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杜僧明,字弘照,广陵临泽人也。形貌眇小,而胆气过人,...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

杜僧明,字弘照,广陵临泽人也。形貌眇小,而胆气过人,有勇力,善骑射。

梁大同中,卢安兴为广州南江督护,僧明与兄天合及周文育并为安兴所启,请与俱行。频征俚獠有功,为新州助防。天合亦有材干,预在征伐。

安兴死,僧明复副其子子雄。及交州土豪李贲反,逐刺史萧谘,谘奔广州,台遣子雄与高州刺史孙冏讨贲。时春草已生,瘴疠②方起,子雄请待秋讨之,广州刺史新渝侯萧映不听,萧谘又促之,子雄等不得已,遂行。至合浦,死者十六七,众并惮役溃散,禁之不可,乃引其余兵退还。

萧谘启子雄及冏与贼交通,逗留不进,梁武帝敕于广州赐死。子雄弟子略、子烈并雄豪任侠,家属在南江。天合谋于众曰:“卢公累代待遇我等亦甚厚矣,今见枉而死,不能为报,非丈夫也。我弟僧明万人之敌,若围州城,召百姓,谁敢不从。城破,斩二侯祭孙、卢,然后待台使至,束手诣廷尉,死犹胜生。纵其不捷,亦无恨矣。”众咸慷慨曰:“是愿也,唯足下命之。”乃与周文育等率众结盟,奉子雄弟子略为主,以攻刺史萧映。子略顿城南,天合顿城北,僧明、文育分据东西,吏人并应之,一日之中,众至数万。高祖时在高要,闻事起,率众来讨,大破之,杀天合,生擒僧明及文育等,高祖并释之,引为主帅。

武帝征交址及讨元景仲,僧明、文育并有功。侯景之乱,俱随武帝入援建邺。

【注】 俚獠:岭南各少数民族的泛称。包含着居住岭南语言不同的各少数民族。亦作“瘴厉”,感受瘴气而生的疾病,亦泛指恶性疟疾等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雄待秋讨之    请:请求

B.萧谘又            促:仓促

C.子略城南            顿:驻扎

D.为主帅              引:举荐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能表明杜僧明“有勇力”的一组是 

频征俚獠有功             逐刺史萧谘

死者十六七,众并惮役溃散 僧明万人之敌

高祖并释之,引为主帅     征交址及讨元景仲,僧明、文育并有功

A.②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僧明虽然矮小瘦弱,但是胆量气度超过常人,有勇气,有力量,并且擅长骑马射箭。

B.杜僧明让他的儿子做副将。李贲造反,萧谘逃奔广州,府台派遣卢子雄父子和孙冏一起讨伐李贲。

C.萧谘启奏,说卢子雄和孙冏与叛贼勾结,中途停留不进攻,梁武帝下令在广州将他们赐死。

D.杜天合与周文育等率众人结成盟军,尊奉卢子雄的弟弟卢子略为盟主,来进攻刺史萧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僧明与兄天合及周文育并为安兴所启,请与俱行。

