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简答题。(任选一题作答,字数100字左右)(5分) (1)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

简答题。(任选一题作答,字数100字左右)(5分

1)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操执手曰:“子远想旧交之情,望赐教诲。”攸曰:“丞相孤军而抗大敌,不求急胜之方,此取死之道也。攸有一策,不过三日,使袁绍百万之众,不战而自回也……”操大悦,求计于攸。

许攸为什么来投奔曹操?  “攸有一策”的“一策”指什么? 此策如何实施?战果如何?

(2)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片段,回答问题。

程秉抱头鼠窜,回奏吴主曰:“蜀从不讲和,誓欲先灭东吴,然后伐魏。众臣苦谏不听,如之奈何?”权大惊,举止失措。(第83回)

使蜀“誓欲先灭东吴”的是什么事?此后,东吴如何应对?结果如何?请简述相关情节。

 

(1)许攸献夜袭许昌之计(1分),袁绍不采纳反倒冤枉他接受贿赂私通曹操;想到子侄遭审配之害;许攸准备自杀时,左右劝许攸弃暗投明(2分)。 “一策”指劫鸟巢烧军粮。(1分) 曹操便带精骑五千人前去攻打乌巢,伪装成袁绍军队,一举烧掉那里的粮草。(2分) (2)东吴杀死了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1分)①孙权筑坛授封,拜陆逊为大都督,赐以宝剑印绶。(1分)②陆逊总督东吴军马,以静制动,等待破蜀良机。③陆逊借东南风火烧蜀军连营,使刘备全面溃败。(1分)(3分,各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学名著的概述能力。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主要是考查课外阅读的积累,只要求了解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回答本题时,先要根据题目的提示在记忆仓库中搜索,叙述时既要注意合乎原著的有关内容、语言要通顺,还应注意须分点陈述。这两个选段均选自《三国演义》的片段,可根据选段所在的章节内容,结合着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概述即可。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曹操攻打下邳,吕布留恋妻妾,不听刘备分兵出城布犄角之势的建议,被围。侯成违反禁酒令被吕布杖打,遂盗赤兔马献给曹操,并约魏续、宋宪献城。吕布被擒,请刘备为他求情。刘备念辕门射戟之恩,出言相救,曹操不喜不忠不义之人,最终缢死吕布。

B.曹操大军追,张飞巧设疑兵,使曹军莫知虚实而不敢轻进。张飞横矛立马桥头,面对桥西的曹军,发出三声巨雷般的断喝,竟然将曹操的一员大将夏侯杰吓得肝胆碎裂,坠马而死,一时间乱了曹军阵脚。曹操几十万大军被吓退。

C.曹操兵败赤壁,逃跑至乌林之西、宜都之北,一笑诸葛亮、周瑜没有于此处埋伏军马,结果遭遇赵云伏兵截击。行至葫芦口,曹操再笑诸葛亮、周瑜,结果遭遇张飞伏兵截击。行至华容道,曹操三笑诸葛亮、周瑜,却遇到埋伏在这里的关羽,但关羽念及旧情,义释曹操。

D.刘备与庞统兵分两路进攻雒城,蜀将张任伏兵于山中,把庞统乱箭射死于落凤坡。刘备无心再战,令人到荆州请诸葛亮。诸葛亮把荆州托付关羽后,亲率大军分两路进川。张飞异常英勇,计取巴郡,还收了老将严颜。

E.孟获第六次被放回后,请了乌戈国的藤甲军。孔明将藤甲军诱入盘蛇谷,把藤甲军全部抓获,孟获第七次被擒。至此,孟获终于心服。诸葛亮封孟获为王,并归还所有夺取的土地。南蛮从此臣服,发誓永不再反。蜀国南方从此平定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题目。(6分)

唐多令•惜别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注】①吴文英,唐代诗人。一生未第,游幕终身,晚年颠沛窘迫而死。②漫:空,徒劳。

(1)“燕辞归、客尚淹留”一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2分)

