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7 分) 本报济宁1月27日讯记者日前从济宁市...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7 分)

本报济宁1月27日讯记者日前从济宁市福彩部门获悉,近日,全国首款以孔子为主题的福利彩票“中华名人•孔子”即开型彩票在孔子故里曲阜市首发,该彩票面值为10元,共设8等奖项,头奖为30万元,将在全省发行。该彩票采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的名言警句作为奖符,这种游戏玩法也具有开创性。

据了解,“中华名人•孔子”彩票是首款全国统一发行的以孔子和儒家文化为主题的即开型彩票。彩票票面选取了三幅作于明清时期的孔子画像,这些画像中有的还从未面世,非常珍贵。彩票的票面设计庄重、大气、精美,十分具有收藏价值。

该彩票的游戏玩法也具有开创性,采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的名言警句作为奖符,刮开区如果出现奖金对照表所列《论语》中的一句话,即中该句话所对应的奖金。孔子文化彩票面值为10元,全省彩民可在省内各电脑彩票投注站和社会网点购买。

                                            (《齐鲁晚报》2010年01月28日)

对于“山东发行孔子文化彩票”这一做法,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答案示例一: 发行这种彩票有助于宣传孔子,弘扬儒家文化。福利彩票的宗旨是“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其 筹集的公益金实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儒家文化倡导“仁者爱人”“修己以安百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礼之用,和为贵”等,由此看来,发行福利彩票的主旨与孔子的主要观念并不相悖。如果能让人们在有关的经济活动中顺便更多地了解些中国的传统文化,又何乐而不为呢? 答案示例二: 这一做法有以弘扬文化之名敛财的嫌疑。其一,将孔子文化与彩票盈利捆绑在一起,与普及文化存在明显的逻辑悖论。以孔子的名义“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将是孔子文化难以承受的。其二,“彩票”等同于“博彩”,甚至等于“赌博”、“暴富”等名词。这和孔圣人一直教诲我们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思想,相差甚远。因此,这一做法亵渎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 【解析】 试题分析:准确的遣词造句,表明自己鲜明的态度,赞成的理由发行这种彩票有助于宣传孔子,弘扬儒家文化。当然也可以不赞成,认为这一做法有以弘扬文化之名敛财的嫌疑。具体展开分析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4分)

一场6.5级强烈地震骤然降临。顷刻之间,大地震颤,山石崩溅,房屋垮塌,生命消(yǔn)。

鲁甸之觞,中国之痛!在这危难之际,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果断决策、科学部署,带领广大军民同灾难展开了英勇无畏、气壮山河的殊死搏斗,显示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力量。

①人们心系灾区同胞的安危,②为鲁甸加油,为生命祈祷。③根据以往地震灾害的救援经验,让越来越多的人懂得,仅凭“一腔热血”蜂拥至灾区,可能事与愿违。互联网上,网友们探讨在地震中如何自救,如何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媒体上,人们在对救援进展的高度关注中,多了一些对防震减灾的深入思考。

17.阅读第一、二段,完成后面的题目。(2分)
1.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l分)

2.阅读第二段,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加以改正。(l分)
3.第三段中①-③的文字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修改。

(1)有语病的一处的序号:    (1分)

(2)修改:                       (1分)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中国结 ”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___  。____,_____,____。____,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心目中很神圣

③②④⑥⑤①   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①③②⑤⑥   D.④③②⑥①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想当年功成不居

袁腾飞

敦刻尔克撤退,英军跑了,法国就完蛋了。号称欧洲第一陆军强国的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抵抗了六个星期,就被德国人占领。法国政府总理、“一战”的凡尔登英雄贝当元帅,授命向德国投降。