(2)卢公累代待遇我等亦甚厚矣,今见枉而死,不能为报,非丈夫也。

1.B 2.D 3.B 4.(1)杜僧明和他兄长杜天合及周文育一同被卢安兴启用,他们请求和卢安兴一起出兵。 (2)卢公历代对待我们都非常深厚,现在他们被冤枉而死,我们却不能报恩,就不是大丈夫了。 【解析】 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此项在文中第四段,“时春草已生,瘴疠②方起,子雄请待秋讨之,广州刺史新渝侯萧映不听,萧谘又促之,子雄等不得已,遂行”。可以根据语法结构判断,促在这个句子中应做谓语动词,促:催促。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做此类试题要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要注意从离中心最远的开始排除。必须注意每一个句子和题干规定的中心要形成因果或解证关系,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要注意题干的要求,注意主人公、关键词、“正面”、“侧面”等词语。②是李贲所为,据此可排除A.B两项;③是士兵死亡多,军心涣散,据此可排除C项。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准确解答分析、概括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审读题干,明确要求。(2)题文对照,确定正误。(3)明确陷阱,究其各选项的出错方式,可归纳为“词语误解”、“曲解句意”、“事件杂糅”、“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张冠李戴”六大类型。其他还涉及到“误用因果”“强加关系”“以偏盖全”“夸大其辞”等等。B项中的“府台派遣卢子雄父子和孙冏一起讨伐李贲”的表述与原文的“台遣子雄与高州刺史孙冏”不一致,原文不是“卢子雄父子”。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翻译句子,要在把握大意的前提下重点突破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保证落实到位。(1)句要在译出大意的前提下,准确翻译出“启”“为……所……”。(1)句要在译出大意的前提下,准确翻译出“待遇”“见”“报”。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原文翻译】 杜僧明,字弘照,是广陵临泽人。他形貌矮小瘦弱,但是胆量气度超过常人,有勇气,有力量,擅长骑马射箭。 梁朝大同年间,卢安兴担任广州南江督护一职,杜僧明和他兄长杜天合及周文育一同被卢安兴启用,他们请求和卢安兴一起出兵。(杜僧明)多次征讨南方少数民族,立有战功,担任新州助防。杜天合也很有才能,参与征战讨伐。 卢安兴死后,杜僧明又让卢安兴的儿子卢子雄做副将。等到交州土豪李贲造反,驱逐刺史萧谘,萧谘逃奔广州,府台派遣卢子雄和高州刺史孙冏一起讨伐李贲。当时正值春天来临草木已经开始生长,疟疾等疾病正在兴起,卢子雄请求等到秋天再讨伐李贲,广州刺史新渝侯萧映不听从建议,萧谘又不断地催促,卢子雄等没有办法,于是就出兵。到了合浦,士兵死亡了十分之六七,士兵们都害怕疟疾,被疾病打垮而逃散,禁止不住,(卢子雄)于是就带领其他剩余的士兵撤退回来。 萧谘启奏,说卢子雄和孙冏与叛贼勾结,中途停留不进攻,梁武帝下令在广州将他们赐死。卢子雄的弟弟卢子略、卢子烈连同英雄豪杰任侠之士,都住在南江。杜天合和众人商量说:“卢公历代对待我们都非常深厚,现在他们被冤枉而死,我们却不能报恩,就不是大丈夫了。我弟弟杜僧明有万夫不当之勇,如果包围州城,号召百姓,谁敢不听从。攻破广州,杀二侯祭奠孙冏、卢子雄,然后等待台使到了,我们不抵抗,拜见廷尉,即使死了也胜过这样活着。即使不能够成功,也没有遗憾了。”众人都慷慨激昂地说:“这是我们的愿望,您下命令吧。”(杜天合)于是就与周文育等率众人结成盟军,尊奉卢子雄的弟弟卢子略为盟主,来进攻刺史萧映。卢子略屯驻城南,杜天合屯驻城北,杜僧明、周文育分别占据城东面和西面,吏人们一起响应,一天之内,人数就达到了几万。高祖当时在高要,听说有闹事的,就率领军队来讨伐,打败了他们,杀了杜天合,活捉了杜僧明、周文育等,高祖一块儿释放了他们,荐举他们为主帅。 梁武帝征讨交址和元景仲,杜僧明、周文育都有战功。侯景之乱,他们都随武帝支援南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哲学精神为主导的山水画传统

汪为胜

闪烁着中国文化光辉的传统哲学在相当程度上是与中国山水画结缘的。儒家孔子说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这是首次用哲学审视山水,体现了“动”与“静”的辩证关系。道家老子性爱山水,崇尚自然,用山水寓意的法则和规律。在《老子》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自然景物的人格化填写,在老子的眼里,人与自然山水都是首的化生,从自然本性上来说是一样的。这一思想对后来中国山水艺术创作模式与美学思想产生了直接的重要影响。庄子学说超逸现实,他宣称:“天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的观点是,天地造物,随其剪裁,任其分合,无论春夏秋冬,还是南北山水,自然景物皆可自由组合。他的这一思想观念将事实的表象内化为了物我合一的“精神山水”。

中国历代画论中,或多或少地渗透着以中国哲学精神为主导的山水画传统的阐述,也正是这些画论运用哲学精神提出了有关山水画的要求,诸多山水画大师都善于将哲学精神运用到山水画的创作中。

