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17分) 吴德基传 宋濂 ①吴德基者,婺之兰溪人也。有...

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17    

吴德基传                 宋濂

①吴德基者,婺之兰溪人也。有司举于朝,为南康丞,南康俗悍,其民以为丞儒者也,易之,德基自如。数月皆周知其情伪,有所发擿,一县惊伏。德基乃更以宽化之。民有诉,召使前与语,弗加咄叱。民或援丞裾相尔汝,弗责也。

②县令周以中初至,召民转输至郡不得,躬至乡召之。一民逸去,命卒笞之,不肯伏,骂令曰:“官当在县,何以至此为? ”令怒,欲诬一乡民图贿利,获六七人下狱。德基计民无罪,自出巡狱,叱卒释之,卒以他辞解。德基槌碎狱门遣之,曰:“若无罪,还告父兄无恐。”乃往告令,令怒,曰:“民无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德基曰:“犯使君者一匹夫尔,其乡人何罪?且法乃天子法,岂使君解怒具乎?”令意惭,乃已。

③入朝,擢知莱之潍州事。民畜官驴四十匹,莱守核其孳息状,与籍不合,曰:“驴当岁产驹,今几岁宜得几驹,乃何少也? ”欲责欺罔罪而征其偿,诸县皆已勒民买驴,德基独戒民勿偿。守怒,问德基:“潍不偿驴,何辞也? ”德基曰:“民实不欺妄,乌可责其偿?国家富极海内,为吏者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 ”守语塞。德基因画不便者数事,守不敢复言,并诸县已偿者皆罢之

④居潍二年,召还。潍民遮门抱其足泣拜, 曰:“自得吾父,潍民肤无笞瘢。今舍我去,愿得只履事之,以慰我思!

⑤德基至京师,遂谢事归。濂为德基交甚狎,时亦致仕将归,呼德基谓曰:“若愿受长者教乎?”德基曰:“唯,何以命之? ”濂曰:“慎毋出户,绝世吏勿与交。”德基至家,如濂戒,君子多其能受善言云。

                                       选自《宋学士全集》,有删改)

【注】①擿:揭露。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

⑴擢莱之潍州事              ⑵为吏者宜宣德泽 

⑶遂事归                    ⑷君子其能受善言云 
2.下列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

A且法天子法           以其华山之阳名之也

B愿得只履事           不知将军宽至此也

C吏者宜宣布德泽       我呼入

D君子多能受善言云     则或咎欲出者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⑴南康俗悍,其民以为丞儒者也,易之,德基自如。

⑵守不敢复言,并诸县已偿者皆罢之。
4.第⑤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
5.这篇传记着重表现了吴德基作为官员的_____________品质。3

 

