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仕为河南尉,时杜黄裳为河南尹...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卢坦字保衡,河南洛阳人。仕为河南尉,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召坦立堂下,曰:"某家子与恶人,破产,盍察之?"坦曰:"凡居官廉,虽大臣无厚畜,其能积财者必剥下以致之。如子孙善守,是天富不道之家,不若恣其不道,以归于人。"黄裳惊其言,自是加厚。李复为郑滑节度使,表为判官。监军薛盈珍数干政,坦每据理拒之。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复问坦,坦笑曰:"大将久在军,积劳亟迁,及右职。奈何自薄,欲吹笛少年同邪?"诸将闻而惭,遽出就坦谢。复卒,乃从复丧归东都,为寿安令。河南赋限已穷,县人诉机织未就,坦诣府中请申十日,不听。坦谕县人输,勿顾限,违之不过罚令俸尔。由是知名。累迁刑部郎中,兼侍御史杂事。赤县尉为台所按,京兆尹密救之,帝遣中人就释。坦白中丞请中覆,中人走闻,帝曰:"吾固宜先命有司。"遂下诏,乃释。数月迁中丞。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诏输献,坦劾奏,晟济美白衣待罪。帝谕坦曰:"二人所献皆家财,朕已许原,不可失信。"坦曰:"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今二臣违诏,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帝曰:"既受之,奈何?"坦曰:"出归有司,以明陛下之德。"帝纳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某家子与恶人   游:交往。

B自是加厚       遇:待遇  

C兼侍御史杂事   :掌管

D阎济美诏输献      :违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及右职          B吹笛少年同列耶?

今君亡赵走燕                 失其所,不知

C中人走         D山南节度使柳  

秦亦不城予赵                 毕礼归之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卢坦任河南县尉,当时的河南尹杜黄裳让他调查某家因儿子与恶人游而破产的事,卢坦认为当官应廉洁,积聚大量钱财的官一定搜刮下民而得到钱财,这样的家破产,钱财归于百姓,倒是好事。

B卢坦任郑滑节度使李复的判官,监军薛盈珍数干政,他据理拒之。大将向李复请求让一位擅长吹笛子的人担任重要官职,李复问卢坦此事,卢坦委婉地说这样做是不合理的。大将听到他们的话后很惭愧。

C卢坦任寿安县令,百姓机上丝绸还没织完,赋税期限已到,他先是到郡府中请求延期十天,没被批准。他告诉百姓只管缴纳丝绸,不要考虑期限。结果违背了期限,他终于被罚了俸禄。

D卢坦入朝做官,曾纠正皇帝不下诏令给主管官员就派中人释放赤县尉的做法。柳晟,阎济美违反诏令向皇帝进献钱财,卢坦揭发他们的罪状,说服皇帝按诏令办事,让皇帝把接受的钱财归还主管官员。
4.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凡居官廉,虽大臣无厚畜,其能积财者必剥下以致之。(5分)

译文                                                                

(2)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今二臣违诏,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5分)

译文                                                                 

 

