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游丹霞记 (清)袁枚 甲辰春暮,余至东粤,闻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游丹霞记  (清)袁枚

甲辰春暮,余至东粤,闻仁化有丹霞之胜,遂泊五马峰下,别买小舟,沿江往探。山皆突起平地,有横皴,无直理,一层至千万层,箍围不断。疑岭南近海多螺蚌,故峰形亦作螺纹耶?尤奇者,左窗相见,别矣,右窗又来;前舱相见,别矣,后舱又来。山追客耶,客恋山耶?舛午惝恍,不可思议。 

行一日夜,至丹霞。但见绝壁无蹊径,惟山胁裂一缝如斜锯开。人侧身入,良久得路。攀铁索升,别一天地。借松根作坡级,天然高下,绝不滑履;无级处则凿崖石而为之,细数得三百级。到阑天门最隘,仅容一客,上横铁板为启闭,一夫持矛,鸟飞不上。山上殿宇甚固甚宏阔,凿崖作沟,引水僧厨,甚巧。有僧塔在悬崖下,崖张高幂吞覆之。其前群岭环拱,如万国侯伯执玉帛来朝,间有豪牛丑犀,犁靬幻人,鸱张蛮舞者。 

余宿静观楼。山千仞衔窗而立,压人魂魄,梦亦觉重。山腹陷进数丈,珠泉滴空,枕席间琮琤不断。池多文鱼在泳游。余置笔砚坐片时,不知有世,不知有家,亦不知此是何所。 

次日,循原路下,如理旧书,愈觉味得。立高处望自家来踪,从江口到此,蛇蟠蚓屈,纵横无穷,约百里而遥。倘用郑康成虚空鸟道之说,拉直线行,则五马峰至丹霞,片刻可到。始知造物者故意顿挫作态,文章非曲不为功也。第俯视太陡,不能无悸,乃坐石磴而移足焉。 

僧问丹霞较罗浮何如,余曰:罗浮散漫,得一佳处不偿劳,丹霞以遒警胜矣。又问:“无古碑何也?”曰:雁宕开自南宋,故无唐人题名;黄山开自前明,故无宋人题名;丹霞为国初所开,故并明碑无有。大抵禹迹至今四千馀年,名山大川,尚有屯蒙未辟者,如黄河之源,元始探得,此其证也。然即此以观,山尚如此,愈知圣人经义更无津涯。若因前贤偶施疏解,而遽欲矜矜然阑禁后人,不许再参一说者,陋矣妄矣,殆不然矣。
1.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横皴,无直理——直理:竖直的纹理

B.左窗相见,别矣,右窗又来——相见:看见它

C.崖张高幂吞覆之——高幂:高高的幕布

D.乃坐石磴而移足焉——石磴:即“石凳”
2.下列句子中能够体现丹霞山风景“蛇蟠蚓屈,纵横无穷”特点的一组是:(       )(3分)

①山皆突起平地,有横皴,无直理   

②前舱相见,别矣,后舱又来。

③人侧身入,良久得路。攀铁索升,别一天地。        

④上横铁板为启闭,一夫持矛,鸟飞不上。

⑤山腹陷进数丈,珠泉滴空。

⑥则五马峰至丹霞,片刻可到。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②③⑥    D.③⑤⑥
3.下列对文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从去丹霞山路上写起,描述水道萦回在群山之中的迷离景况,为写丹霞山的奇险作为铺垫。

B.正式写丹霞时,作者使用细笔,渐渐写入,写山路、关隘、寺庙、群山之景,又通过梦“亦觉重”加以深化,饶有情趣。

C.文章第四段津津有味地写从原路下山时的心情,并总结了景物特点。作为文人,作者以“理旧书”喻下山,又从游山联想到写文章,颇有理趣。

D.文章末尾由游山的心得推广到读书上,指出名山大川被发现有早有晚,埋没的一定很多;知识无穷尽,未被探索理解的也很多,因此不能局限于前人之见,要勇于开拓。
4.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次日,循原路下,如理旧书,愈觉味得。

⑵始知造物者故意顿挫作态,文章非曲不为功也。

⑶名山大川,尚有屯蒙未辟者,如黄河之源,元始探得,此其证也。

 