1.(4分)⑴主持,掌管;⑵传布,传播;⑶推辞;⑷赞美。 2.(2分)A 3.(5分)⑴南康民风彪悍,那里的百姓认为南康丞吴德基是一个书生,轻视他,(但)吴德基仍像往常一样。(3分)⑵太守不敢再说什么,那些已经赔偿毛驴的县也停止了这种做法。(2分) 4.(3分)通过写吴德基听从宋濂劝诫,深居简出,不与世俗之人交往,反映出他是一个能纳善言、淡泊从容的君子,使吴德基形象更加丰满。 5.爱民如子(爱护百姓)、正直无畏(不畏强权、刚直不阿)(写出一个得2分,两个给3分) (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在初步读懂文言大意的基础上进行。可用的代入法,即将平时掌握的该词语的各种意义逐一代入句中,考察其是否合乎语境。并且可用联系法,即联系平时知道的与之相关的文言词语分析,比如“知”,可联想到“知县、知府”,“布”可联想到“布施”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题中,A项的“乃”,都表判断,相当于“是”。B项的“之”,前者作代词,相当于“他”;后者作助词,置于主谓之间,可不译。C项的“为”,前者作动词,作、干;后者作介词,相当于“替、给”。D项的“其”,前者作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后者作指示代词,相当于“那些”。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根据此段的内容分析其对表现作品主题、展示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此段写的内容是吴德基听从宋濂劝诫,深居简出,不与世俗之人交往的事,反映出他是一个能纳善言、淡泊从容的君子,从而使吴德基的形象更加丰满。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归纳段意的能力。答题时要根据全文内容总结出传主的品质。比如,从“民有诉,召使前与语,弗加咄叱。民或援丞裾相尔汝,弗责也”等文可知他爱护百姓;从吴德基敢于顶撞县令和太守,可看出他的正直无畏。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吴德基,名履,是婺州兰溪人。官吏向朝廷举荐了(他),(他)被任命为南康丞。南康这个地方民风剽悍,那里的人认为南康丞是一个书生,轻视他,吴德基像往常一样。几个月后吴德基完全了解了南康的弊病,(并)把(它们)揭露了出来,全县人为之震惊并且臣服(于他)。吴德基于是更加用宽容之政来教化他们。老百姓有申诉,(吴德基)就让百姓上前与(他)诉说实情,从不加以呵斥;老百姓有人拉着吴德基的衣襟,以你我相称,(吴德基)也不责怪。 县令周以中刚刚到任时,要征调民力转运物资到州郡而没有找到人,县令亲自到乡里征调民力。有一个人逃走了,(被抓到后,)(县令)命令吏卒鞭打了这个人。(遭受鞭打的这个人)不服气,逃到了山里,并辱骂县令:“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令,凭什么这样做呢?”县令发怒了,吏卒又趁机用一些话语说动县令,想诬陷那一乡的百姓图谋钱财,于是县令抓了六七个人下狱,看管得非常严厉。吴德基认为百姓没有罪过,亲自来巡察监狱,大声命令狱卒释放那几个人,狱卒用其他的借口推辞。吴德基捶破监狱的门放走了那些人,并说:“你们无罪,回去告诉你们的家人不必害怕。”然后吴德基就去向县令汇报,县令大怒,说,“老百姓不讲道理,当众侮辱我,你竟然释放了他们,为什么轻视我到这般地步呢?”吴德基说:“冒犯您的只是一个平民百姓,那些乡邻有什么罪过?况且法律是天子的法律,哪里能成为你个人泄愤的工具?”县令感到很惭愧,这件事才算罢了。 (吴德基)入朝为官,被提拔做莱郡的潍州知府。百姓养的官驴应该是四十头,莱郡的太守来核对毛驴的繁殖情况,与登记的不相符,说:“毛驴当年就会产小毛驴,现在有几年就应该有几头小毛驴,却为什么少了呢?”想用欺瞒罔上的罪名责罚百姓并向(他们)征税索要赔偿。其他各县都已勒令百姓买毛驴,只有吴德基告诫百姓不要赔偿。太守发怒,问吴德基:“潍州不赔偿毛驴,有什么理由?”吴德基说:“老百姓的确没有欺骗你,怎么可以苛责他们赔偿呢?国家在四海之内都非常富裕,做官的人应当宣扬传布恩德,为老百姓解除困苦,(国家)难道还缺少几头驴吗?”太守一时无法应答。吴德基又指出几件不便于百姓的事,太守没有敢再说什么,并且其他那些已赔偿毛驴的县也停止了这种做法。 在潍州两年,被朝廷召回。潍州的百姓拦在门口抱着他的脚哭泣,说:“自从您来这里做官,我们这里的百姓再没有受到鞭笞。现在您要离开我们,希望得到您的这只鞋来供奉,来慰藉我们(对您)的思念之情。” 吴德基到了京城,就辞官归家。我与吴德基交情很深,时常玩笑,这时我也将离职回家,叫吴德基过来对他说:“你愿意听长者的教导吗?”吴德基说:“愿意,(您)有什么指教?”我说:“少出门,与世俗之人绝交,少来往。”吴德基回到家,遵从我的教导,品行高尚的人赞扬他能接受他人的建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8

泛淮                             陈师道

冬暖仍初日,潮回更下风。

鸟飞云水里,人语橹声中。

平野容回顾,无山会有终。

倚樯聊自逸,吟啸不须工。

【注】①陈师道因遭弹劾,贬至颍州任教授。本诗作于泛淮赴途中。
1.这首诗押韵的字共有几个?对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2.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首联扣题,写泛舟淮上,冬日晴暖,顺风顺水。

B颔联从视听觉角度写景,营造了明丽清逸的意境。

C颈联遗憾江淮平原没有山,影响了诗人的兴致。

D本诗四联起承转合,语言质朴洗练,淡而有味。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原诗作具体分析。4

