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董宣字少平,陈留国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董宣字少平,陈留国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到官,以大姓公孙丹为五官掾。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令其予杀道行人.置尸舍内,以塞其咎。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称冤叫号。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①狱,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青州以其多滥,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宣乃厉色曰:“董宣生平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升车而去。时同刑九人。次应及宣,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且令还狱。遣使者诘宣多杀无辜,宣具以状对,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②令,令青州勿案岑罪。岑官至司隶校尉。

后江夏有剧贼夏喜等寇乱郡境,以宣为江夏太守。到界,移书曰:“朝廷以太守能擒奸贼-故辱斯任。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喜等闻,惧,即时降散。外戚阴氏为郡都尉,宣轻慢之,坐免。

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③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乏。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篓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善.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④为白农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日:  “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敞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拜子并为郎中,后官至齐相。(节选自《后汉书·董宣传》)

【注】①剧:北海国治所剧县。②怀:怀县。③苍头:奴仆。④文叔:光武帝刘秀字文叔。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其咎                        塞:弥补

B.后江夏有贼夏喜等寇乱郡境      剧:大

C.流血                        被:覆盖  

D.枹鼓不董少平                  鸣:击鼓呜冤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宣丹前附王莽     赵王岂一璧之故欺秦邪

B.幸思自安       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C.愿乞一言       故舍汝旅食京师

D.威不能行一令     儿寒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董宣刚烈倔强,敢于搏击。他执法如山,不畏权势,疾恶如仇,宁死不屈;对犯法的贵戚、豪强坚决下手:决不宽贷。

B.董宣不贪钱财,终身廉洁。他所得赐钱,一文不取,哪怕临死,也不苟且;死后凄凉,身无长物,夫人痛哭,皇帝悲伤。

C.董宣爱护部属,承担责任。他在水丘岑身陷囹圄时声言水丘岑是奉命行事;决不推诿,愿意处死自己以换回水丘岑的命。

D.董宣虽受追责,终获宽容。他在杀公孙丹父子及其宗族亲党和湖阳公主奴仆时,曾遭受惩罚,但最后都得到皇帝支持。
3.把原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青州以其多滥,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

2)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

3)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

 