1.B 2.C 3.C 4. (1)凡是当官廉洁,即使高官也没有丰厚的积蓄,那些能积聚钱财的一定搜刮下民来得到钱财。 (5分) (2)用来公布大信用的是赦令。现在这两个大臣违反诏令,陛下怎么能因小信用失去大信用呢!( 5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遇:对待。本题的答题思路是:先利用朗读时语音的不同或停顿辨析。一个词的词义和语音之间是有一定的关联的。一个词它的语音不同,这个词所表示的词义也必然会有所不同。再利用上下文语境辨析。词义不是单一的,它具有多义性,但当这个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句中时,它的意义大都会单一化。因此,在具体的语句中,一个词的确切意义可以辨析出来。最后,比较互证法。通过词与词之间意义的关系和多义词诸义项的关系对比,较其异,证其同,达到探求和判定词义的目的。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A.才/竟 B.和/结交 亲附 D.但/表修饰。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C"他终于被罚了俸禄"不合文意。解答此类题的思路是:先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再把选项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译文: 卢坦字保衡,是河南洛阳人。做官当河南县尉。当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尹,长官),叫来卢坦站在堂下,说:"某家儿子与恶人交往,丧失了全部财产,你怎么不调查此事呢?"卢坦说:"凡是当官廉洁,即使高官也没有丰厚的积蓄,那些能积聚钱财的一定搜刮下民来得到钱财。如果他们的子孙善于守住钱财,这是上天使不道义的家富足,不如放纵他们的子孙做不道义的事,把钱财归还给人民。"杜黄裳对他的话感到惊奇,从此对待他更加优厚。李复任郑滑节度使,上奏章推荐卢坦做判官(判官,地方长官的属官)。监军(朝廷所派监督军队的官)薛盈珍多次干预政事,卢坦每次据理拒绝他。有个擅长吹笛的人,大将等人喜欢他,大将等人到李复那里请求让他担任重要官职,李复问卢坦怎么办,卢坦笑着说:"大将长久在军队中,积累功劳多次升迁,才到尊高官职,怎么能自己轻视自己,想要和吹笛子少年一同任官呢?"各位将领听到这话很惭愧,急忙出来到卢坦面前感谢。李复去世,卢坦于是跟随办李复的丧事回东都(洛阳),后来任寿字县令。河南郡征收赋税期限已到,县里百姓诉说机上丝绸织品没织完,卢坦到郡府中请求延期十天,郡府不批准。卢坦告诉县里百姓只管缴纳织品,不要考虑期限,违背期限不过是罚县令俸禄而已。因此卢坦知名。卢坦多次升官任刑部郎中,兼任侍御史主管多种事务。赤县(县治设在京师内的移赤县,此指长安、万年县)县尉被朝廷官署审查,京兆尹秘密救他,皇帝派宦官去释放这个县尉。卢坦告诉中丞(御史中丞)请求审察核实手续,宦官跑回来告知皇帝,皇帝说:"我本来应该先命令主管官员。"皇帝于是下诏令,才释放这个县尉。过了几个月,卢坦提升为丞。起初,几个道(行政区划名,唐分全国为十道)罢免调回的长官,拿本道的钱作为进献皇帝的物品,皇帝于是发布赦免命令一律禁止,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违反诏令进献钱财,卢坦揭发他们的罪状奏告,柳晟、阎济美免去官职等待治罪。皇帝告诉卢坦说:"这两个人进献的是家财,我已经答应原谅他们,我不能失信。"卢坦说:"用来公布大信用的是赦令。现在这两个大臣违反诏令,陛下怎么能因小信用失去大信用呢!"皇帝说:"我已经接受了钱财,怎么办?"卢坦说:"把钱财拿出来归还主管官员,来显示陛下的道德。"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本是文字符号现在提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从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专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为人所知了

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指书写的方法现在合二一了,一律叫做书法。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大的从书法作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人曾经说过:“牍素书,千里面目。看一封信,感到很亲切,如见其人。书法被人作为人的品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
1.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书法艺术上来讲,所谓“书”就是书法。

B.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就有了“书”这一方面的要求。

C.在历史上,“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D.真书书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书”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

B.秦隶汉隶都是从篆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于是到了晋朝后,真书应运而生,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

C.在古代,起初没有专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

D.在古代“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法书”是指好的书法作品现在则把这两者而为一,都称为“书法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要超过真书,甲骨文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可以说这是真书使用时间特别长久的根本原因。

B.古时候书法流派不多,当时甚至没有“书法家”这一称呼,而到唐代书法大盛,流派逐渐增多,看来书法的发展跟社会的崇尚有很大的关系。

C.中国人自古就把书法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谓“牍素书,千里面目”,也就是今人所谓“见字如见其人”的意思。

D.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只是因为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才为世人所推崇。

 

查看答案

作文(60分)

夜色或朦胧,或明朗;心情或喜悦,或惆怅;无边的夜色,总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带给我们很多别样的感受。

请以“夜色”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横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准确,每处不得超过15个字。(6分)

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迷茫。我们每天经历的很多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在心里安家落户。心里的事情一多,就会变得杂乱无序,然后心也跟着乱起来。有些痛苦的情绪和不愉快的记忆,如果充斥在心里,就会使人萎靡不振。所以,把灰尘扫除,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六句可以组成三副对联,正确的一组是(  )(3分)

①风和日朗大地春  ②万树梅花一潭水  ③龙游凤舞中天端 

④西岭烟霞生袖底    ⑤四时烟雨半山云  ⑥东洲云海落樽前

A.⑥①  ②⑤  ③④ B.③①  ②⑥  ④③

C.③①  ②⑤  ④⑥ D⑥①   ②⑤    ④⑤     

 

查看答案

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3分)

示例:当苏轼感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时,我为他的释然感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