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梅兰芳:绝艺长传 拜师学艺 梅兰芳,名澜,字畹华,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梅兰芳:绝艺长传

拜师学艺

梅兰芳,名澜,字畹华,乳名裙姊。按照当时的社会习俗,“戏子”的子弟只能继承父兄之业,而梅家作为梨园世家,自然希望有人能传其衣钵。然而,梅兰芳的自然条件并不好。用他姑母的话来说,“言不出众,貌不惊人,眼皮下垂,见人也不会说话”。加之体格瘦弱无力,这对于一个京剧演员来说是很大的缺陷。梅兰芳七岁学艺,第一老师是著名小生演员朱素云的哥哥朱小霞。当时的戏曲演员学艺没有课本,都是口传心授,但简单的四句老腔,梅兰芳却好几个小时都没学会,先生一气之下拂袖而去,道:“祖师爷没赏你这碗饭吃!”老师的话让梅家上上下下大失所望。正是因为这句话,使梅兰芳下定了苦练的决心。l902年,八岁的梅兰芳拜著名青衣演员吴菱仙为开老师。先生对梅兰芳要求格外严格,每一个唱腔,每一个身段,都必须他亲自过目,就连梅兰芳的日常起居、饮食睡眠他也非常关注。

正式出道

梅兰芳开始学戏的时候,正是京剧发展的高峰时期,大清国虽然日薄西山,但是皇宫里特喜欢京剧,在民间,听京剧也成为老百姓的一种时尚。随着技艺的长进,梅兰芳的学艺之心也越来越强烈。他开始四处向别人学习,他跟武生茹莱卿学习旦角剧目里所用的刀、枪、剑、戟、马鞭、拂尘等各种打法;跟姑父秦稚芬学习在飞驰的马车上挥舞刀叉剑戟。顽强的毅力和发奋精神使梅兰芳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吴菱仙为了让梅兰芳增加实践经验,早日担负起家庭重担,一直为其留心各种各样的演出机会。1904年的七夕节, 10岁的梅兰芳第一次登上了舞台,他扮演的是昆曲《长生殿•鹊桥密誓》中的织女。   

粉墨登场

1907年,梅兰芳离开吴菱仙,加入喜连成皮黄科班搭班学艺。除了演出之外,他最喜欢观摩前辈的表演。当时在皮黄舞台上大红大紫的演员里,他最爱看的是谭鑫培的戏,谭当时是伶界大王,有“无腔不学谭”之称。梅兰芳只要一有时间便观摩和研究前辈的精湛技艺和优点特长。与此同时,梅兰芳仍向行内高人学戏。在梅兰芳拜投的老师里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王瑶卿,他创造性地将青衣、花旦、刀马旦融为一体,独创“花衫”行当,梅兰芳得了王瑶卿艺术的精髓,后将青衣唱腔开创出新的板式,将花旦的身段创编出新颖的花样,又将刀马旦的武打设计出很有新意的套路,这样便真正创立了梅派花衫行当。

声名鹊起  

1912年前后,北京城里曾流行过一句戏谑之言,即“中梅毒”,用以形容人们对梅兰芳的着迷。1913年7月的一次演出,谭鑫培、刘鸿声、杨小楼等名角都被邀来参会,梅兰芳也在被邀之列。但演出当天梅兰芳正好有另一场堂会,临时赶不过来,请求告免。管事的觉得有了这么多名角,少他一个也没关系,谁知在既定的戏码演完后,迟迟不见梅兰芳的踪影,台下观众开始骚动起来,就连谭鑫培亲自出场也压不住阵。好在后来梅兰芳连妆都没来得及卸就赶来了,一上舞台,全场掌声雷动。此时,谭明白了,现在已是梅兰芳的时代。   

出国访问

梅兰芳以一个男旦身分,代表着处于社会底层、与娼妓同列的中国戏曲艺人,开始向传统的社会偏见和歧视心理挑战,卓有成效地为演员的社会地位以及人格尊严进行了奋力抗争。1930年春 天,梅兰芳率团赴美,在纽约、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等地演出,获得巨大成功,使京剧艺术在另一个完全迥异的文化氛围中获得了承认和欢迎。在此期间,他被美国波莫纳大学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授予文学博士学位。载誉回国后,梅兰芳声名大振.在美国的演出早已被国际、国内的舆论界炒得沸沸扬扬,回国后的演出自然身价百倍。  

