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寂 寞 吴念真【台湾】 ①阿照跟她的爸爸一点都不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吴念真【台湾】

①阿照跟她的爸爸一点都不亲,就连“爸爸”似乎也没叫过几次。

②这个爸爸其实是她的继父。妈妈在她四岁的时候离了婚,把阿照托给外婆照顾,自己跑去北部谋生。

③阿照国小二年级的时候,妈妈带了一个男人来,说是她的新爸爸;不过,她不记得那时候是否叫过他,记得的反而是那男人给了她一个红包,以及她从此改了姓。

④改姓的事被同学问到气、问到烦,所以这个爸爸对她来说不仅陌生,甚至从来都没好感。一直到国中三年级,阿照才被妈妈从外婆家带到北部“团圆”,而且听说这还是那男人的建议,说以后如果要考上好大学,她应该到北部来读高中。那时候妈妈和那男人生的弟弟都已经上小学了。

⑤男人在工厂当警卫,有时日班有时夜班,妈妈则在同一家工厂帮员工办伙食,早出晚归,一家人始终没交集,各过各的。不久之后,阿照考上台北的高中,租房子自己住,即便假日也很少回去。

⑥外婆在阿照大三那年过世,不过,之后的寒暑假,阿照也同样很少回家。她给自己的理由是要打工、读书、谈恋爱,其实自己清楚真正的原因是对那个家根本一点感情也没有。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亲生的儿子太不成材还是怎样,那男人对待两个孩子有很明显的差别待遇,比如跟儿子讲话总是粗声粗气,对阿照则和颜悦色,过年给的红包永远阿照的比较厚,儿子只要稍微嘟囔一声,他就会大声说:“你平常拿的、偷的难道还不够多?”

⑦阿照大学毕业申请到美国学校的那年他从工厂退休,妈妈原本希望阿照先上班赚到钱才出国,没想到他反而鼓励她说念书就要趁年轻。阿照记得那天她跟他说:“爸爸,谢谢!”不过,才一说出口就觉得自己可耻,因为在这之前她不记得是否曾经这么叫过他。

⑧从美国回来后,阿照在外商公司做事。弟弟在她出国的那几年好像出了什么事,偷渡到大陆之后音讯全无,连几年前妈妈胰脏癌过世都没回来。孤孤单单的爸爸也没给阿照增加什么负担,他把房子卖了,钱交给阿照帮他管理,自己住到老人公寓去。

⑨阿照也一直单身,所以之后几年的假日,他们见面、聊天的次数和时间反而比以前多很多。有一天阿照去看他,他不在,阿照出了大门才看到他坐出租车回来,说是去参加一个军中朋友的葬礼。阿照陪他走回房间的路上他一直沉默着,最后才跟阿照说可不可以帮他买一个简单的相机,说他想帮几个朋友拍照,理由是:“今天老宋那张遗照真不象样!”后来阿照帮他买了。

⑩去年冬天他过世了。阿照去整理他的遗物,东西不多,其中有一个大纸盒,阿照发现里头装着的是一大叠放大的照片和她买的那部照相机。相机还很新,也许用的次数不多,更也许是他保护得好,因为不仅原装的纸盒都还在,里头还塞满干燥剂并且罩上一个塑料套。

至于那些照片拍的应该都是他的朋友,都老了,背景有山边果园,有门口,有小巷,也有布满鹅卵石的东部海边,不过每个人还都挺合作,都朝着镜头笑,就连一个躺在病床上插着鼻胃管的老伯伯也一样,甚至还伸出长满老人斑的手臂用弯曲的手指勉强比了一个“V”。

阿照一边看一边想象着他为了拍这些照片所有可能经历过的孤单的旅程,想象他独自坐在火车或公路车上的身影,他在崎岖的山路上踯躅的样子,他和他们可能吃过的东西、喝过的酒、讲过的话以及最后告别时可能的心情。

当最后一张照片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阿照先是惊愕,接着便是无法抑制的号啕大哭。照片应该是用自动模式拍的,他把妈妈、弟弟、还有阿照留在家里的照片,都拿去翻照、放大、加框,然后全部摆在一张桌子上,而他就坐后面用手环抱着那三个相框朝着镜头笑。

照片下边就像早年那些老照片的形式一般印上了一行字,写着:“魏家阖府团圆,民国九十八年秋。”阿照说,那时候她才了解那个男人那么深沉而无言的寂寞。

                                 (吴念真《那些人,那些事》)
1.文章的题目叫做“寂寞”,请分析其具体内涵。(3分)
2.文章第⑨段写阿照去看父亲,陪他走回房间的路上,父亲一直沉默着,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3.小说塑造了阿照和父亲怎样的形象?并谈谈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6分)

 