(2)结合全诗,请简要概括诗人的“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王朴字文伯,东平人也。少举进士,为校书郎,依汉枢密使杨邠。邠与王章、史弘肇等有隙,朴见汉日浅,隐帝年少孱弱,任用小人,而邠为大臣,与将相交恶,知其必乱,乃去郡东归。

周世宗镇澶州,朴为节度掌书记。世宗即位,迁比部郎中。世宗新即位,锐意征伐,已挠群议,亲败刘旻于高平,归而益治兵,慨然有平一天下之志。数顾大臣问治道,选文学之士徐台符等二十人,使作《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及《平边策》,朴在选中。而当时文士皆不欲上急于用武,以谓平定僭乱,在修文德以为先。惟朴等言用兵之策,谓江淮为可先取。世宗已知朴,及见其议论伟然,益以为,引与计议天下事,无不合,遂决意用之。显德三年,征淮,以朴为东京副留守。还,拜户部侍郎、枢密副使,迁枢密使。

世宗之时,外事征伐,而内修法度。朴为人明敏多材智,非当世之务,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然人亦莫能加也。

世宗征淮,朴留京师,广新城,通道路,壮伟宏阔,今京师之制,多其所规为。其所作乐,至今用之不可变。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至言诸国兴灭次第云:“淮南可最先取,并必死之寇,最后亡。”其后宋兴,平安四方,惟并独后服,皆如朴言。

六年春,世宗遣朴行视汴口,作斗门,还,过故相李谷第,疾作,仆于坐上,舁归而卒,年五十四。世宗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数四。赠侍中。 (选自《新五代史·周臣传》)

【注】:①比部郎中:唐代刑部官职。②舁(yú):共同抬东西。③钺(yuè):古代一种汉族兵器,权利的象征物。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朴见汉日浅  兴:兴起,建立      B.世宗已知朴  雅:向、平日

C.益以为      奇:奇怪            D.非当世之务  独:只,只有
2.下列各组句子,全都直接表现王朴“明敏而多材智”的一组是(    )(3分)

①知其必乱,乃去郡东归  ②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   

③外事征伐,而内修法度  ④至于阴阳律历之法,莫不通焉

⑤世宗临其丧,以玉钺叩地,大恸者数四  ⑥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⑥   D.②⑤⑥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朴很有政治眼光。他最初依附枢密使杨邠,后发现隐帝任用小人,而杨邠与将相关系不好,料知混乱必然要发生,就离开了他。

B.王朴在众文士主张兴修文教的情况下,主张用武,得到世宗的赏识,并被派征伐江淮,回后,被提拔为户部侍郎。

C.王朴不仅多才多艺,精通哲学、音律、历法,还善于搞城市建设,将开封改造得大路通畅,壮伟宏阔。

D.王朴视察汴河口,返回时到原的丞相李谷家拜访,发病,倒在座位上,回家后就逝世了。世宗伤心地用玉钺触地。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朴性刚果,又见信于世宗,凡其所为,当时无敢难者。(3分)

(2)其陈用兵之略,非特一时之策。(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六国论》选段,完成2-4题。

六国破灭,非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秦,二败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六国破灭,非不利          兵:兵器,武器

B.诸侯之所                  亡:丧失,丢失

C.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    却:使……退却

D.使三国各爱其地            向:一向,过去
2.下列各组两个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不赂者赂者丧                而犹有可不赂而胜之之势

B赵尝五战                  其势弱

C赵常五战于秦,二败三胜      惜其用武不终也

D破灭道也                    封天下谋臣
3.从文言句式看,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3分)

例: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B.苟以天下之大

C.为秦人及威之所劫

D.赵常五战于秦,二败三胜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一肌一容,                杜牧《阿房宫赋》

(2)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3)                 ,多于机上之工女。 杜牧《阿房宫赋》

(4)人生得意须尽欢,                          李白《将进酒》

(5)                     ,但愿长醉不用醒 。(李白《将进酒》)

(6)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7)                     ,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8)戎马关山北,                         。(杜甫《登岳阳楼》)

(9)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10)                       ,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