1.D 2.C 3.B 4.(1)第二天,我沿着原来的路下山,就像在温习功课,更加觉得很有滋味。(“循”1分,“理”1分,“味得”1分) (2)这时我才明白大自然是故意做出回转曲折的样子,正如文章,如果不曲折宛转就不是好文章。(“作态”1分、“非……不……”1分,“功”1分。) (3)名山大川,还有混沌而没有被开辟的,像黄河的源头,到元代才被探访到,这就是证明。(“辟”1分,“元”1分,“此其证也”各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石磴:石头阶梯。理解文言实词注意结合语境,原文:但从高处俯视山下,丹霞山确实十分陡峭,人不能不感到害怕,于是我坐在石阶上一级一级地挪下山。所以“蹬”是台阶。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所谓“蛇蟠蚓屈,纵横无穷”,是指山路水路蜿蜒曲折。①是描绘山形多横的褶皱,没有竖直的纹理的;④说明山路陡峭狭隘;⑤与路途完全无关:所以排除这三句。②体现出水路蜿蜒反复的特点;③体现山路的蜿蜒曲折;⑥说明两地直线距离之近,从而侧面表现山路之曲。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读原文可知第二段没有写关隘。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4. 试题分析:翻译语句要准确翻译关键词语,如(1)句中,关键词“循”译为“沿着”、“理”译为“温习”、“ “味得””译为“很有滋味”。(2)句中关键词“作态”译为“故意做出……的样子”、“非……不……”否定判断句。(3)句中关键词“辟”译为“被开辟”、“元”译为“元代”、 “此其证也”译为“这就是证明”。最后一句是判断句。翻译时,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甲辰年的春末,我到达广东东部,听说仁化县有风景优美的丹霞山,于是在五马峰下停船,另租一艘小船,顺江而下前往丹霞山探访。山势从平地上突起,有横的褶皱的形象,没有直的挺立的山峰,一层山峰来了之后,层层山峰也迎面而来,完全围住没有断口。(我)怀疑岭南离海近,多有螺蚌,所以说山峰的形状也好像都成了螺纹吗?特别让人惊奇的是,左面的窗户刚看见,刚离开,右面的窗户又来了;前面的船舷看见它,刚离开,后面的船舷又有了(它)。山追着客人,还是客人留恋山呢?朦胧模糊,不能够想象出来。 船行了一天一夜,到了丹霞山。只见丹霞山到处是绝壁,没有可上山的路,只有山的一侧裂开了一条缝,就像被锯子斜斜地锯开一样。人侧着身子进入,很久才能找到路。拉着铁索向上攀登,见到另一番天地。借助露出地面的松树根作梯级,就像天然形成的台阶一般,脚下绝不会打滑;没有树根作梯级的地方就开凿山崖做梯级,细数一下共有三百级台阶。到阑天门的山路最为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山路的尽处上面横放着一块铁板作为进出的门,若一人拿着长矛守卫,那么连一只鸟也飞不过去。山上的楼台庙宇很坚固,又很宽敞,开凿山崖形成沟渠,把泉水引到寺庙的厨房,十分巧妙。有佛塔建在悬崖之下,悬崖像高高张开的布覆盖着它。佛塔的前面群山环抱,就像是各国的诸侯拿着文书来朝见,夹杂的山岭有像巨大的水牛或丑陋的犀牛的,有像牦牛或人影的,有像鹞鹰张开两翅或蛮人在舞蹈的。 晚上,我借宿在静观楼,山高千丈,紧挨着窗户,似乎压迫着人的魂魄,连梦中也觉得沉重。山的中部凹陷进去好几丈,泉水如珠子般悬空滴落,躺在床上终夜听着泉水叮咚的声音连绵不断。山涧有很多身上有着美丽花纹的鱼儿在游动。我放下笔静坐一会儿,不知不觉已忘记了外面的世界,忘记了有家,也忘记了自己身在哪里了。 第二天,我沿着原来的路下山,就像在温习功课,更加觉得很有滋味。站在高处眺望自己上山的路,从江口到这里,山路就像龙蛇蚯蚓那样弯弯曲曲,纵横交错无穷无尽,大约有一百里那么远。如果用郑康成虚空鸟道的说法,拉成直线行走,那么从五马峰到丹霞,一会儿就可到达。这时我才明白大自然是故意做出回转曲折的样子,正如文章,如果不曲折宛转就不是好文章。但从高处俯视山下,丹霞山确实十分陡峭,人不能不感到害怕,于是我坐在石阶上一级一级地挪下山。 僧人问我,丹霞山与罗浮山比较怎么样呢?我说:罗浮山的风景分散,找到一处美景的快乐也抵不上付出的辛劳,丹霞山凭着美景的集中而胜出了。僧人又问我:丹霞山上没有古碑又怎么解释呢?我说:雁荡山从南宋开始开发,所以没有唐代文人的题跋;黄山从明代开始开发,所以没有宋代文人的题跋;丹霞山是从我们这个朝代初期才开发的,所以并没有明代的碑刻。从大禹到现在大概有四千多年了,名山大川,还有混沌而没有被开辟的,像黄河的源头,到元代才被探访到,这就是证明。然而从这点来看,山尚且如此,就更可以明白先贤圣人们的学说是无限广阔的。如果因为前代的学者们偶然对经典作了一些解释,就因此想小心谨慎地禁锢后来的学者,不让他们再增加一点新的观点,这真是浅薄而荒谬啊,大概不应该这样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