五代荆浩是用老庄哲学来进行山水画创作的亲躬实践者,强调在绘画中思而取物之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而致力于南方山水创作的董源,专注于江南丘陵溪流、重汀绝岸、林霏烟云的表达,其山水画作“平淡天真”,流露出了浓厚的高隐成分,这正是道家宣扬的出世隐居态度。首家之学滋养成长起来的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平远、高远、深远的“三远法”。在他看来,“远”是一种飞越与延伸,有着一片化机,苍苍茫茫,无边无际,只有这样才能渐入“无”的境地、“虚”的境地、“淡”的境地,使自己精神世界得到升华,达到“登高山则情满于山,临沧海则意溢于海”的创作境界。这是哲学精神影响郭熙写意性山水的结果。宋米芾认为绘画的功用是“自适其志”,不应是装点世俗的工具。他喜好南方轻墨浅岚的山水,“米氏云山”是他追寻道家“平淡天真”理想的最终选择和归宿。元四家之一的倪瓒,主张绘画就是为了“写胸中之逸气”。古代先贤很智慧的地方就是,认为人的情感、智理、知觉记忆所发出之处并不是脑,而是心得思维。老子以气入手探讨万物起源,庄子讲人之生为气,人之存为气,达到最高境界亦为气。故而,宋代苏轼提出“士人画”主张,认为绘画应“取其意气所到”。倪瓒所提到的“逸气说”,与苏轼的观点皆受道学的影响,表现出文人画家精神净化之美的审美心理建构。明董其昌受儒、道、禅思想影响很重,他的山水画论文常用古典哲学相喻,他笔下的山水,构图力求抓住“远”这一特征,总是近处坡岸丛林,中景山峦草屋,远景高峰危岩。以披麻用笔,轻松、柔和,毫无觚棱钩角刻露之痕,这是道家“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思想作用的结果。他用墨虚淡、柔和、软秀,也是道、禅提倡的“柔、弱、虚、淡、不争、处下”影响下的结果。

中国山水画的核心思想是哲学精神,这是前人用智慧为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需要认真研究。倘若我们鄙之弃之,遗失殆尽,未来中国画的发展将会失去“中国精神”,成为没有核的泡沫气体,我们将为之付出代价。

1.下列关于影响中国山水画的“哲学精神”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首次用哲学眼光来审视山水,提出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的创作主张。

B.老子认为人与自然山水都是道的化生,本性相同,这成为后世山水艺术创作模式与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C.庄子认为春夏秋冬、南北山水的景物都可以自由组合,这是一种把事实表象内化为“精神山水”的思想观念。

D.哲学精神在古代许多山水画大师的创作中都有体现,所以历代画论都是以中国哲学精神为主导的山水画传统的阐述。

2.对相关画家创作特点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荆浩是用老庄哲学精神创作山水画的开创者,他的创作以山水寓意道的法则和规律,强调在绘画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B.董源深受道家出世的思想影响,他笔下的江南山水,丘陵溪流、重汀绝岸、林霏烟云,风格平淡天真,有深厚的高隐成分。

C.郭熙认为“远”是一种飞越与延伸,“远”才能渐入“无”“虚”“淡”的境地,精神世界方可升华,这是道家思想的体现。

D.董其昌的山水画构图强调“远”,近处坡岸丛林,中景山峦草屋,远景高峰危岩,用笔轻松、柔和,这是道家思想作用的结果。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老子、庄子都对“气”极为推崇,他们的主张体现了古代先贤认为心得思维产生于人的情感、智理、知觉记忆这一智慧。

B.宋代文人画家颇受道家思想影响,苏轼提出的“士人画”就是一种写实性山水画作,表现出文人画家精神净化之美的审美心理建构。

C.中国古代山水画用笔轻松、柔和,用墨虚淡、软秀,这是道、禅提倡的“柔、弱、虚、淡、不争、处下”对创造者影响的结果。

D.哲学精神是笔宝贵财富,是山水画“中国精神”的灵魂,今天的创作如果抛弃这一传统,一味求新求变,后果难以想象。

查看答案

默写(14分)

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劝学》)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赤壁赋》)

总角之宴,              。信誓旦旦,             。(《卫风·氓》)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                              。(《阿房宫赋》)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蜀道难》)

《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悲愤情感的名句是“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1.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3分)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共19分)  

李材,字孟诚,丰城人。举进士,授刑部主事。自以学未成,乞假归。访唐枢,与问难。隆庆中还朝。由兵部郎中稍迁广东佥事。会奸人引倭自黄山间道溃而东。材声言大军数道至以疑贼,而返故道迎击,尽杀之录功,进副使。