 

查看答案

默写。任选6空填写,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6

13⑴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⑵师者,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_______________,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⑷世胄蹑高位,_______________左思《咏史》

__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_______________,雏凤清于老凤声。李商隐《韩冬郎既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

⑺投我以木桃,_______________《诗经·卫风·木瓜》

⑻欲速则不达,_______________《论语·子路》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19

村边的野地                 张蛰

①我喜欢泡在村东的野地里,有时一群人,有时就我一个。野地很大,杂草、灌木丛生,那些粗细高矮歪直不同的杂树聚在一起,气象万千。在它的西南方向,废黄河一股水流蜿蜒而来,又在它东边很远的地方轻轻滑过朝东北方向平缓流去,河面时宽时窄,水量丰沛,水草丰满。那里有视野更为开阔的田地,村庄都被零星在某个角落里,我们叫它漫河滩。

②野地里,小路纵横交错,说明很多人来过且又走路的习惯不同,但真正泡在这里,一天到晚又见不到一个人影。除了人,村里的狗也来,我在野地里碰到狗的时候比人多,狗来这里东嗅西嗅,有时会对一只野鸡狂追,但从来不会成功,对一闪而过的野兔子,狗却只当没看见。狗跑野地里来干什么?

③其实人来似乎也没什么目的性,我们一群孩子泡在野地里,除了玩爬树捉迷藏,有时会了结一些江湖恩怨,有时会商量到哪块大田地偷生产队的东西,有时会满地里寻找兔子窝和老鼠洞。这些事,在其他地方一样可做,但我们却莫名其妙地跑到野地里来了。了结江湖恩怨,被揍得鼻青脸肿的倒霉蛋,出了野地会自觉说成是自己爬树掉下来磕的,不仅得不到父母的半点同情,还会被他们咬牙切齿地痛骂:咋不摔死你哩,你就野吧!上野地来,就是为了给挨揍找个好借口吗?在野地里商量偷生产队的东西,偷来再跑到野地里分赃,在哪里不能商量不能分呢?我们习惯性地选择了野地。还有秋天,我们在野地里从老鼠洞中挖出的黄豆,每个人脱下裤子装都装不完,但在大田里同样如此,我们为何喜欢来到野地里找?为什么?

④更多时候,我们在野地里无事可干,像狗一样到处闻闻嗅嗅,无目的地到处走动,或是忽然卧倒在杂草丛里看一尘不染的蓝天。不知是谁最先想起来的爬树,先是爬到树上捉迷藏,后来我们爬到树上去发呆,每个人都茫然地抱着树干坐在树杈上,猴子一样东张西望或什么也不望。有一回田鸭子兴奋地发现远处走来的是自己的爹,立时扯起肚皮拚命嚎叫,但很快发现努力没有意义,嚎叫声刚出嘴就被风收拾了。后来我们越爬越高,但能爬到树梢的只有宁五,他能爬到十几米高的地方,把自己挂在树枝上被风摆来荡去地像个驴屎蛋。

⑤感觉自己长大后,我更喜欢一个人呆在野地里,一个人呆着,能听到树上的鸟叫,再多的鸟同时叫也能听得出不同。我能听出哪只鸟的叫充满饥渴,哪只鸟的叫充满快乐。我还能听得出鸟对话与鸟自言自语的不同,清晨鸟叫得清脆,黄昏鸟叫得兴奋。有时候,一朵云都从视野里消失了,一只鸟的叫声却没停息。我一个人爬到树上眺望的时候,总觉得东边的漫河滩虽然看起来阔大,但实际上很小。漫河滩的尽头是什么呢?我会问自己。我爬树,爬得越高,觉得天空越远。一个人既远离了地面又远离着天空时是惶急的,有无法自信的恐惧。

⑥受了委屈,不高兴,觉得无聊,不知道到哪儿去,我溜溜达达就到了野地里。我喜欢一个人跑到野地里听动静,露水的叭嗒声,野鸡踩在草丛和落叶上的脚步声,兔子啃啮青草的窸窸窣窣声,鸟起飞时拍打翅膀的呼喇声,都能让我平复不安。许多少年才有的烦恼,都是野地里的风抹平的。我用一根青草去抽打另一丛青草时,痛苦就消失了。我夸张地躺在草丛里,正莫名苦恼地睁大眼睛,一群人字形的大雁忽然此起彼伏地叫着从野地上方飞过,立马一身轻松。