真实是历史剧的品格   毛佩琦

国人大多都有一点历史癖,所以,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有广大的读者和观众。在历史题材的作品中,史占多少,剧占多少?哪些史实可以剧化,哪些史实不可以剧化?史与剧怎样结合?等等。其中一些讨论,与其说是认识上的分歧,不如说是在实践上操作的难题,分寸把握的难题。

讨论历史剧,首先要区分古装戏和历史剧。古装戏不等于历史剧,古装戏的古装仅仅是一种假托,可能只是个真实的历史背景,人物事件均可虚构,剧中人可以穿着古装演现代故事,甚至可以移植外国故事。仅仅以古代服装为道具的戏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

历史剧则不然。历史剧要求真实。真实是历史剧的基本品格。

那么,什么是历史剧的历史真实?我认为,它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历史事实的真实,大的历史背景、主要人物、基本情节乃至服饰习俗等等细节都要符合真实的历史。不能把虚假的、编造的故事当做历史,乃至不能把本不是历史时代的建筑、器物、服饰、习俗作为那一时代的东西向观众展示。

但是,仅仅有史实的真实就够了吗?显然不行,历史剧是对历史形象的解读,它通过艺术的手段告诉人们历史是什么,同时也告诉人们为什么。事件的前因后果,人物的忠奸善恶,有的予以颂扬,有的予以鞭挞,也就是说,作品要表达一种理念,而这种理念应该是对历史本质正确的、准确的把握。这就是我们对历史剧要求的另一方面的真实,把握历史本质的真实。不允许对历史迸行曲解,不允许颠倒是非黑白,乃至不能够颂扬过侈,贬抑过度。

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与其它形式的历史读物一样,应该具备认知功能、益智功能,因此它不能说假历史,不能把错误的历史知识告诉读者或观众;历史剧同时还具有史鉴功能、教化功能。

但是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毕竟是文艺作品,还应该具有文艺作品的属性,应该可供观赏。具有娱乐功能。历史剧必须好看。不能简单地说教,也不能罗列史事;不是历史解说图,也不是历史情景的复原。它可以有适当的虚构和想象,可以移花接木,可以对历史事实进行提炼、使之更加集中更加深刻,其创作的基本原则与现实题材的文艺作品无异。历史剧应该比真实历史更生动、更感人。历史剧讲述历史有历史书不具备的优势。一方面,它可以把古人请出来。让他们形象地现身说法;另一方面,它又可以把今人带到古人的时代环境里去感悟,去潜移默化。历史剧是不可以用历史教科书或历史书籍取代的。

从长期的文艺实践看,历史剧的创作还应该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对历史剧的教化、借鉴作用片面化、庸俗化。其结果导致说教,毫无艺术性可言。而最忌讳的,对历史剧以至对社会伤害最大的,是在为政治现实服务的口号下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与现实作简单比对和影射。历史被当作特定的工具,史实必然要受到歪曲以削足适履;另一方面要避免或者坚决反对的就是对历史的戏说。戏说历史的作品,不顾基本史实,任意胡编滥造,其终极目的是娱乐,是票房。这种作品即使不祸乱人心,也会给观众传达错误的知识信息。

