏朝廷,请求拨款,重建石头城墙,以防患于将来。空等好久之后,苏东坡修改了原定的计划,建议改用坚强的木材加强堤防,不再用石头。皇帝对他的成就特颁圣旨嘉许,在次年二月,朝廷拨予苏东坡三万贯,一千八百石米粮,七千二百个员工,在城东南建筑了一条木坝。在外围城墙上,由于苏东坡喜爱建筑,他兴工建筑了一座楼,一百尺高,名之为黄楼。后来黄楼一词成了苏东坡在徐州所作诗歌总集的名称,正如他在密州建筑的超然台,成了他在密州所写诗集的名称一样。

黄楼之所以如此命名,缘于苏东坡对古老中国的宇宙论的信念。根据中国的宇宙论,宇宙中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所构成。五行中每一行都代表一种性质,如同坚硬、生长、流动、热、重等等,这些性质都具有一种宇宙的意义,不但用以指物质的宇宙,也用以指生命的功能与人的个性行为,也可以用于男女的婚配。生命离不开五行的交互作用,比如相生相克。每一行皆有其颜色,正好象征那种元素的性质。说也奇怪,黄代表土,黑代表水,黄土因具有吸水力量,所以可以克服水。黄楼之命名即含有防水之意。  

                                                                        (摘自林语堂《苏东坡传》第十三章)
1.第一段划线句有何作用?(4分)
2..文章在刻画人物方面多处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请找出相关内容并分别说明其具体作用。(6分)
3.苏东坡治水有哪些突出表现,这些表现的思想根源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认识?(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国际与本土

春节的价值和象征性的意义都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说是中国人最重要文化符号之一,也是华人文化认同的象征。回首过去,世界和我们自己都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春节也在不变和变化中呈现了新的形态。

春节现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切。一方面是中国的崛起造成的文化影响力和全球华人的力量的兴起已经使得春节越来越引起了国际的关注。“中国年”的价值和意义越来越变成了中国的重要的文化象征,逐步为世界所了解。虽然春节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还远不能和圣诞节相比,但在世界许多华人移民较多的城市或社会中,春节也开始在华人社区之外产生影响。以往仅仅是传统的唐人街张灯结彩地庆祝,现在往往已经成为当地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各国政要也都发表对于春节的祝福。春节在全球的意义的凸显是一个相当引人注目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全球华人的结构随着三十年来来自中国大陆的新华侨的大量出现而产生了变化,大陆的文化习惯和生活方式越来越被海外华人社区所接受,因此以大陆的文化为特色的过年方式如春节联欢晚会就成了全球华人过年的主流形式的一种,和传统的过年的方式如舞龙舞狮等融合之后,形成了全球春节文化的新形态。另一方面,过年的意义在今天人们重视传统文化和家庭价值的时刻更加凸显了出来。国内的“过年”的气氛也一年浓似一年。在计划经济时代,春节被简化为“过革命化的春节”。而八十年代时,在现代化和西化的浪潮中,春节的文化和认同的意义也还没有像今天一样被强化得如此之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春节的意义,越来越强调在这一时刻的文化的价值和生活意义。

当然,春节的国际化还仅仅限于华人和对于中国文化有兴趣的人,还难以变得更普及。它还不能在全球获得更多的影响力。这当然和中国文化的现实的处境有关,其全球的传播和理解还有不少局限和问题。因此,如何推展春节的文化含义,让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其意义和价值,还是一个现实的困难。关于春节的那些中国文化的积淀,还需要更多的理解和体认,这其实对于全球的跨文化对话具有高度的意义和价值。让人们了解春节的趣味和活力,还需要全球华人社会更好地努力。

春节在国内的传统意义得到了相当大的弘扬和发挥。当然也造成了返乡和回家的诸多困扰和问题,造成了春运的巨大的压力。现代所要求的是高度的流动性,是跨越边界的需要和人的高度的灵活性,这和传统的归乡的感情的关系是复杂的。今天的春节热说明中国社会的本土因素在当下的背景下得到了更多的展现。从这一点上看,如何回应这样的感情和精神的追求就是社会需要认真探究的。       (作者:张颐武  本文有删节)
1.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意思的两项是(      (6分)

A.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是华人文化认同的象征。

B.春节的价值和意义已经成为中国的重要的文化象征,并为世人所了解。

C.春节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还远不能和圣诞节相比,但正在不断扩大影响。

D.中国大陆的文化习惯和生活方式越来越被世界所接受,成为一些地区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E.在过去,春节的文化和认同的意义不可能像今天这样被不断强化。
2.下面选项不属于“春节新变化”的一项是    )(3分)

A.春节开始在华人社区之外产生影响。      B.唐人街张灯结彩地庆祝。

C.各国政要发表对于春节的祝福。          D.春节联欢晚会成了全球华人过年的主流形式。
3.从全文来看,春节“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的关切”的原因有哪些?(4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每空1分,共11分)。

(1)携来百侣曾游,                   。恰同学少年,____________;书生意气,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天朗气清,____________。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3)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4)____________ ,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5)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木兰花

钱惟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注]钱惟演(962—1034)字希圣,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本诗是作者暮年谪居汉东时遣怀之作。鸾镜:相传晋罽宾王曾获一鸾鸟,多年不鸣,后悬镜照之,鸾鸟乃鸣,故称梳妆镜为鸾镜。芳尊:酒杯。

(1)诗歌前四句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3分)

(2)诗歌最后两句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