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最早提出审美感官(视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  

古希腊哲人柏拉图最早提出审美感官(视觉和听觉)和非审美感官(味觉、嗅觉与触觉)的区分:后者涉及人的感性欲念和功用追求,而前者无功用欲念的牵挂。‚望梅可以产生美感,但不能满足‚止渴的功用、欲念。西方中世纪的圣托马斯〃阿奎那阐述了柏拉图这一论断的深层内涵,认为美在于形式而不在于实物,超出功用、欲念之上。这一思想揭示、扩大和深化了‚美在于声色的含义,康德在谈到美的特性时强调,美是惟一独特的不计较功用欲念的愉悦之感,可称之为‚自由的感情,即不受功用欲念制约之意,有解放人的心灵作用。在康德看来,不计功用欲念乃艺术创造的精髓。‚美在声色的思想和命题从此明确地发展为‚美在自由  感性美中的感性形式总是个别的,因而也是有限的。而人的自由本质总是趋向于超越有限、向往无限。人的精神意识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就是一个由有限朝向无限的发展过程。通过理性所获得的概念、理念,是一切有限的感性东西的概括,因而也是无限的。这样来看,美之为美不仅在于感性形式,更在于从有限的、感性的东西中把握无限的、理性的东西。法国17—18世纪古典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布瓦罗认为,美必须表现人性中理性的东西,亦即普遍永恒的东西,美要创造‚典型。西方美学由此进展到属于理性美范畴的典型美。典型美把人的心灵提升到一个比感性美更为高远的精神境界。     

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可以吸取西方关于典型美研究的有益成果,但并不需要亦步亦趋地跟随在西方之后片面地研究典型美,因为西方的典型美以感性显现理性为美,把人的自由精神境界放在超时空、超感性的概念王国,造成了美和自由的抽象性。即使西方现当代美学也反对这种传统审美观的抽象性。德国现代哲学家海德格尔的‚显隐说,就是这种反传统观点的重要代表。

海德格尔强调,在天地万物相互隶属的大统一体中,任何一物都是其显现的、出场的方面与其隐藏在背后的、不出场的方面的统一体。审美意识(诗、艺术品)通过当前在场的东西,显现出背后不在场的东西,由‚显见‚隐,进入无穷无尽的隐蔽领域。这就是审美、艺术创造出的令人玩味无穷、不同于日常生活的全新世界。海德格尔对他的‚显隐说所作的详细分析,指明了‚显隐的审美意识如何超越日常生活的对象性关系、功用关系。  西方现当代美学中的‚显隐说,与我国南北朝时期文学理论家刘勰‚隐秀说所讲的意在词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思想颇相类似。包括‚隐秀说在内的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说,更明确指出‚美在象外,亦即通过在场之‚象,显现出‚象外未出场的境域,从而体味到一种不分人我、‚天人合一的境界之美。  这类似海德格尔所说的‚澄明之境的美。当今之世,我们既需要‚澄明之境的美,也需要‚天人合一的美。中国传统美学的‚天人合一包含‚民胞物与的思想:‚民胞,即人与他人平等互爱;‚物与,即物不仅仅是人所使用的对象。这正是针砭时弊之所需、提高审美的精神境界之所需。 

近几十年来,很多人强调美学研究要联系现实。这是一条光明大道,值得肯定和坚持。但当今社会上又出现了另一种偏向:过于现实化,甚至是沉溺于现实之中。审美与金钱、物欲挂靠得太紧密,美的超越本质不见了,高远的精神境界不见了。因此,我有时甚至觉得,今日之社会不妨借来一点昔日“象牙塔里的清风。 

(节选自张世英《当代美学应升华境界之美》,有删改)
1.下列对于“美在于声色”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

A望梅”可以产生美感,但不能满足“止渴”的功用、欲念,表明“美在于声色”的内涵式超越人的感性欲念和功用追求。 

B声色之美是对人生低级欲望的超越,如果注重于形式、注重于实物,而不思超越,就无美可言。

C从视觉和听觉所获得的声色之美,美在于“自由”,它能解放人的心灵,给人以不受功用欲念制约的愉悦感。 

D“美在于声色”不仅在于感性形式,更在于从有限的、感性的东西中,趋向于超越有限、向往无限。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理性美,就是在感性形式中体现理性概念——“典型”,亦即布瓦罗所认为的“普遍永恒的东西”。