1. (1)子女与自己有隔阂的疏离感。(2)亲人不在身边带来的孤独感。(3)友人渐渐过老去离世带来的落寞感。(4)被时代、社会抛弃,留守老人院带来的落魄感。 2. (1)推动情节发展。(2)表现父亲对朋友故去的感伤和失落。(3)间接体现父亲的孤独。(4)阿照能感受到父亲的沉默,说明随着与父亲见面次数的增多,他跟父亲的关系有所改善。(答出3点即可) 3. (1)阿照:独立、固执、倔强,不能完全体会到父亲深沉的爱和家庭给予的温暖。(2分) 父亲:朴实、善良,不善言辞,却深爱着这个家,充满无人理解的寂寞。(2分) (2)爱,需要表达,更需要细细感受;珍惜亲情,珍惜家庭。(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标题的作用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1)内容:概括主要内容。很多文题是对文章所叙之事的概括,抓住了这样的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事件。(2)主旨:与主旨(中心)的关系(点明中心、揭示主旨)。文题直接揭示或形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文题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3)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作品主要人物,表现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表明写作对象。有的以人或物作为文题的文章,其题目里指出的人或物就是文章的写作对象。(4)标题本身就是行文线索的。(5)兴趣: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起阅读兴趣。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分析文段作用可从三个角度去思考:一从内容本身所写。就是看该句段写了什么内容,对表现主旨、抒发情感等有哪些作用。二从上下文关联。即这些句段与材料在上下文起到了什么样的关联作用。这是思考的主体部分。这时的答案应具体。如答“过渡”,必须写出由什么内容过渡到什么内容,“照应”是与哪些内容相照应。三从结合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考虑结构作用。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这是个探究小说主旨的题目,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 首先,应该到题材中去寻找。题材中蕴含着主题,是主题分析的重要材料和依据。 其次,分析小说的主题,还必须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如果对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以及它的时代背景缺少了解,那么很难获取小说的真正内涵和主题。 第三,分析小说的主题,还必须联系作者的创作意图。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创作个性等,也有助于理解他的小说的主题。 第四,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技巧,也是理解概括主题的重要方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小说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法。通过分析人物描写技巧,准确理解人物形象,就能正确把握小说的主题。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君之欲见之也,何为也哉?”

(万章)曰:“为其多闻也,为其贤也。”

(孟子)曰:“为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为其贤也,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缪公亟见于子思,曰:‘古千乘之国以友士,何如?’子思不悦,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云乎,岂曰友之云乎?’子思之不悦也,岂不曰:‘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而况可召与?”……

“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万章下7》)

1)用原文词句填空。3分,每空1分)

君如果真心要与有才德的贤者交往,就不能以平等的关系□之,更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态□之,而应以恭敬的态度□之。

2)结合上面选段,谈谈孟子待人接物的准则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

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1)请简述“司马懿忍辱受衣”的故事情节。

2)今人常用“死诸葛吓走活仲达”来比喻人虽死余威犹在。“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典出《三国演义》,请简要叙述这个故事。

答:我选第(   )题。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孔明兵进天水,派蜀将伪装成魏将,前去请天水郡军马解围,并设下埋伏。谁知天水郡守将王朗识破了这一计谋,将计就计,反而大败赵云。孔明十分赏识王朗的将才,就巧用反间计,先佯攻冀城。王朗因母亲住在冀城,急忙回去守城。

B.马谡立下军令状,自告奋勇率二万五千精兵去守街亭。马谡来到街亭,不听王平建议,将兵寨扎在山上。司马懿指挥大军将土将山团团围住,蜀军不战自乱,街亭失守。

C.诸葛亮攻下武都、阴平两郡。司马懿见诸葛亮料事如神,遂按兵不动。诸葛亮假意退兵,引得司马懿上当追赶,蜀军趁机偷袭了魏军营寨。诸葛亮正准备再次进攻,忽然传来张苞身死的消息。诸葛亮放声大哭,昏倒在地,从此得病卧床不起,只好退兵回汉中。蜀军撤退,司马懿不敢追击。

D.姜维见刘禅信任宦官,怕刘禅加害于自己,便要求领兵八万往陕西沓中屯田避祸,既可以种麦补充军粮,又可以令魏军不敢轻易入侵。刘禅从之。

E.赵云连斩西凉大将韩德父子五人,曹军大败。程昱之子程武向夏侯楙献计,可设下埋伏,引赵云前来。次日,夏侯楙复来,魏将与赵云战不三合,拔马便走,赵云不知是计,引军追赶,结果中了夏侯楙的埋伏,被魏兵围困,幸得关兴、张苞将其救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寒闺怨①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②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注】①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棉衣。②洞房:深屋,位于很多进房子的后边,在古代通常是女眷的居住处。

(1)结合诗句简析诗中女子的形象。(3分)

(2)请谈谈诗歌末句中“冷”字的表达效果。(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三个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12分)

(一)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人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能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抑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有以处之,使不失职,秦亡不至若是其速也。

(节选自苏轼《六国论》)

(二)尝读六国世家,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於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於其间矣。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於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矣。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节选自苏辙《六国论》)

(三)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作,强食而弱肉者,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节选自李桢《六国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①既(吞并,兼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      (私下)怪天下之诸侯

③盖未尝不(过失)其当时之士              ④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弃)秦

⑤天下诸侯已自(困窘,疲惫不堪)矣        ⑥未可专以(有罪的)秦也

(看待)秦无异也                        ⑧兵连祸结,(竟然)无虚岁

A.①④⑤⑦    B①②⑤⑧       C②③⑥⑦    D③④⑥⑧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亡不至若是其速也             ②斯用兵效也

B.①于是任法不任人                 ②项王瞋目叱之

C.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     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D.①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           所以游目骋怀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2分)

A.苏轼对比分析六国“不即亡”而秦速亡的原因,突出强调士的作用,认为要善于安置人才,这样,能者不为乱,庸者无力为乱,社会才能安稳。

B.苏辙认为“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的条件是“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

C.苏辙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不知佐韩、魏以摈秦,“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D.李桢认为六国由于未占据有利地势,又未得天助,否则,其中的任何一个国家也可以像秦国一样一统天下。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每句3分)

1)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於内,以阴助其急。

                                                                             

 

2)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