五分之三的法国领土被德国占领,剩下五分之二的残山剩水,以贝当为首,在南部维希小镇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被称为“维希法国”。法国当时的国防部副部长兼陆军次长戴高乐为伪政权的国防部长。法国宣布投降的当晚,戴高乐将军到机场送一个英国将军回国。两个人握手、拥抱完,英国将军上机了。飞机滑行时,戴高乐将军突然开始拔腿追飞机。送行的人都傻了——将军疯了,这是干吗呢?戴高乐将军身高1.98米,两腿也长,几步就追上了飞机。英国将军回过味来,探出身子,抓住戴高乐将军的胳膊,一把就将他提上来了。当晚,戴高乐将军飞到伦敦,立刻发表演说,宣布成立自由法国政府,号召所有法国内地不愿屈服的人们组成军队抵抗,号召法国所有海外自治领地,那些没被德国占领的,如北非、越南自治领地的法国军人,服从自由法国政府。

戴高乐将军当时只是一名准将,准将是将军当中级别最低的。1944年巴黎光复,将军回到巴黎,他的第一个举动,就是去巴黎圣母院做弥撒,感谢上帝拯救了法国。当他进入巴黎圣母院的时候,钟楼里面,藏着德国的狙击手。那名狙击手瞄准了戴高乐将军,已经把他的头部套在了瞄准镜的十字线上。如果这个狙击手扣动扳机,法国的历史肯定要被改写。但是,狙击手在瞄准之后,被戴高乐将军伟大的人格魅力所感召,不但没有开枪,相反热泪盈眶,泣不成声,从钟楼上下来投降了。

接下来,戴高乐将军就开始主持战后法国的政务。他组织自由法国,两次开庭审判贝当元帅,判处他死刑。而戴高乐在国家光复之后,就功成身退,临时主席也不干了。他下台之前,签署的最后一道命令,就是特赦了自己的老师贝当元帅。贝当当时已经89岁了,你判不判他死刑已经无所谓了。6年后,95岁的贝当元帅去世。这个时候戴高乐将军回到家中,在家里待了近13年,直到1958年法兰西第四共和国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他又出来领导人民建立了第五共和国。今天的法国就是第五共和国的延续,戴高乐是开国总统。他干了10年后辞职。临走的时候,他唯一的要求是带走爱丽舍宫内用了多年的旧书柜。他问秘书,能不能拿走;问管理人员,能不能拿走。管理人员泣不成声,说,整个法国都是您拯救的,拿俩书柜算什么?您拿吧!所以,戴高乐将军让秘书按新书柜的价格付了款,把这两个旧书柜带走了。退休之后,将军拒绝领总统的退休金,他说要用这笔钱去慰问阵亡将士的家属。

法国光复的时候,国会想授予戴高乐元帅军衔,被他拒绝了。他认为,胜利应该属于光荣的将士们,我就是准将,最低一级。他领一份退休准将的薪金,极其微薄。他夫人是不工作的——欧洲国家尤其上流社会,夫人是不工作的。女儿3岁的时候,因为医疗事故导致智障。他的薪金要养活这么多人,怎么办呢?老爷子就只能写回忆录,靠这个来谋生。他是差两个礼拜就到80岁时走的,实际上是被活活累死的。

到这个级别的人写回忆录,用不着自个儿写吧,一般都是摇椅上一躺,香槟酒、雪茄烟;秘书在那儿敲字……他哪儿成啊,烟酒戒了,因为抽不起了,自己敲打字机。所以,古代不算,世界近代史上值得我崇拜的政治家就三个:华盛顿将军、孙中山先生和戴高乐将军。这三个人是真正的政治家,他们真正做到了功成不居,非常伟大。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二战”中贝当总理授命向德国投降并建立了“维希法国”傀儡政权,引发法国国家命运的剧变。

B.法国光复后,德国狙击手在巴黎圣母院行刺过程中,因受到戴高乐将军的感召而投降的行为衬托出戴高乐将军人格魅力的伟大。

C.文章写戴高乐将军把胜利归属于将士而拒绝接受元帅军衔之事,表现其功成不居的高贵品质,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景仰尊重。

D.戴高乐将军拒绝享受一个退休总统诸如良好写作条件的种种特权,凸显其喜欢自食其力、甘于寂寞的性格特征。

E.文章最后写到华盛顿将军、孙中山先生,意在与戴高乐将军对比,使戴高乐将军形象更丰满,增强了作品的情感力度。
2.戴高乐将军主持战后法国政务时,两次审判贝当元帅,而最终“特赦了自己的老师”,从中可见其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4分)
3.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戴高乐将军“伟大”的理解。(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他很会拉琴。村子里的人都称他叫琴王。

