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①有子曰:“孝弟①也...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①有子曰:“孝弟①也者,其为仁②之本与!”(《论语·学而》)

②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

[注]①弟:同“悌”,敬爱兄长,泛指敬重年长的人。②为仁:践行仁德。

(1)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的共同主张。(2分)

(2)对同一主张的阐述,上面两个选段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析。(4分)

 

(1)都主张要行孝悌。(2分)(意思对即可) (2)有子侧重于阐述孝悌与仁德的关系,认为行孝悌是践行仁德的根本途径;孟子侧重于强调行孝悌的作用,认为行孝悌有助于社会的安定。(4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本题采用孔孟对照阅读的形式,着重考查儒家的“孝悌观”。命题方式延续了往年的做法,要求概括两个选段的共同主张,简析两个选段侧重点的不同之处,体现了孔孟思想一脉相承的特点。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①有子说:“孝和悌,应该是践行仁德的根本之道吧!” ②孟子说:“只要人人爱父母、敬长辈,天下就会太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云长曰:“我等皆出迎敌,未审军师却作何事?”孔明曰:“我只坐守县城。”张飞大笑曰:“我们都去厮杀,你却在家里坐地,好自在!”孔明曰:“剑印在此,违令者斩!”玄德曰:“岂不闻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二弟不可违令。”(《三国演义》第39回)

孔明坐守的县城是何处?他是如何“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请简述。

(2)歆曰:“人皆言子建出口成章,臣未深信。主上可召入,以才试之。若不能,即杀之;若果能,则贬之,以绝天下文人之口。”丕从之。(《三国演义》第79回)

曹丕如何“以才试之”?结果怎样?请简述。

选答第(   )题

 

查看答案

(1)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孙策有“小霸王”之称,他以弟弟孙权为质,向袁术借来兵马以图大业。渡江途中,遇见太史慈,太史慈表示愿施犬马之力,共图大事。(第15回)

B.蒋干自告奋勇前往江东说降。周瑜大会群英,并故做狂态,佯醉泄露“机密”,诱使蒋干偷了假密信,致使曹操中计,除掉两位水军都督。(第45回)

C.关羽想入川与马超比试高低。诸葛亮写信给关羽,说马超比不了美髯公的绝伦超群,还指出守荆州的重要性,打消了关羽入川比试的念头。(第65回)

D.孙权起五路大军,大举伐蜀。诸葛亮安居相府,只令“五虎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各自领兵迎敌,很快就平定了五路大军。(第85回)

E.马谡自告奋勇守街亭,诸葛亮嘱咐他“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但马谡执意屯军山上。司马懿指挥大军围山,断水,放火。蜀军大乱,街亭失守。(第95回)

(2).下列各选项中,对小说《三国演义》的情节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5分)

A.张郃在瓦口关坚守不出,张飞无计可施,借酒浇愁。张郃前来偷袭,却大败而归。张飞乘胜追击,奋力攻下了瓦口关。(《三国演义》)

B .赵云为救出幼主与曹军在长坂坡大战一场,他怀抱幼主在敌营中几番冲杀,险象环生,最终把幼主完好无损的交到刘备手中。(《三国演义》)

C.刘备占据徐州后,为避免曹操前来进攻,请乔玄写信给袁绍,求袁绍相救。袁绍起兵,让陈琳写檄文声讨曹操。曹操见了檄文,毛骨悚然,头风病发作。后来在谋士荀彧的宽慰下才决意与袁绍作战。

D.关羽千里寻兄来到古城,遇到张飞。但张飞认为关羽背叛兄长,投降曹操,是负义之人,要和关羽拼个死活。甘、糜两位夫人和孙乾都无法劝住他。此时曹将蔡阳率军来到,关羽斩了蔡阳表明真心。

E.玄德于水镜庄院歇息,夜来忽听有人与水镜对话,疑是伏龙,天明待问,水镜却不答。及至入城市上,见一人葛巾布袍,皂绦乌履,长歌而来。此人自称徐庶,即前日与水镜先生夜谈之徐元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唐]张乔

调角断①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蕃情似流水,长愿向南流。

【注】断:占尽。

(1)这首诗描写了一种怎样景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2分

(2)首联“调角断清秋”中的“断”字,“征人倚戍楼”中“倚”字用得好,请说明理由。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5分)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拜中书舍人。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        [注]①常平:官仓名。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实欲携其徒             贰:离间

B.良民,力能动权豪          贼:残害 

C.安石富贵,何吝也?    轻:轻易

D.冠,名闻四方           甫:刚刚
2.下列句子中,全部属于曾巩仁政措施的一组是2分     

①自是外户不闭   ②巩先期区处猝集     ③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    ④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 而食有余      ⑤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  ⑥资其食饮衣衾之具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③④⑤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曾巩通判越州时,除了打开常平仓赈济灾民,还告示属县,劝说富人将十五万石粮食以比常平仓储粮稍高的价格卖给百姓,从而解决了饥荒问题。

B.曾巩为了保护百姓,打击盗贼,嘱咐百姓编制成保伍,让他们侦察盗贼行踪,有情况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救援,所以每次都能将盗贼捕获。

C.曾巩享有才名,却长期做地方官,世人便认为他时运不好。而与此同时,一些晚生后辈却春风得意仕途显达,但曾巩对此觉得非常不平。

D.曾巩在年轻的时候曾同王安石交往,当时王安石的声誉不高,曾巩把他引荐给欧阳修。但王安石得志后,曾巩疏远了他。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    

2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

 

查看答案

背诵默写(6分,每处1分)

(1)云销雨霁,                 。(王勃《滕王阁序》)

(2)臣生当陨首,              。(李密《陈情表》)

(3)           ,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                  ,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5)                    ,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6)雕栏玉砌应犹在,                   李煜《虞美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