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咨至孝有道,乃迁博士。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咨乃谢病去。太尉杨赐特辟,使饰巾出入,请与讲议。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妻子物余,一无所请。盗皆惭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由此益知名。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

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皓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皓送至亭次,望尘不及,谓主簿曰:“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追至东海。谒咨毕,辞归家。其为时人所贵若此。

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抗疾京师,将终,告其故吏朱袛、萧建等,使薄殓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早归后土,不听子孙改之。

朱袛、萧建送丧至家,子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欲更改殡,袛、建譬以顾命,于是奉行,时称咨明达。

                                  (范晔《后汉书赵咨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地一项是          2分)

A州郡召举孝廉,并不          就:到任

B诏书切                      让:责备

C率子孙耕农为养              躬:亲自

D所犯无状,暴贤者            干:干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咨乃病去

②因请为设食,

B敦煌曹皓

②欲速朽

C①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宦者所诛

②今过界不见,必天下笑

D①使饰巾出入,请讲议

②子胤不忍父体土并合
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赵咨清廉俭朴的一组是(        )(2分)

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

妻子物余,一无所请

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

告其故吏朱袛、萧建等,使薄殓素棺

A     B      C       D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赵咨出身于官宦人家,少年丧父,因行孝道而闻名,州郡长官推举他为孝廉,但他淡泊名利,推辞不就。

B一伙强盗到赵咨家抢劫,赵咨镇定自若,从容迎盗。他以孝侍母,清正廉洁的德行使盗贼惭叹离去。

C赵咨上任途中,曹皓路旁迎候而他却未加停留。于是曹皓抛弃印绶,追至东海,拜见之后辞官归家。文中记述这件事,是为了表现曹皓淡泊名利、追慕贤达的思想性格。

D赵咨去世之后,其子赵胤不忍父简葬,打算更改殡法。故吏将赵咨临终遗命相告,终于按原计划实行。
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分)

1)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

译文:                                       

2)视事三年,以疾自乞。(5分)

译文:                                       

 

1.D 2.C 3.B 4.C 5. (1)强盗说完都跑出门去,赵咨追出送东西给他们,但是没有赶上。 (2)做官三年,因病请求免职。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干:冒犯。本题的答题思路是:先利用朗读时语音的不同或停顿辨析。一个词的词义和语音之间是有一定的关联的。一个词它的语音不同,这个词所表示的词义也必然会有所不同。再利用上下文语境辨析。词义不是单一的,它具有多义性,但当这个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句中时,它的意义大都会单一化。因此,在具体的语句中,一个词的确切意义可以辨析出来。最后,比较互证法。通过词与词之间意义的关系和多义词诸义项的关系对比,较其异,证其同,达到探求和判定词义的目的。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C项两上“为”都是介词,表被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①表现赵咨的淡泊名利,④表现赵咨的孝行。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C应该是为了表现赵咨当时在人们心目的崇高威望。解答此类题的思路是:先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再把选项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翻译文言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学会语法分析推断。梳理主干,划分成分,落实语法功能。将句子主干梳理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句子成分,从而判断词性、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现象,以达到准确翻译的目的。(2)组词造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词来表示。在由单音节向双音节转换的过程中,又多以同义合并或反义合并或反义并列为构词特征。据此,我们可使用组词方式猜读难懂词义。 (3)相似语言结构推断。古汉语讲究语言的工整对仗。文言文中整句较多,骈偶常见。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出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对的特点,据其一可推知其他。(4)语境分析推断。翻译既要联系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又要联系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语境。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父亲赵畅,曾做过博士。赵咨少年时期就死了父亲,因有孝行而被州郡推荐为孝廉,他都不到任。 延熹元年,大司农陈奇举荐赵咨极孝顺有修养,因袭(其父)升为博士。灵帝初年,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被宦官杀害,赵咨就称病推辞离开。太尉杨赐特别征召,让他用幅巾为首饰,请他参与讲论经典。被举荐做高官,几次升迁做了敦煌太守。后因病被免职回家,亲自率领子不种田糊口。 盗贼曾经夜晚到赵咨家抢劫,赵咨害怕惊吓母亲,于是先到门外迎接强盗,接着要求给他们准备饭食并道歉说:“老母亲已年届八十,生病需要休养,家中贫困,无隔宿之粮,请求稍微留下点衣服粮食。”妻子儿女和其他物品,全都没有提出请求。强盗都惭愧叹息,跪下告辞说:“我们太无礼了,真不该侵扰贤良。”说完都跑出门去,赵咨追出送东西给他们,但没有赶上。从此赵咨更加出名。朝廷征召他做议郎,以病推辞不到任,皇上下诏急切责备,州郡官员以礼相送,前后多次,不得已才去应召。 赵咨又被封为东海相。上任时,途径荥阳,县令敦煌人曹皓,是赵咨过去举荐的孝廉,在路旁迎候,赵咨却不停留。曹皓送他到长亭,望着车辆过后的尘土不能赶上,对主薄说:“赵君名声很大,现在经过我的县界我不拜见他,一定会被天下人耻笑!”于是丢弃印绶,追到东海。拜见赵咨之后,辞职回家。赵咨就是这样被当时的人所看重。 赵咨做官时清廉俭朴,计算时间领取奉禄,豪门大户都畏惧他俭朴清廉的品德。做官三年,因病请求免职,征拜为议郎。带病到了京师,临终时,告诉他的旧吏朱祗、萧建等,让他们采用薄殓素棺,用黄土垫底,想使尸体迅速腐朽,早归后土,不要听任子孙改变计划。 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儿子赵胤不忍心父亲的尸体与黄土并合,想更改殡葬之法,朱祗、萧建让领会赵咨的临终遗命,于是照办,当时人称赵咨为明达之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窦娥临刑前发下的三桩誓愿是:血溅白练、                  。(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则通告,完成相关问题。

我处决定对长江江口街道办事处陈庄村至梅龙镇小李庄村段进行整治工作,发现此段内有私自搭建的房屋建筑,根据《安徽省河道管理条例》中关于“清除河堤内非法建筑物”的规定,因此,勒令房主于2011930前一律将房屋拆除,逾期不拆除的将按有关法律进行处罚。

                                            安徽省长江河道管理处

1)从简明的角度看,应删除的三处是:            。(3分)

2)从得体的角度看,应改的一处是:      ,应改为           。(2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原文中的上句或下句(6分)

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                         

2)乱石穿空,              ,卷起千堆雪。

3)想当年,金戈铁马,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5)吾所以为此者,                               

6)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1.开头“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答:                                                   。(4分)
2.用典是诗词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诗人常借它曲折达意。这首词下阕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化用桓温北伐的典故有什么深意?

答:                                                  。(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张衡传

范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接交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籇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馋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衡少善     属:写,撰写

B遂通五经,六义    贯:贯通

C.衡乃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拟:打算

D安帝闻衡善术    雅:平常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A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B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C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     D宦官恐其毁己 ,皆共目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B举孝廉不行

C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D伺者因此觉知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入京师,观太学                    

以讽谏                             

B精思傅会,十年

诡对而出

C讽谏                         

精铜铸成                       

D下有蟾蜍,张口承

机发吐丸,而蟾蜍衔
5.下列各句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B饰以籇文山龟鸟兽之形

C验之以事                          D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