⑦有段时间,我百思不解一个问题,这片野地都如此草肥树茂,庄稼地里产的粮食怎么就不够人吃呢?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挨饿受冻吗?没有人会告诉我答案,而且也无法向大人讨要答案。有一回,饭桌上啃着既黑又硬的窝窝头,我试探性地问了一句:那片野地从哪儿来?二哥瞪了我一眼:吃饱一边玩去!父亲更是永远沉默。

⑧我们的少年时代就像被大人遗忘了一样,除了一口吃喝和衣不遮体的穿戴,其他的一切交给了我们自己。我们满世界游荡,见风而长。宁五学会了生吞鸟蛋,拴柱学会了剥刺猬,我学会了抓兔子……我们大呼小叫地在野地里跑过,在树上闲荡或是发呆,时光从琐碎的落叶、干草尖慢慢流走后,我们的小胳膊小腿也在鸟鸣与露水里悄然拔节。这个过程里所有来自内心的悸动,最终帮助我们解决的,都是村边的野地。野地收容了我们所有的秘密,安抚了我们最初对世界的恐惧,它用自己的有声世界和无声言语悄悄地照亮了一群少年幽暗的心门。

⑨野地是伟大的。

⑩我在自己的少年时代虽然缺吃少穿,却有幸拥有一片荒芜的野地,在无意间接受了它最完美的自然启蒙教育,这是今天生活在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孩子再也难以享受到的自然待遇。今天,还有多少少年能在自家门外拥有一片自在的野地呢?

在这个冬日,在灯下,我似乎又听到冬天的风从野地里呼啸而过的声音。雪厚厚地覆盖了整个漫河滩,河水停止流动,野地一片寂静,那些巨大的无叶树冠在风里晃动,正有雪被风雾一样地扬起,鸟都躲在了村庄里,兔子都在了雪下的干草窝里。我驻足而立,小手冻得老高,脸蛋赤红发黑,正看一群同伴在风里向野地里跑过去。野地更野。

(选自20141219日《文汇报》 ,有删改)
1.赏析第①段中加点词“甩”的精妙之处。2
2.有人说第④段末句中的比喻用得不好,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3
3.赏析第⑤段画线句的作用。3
4.从全文看,第⑦段有何作用?3
5.对第段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通过想象冬天沉寂而富有活力的野地,进一步丰富了内容,拓宽了意境。

B以“鸟”“兔子”都躲起来反衬年少时的“我”与“同伴”的勇敢、野性。

C“野地更野”既表达对少年生活、同伴的怀念,又包含对村边野地的神往。

D这一段景物描写丰富多样,画面开阔,有声有色,动静结合,极富感染力。
6.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说“野地是伟大的”?5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18

①“城镇化”或者准确地说是“新型城镇化”,无疑是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又一曲雄浑交响。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而言,也必定是一道亟待回应和破解的时代难题。

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城镇化进程中保护“非遗”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维护非遗所以承续发展的“文脉”不被切断,如何保障非遗所以形成和传续的各种必需的生态要素不被破坏。传承和保护非遗,说到底,无非是使不同的非遗类型上合天时,下接地气,左右逢源,持续发展。

③学术层面,最早使用“城镇化”这一概念的,是西班牙工程师ASerda。他在1867年出版的著作《城镇化基本理论》中用这一概念来描述乡村向城市演变的过程。到了20世纪,这一名词被世界范围的多数学者所使用;70年代后期,引入中国学术界并被接受。

④现阶段我国政策层面的“城镇化”概念,是2014317日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的“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其中提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到2020年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并在“指导思想”中明确要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文化传承,彰显特色”,即“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为此强调: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这就为城镇化过程中的文化建设尤其是“非遗”保护,确立了准则,指明了方向。

⑤曲艺作为“以口头语言‘说唱’叙述的表演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植被依托或者说文化基础,乃是各地的方言。不同曲种“说唱”表演的特殊美感包括语言叙述和唱腔曲调,都是从形成地及流布地的方言土语中提炼升华、创造生成的。换言之,没有方言,就没有曲艺的独特性、曲种的丰富性。