罢演避难

八年的抗日战争时期,梅兰芳没唱过一天戏。在日寇入侵、国土沦陷时,梅兰芳不愿意屈从侵略者为其演出,而蓄须明志。对一位视京剧艺术如生命的大师来说,没有什么比八年不能演出更加痛苦的了。八年里,梅兰芳不仅东躲西藏,拒绝演出,还要筹钱维持家人和剧团工作人员 的生活,最后不得不卖掉了北平的宅子。   

重返舞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梅兰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52岁的梅兰芳重新回到了属于他的舞台。在日本投降两个月后,梅兰芳参加了抗战胜利庆祝会,消息一经传开,整个中国乃至世界都轰动了。演出当天,梅兰芳一出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回荡在剧场里,经久不息。    1961年8月8日凌晨,梅兰芳突发急性心脏病,在北京病逝。    

(选自《国家人文历史》有删改)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梅兰芳出生于梨园世家,迫于当时的社会习俗,即“戏子”的子弟只能继承父兄之业,他开始拜师学艺,与戏曲结缘。  

B.梅兰芳的第一任老师所说的“祖师爷没赏你这碗饭吃”的言外之意是,梅兰芳不是学京剧的料,这让梅兰芳对自己很失望,也使梅家上上下下大失所望。   

C.梅兰芳率团赴美国各地演出,载誉回国后名声大振,不仅大幅度提高了自己的身价,也提高了中国艺人的社会地位。 

D.梅兰芳向王瑶卿拜师学艺,他勤学苦练,最终创造性地将青衣、花旦、刀马旦融为一体,独创“花衫”行当。 

E.梅兰芳是一个视京剧艺术如生命的艺术大师,但在抗战的八年中,他蓄须明志,拒绝演出,直到抗战胜利才重返舞台。

(2)在“声名鹊起”一节中,作者提到谭培鑫、刘鸿声、杨小楼等名角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6分)

(3)根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梅兰芳成功的因素。(6分)

4梅兰芳学习京剧的先天条件并不好,但他最终却成功了。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是先天条件更重要还是后天努力更重要?请结合本文,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8分    

 

(1)CE(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B.D不给分。) (2)谭培鑫、刘鸿声、杨小楼等都是名角,但相比之下观众却更喜欢梅兰芳的演出,写这些名角可以衬托出梅兰芳的演技高超,并且表明在京剧界梅兰芳时代到来了。(6分) (3)出身梨园世家,耳濡目染;赶上了京剧发展的高峰时期;遇到了好老师;有勤学苦练的顽强毅力,有奋发的精神;勤于动脑,敢于创新。(每点l分,.答全得满分) (4)后天努力更重要。(2分)一个人的成功,固然离不开一些先天条件,但即使先天条件再好,如果自身不努力,最终也难以成功。梅兰芳出身于梨园世家,但先天条件并不好,被人评价为不适合唱戏,但他最终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中国戏曲界成为响当当的人物。因此,无论你有没有优越的先天条件,都需要后天努力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6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A项“迫于”,之意在文章中体现得不明显;B项“这让梅兰芳对自己很失望”无中生有;D项“创造性 地将青衣、花旦、刀马旦融为一体,独创‘花衫’行当”的是王瑶卿。所以选CE。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此题比较简单,考查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在传记作品中,写次要人物,自然是为了衬托传主的形象服务的。因此本文中的谭培鑫、刘鸿声、杨小楼等名角,是为了衬托梅兰芳的演技高超,不但表明了梅兰芳时代的到来,还丰富了文本内容。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从文本中找到与梅兰芳成功相关的语段,然后筛选出来,加以概括即可。梅兰芳的成功应与出生环境、时代环境、自身的努力等角度相关,故答题区间很容易从文章中找出。第一段中“出身梨园世家”“梅兰芳下定了苦练的决心”“八岁的梅兰芳拜著名青衣演员吴菱仙为开蒙老师。吴先生对梅兰芳要求格外严格,每一个唱腔,每一个身段,都必须他亲自过目,就连梅兰芳的日常起居、饮食睡眠他也非常关注”;第二段“梅兰芳开始学戏的时候,正是京剧发展的高峰时期”;第三段“梅兰芳得了王瑶卿艺术的精髓,后将青衣唱腔开创出新的板式,将花旦的身段创编出新颖的花样,又将刀马旦的武打设计出很有新意的套路,这样便真正创立了梅派花衫行当”。可根据这些语句筛选出关键词句进行组织答案即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解答此题,可先根据文本内容,概述梅兰芳虽然先天条件不好,但经过后天的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联系生活现实,从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的重要性的角度来探究到底哪一个更为重要,答题时,要明确观点,即后天努力更重要。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阐述后天努力与取得成功的关系,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莫高窟的挣扎

