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安重荣,小字铁胡,朔州人也。重荣有力,善骑射,为...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安重荣,小字铁胡,朔州人也。重荣有力,善骑射,为振武巡边指挥使,虽武夫,而晓吏事,其下不能欺。有夫妇讼其子不孝者,重荣拔剑授其父,使自杀之,其父泣曰: “不忍也!”其母从旁诟骂,夺其剑而逐之,问之,乃继母也,重荣叱其母出。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而见晋高祖自藩侯得国,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虽怀异志,而未有以发也。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重荣愤然,以谓“屈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耻也”。数以此非诮高祖。契丹使者往过镇州,重荣箕踞慢骂,不为之礼,或执杀之。是时,吐浑白氏役属契丹,苦其暴虐,重荣诱之入塞。契丹数遣使责高祖,并求使者,高祖对使者鞠躬俯首,受责愈谨,多为好辞以自解,而姑息重荣不予责。天福六年夏,契丹使者拽剌过镇,重荣侵辱之,拽剌言不逊,重荣怒,执拽剌;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①,皆以契丹可取为言。高祖患之,为之幸邺,报重荣曰:“前世与虏和亲,皆所以为天下计,今吾以天下臣之,尔以一镇抗之,大小不等,无自辱焉!”重荣谓晋无如我何,反意乃决。重荣虽以契丹为言,反阴遣人与幽州节度使刘晞相结。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欲因以窥中国,故不加怒于重荣。其冬,安从进反襄阳,重荣闻之,乃亦举兵。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邺声言入觐。高祖遣杜重威逆之,兵已交,其将赵彦之与重荣有隙,临阵卷旗以奔晋军。重荣闻彦之降晋,大惧,以吐浑数百骑守牙城,重威使人擒之,斩首以献,高祖御楼受馘,命漆其首送于契丹。

(节选自《新五代史•安重荣传》)

【注】  ①藩镇:指总领一方的军府。
1.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以此非诮高祖               非:非常

B.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     厌:满足

C.契丹数遣使责高祖             数:多次

D.高祖患之,为之幸邺           幸:皇帝到……地方
2.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邺/声言入觐

B.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邺/声言入觐

C.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邺/声言入觐

D.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邺/声言入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安重荣虽为武官,但也通晓文吏事务。在处理一起家庭纠纷时,生父不忍杀其子,继母则提剑追逐,重荣不满继母的行径,厉声将她斥退。

B.安重荣愤然于高祖屈尊事夷,每遇契丹使者均极力轻慢辱骂对方,甚至抓捕杀死他们。高祖屈己礼待契丹,而对重荣的一系列做法坚决反对。

C.契丹一直伺机图谋晋朝,本应引起晋朝君臣高度警惕,高祖却表示前朝与虏和亲的做法都是为国家考虑,现今重荣对抗契丹只能是自取其辱。

D.安重荣举兵起事,借口朝见,聚集数万饥民前往邺地。高祖派遣部队阻击,在双方交战中重荣被俘遇害,高祖令人漆其首级后将它送给契丹。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2)兵已交,其将赵彦之与重荣有隙,临阵卷旗以奔晋军。

 