我概括历史剧的写作原则是:大事真实,细节精致,剪裁润饰,不失本质。

(选自2013年12月23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各项中有关“历史剧的历史真实”的表述,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历史剧中所有的历史背景、人物、情节乃至建筑、器物、服饰、习俗等都必须符合真实的历史。

B.作者认为历史剧的真实是由史实的真实与对历史本质正确的、准确的把握构成的,惟其如此,它的认知功能、益智功能才得以彰显。

C.所谓历史剧的历史真实就是通过艺术的手段告诉人们历史是什么,同时也告诉人们为什么。

D.历史剧的历史真实是不许对历史进行曲解,不许颠倒是非,乃至褒贬过度。
2.下列对历史剧文艺作品属性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历史剧应该比真实的历史更生动、更感人。

B.历史剧应有观赏价值和娱乐功能,它必须好看。

C.历史剧适当的虚构和想象,或“移花接木”,或提炼历史史实,能够让历史剧更加深刻。

D.历史剧创作的原则与现实题材的文艺创作多少有点差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既能够让历史人物形象地现身说法,又能够带观众到历史时代环境里去潜移默化的历史剧,就是好的历史剧。

B.对于历史剧的许多讨论,其实并不是认识上的分歧,而是在实践上操作的难题、分寸把握的难题。

C.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简单地与现实比对是对历史剧乃至对社会的最大伤害。

D.历史剧在讲述历史方面比历史教课书有更大的优势。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要求作文。

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我拿到了小橘子,就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就会感谢它是大的。”

请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或一个侧面,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见解,写一篇议论文。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用简洁的语言点评这则新闻。(不超过70个字)

2014年11月6日,一则题为“汶川抗震小英雄涉嫌诈骗46万元或获刑10年以上”的新闻吸引了国内各大媒体的眼球。

雷楚年,这个名字,不只在成都、在四川,乃至在全国来说,都曾经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汶川抗震小英雄”。2008年5月12日,作为彭州市磁峰中学初三3班学生的他,是汶川地震中师磁峰中学“第一批救援队员”,在7名同学脱险之后,他迅速“隐身”志愿者的队列,并四处奔波找到班上所有老师和同学,在汶川地震中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入选当年“感动中国人物”。

此后,雷楚年也获得了一系列国家荣誉和特殊待遇:被成都一所重点高中免试录取,有专门的老师给他开小灶,到全国各地作汇报演讲,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然而,后来据该校老师反映,雷在上学期间经常逃课,出外吃喝玩乐,月花销万元以上。由于“名声在外”,雷楚年吹嘘有“特殊关系”,以帮人当空姐、进重点中学、买驾照等为名诈骗包括女友在内的21人共46万元……2014年6月,雷楚年因涉嫌诈骗被抓获。据悉,定案后他有可能获刑十年以上。

 

 

 

 

 

 

 

 

 

 

 

 

 

 

 

 

 

 

 

 

 

 

 

 

 

 

 

 

 

 

 

 

 

 

 

 

 

 

 

 

 

 

 

 

 

 

 

 

 

 

 

 

 

 

 

 

 

 

 

 

 

 

 

 

 

 

 

 

 

 

 

 

查看答案

下面是《舌尖上的中国》里的一段解说词,请在横线上填出正确语序。(只填序号)

除了舌之所尝、鼻之所闻,在中国文化里,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既起自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                                     

①“五味”既使中国菜的味道千变万化

②“五味”的最佳存在方式,并不是让其中有某一味显得格外突出,而是五味的调和以及平衡

③也是中国在为人处世、甚至在治国经世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④也就是说,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的,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包括中国人的心

⑤这种平衡是中国历代厨师和中医不断寻求的完美状态

⑥又为中国人在回味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境遇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

 

查看答案

新华网“教育·读书”论坛以“我最印象深刻的中学课本人物”为话题向网友征集人物点评。请你仿照示例从以下高中语文必修四的人物中选择两个最令你感动的人物,分别写一句点评的话。要求:形式工整,可不完全拘泥于示例句式。(4分)

窦娥    鲁侍萍    哈姆莱特    廉颇     蔺相如     苏武     张衡

示例    人物:大堰河

点评:用勤劳打点悲苦岁月,以爱心彰显善良人性

(1)人物:__________

点评:                                                

(2)人物:__________

点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