他的琴声太动听了。 琴弦拉动,一串串嘹亮的音符就接踵而出。他的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听他的琴,让人变得澄清。

很少有人见过他,但都听过他的琴声。他会在每个傍晚准时拉动他的琴弦。

当夕阳对着山村撒下最后一丝余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扛着满身的疲倦回到家的时候,他的琴声会在村子的东头悠扬地响起。

琴弦一动,人们马上就陶醉在他的琴声里。白日里所有的疲惫,所有的烦恼和不快,都在他的琴声里渐渐消融,远去。最后人们带着微笑幸福地睡去,直到第二天精神抖擞地开始新的劳作。

因为他的琴声,村子里的人们感到幸福和充实。

这个傍晚天空被无数道闪电残忍地划破。汹涌澎湃的洪水如彪悍的巨蟒将村子死死缠住。 老人、小孩,所有人都被逼到村里的一个土包上。洪水一次又一次拍打着人们的脚脖子,像死神跃跃欲试的手。村子在自己的眼前渐渐变小,几块瓦片和木板在水里打旋。有人大声地哭泣,有人唾骂,有人惊叫,有人焦躁地踏着脚步,还有人绝望地准备跳水。天渐渐黑下来。完了,似乎一切都完了。

这时,村子的东头,依旧响起了他悠扬的琴声。那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那琴声像在述说,像在安慰,让人陶醉,让人忘我。

人们开始安静下来,认真地听着。渐渐没有人说话,最后连咳嗽的声音都没有。人们再一次醉了。在他的琴声面前,所有的行为都显得粗俗和浮躁。谁都不敢妄动,生怕打破这份美好。只有安静,才能维持这份隽永。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

终于,远处亮起了一点火光,是救生船来了。所有的人站了起来,但没有人拥挤,也没有人喧哗,因为他的琴声依旧那么悠扬和平静。当船靠近的时候,人们像是有人指导,都乖乖地站好,然后先是老人和小孩上船,再是妇女和男人,一切都井然有序。

最后,在他悠扬的琴声里,人们都顺利上了船。这时水越来越大,村子很快就没了。但直到船顺利启动,他的琴声还在进行,人们还陶醉在他的琴声里。

糟了,还有他!有人忽然回过神来。 是呀,怎么漏了他,快喊。

喊,只有琴声在响。再喊,还是只有琴声在回答。 他是聋子呀,怎么听得见。

对,他就是个聋子。一个老人突然想起。 人们这才完全回过神。原来他竟是个聋子!

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两次出现“他的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用了反复的手法,强调琴声的美好,给人们内心带来愉悦。

B. “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的含义是当人们的灵魂得以净化,境界得到提升以后,死亡也就变得不可怕了,他们准备勇敢赴死。

C. 从“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句中,可以看出琴王已经死了,但他永远活在乡亲们心中,是乡亲们心中永远的琴王。

D.文章结尾才点出他是聋子,说明人们根本不关心他,很少有人记得他是聋子,他是属于多余人一类。这种结尾耐人寻味,留给人一些深思。

E.文章以“琴王”为题,既点出文章的主要人物,暗示情节都与琴声有关;突出主题,他在灾难面前镇静沉着、勇于牺牲,不愧为“王”。
2.他的琴声为什么能让村子里的人们感到幸福和充实?请你简要分析。(4分)

3.有人说,这篇小说将一个出色的音乐家放到乡村的背景下,让他在危难时不去逃命而却拉琴,这样的情节设计有失真实;也有人说,琴声给人们幸福和充实,这本身就是最大的真实。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两种看法的理解。(6分)