1.A 2.C 3.B 4.(1)天子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兵强马壮的人(都)可做天子!(2)军队(士兵)战斗开始后,安重荣的部将赵彦之与安重荣有嫌怨,临阵倒戈投奔晋军。 【解析】 1. 试题分析:A项,非和诮是同义词语,都是讥诮的意思。理解文言实词要结合具体语境。原文是说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十分骄横,高祖侍奉他更加恭敬。重荣对此十分气愤,认为高祖 的做法是“降低中原大国的身份而尊崇夷狄,使已经困顿的百姓更加困顿,填充契丹永不满足的欲望,这是晋万代的耻辱。”屡次以此非议讥讽高祖。所以“非”是讥讽非议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此句的断句难点在“是岁”“旱”后面断不断。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高祖“对重荣的一系列做法坚决反对”错。从“姑息重荣不予责”可知。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4. 试题分析:翻译语句要准确翻译关键词语,如(1)句中,关键词“宁”译为“难道”、“种”译为“贵种”、“者”译为“的人”、“邪”表示反问语气。(2)句中关键词“兵”译为“军队”、“已”译为“开始”、“隙”译为“嫌隙”、“奔”译为“投奔”、“克复”译为“攻下平定”、“振”译为“震慑”。最后一句是判断句。翻译时,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安重荣,小字铁胡,朔州人。重荣有力气,擅长骑马射箭,任振武巡边指挥使一职。他虽为武官,但也通晓文吏事务,他的下属不能欺骗他。有一对夫妇(到安重荣这里)控告他们的儿子不孝顺。重荣拔出剑给父亲,让他自己杀死儿子,父亲流泪说:“(我)不忍心啊!”母亲在旁边诟骂,夺过父亲手里的剑追赶着儿子(要杀掉他)。重荣一问,原是(孩子的)继母,重荣厉声呵责母亲,将她斥退。重荣出身军中士兵,突然财多位尊。重荣见晋高祖从藩侯得到天下,曾经对人说:“天子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兵强马壮的人(都)可做天子!”重荣虽然怀有二心,但没有时机起事。这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十分骄横,高祖侍奉他更加恭敬。重荣对此十分气愤,认为高祖 的做法是“降低中原大国的身份而尊崇夷狄,使已经困顿的百姓更加困顿,填充契丹永不满足的欲望,这是晋万代的耻辱。”屡次以此非议讥讽高祖。契丹使者往经过镇州,重荣坐姿傲慢,极力轻慢侮辱对方,不以礼对待他们,有时甚至抓捕杀死他们。当时吐浑白氏隶属契丹,苦于契丹残暴统治,安重荣诱使他们进入塞内。契丹多次派遣使者责问高祖,并要求放还被(安重荣)抓捕的契丹使者。高祖对契丹使者十分恭谨,愈受责备态度愈加恭敬,多说好话以求解脱,却纵容重荣,对他对待契丹使者的行为不加追问。天福六年夏天,契丹使者拽剌路过镇州,安重荣冒犯侮辱他,拽剌出言不逊,重荣大怒,抓捕了他;又写信送给朝廷大臣、四方藩镇长官,都说契丹可以攻取。高祖担心这件事,为此驾临邺地,告知重荣说:“前代与契丹和亲,都是为 天下考虑,现在我凭这么大的天下对契丹称臣,你凭一个小小的镇州与其对抗,大小不一样,不要自取其辱!”重荣认为晋不会拿他怎么样,于是决定反叛。重荣虽然(先)与契丹有约,暗中却派人与幽州节度使刘晞结盟。契丹也认为晋朝多事对自己有利,庆幸重荣作乱,希望晋朝廷与重荣同时受损。想趁机窥视中原,因此不加怒于重荣。这年冬天,安从进在襄阳起兵反叛,重荣听说就跟着反叛。这年,镇州遭遇旱灾、蝗灾,重荣聚集几万饥民,驱赶他们向邺地进发,声称要入朝见皇 帝。晋高祖派杜重威阻击他,军队(士兵)战斗开始后,安重荣的部将赵彦之与安重荣有嫌怨,临阵倒戈投奔晋军。重荣听说赵彦之投降晋军,非常惊惧,率领几百名吐浑骑兵驻守牙城,重威派人抓住了重荣,杀死重荣把首级献给高祖,高祖登楼接交首级,并漆其首级后送给契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从陶渊明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鲁枢元

“樊笼”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却把人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卢梭1712—1778的《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话便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国际歌》曾唱遍全世界:“让思想冲破牢笼”“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从后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倒不是太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