蒋方舟

人生从未如此文化苦旅过,前段时间,我重走了丝绸之路。真是苦旅,戈壁沙漠再辉煌壮丽,一成不变的景色看久了,即便是王维,也吟不出什么新的诗句。   

西域的入口是敦煌,僧人求法之旅从这里开始。当我在大马路上饥寒交迫接近绝望的时候,看到无尽的青黑天下压着金边,有夕阳霞光的地平线处就是敦煌,当时的场景就像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一幕,我好激动,马上想说的是:“大师兄,你快看,那就是敦煌。”   

进了城,《西游记》里面奇诡的神秘文明,变成了现代化的摩登小城,紧凑洁净,饭馆的霓虹灯闪烁。擦肩而过的很多都是外国人,场景让人有穿越之感,它仿佛又变成了丝绸之路上中西贯通的重镇,异国商贾云集,胡人遍布。到敦煌当然是为了看莫高窟。我去之前,就有很多人告诉我:“莫高窟一定会让你觉得失望的。”乍一看,确实是如此,这里和中国其他旅游景区没有区别,到处都是戴着墨镜遮阳帽,满脸不耐烦地排队的旅客。人群里最大声的永远是小朋友的哭叫,都吵着要回家。   

但我并没有失望,因为原本也不是为了寻找民族自豪感而来的。   

四百多个洞窟只开放了二十多个,看完感受最深的是:美的事物总逃不过种种磨难,以及它自身求生的挣扎。 

第一种磨难来自于自然。这里的雨少风大,强风把沙子吹到崖面。天长地久,入口处设置的窟檐逐渐磨损,失去了遮蔽阳光的功能。莫高窟高大,俯仰天地,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一副衣不蔽体的模样。

第二重磨难来自于宗教变迁。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经历过四次灭佛的劫难。最早是北魏太武帝:“各地有造佛像者诛,有经书焚烧,有僧侣悉坑之。”敦煌由于偏远,不仅没有受到废佛令的破坏,反而成为中西僧侣和教徒的避难所。他们把信念附在一斧一凿里。   

到了ll世纪,新疆部分地区开始信奉伊斯兰教。佛教僧侣预感到劫难的可能性,就把数万件经书和藏画放在17窟中近千年。l7窟就是著名的藏经洞,早就被洗劫,经书和佛像都已不在,只有当时藏经和尚洪辨的雕塑孤寂地守着空无一物的洞窟。   

第三重磨难是“不懂”。大部分洞窟中的佛像都在清朝重新修过。绝美的壁画的围簇下,往往是呆滞死板的佛像,脸被涂得红红白白,一点表情都没有,眼珠是玻璃珠子,亮得又假又可疑,毫无动人之处。

开放参观的洞窟里,只有隋朝修的一窟佛像从未被重塑过,三座佛像,分别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低眉的是弥勒,慈悲带笑,婉约悲悯至极。窟顶是直坠而下的飞天,飞天总是成双的,窟壁四周是撒满金粉的千佛像,现在金粉金箔脱落了大半。在这样的洞窟前,人一进去就有下跪的欲望——出于对美的诚惶诚恐。

第四重磨难是“不惜”。藏经洞被发现之后,当时看管莫高窟的王道士成了千古罪人。

历史上真实的王道士,虽然不懂,但是他爱惜。他先是看到官府在运输他至爱的经书时造成破损,看到送给当地官员的精品文物下落不明,然后他才变成了所谓的“卖国贼”。到了“文革”,当时莫高窟的48位工作人员分裂成大约l2个革命派系,成天激烈内斗,所幸他们都同意一个原则:不能碰莫高窟。据说他们为了保护莫高窟,钉死了莫高窟所有的出入口。   

我想起清洗竹简上泥土的场景:当把竹简放入清洁剂中,字开始浮现,有的字开始从竹简表面脱落,像是在逃生。天下没有永恒的事物,美的文明不被发现就没有意义,可它暴露的一瞬间就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就像“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一样,它必然要经历更多的磨难,几番挣扎求生才能活下来。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作者重走丝绸之路,因为戈壁滩上风景一成不变而感到枯燥,但当看到敦煌时就特别激动,因为敦煌莫高窟吸引着作者。   