1.B 2.C 3.B 4.(1)青州知府因为董宣滥杀无辜,弹奏董宣,拷问水丘岑,董宣由于犯罪受追究,被移交给廷尉。(4 分,“考”、“坐”、“征”、“诣”各1 分。) (2)特使向光武帝如实禀报,光武帝下旨贬董宣为怀县县令,并让青州府不再审问水丘岑罪责。(3 分,“闻”、“左转”、“案”各1 分。) (3)于是就敕封董宣为强项令,放了他,赐给他钱三十万。董宣把钱全部分给了下属官员。(3 分,“敕”、“悉”、“班”各1 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剧:厉害。理解文言实词要结合具体语境,联系上下文。后来江夏一带有以夏喜为首的厉害贼寇犯境作乱,朝廷派董宣为江夏太守。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连词,表示承接关系。A.连词,表示原因;介词,表示原因。B.结构助词,“的”; 动词,“到”。D.表示反问语气,“吗”;表示疑问语气,“吗”。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身无长物”是用来形容生前贫困的。“妻子”的意思是“夫人和子女”。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4. 试题分析:翻译语句要准确翻译关键词语,如(1)句中,关键词“考”译为“拷问”、“坐”译为“犯罪”、“征”译为“受到”、 “诣”译为“移交”。(2)句中关键词“闻”译为“使听说”、“左转”译为“下旨贬”, “案”译为“审问”。(3)句中关键词“敕”译为“赦封”、 “悉”译为“全、都”、 “班”译为“分给”。翻译时,直译为主意义为辅。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今河南杞县南)人。起初被司徒侯霸征召,参加科举考试成绩优异,官至北海相。他上任后,让当地大姓公孙丹做五官掾。公孙丹建造新宅,而风水先生说这是凶宅,入住后家里一定要死人。公孙丹就纵使儿子杀了一个过路人,移尸新宅,作替死鬼。董宣得知后,就把公孙丹父子收捕斩杀。公孙氏是个大家族,其族亲纠集三十余名丁壮,拿着兵器到府衙闹事,为公孙丹父子鸣冤叫屈。董宣因为公孙丹从前曾依附过篡位的王莽,考虑公孙亲党有串通海贼的嫌疑,于是把这三十余人一网打尽,关在剧县囚牢里,指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全部杀死。青州知府因为董宣滥杀无辜,弹奏董宣,拷问水丘岑,董宣由于犯罪受追究,被移交给廷尉。不料董宣在狱中日夜吟诗唱歌,一点也不忧愁。到了行刑的那天,官府备好酒食送来“辞生”祭奠,董宣却厉声说道:“我董宣一生从未吃过人家的东西,何况今日就要死了!”言罢从容登上囚车赴刑。当时同一批斩首的有九人,董宣排在第二个。汉光武帝派来的特使快马驰至,特赦董宣缓刑,押回大牢。特使审问董宣,为何滥杀无辜。董宣把公孙氏一案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一一相告,并言明水丘岑是受他的指令杀人的,不应判罪。希望朝廷明察,杀他而保全水丘岑。特使向光武帝如实禀报,光武帝下旨贬董宣为怀县县令,并让青州府不再审问水丘岑罪责。后来水丘岑官至司隶校尉。 后来江夏一带有以夏喜为首的厉害贼寇犯境作乱,朝廷派董宣为江夏太守。董宣到了边界,送给夏喜一封信,说:“朝廷因为我有能力捉拿贼寇,所以派我来这里。现在我已在边界布置好军队,下发攻打命令,希望你好好想想保自身平安的事情。”夏喜等一帮贼寇,对董宣的铁腕重典早有所闻,十分害怕,纷纷散伙,缴械降顺。当时外戚阴氏(刘秀发妻阴丽华的亲戚)做江夏郡都尉,董宣不仅不巴结攀附皇亲国戚,反而时时轻慢他,所以不久即被罢官。 后来特地征召董宣为洛阳令。当时湖阳公主家的奴仆白天杀人,因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不能抓捕到。等到公主出行,用这个家奴当随从,董宣就在夏门亭等候他们,于是就拦住车马,用刀在地上画着,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那个家奴下车,就杀了那个家奴。公主立即回宫向皇帝告状。皇帝很生气,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头说:“请让我说一句话再死。”皇帝说:“想说什么?”董宣说:“陛下圣德,使国家中兴,却放纵家奴杀良民,将如何治理天下呢?我不需用鞭子打,请让我自杀。”就用头撞击房柱,血流满面。皇帝命令宦官挟持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听从,宦官强使董宣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公主说:“文叔做普通人的时候,私藏逃亡罪人,官吏们不敢上门搜捕。如今做了天子,威势竟然不能使一个洛阳令听命吗?”皇帝笑着说:“天子与一般人身份不同。”于是就敕封董宣为强项令,放了他,赐给他钱三十万。董宣把钱全部分给了下属官员。董宣从此开始打击豪强恶霸势力,没有不震惊害怕的,京师百姓称他为“卧虎”。歌颂他说:“董少平做洛阳令,鸣冤之鼓不再响。”董宣当了五年洛阳令,七十四岁死于任上。皇帝下诏遣使到他家里吊唁慰问,只见粗布被褥覆盖遗体,妻子儿女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光武帝悲伤地说:“董宣清正廉洁,直到他死了我才知道!”因此追授他官衔艾绶,按大夫的礼节安葬他。拜其子董并为郎中,后来官至齐国相。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

①“慎独”最初是儒家的重要概念,意思是,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在别人听不到的时候,也要谨言慎行。因此,“慎独”得到共产党人的大力提倡。刘少奇对“慎独”进行了通俗的解释,“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②“慎独”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是儒家风范的最高境界。“慎独”不是一朝一夕能够修炼成的,必须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必须从私人生活做起,必须从“慎私”做起。“慎私”要求人们,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公务之余要小心谨慎,八小时之外也要坚守廉政防线。公务活动有公众的关注,自然会有约束和顾忌,在私人生活上这些约束和顾忌就少了,更应谨慎小心。能不能做到“慎私”,最直接的体现是如何处理私人关系。私人关系很多,最典型的有以血缘为纽带的关系,比如父母、兄弟、姐妹等:有以地缘为纽带的关系,比如同乡、邻里等;有以感情为纽带的关系,比如朋友、仇人等。