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樊”字从木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那么,到了工业时代,在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木笼”变成了“铁笼”:“这个铁笼是机器般的非人格化的,它从形式理性那里借抽象力量将人禁锢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它最终要无情地吞噬一切”,“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牢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

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比现在好。这种进步论若是以地球生态的尺度衡量,是不足以证实的。我们的地球生态不但现在不比过去好,未更让人担忧。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诗人陶渊明则不同。陶渊明的一声长啸“归去兮”,实乃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悟已往之不谏,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应该说这是一种诗人的哲学,或曰:回归诗学。

现代人一心期盼乘着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甚至宇宙飞船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如此的“飞速发展”,现代人果真距离幸福美满的天堂越越近了吗?那也许只是一厢情愿罢了。我们急促前进企望切近前方的目标,但当我们走近看到它时,它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一线希望在于: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即所谓希望正在于绝望之中。正如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1899—1973说过的:“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实际上就必然会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
1.下列关于“牢笼”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牢笼”是指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与陶渊明所说的“樊笼”本质意义相同。

B.工业时代的“牢笼”变成了“铁笼”,是一种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的非人格化文明。

C.现代社会的“牢笼”是指人类自己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的生活状态。

D.在“新世界”中,现实“牢笼”容易冲破,想冲破思想“牢笼”却难办得多。
2.下列不属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一项是

A.陶渊明的“归去兮”,是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

B.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C.现代社会文明进步了,科技发展了,但若是以地球生态这一尺度去衡量,却并不是真正的进步。

D.现代人一心期盼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可真正的幸福美满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现代人一概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比现在好,所以他们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B.现代人失去了“走出牢笼”的自觉意识,所以用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心甘情愿地陷入其中。

C.人对自然的控制力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D.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必然会恢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养了一只美丽的鹦鹉,它近来常常咳嗽,而且声音浑浊难听,喉咙里好像塞满了痰。这人忍无可忍,最终决走带它去治疗,不料检查结果是,鹦鹉完全健康。原来是主人因为抽烟,经常咳嗽,这只鹦鹉只是在模仿主人的声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校在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联欢晚会上的男女主持人的部分开场白。根据提供的内容,请在横线上补写语意连贯而富有文采的语句。(6分)

男:1949,一位伟人以豪迈的声调,一声宣告,开创了神州崭新的纪元;   

女:1978,                                                 !   

男:1997,                                                 

女:1999,她又增添了水莲花的芬芳!

男:2008,神州奥运吸引了全球目光,巍巍中华令世人震撼;

女:2009,金融危机席卷了整个世界,中国速度让全球敬仰!

男:六十年是一幅画,用绚丽的色彩绘就了祖国奋进的壮美卷轴;

女:                                                       

 

查看答案

选择高中语文课本中你最喜欢的一篇课文,仿照例句的句式结构和修辞方式,写一段话。(5分)

最喜欢李白的<<将进酒>>。不事雕琢的文辞,汪洋恣肆的遐思迩想,宛如一曲豪放的咏叹调。豪情满怀,喷薄而出,一泻千里,千古绝唱啊!  

最喜欢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如果从中国文化的特征着眼,而不拘泥于西方所承认的史诗标准,《诗经》可以说是史诗,那么,为什么从现存文献来看,《诗经》诸篇如此短小?在传统《诗经》学中,有称为“三象”的组诗,    

但有人指出此说不当,“象”之得名当与周代的意识形态有关

古希腊史诗是“讲唱”,注重的是语言,因此是长篇巨制

有关此“象”之得名,过去有人以为从动物象而来

“象”当是一种有歌有舞,包含宏大叙事和表演形态的原始戏剧艺术

中国古代史诗是“演唱”,注重的是表演,因此篇幅短小

从史诗的角度来看,它与古希腊史诗相比,文本形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呈现方式的不同

A.③①④⑥②⑤  B.①③④⑥②⑤   C.①④③⑤②⑥  D.③④①⑥⑤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