B.文章第三段描写了敦煌城内奇诡神秘的景色,“霓虹灯闪烁"“异国商贾云集",这一切让作者仿佛穿越了过去。   

C.“原本也不是为了寻找民族自豪感而来的”这一句话说明作者在去敦煌之前,就已经知道那里并不能让自己感到自豪。   

D.作者在写第四重磨难时,选用了两个事例,将王道士对待经书的态度和莫高窟工作人员对文物的不同态度进行了对比。   

E.文章写了敦煌莫高窟经受的种种磨难,表现出了作者对包括莫高窟在内的中国文化 遗产前景的隐隐担忧。   

(2)结合文章,赏析题目“莫高窟的挣扎”的作用。(6分) 

(3)作者游览了莫高窟,却没有在文中重点描写莫高窟的景物,这是为什么?试结合全文分析。(6分) 

(4)作者认为“美的事物总逃不过重重磨难,以及它自身求生的挣扎”,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现实,谈谈“美”和“磨难’’之间的关系。(8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既写出琵琶女矜持、腼腆,又写出作者急于与琵琶女相见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欧阳修在《醉翁亨记》中描写山间春、夏两季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

清平乐·红笺小字

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1.分析上片中意象“鸿雁”“鱼”的作用。5分
2.下片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杜范,字成之,黄岩人。少从其从祖烨、知仁游,从祖受学朱熹,至范益著。嘉定元年举进士,调金坛尉,再调婺州司法。绍定三年,主管户部架阁文字。六年,迁大理司直。改秘书郎,寻拜监察御史。奏:“曩者权臣所用台谏,必其私人,约言已坚,而后出命。其所弹击,悉承风旨,是以纪纲荡然,风俗大坏。陛下亲政,首用洪咨夔、王遂,痛矫宿弊,斥去奸邪。”理宗深然之。   

嘉熙二年,差知宁国府。明年至郡,适大旱,范即以便宜发常平粟,又劝寓公富人有积粟者发之,民赖以安。始至,仓库多空,未几,米余十万斛,钱亦数万,悉以代输下户粮。两淮饥民渡江者多剽掠,其首张世显尤勇悍,拥众三千余人至城外。范遣人犒之,俾勿扰以俟处分,世显乃阴有窥城之意。范以计擒斩之,给其众使归。   

淳祐二年,擢同签书枢密院事。范既入都堂,凡行事有得失,除授有是非,悉抗言无隐情。.丞相史嵩之外示宽容,内实忌之。四年,迁同知枢密院事。以李鸣复参知政事,范不屑与鸣复共政,去之。帝遣中使召回,且敕诸城门不得出范。太学诸生亦上书留范而斥鸣复,并斥嵩之。嵩之令谏议大夫刘晋之等论范及鸣复,范遂行。会嵩之遭丧谋起复不果.于是拜范右丞相,范以逊游似,不许,遂力疾入觐。帝亲书“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忠益”赐之。      

时孟珙权重兵久居上流,朝廷素疑其难制,至是以书来贺。范复之日:“古人谓将相调和则士豫附,自此但相与同心徇国。若以术相笼架,非范所屑为也。”珙大感服。未几大元军大入五河绝中流置营栅且以重兵缀合肥令不得相援为必取寿春之计。范命惟扬、鄂渚二帅各调兵东西来应,卒以捷闻。范计功行赏,莫不曲当,军士皆悦。   

未几,卒,赠少傅,谥清献。    选自《宋史》,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必其私人          私人:自私的人    B.明年至郡             明年:第二年 

C.勿扰以俟处分    俾:使             D.范计功行赏,莫曲当   曲当:完全恰当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未几/大元军大入五河/绝中流置营栅且/以重兵缀合肥/令不得相援/为必取寿春之

B.未几/大元军大入五河/绝中流/置营栅/且以重兵缀合肥/令不得相援/为必取寿春之计/

C.未几/大元军大入五河/绝中流/置营栅/且以重兵缀合肥 /令不得相援为/必取寿春之计/

D.未几/大元军大入五河/绝中流/置营栅/且以重兵缀/合肥令不得相援/为必取寿春之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范从小随堂祖父游历,进入仕途,一路升迁至监察御史,他尽忠进谏,提议整顿纲纪,理宗很认同。        

B.杜范任职宁国府知府时,积储粮食,使府库丰盈,用来替下等户交公粮;任职同签书枢密院事时,针砭时弊,毫无隐瞒。   

C.杜范不愿与李鸣复共事,提出辞职,皇帝不准,甚至不让他出城。后丞相史嵩之谋求起用复官没有成功,杜范就任右丞相。   

D.两淮地区灾民的首领张世显拥众扰城,杜范将其分化瓦解,一方面宽宥抚慰灾民使其归乡,一方面处分张世显,用计擒获斩之。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范即以便宜发常平粟,又劝寓公富人有积粟者发之,民赖以安。   