查看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吐火罗学:季羡林文化成就的象征

高旭东

首先,吐火罗文是一种失落的语文,是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懂的绝学。“为往圣继绝学”是“仁者”的文化使命。如果说学习吐火罗文是由于偶然的机遇,那么,学习梵文和巴利文却是先生的自觉选择。虽然梵文在印度和尼泊尔仍然没有完全消失,但是运用这种语言的人已经很少了,所以梵文与巴利文基本上也属于古典语文。对于中国学者而言,精通梵文和巴利文并且熟练运用到佛教和印度学研究中,以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对于佛教传播中的历史问题进行创新性的研究,与国际学术界对话,举世并无几人。季羡林也曾学习过希腊语、拉丁文,还有学习古埃及语文的想法,这都表现出一种“为往圣继绝学”的文化使命。先生临终之前,还有一种复兴国学的企图,就是读古书必须读原文,不要读译文,不要读简化字的文本,而且复兴国学要从娃娃抓起。古书用白话文翻译之后,意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很多古典词汇根本就没有现成的现代汉语对应词汇,就此而言,季先生的提醒具有警示意义。至于复兴国学从娃娃抓起,表现出先生的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忧虑:为什么“五四”之后那一代、包括季先生这一代人,即使是研究西方或印度学问的,国学的功底都很过硬?而现在即使那些研究中国文学、哲学的学子,国学底子仍然不过硬?就是因为没有从娃娃抓起。先生临终之前复兴国学的这几点想法,有没有现实可行性完全可以讨论,但它表现出先生“为往圣继绝学”的文化忧患感,则是很明显的。

其次,吐火罗学作为一种文化纽带,具有联结各大文化的象征意义。吐火罗文作为中亚细亚的语文,在中国境内却属于印欧语系,在地理上与印度、伊朗接近但在语言上却更接近欧洲人使用的印欧语言,这对于季先生的文化成就极富象征意义。先生通晓国学,他曾在哥廷根大学从事汉学的教学与研究,在90年代以后倡导国学,认为中国文化的特色在于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世界观,思维的直观性,审美的品味性。但是,窃以为,季先生对国学的通晓与倡导,乃至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仍和“国学大师”的“牌子”不符,因为先生的主要学术成就不在国学这一方面。即使从所谓“大国学”的角度,也不宜称先生为“国学大师”,因为先生的主要学术成就是运用西方现代的学术方法研究印度学。“国学”这一概念是与“西学”“印度学”等概念相伴而生的,如果把所有学问都囊括到国学之中,实际也就取消了国学。因此,即使是偏重于国学的《季羡林文集》第9卷和第10卷的《糖史》,也具有跨文化交流的学术眼光。他认为世界许多国家的“糖”字有相同的读音,由此推断蔗糖是从印度通过波斯传入欧洲的,所以《糖史》作为单行本出版的时候名为《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通过糖史的叙述展示了古代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东南亚以及欧洲、美洲、非洲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会,从而具有跨文化研究的意义。季先生通晓西学,他在清华念的就是西洋文学系,留学德国受到了严格的西方学术训练,他在比较文学研究中所运用的民俗学、民间文学的视野以及主题学、母题研究的方法,就是从德国学到的。而且先生除了通晓德文、英文、法文、俄文、南斯拉夫文等现代语文,还学习过希腊文和拉丁文,没有人会说季先生不懂西学,但是又不能说季先生是“西学大师”。鉴于季先生精通梵文、巴利文以及在印度学方面的巨大贡献,称他为“印度学大师”“东方学大师”。可能比“国学大师”更恰当一些。但是,他在研究佛教及印度文学对中国影响的时候,经常会注意到中国对印度的影响这一回流现象。因此,注重各大文化之间交流的季羡林,是名副其实的跨文化研究的学术大师和语言大师。如果结合他的散文创作,那么,称他为文化大师也很准确。

(节选自2009年8月9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季羡林学习吐火罗文、梵文和巴利文等“死文字”的动机在于一种文化使命感。

B.季羡林晚年复兴国学的想法和当年学习吐火罗文等文字的动机是一致的。

C.吐火罗学象征着季羡林联结各大文化的成就。

D.季羡林对国学的通晓与倡导及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不能成为其是否是“国学大师”的论据。
2.根据文意,为什么作者说吐火罗学是季羡林文化成就的象征?(3分)
3.根据文意,为什么作者认为称季羡林为“印度学大师”“东方学大师”,比称其为“国学大师”更恰当?(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