万历初,张居正柄国,不悦材,遂引疾去。居正卒,起官山东。寻迁云南洱海参政备兵金腾。金腾地接缅甸,而孟养、蛮莫两土司介其间, 叛服不常。缅部目曰大曩长、曰散夺者,率数千人据其地。材谓不收两土司无以制缅, 遣人招两土司来归,而间讨抗命夷阿坡。居顷之,缅遣兵争蛮莫,材合两土司兵败缅众, 杀大曩长,逐散夺去。缅帅莽应里益兵至孟养,复击沈其舟,斩其将一人,乃退。亡何,缅人驱象阵大举复仇。材与孟养兵会遮浪,迎击之。贼大败。巡抚刘世曾以大捷闻,诏令覆勘。

材好讲学,遣部卒供生徒役,卒多怨。又徇诸生请,改参将公署为学宫。参将米万春讽门卒梅林等大噪,驰入城,纵囚毁诸生庐居二日,万春胁材更军中不便十二事,令上疏归罪副使丁惟宁材隐忍从之。 惟宁责数万春,万春欲杀惟宁,跳而免,材遂复劾惟宁激变。诏材还籍候勘。时十五年十一月也。而材又以云南事被讦,遂获重谴。初,有诏勘征缅功,御史苏言斩馘不及千,破城拓地皆无验,材等虚张功伐帝怒,逮下诏狱。大学士时行等数为解,给事中唐尧钦等亦 言:“材以夷攻夷,功不可泯。奏报偶虚,坐以死,假令尽虚无实,掩罪为功,何以罪之?设不幸失城池,全军不返,又何以罪之?”帝皆不听。

亡何,孟养使入贡,具言缅人侵轶,天朝救援,破敌有状,闻典兵者在狱,众皆流涕。而楚雄士民阎世祥等亦相率诣阙讼冤。帝意乃稍解,命再勘。勘至,材罪不掩功。 大学士王锡爵等再疏为言,帝故迟之,至二十一年四月,始命戍镇海卫。材所至,辄聚徒讲学,学者称见罗先生。    (节选《明史》)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兵部侍郎中迁广东佥事    稍:逐渐    

B缅帅莽应里兵至孟养        :增加

C诸生请                  :顺从    

D兵者在狱                 :关押
2.下各组句子中,全部直接表明李材文才武略的一组是(3分)

材谓不收两土司无以制缅    材与孟养兵会遮浪   改参将公署为学宫

令上疏归罪副使丁惟宁,材隐忍从之    天朝救援,破敌有状

材所至,辄聚徒讲学,学者称见罗先生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材一心向学,尽管考取了进士,当上了官,但他仍然十分虚心,不满足于现有的学问,于是请假回乡,拜师求学,质疑问难。

B李材功勋卓著,任广东佥事期间曾全歼倭寇,做洱海参政时又多次联合当地的土司,打败缅甸的军队,甚至击破缅军复仇的象阵。

C李材仕途坎坷:万历初,因得罪张居正而被罢官;十五年因弹劾丁维宁而被迫回乡候审;后又因云南之事而遭重贬直至下狱。

D李材的遭遇获得不少人的同情。大学时申时行多次为他说情,给事中唐尧钦等也仗义执言,而云南吏民更是为他流泪,替他喊冤。
4.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材声言大军数道至以疑贼,而返故道迎击,尽杀之

(2)奏报偶虚,坐以死,假令尽虚无实,掩罪为功,何以罪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14分)   

杜甫,字子美,京兆人。少贫不自振。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甫奏赋三篇。擢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数子先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

    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兵,又以客董廷兰之故罢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解,不复问。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拾橡自给。

    流落剑南,营草堂成都西郭浣花溪。会严武节度剑南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诣其家。

    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大历中,出瞿塘,溯沅、湘以登衡山,适耒阳。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暴至,涉旬不得食。县令自棹舟迎之,乃得还。为设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挠弱,情不忘君,人皆怜之。坟在岳阳。有集六十卷,今传。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审言以文章显  迨:等到                  B.鸣数子  先:首先

C.罪不宜免大臣  细:小                    D.耒阳:去、往
2.下列各组划线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陛下忍弃乎    正色邪              B.则臣述作     二虫又何知

C.武世旧        口语遭遇此祸      D.设牛炙白酒   俗人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A.虽然有先人传承儒业保持官职十一代,但杜甫的生活一直比较困难,在秦州时,甚至要负薪拾橡自给。

B.杜甫上书为房琯求情而触肃宗之怒,因为宰相张镐皇帝才不再追究。

C.杜甫评价自己是沉郁顿挫,随时敏给,达到扬雄、枚皋的水平是没有问题的。

D.杜甫旷达不拘礼俗,又不自我约束检点,喜欢谈论天下大事,调子虽高但切合实际。
4.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