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列《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

阅读下列《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覸①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②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孟子·滕文公上·一》/51)

【注释】①成:齐国勇士。②公明仪:曾参弟子。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这一章的内容中,滕文公与孟子见面两次,有两次次交谈:第一次是滕文公要去楚国的路上,第二次是回来的时候。

B.孟子认为,像滕国这样五十里见方的国家,如果可以推广善心,实行仁政,就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好国家。

C.孟子自知说理已很难说服滕文公,于是改而举了三个例子来力劝滕文公。

D.引用《尚书》的话,孟子是要告诫滕文公,要下猛药,用猛力,方可成就一番事业。

(2)孟子再见滕文公时说“道一而已矣”,意思是道理就这一个而已。简要谈谈孟子所说的“道”所指的具体内容。(3分)

 

(1)C。 (2)孟子所说的“道”,包含了“道性善”与“称尧舜”两个方面。首先他认为人性本善,具备仁义是人天生的禀赋,即“不忍人之心”。同时推广善心就能行“不忍人之政”,即实行仁政,以尧舜的“王道”治国。这样就能治理好一个国家,成就一番事业。所以,孟子“道性善”要“言必称尧舜”。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能力。可根据对语段内容的理解,将选项代入进行比较,C项,举例论证是孟子常用的论证方法,也是一种说理方法,并非说理难以劝服人。故选C。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概括的能力。答题时,可先根据对文段句意的疏通,然后从中找到孟子的观点,根据对这一观点的意思的疏通与理解,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可从“性善”“尧舜”两个角度来概括。“性善”即人性本善,应实行仁政治国;“尧舜”在此是指孟子建议应采用尧舜的王道治国。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滕文公做太子时,(有一次)到楚国去,路过宋国时会见了孟子。孟子给他讲人性天生善良的道理,句句都要提到尧、舜。 太子从楚国返回,又来见孟子。孟子说:“太子怀疑我的话吗?道理就这么一个罢了。成覸对齐景公说:‘他,是个大丈夫;我,也是个大丈夫,我怕他什么呢?’颜渊说:‘舜是什么样的人?我是什么样的人?(但是)有作为的人也能像他这样。’公明仪说:‘文王,是我的老师;(说这话的)周公难道会欺骗我吗?’现在滕国的土地,截长补短,将近五十里见方,仍然可以治理成一个好国家。《尚书》上说:‘如果药力不能使病人头晕目眩,那病是治不好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简述题(任选一题,5分)

(1)“群英会”中谁中了周瑜的计?周瑜如何使其中计?请简述。

(2)请简述张松献图的原因和经过。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曹操利用徐庶至孝的特点,于是派人将徐庶老母接来,迫使徐庶离开刘备而投奔自己帐下,等徐庶归曹营后,曹操就将其老母杀害。

B.夏侯惇率十万曹军杀向新野,诸葛亮经过周密安排,定下火攻之计,令赵云诈败诱敌至博望坡,刘备引军接应,火烧曹军,大获全胜,这是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功”。

C.张飞在长坂桥设下疑兵之计,吓死夏侯杰,吓退曹军几十万人马,刘备得知后,对他大加赞赏,夸他有勇有谋。

D.周瑜因没有火攻的好风向,焦急而病。孔明在“七星坛”上为其祭得东风,为了躲避周瑜的加害,东风一起,孔明便在赵云的接应下回到夏口,然后布置人马待时截击曹操。

E.周瑜用“假途灭虢”之计,骗刘备说愿代取西川以换荆州。孔明将计就计设下埋伏,大败周瑜。周瑜气得箭疮复裂,坠于马下。这是孔明三气周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题。

马戴

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1.有人说,诗的第二句中的“冲”字与第四句中的“缺”字用得很传神,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2.这首诗描写了一次边塞战事,请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塑造了戍边将士怎样的形象。(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

(1)故夫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节选自《逍遥游》)

(2)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三千岁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塗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塗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塗中。

惠子梁,庄子往见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节选自《秋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故夫效一官,行比一乡         知:知识

B.旬有五日而后                 反:通“返”,返回

C.惠子梁,庄子往见之           相:做相国

D.谓惠子曰                     或:有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夫列子御风行,泠然善也      ②德合一君,征一国者

B.①庄子往见                    ②及其所既倦

C.①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        于是余有叹焉

D.①亦若此                      ②死已三千岁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句是(    )(2分)

A.俨骖騑于上路                B.虽然,犹有未树也。

C.奚惆怅而独悲                D.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要“无己”“无功”“无名”,也即“无所待”,就要构建一个富于灵性的、充满无限自由的、和谐广大的精神世界,这反映了庄子对绝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B.“庄子钓于濮水”是中国文人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典范,表现了中国文人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情操。

C.“惠子相梁”文章比喻巧妙贴切,以鹓雏比喻志向高洁之士,以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尖锐深刻。

D.选文使用了多个寓言故事,使文章充满了奇特的想象,体现了庄子散文的独特风格,他的人格魅力和文章魅力融为一体。
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不饮。
6.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2分)

(1)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4分)

(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3分)

(3)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塗中乎?(3分)

(4)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2分)

 

查看答案

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奚以知其然也

A.复驾言兮焉求                       B.农人告余以春及

C.既自以心为形役                     D.都督阎公之雅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