⑥当今时代日益加剧的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趋势,包括中国正在进行的这种“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恰恰使得各地的方言土语正被有意无意地大量稀释、挤压乃至替代、淘汰。而方言,正是曲艺所以生成和依托发展的重要文化基础、历史“文脉”。要传承和保护曲艺等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各地的方言就显得尤其迫切而且重要。

⑦比如,苏州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等曲艺形式发源地。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底,苏州市的人口结构,外地人已经超过一半,达到了700万,从而使得苏州成为全国继深圳之后的第二大移民城市。这就给吴语方言的保存与使用,带来了极大的困惑与挤压,也给包括 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等曲艺形式在内的非遗传承与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如上海的外来人口比例也一路走高,目前外地人占上海整个城市人口的40%,突破了1/3。这对包括上海说唱、浦东说书、上海独脚戏、浦东宣卷和上海锣鼓书等等在内的上海本土曲种的传承与保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⑧苏州、上海并非个案。已有的城市发展模式包括进程指标显示,各地的方言使用及其文化传承,在人流涌动的现代化浪潮中,正面临着极大的冲击。尤其是一些超大城市的迅猛形成及发展演变,已然给当前“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方言保存与曲艺保护带来了困难,敲响了警钟。

⑨这是由于,普通话的推广普及与使用,有利于交流的顺畅和交往的绩效,但却不利于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和建立在方言基础之上的相关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侬软语,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等的生存土壤;上海的本地方言,也是浦东说书与上海独脚戏等的文化植被。这种超大型城市发展人口流动的急剧加大和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加,使得作为日常交往语言的普通话一门独大,再加上学校教育的完全普通话运用,使得就连本地的少年儿童也很少使用乃至干脆不会讲说本地方言了。面对如此情境,学习、表演和传承、保护各地曲艺品种,便首先要面临类似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一样的本地方言的门槛。这种通行语稀释并替代方言的历史图景,对非遗的传承保护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⑩为此,就需要我们未雨绸缪,拿出智慧,更加清醒地认识非遗保护的严峻形势,更加积极地应对非遗保护的时代课题,即通过保护各地方言,来为传承好各地的曲艺培育“生态”,警惕“城镇化”切断非遗的“文脉”。

(选自20150128日《光明日报》 ,有删改)
1.第②段加点词“文脉”在文中的意思是             2
2.第④段引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内容,作者的意图是什么?3
3.第⑥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要传承和保护曲艺等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各地的方言就显得尤其迫切而且重要”?4
4.除保护方言外,你还能想到哪些保护地方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措施?请写出两条。3
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

A“城镇化”为地方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带来了困难。

B普通话的推广运用不利于以方言为基础的相关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C不少城市的方言使用及其文化传承到了现代化浪潮的巨大冲击。

D面对着“新型城镇化”切断非遗“文脉”的现实,作者深表忧虑。
6.据多家媒体2015127报道,上海独脚戏通过春晚终审,如不出意外,将以普通话的形式首次登上以北方文化为主的春晚舞台。27,又据多家媒体报道:春晚节目亮相,上海独脚戏意外出局。有人说,这次冲击春晚失利,代表南方曲艺即便改成普通话版本,也依然难以敲开以北方文化为主的春晚大门。你对“独脚戏以普通话的形式冲击春晚失利”有何评价?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说明理由。4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邵雍是北宋哲学家。有一次,他在山里迷了路,两天滴水未进。幸好,他从山里走了出来,还看见了一户人家。他对正在忙家务的农妇说:“大嫂,能不能讨碗水喝?”农妇舀了一瓢水,刚要递给他,突然问:“你怎么气喘吁吁的?”他答:“我在山里迷了路,走了两天,又饥又渴,嗓子都冒烟了。”农妇听了,转身从身边的草料筐里,抓了一把喂驴的干草扔到瓢里,然后才递给他。邵雍觉得受了侮辱,但口渴难耐,只能接过来,小心地喝着。10年后,邵雍再次路过这里,再次遇见农妇。他忍不住问农妇:“当年,你为何要在水瓢里撒一把干草?”农妇答:“你误会了!当时你两天滴水未进,如果把水瓢直接给你,你肯定会拼命地喝,很容易把肺给喝炸了。我在水里撒点干草,是为了让你慢慢地小口喝呀!” 邵雍这才恍然大悟。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