B海德格尔的“显隐说”,强调天地万物相互隶属,由“显”的东西可见“隐”在背后的不在场的东西。 

C中国传统的“意向说”与“隐秀说”相类似,都明确指出“美在象外”,体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学思想。 

D作者并不否认美学应该联系现实,但更强调美要高于现实,认为当代美学应追求以超越功利为本质的具有高远精神境界的美。 
3.结合文意,谈谈你对“昔日‘象牙塔’里的清风”的理解(3分) 

 

1.B 2.C 3.昔日‘象牙塔’里的清风‛喻指东西方传统美学中对当代美学有纠偏意义的一些观点。(1分)具体包括:美要超出功用、欲念之上,解放人类的心灵;创造‚典型美‛,把人的心灵提升到一个比感性美更加高远的精神境界;‚显隐说‛‚意向说‛的审美意识,超抽象性、对象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之美。(三点写出两点即可得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论述类文本阅读在概念题型上往往有这样几点设题:部分与整体、夸大与缩小、因果颠倒或强加因果、尚未发生和已经发生、可能和必然、答非所问或张冠李戴、颠倒是非等。先找出有关蒙顶山“神奇雨井”的答题区域,再结合具体语境判断,B项,注重于形式‛错误。原文中圣托马斯“阿奎那认为‚美在于形式而不在于实物”。事物的形式美,如线条的匀称,不能供人使用,是超功用的。故选B。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C项,中国传统的“意向说”与“隐秀说”相类似错误,“意向说”包括“隐秀说”。故选C。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可抓住关键词“象牙塔”“清风”,联系全文分析作答。答题区间在第1段和第3段,可先解释“清风”的比喻义,然后结合着第三段中东西方传统美学中对当代美学有纠偏意义的一些观点进行概括作答。例如,第1段,创造“典型美”,把人的心灵提升到一个比感性美更加高远的精神境界等。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句话,要求与前面句子构成排比。(4分) 

希冀于平原的辽阔,于是选择了奔跑,骏马的嘶鸣激荡了旷野;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答话。要求:①点明主题;②语意连贯;③不超过40个字(含标点符号)。(4分) 

大师指着远处的一座高山,问弟子:“那山为什么能与天相连?” 

“因为它高呗。”弟子说。 大师带弟子来到海边,指着远处与天相连的海面问:“海在低处,没有山的高度,那为什么海也能与天相连、与天等高呢?” 

弟子支吾着,答不上来。

大师说:                   

 

查看答案

把下面这几个句子改写成一个长单句。要求: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①居家养老服务可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等。

②居家养老服务主要为了满足居住在家的老年人的社会化服务需求。

③居家养老服务是一种以家庭为基础,以城乡社区为依托的养老服务模式。

④居家养老服务是由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企业、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让那一片源于屈陶李杜、飘自王杨卢骆的清风朗月,在新的时代,继续吹拂,照耀今人,给我们的心灵一份充实    

B十多年来网络音乐产业发展举步维艰,看似产量惊人、覆盖面巨大,却很难赚到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版权保护不力。    

C钢筋好比建筑的筋骨,钢筋不结实,关系到建筑是否安全,如果工地上使用“瘦身”钢筋,会给建筑留下致命的安全隐患。    

D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屏幕由于比正常书页小,所以读者在这些设备上浏览漫画时常会产生看不清文字的苦恼。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智取威虎山3D》,将起伏跌宕的经典剧情、体量完备的戏剧冲突、侠肝义胆的传统精神重新演绎吻合当代人的视角,赋予观众全新的观感。    

B做眼保健操可以通过按摩眼部周围穴位和肌肉,促进眼部周围血液循环,调节眼的新陈代谢,既而达到消除疲劳,增强视力,预防近视的目的。    

C手机阅读、网络阅读等虽便捷普及,但内容良莠不齐....,一些书店面临人力、房租的 压力而生存艰难,城市阅读生态堪忧。    

D受2014年底高速公路大量开通的影响,在省级客运班纷纷转战高速公路后,昨日,市际客运班车也改弦易辙,贵州有七条市际班线改道走高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