③很多先贤都是“慎私”的高手。武则天时期,娄师德问弟弟:“我做到宰相,你又做很高的地方官,人家会嫉妒,怎样才能保全性命呢?”他的弟弟说:“今后.即使有人把口水吐到我脸上,我也不还嘴,擦去就是了。”娄师德说:“这恰是我最担心的。人家唾你,是对你发怒了。如果擦了,说明你不满,人家会更加发怒。应该.让唾沫不擦自干。”这就是成语“唾面自干”的来历。娄师德教育弟弟要戒骄戒躁,夹着尾巴做人。东汉时,有人曾受到过扬震的举荐,送给他十金,说夜深人静,无人知晓。杨震说: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还有个故事流传很广,清康熙时.时任礼部尚书张英的家属为宅基地打官司,写信让张英给地方官打招呼。张英写了一首诗:“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  始皇。”对方听说,也让了三尺,于是就有了六尺巷。唾面自干、暮夜却金、六尺巷,让我们领略了古人“慎私”的功夫。

④我们党有很多“慎私”的楷模。周恩来生前为家人亲属定了“十不准”,包括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来者一律住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等。“十不准”是周总理对亲属的具体要求,更是他严格自律的真实写照。

⑤“慎私”“慎独”最能体现人的素质和修养。“慎私”是“慎独”的阶梯,“慎独”是“慎私”的最高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养成慎始、慎独、慎微的意识”。当前,我们正在进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在“慎私”和“慎独”上狠下功夫,以前人为榜样,在锤炼个人品格的道路上永不止步。

(节选自《光明日报》20141013
1.下列关于“慎独”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慎独”要求君子做到谨言慎行,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这是儒家风范的最高境界。

B.刘少奇对“慎独”的解释是:一个人在他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也能够不做任何坏事。

C.“慎独”必须从“慎私”做起,要求领导干部在八外时之外也要坚守廉政防线。

D.“慎独”就是在没有人关注的时候,在私人生活上,或在处理私人关系上要懂得约束和顾忌,谨慎小心。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从古今的角度谈对“慎独”的理解,“慎独”得到共产党人的大力提倡。第①段引出下文。

B.第②段谈“慎独”和“慎私”的关系。能不能做到“慎私”,最直接的体现是如何处理私人关系。“慎独”必须从“慎私”做起。第①②段提出中心论点。

C.第③段从历史的角度举例论证很多先贤都是“慎私”的高手,第④段举例论证我们党有很多“慎私”的楷模。第③④段与第②段构成递进关系。

D.第(勤茭论述“慎私”“慎独”最能体现人的素质和修养,希望人们要“养成慎始、慎独、慎微的意识”。第⑤段总结全文。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慎私”,就是要谨慎处理私人关系。私人关系包含血缘关系、地缘关系、感情关系等。

B.娄师德弟弟在兄长的教育下戒骄戒躁,夹着尾巴做人。让我们领略了古人“慎私”的功夫。

C.广大党员干部只要在“慎私”和“慎独”上下足功夫,锤炼个人品格,就可以成为人民群众的楷模。

D.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慎私”“慎独”最能体现人的素魇和修养,要“养成慎始、慎独、慎微的意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会发现许多不完满:比如生长在平常人家,买件衣服都要省几个月零花钱;学习很努力了,却并没获得满意的成绩;很用心跟同学交往,却总觉得没有真心朋友……

曾经、现在、未来,方方面面总有无尽的不完满,你怎样面对?

请以“生活中的不完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 ①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②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苏轼《赤壁赋》)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杜牧《阿房宫赋》)

(3)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4)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

(5)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论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5分)

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 ,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节选自《齐桓晋文之事》)

23.“天下可运于掌“的意思是                         (1分)

24.孟子在表述自己观点时,表现出了高超的表述技巧,请分析这段材料运用了何种说理方法。(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两题。(7分)

谒金门

(南唐)冯延巳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谒金门

(宋)王庭筠

双喜鹊几报归期浑错。尽做旧愁都忘却新愁何处着?

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不道枝头无可落东风犹作恶。

注:瘦雪:白色的梅花。    青子:青梅。
1.这两首词都借                  来写闺怨。(2分)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词是如何表达“闺怨”的。(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