(2)古人谓将相调和则士豫附,自此但相与同心徇国。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互触中国园林的趋势

王向荣

东方园林和西方园林是世界园林体系中最重要的两大瑰宝,它们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曾各自独立,后来又相互影响,到了现在更是互相触合。

中国是东方园林的发源地和发展中心。中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东方,幅员辽阔,自然环境优越,历史文明悠久,人们对美丽神秘的自然充满了热爱与崇拜。中国传统园林一方面源于古老传说中神仙们居住的乐土,另一方面源于古代人对于自然的理解。根据古代传说,在昆仑之巅,有西王母的花园有皇帝的悬圃;在遥远的东海,有蓬莱、瀛洲、方丈三座海岛,找到这三座岛屿,就能从神仙的手中获得长生不老药,这些神话中展示的神秘山岳和美丽岛屿就成为中国园林的一种雏形。另一方面,中国大地秀美山川的景色无疑是中国人心中最美的自然,并成为中国园林模仿的对象,这种风景也被称为山水,中国园林试图以象征的法展示这种自然的本质,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追求小中见大,将大千世界的宏观景物微缩到小巧玲珑的壶中天地,这也是先秦以来中华民族天人合一人文精神与历史观念发展的结果。中国传统园林从商周的、秦汉的宫苑,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在隋唐时期进入盛期,并在宋朝发展成熟,一直到明清,其造园思想始终一脉相承,在园林创作过程中强调意境,追求诗情画意,寓情于景,寓意于物,以物比德,园林经常作为隐逸文化的载体,反映园主的情操和思想,展现心中的世外桃源。

西方园林起源于古埃及和两河流域,那里干旱少雨,只有沿河的谷地是绿色丰饶的,农业生产必须依赖于灌溉,国土的风景也没有中国优美多样。在这样一种环境里,有着充分水源和灌溉系统的田园成为园林的蓝本,表达了人间天堂的理想。这些园林也多为实用性的园圃,如果树园、蔬菜园和葡萄园等,形式也是几何式的。

随着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明经由地中海传到欧洲大陆,西方园林历经古希腊、古罗马的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走向成熟。但在几千年的发展中,西方园林与农业景观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形式上也都是规则式的。到了18世纪,英国的园林才开始由规则式转变为自然风景的形式,后来英国的自然风景园林又影响到欧洲大陆和世界各地的园林艺术。

18世纪开始,东西方园林有了非常广泛的交流。18世纪英国风景园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受到中国哲学、文化特别是中国园林的影响。那时几乎欧洲所有重要的园林中都有中国园林的景致,一座塔、一座桥、一个亭或一组山石,在欧洲的园林中建造中国园林的片段曾是一种时尚。而在中国也出现了西方园林艺术的影子,圆明园中有西洋楼、颐和园中有石舫,广东的许多园林更是东西合璧的产物。

今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中,每个国家的思想和技术都进一步融合,东西方园林文化的交流也更加密切。但是,中国园林的发展必须要扎根于中国的土地和文化,传承优秀的园林传统,保持自己独特的鲜明个性和特征。

(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园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园林一方面起源于古代传说中神仙们居住的乐土,另一方面起源于人们对秀美山川的景色的理解。        

B.中国园林在创作过程中强调“意境",追求诗情画意,以象征的手法来模写自然,即“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C.中国传统园林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在隋唐时进入盛期,在宋朝进入成熟期,到明清进入没落期。   

D.自中国园林形成以来,尽管朝代几经更迭,但是造园思想始终一脉相承,园林经常作为隐逸文化的载体。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起源时期的西方园林,多为有着充分水源和灌溉系统的果树园:蔬菜园等实用的园圃。

B.西方园林与农业景观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形式上也都是规则式的,十分稳定,一直没有发生变化。

C.西方园林起源于古埃及和两河流域,历经古希腊、古罗马的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同成熟 

D.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建造园林都是为实现人们心中的理想,两种园林都体现了人对自然的热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18世纪,欧洲园林中,一座塔、一座桥、一个亭或一组山石等中国园林的片段随处可见。

B.东方园林和西方园林从它们形成之日起就相互影响,到了现在更是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C.圆明园中的西洋楼、颐和园中的石舫说明中国园林出现了西方园林艺术的影子,受到了西方园林的影响。   

D.中国园林在创作过程中,追求“小中见大”,寓情于景,寓意于物,以物比德,表达了“人间天堂"的理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