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蛟龙/搅拌 伛偻/枢纽 粘住/...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龙/         偻/           住/

B.气/         素/枯           /字

C.妇/         怒/           沙/古不化

D.华/         /           量/审时

 

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字音的识记能力。本题中加点的字大多为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异形字,分析时,可根据词义及词性辨识。适合用排除法。A.“粘”为多音字,作“用黏的东西使物件连接起来”之意时,应读zhān,其它词语均为形近字,分别读 jiāo/ jiǎo;yǔ/shū;B.“帖”为多音字,作“服从”之意时,读tiē;作“写字或绘画样本”之意时,应读 tiè;“憋/瞥”为形近字,分别读biē/ piē;“缟/槁”为同音异形字,均读gǎo;C项,“孺/儒”为同音异形字,均读rú;其它分别读chēn/zhěn;ní/ nì;D项,读音均不相同,jīng/jīn;jiǎn/ zhēn;dù/duó。所以选D。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教育周刊》报道:某小学一位六年级学生将家里的图书带到教室出租给同学阅读,很快就挣了三十几元钱。对此,校内外议论纷纷,褒贬不一。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不管红绿灯,凑齐一群人,蜂拥过马路,被网友戏称为“中国式过马路”。针对这一现象,请拟出两条劝阻行人闯红灯的宣传语。要求:简明生动,幽默警醒;每条不少于10字,不多于20字。(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在孔子、孟子看来,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如何才能成为君子?请综合上述材料,用自已的话回答。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轶事之外的辜鸿铭

陈平原

对于文人学者来说,没有轶事可供传诵,是一大遗憾。反过来,轶事太多,同样也是一大遗憾。相对而言,后者或许更可悲,餐桌上的轶事,由于被过度消费,甚至成了阅读的巨大障碍——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辜鸿铭。

近代以来的读书人,对于辜氏奇特的身世以及非凡的语言能力,还有诸多妙语,比如辫子、茶壶、三寸金莲等,不乏拍案叫绝者。可一句“文坛怪杰”,就基本上将其“消费”掉了。由于国人对于文人轶事持久不衰的强烈兴趣,名满天下的辜鸿铭,其实没有多少及真正的听众。辜氏晚年自称京城一景,想来不无凄清落寞的感觉。满城争说辜鸿铭,这与西山看红叶或动物园里欣赏“国宝”大熊猫,差别不是太大。对于观赏者来说,有几人关心“观赏对象”的喜怒哀乐?

辜氏著述大都用英文写作,这也妨碍国人的真正了解,造成这种尴尬的局面。直到近两年,作为思想家的辜氏,方才逐渐浮出水面。这种公众阅读兴趣的转移,很大程度应归功于辜氏著述中译本的陆续问世。国人对于辜氏的关注,开始超越“轶事”,转向“精神”。

辜鸿铭的学术生涯,以严厉批评西方汉学家起步,并非偶然。首先是充满民族歧视与文化偏见,其次则是缺乏对于中国人“文学和哲学原则”的整体把握能力。前者衍化出一系列“抗议型”著述,最著名的莫过于1901年结集的《尊王篇》。谴责列强的对华政策,与此同时,为中国政府以及中华文明辩护。为了批驳列强作为侵略依据的“黄祸说”,辜氏重新分辨“文明与野蛮”:生活水平只是构成文明的条件,而不是文明本身;文明的真正含义,在于培养彬彬有礼悠然自在的有教养者。黄种文明有其同样值得骄傲的存在价值。

随着危机的缓解,辜氏对于中华文明的评价日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辜氏的立论更是由“争平等”转为“救世界”。 借用《中国人的精神·导论》中一句话:“实际上,我的确相信,欧洲人民于这场大战之后,将在中国这儿,找到解决战后文明难题的钥匙。”

由辩护者转为传道者,辜鸿铭后期的著述,主要是赞美、推销儒家文化。辜氏文章虽不长,却可以牵涉中西政体、法律、宗教、语言、文学等大题目。早期的中西文明比较,需要悟性、直觉以及整体把握能力。辜氏在这方面,确有所长。比如,关于儒家不是宗教却又扮演宗教职能、关于汉语简洁且适合于传情、以及中国人“永远有一种带诗意的宁静而具幸福感的精神状态”等。只是将这种赞美转化成为现实生存处境(包括小脚、辫子、太监、八股、纳妾等)辩护,则难避“自大”、“昏庸”之讥。

如何面对处于强势且咄咄逼人的西洋文明,是每个20世纪中国读书人都必须思考的问题。不过在著名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中,辜氏所受到的非议最多,其“重新出土”面临的阻力也最大,更重要的是源于其文体及论述策略。辜氏为人为文,语不惊人死不休,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采用箴言体、笔记体写作,可以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必论证,只求奇警,文章必然以气势而不是逻辑或学识取胜。常被论者提及的“旁征博引”,也只是相对于其时国人的西学水平而言。至于“国学”,更非辜氏所长。这就难怪“五四”以后,随着大批留学生归国以及专门研究机构的成立,辜氏随意性很强的中西比较,不再被学界所赞赏。

相对于辜氏在国内的政治活动,我更欣赏其在国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功绩。除了《论语》、《中庸》的英译,《中国人的精神》(英)、《呐喊》(德)、《辜鸿铭论集》(日)等的出版,毕竟为国外读者提供了与汉学家和传教士截然不同的另一个“中国”。 在西方语境下谈论中国文化,自然是希望借东方文化补救西方文化的缺失。这种读者的锁定,决定了辜氏对东方文化的评价,必然与以改造中国、解决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为己任的知识者大相径庭。在我看来,二者各有其合理性,当年新文化提倡者的批判锋芒,并不因辜氏的重新出土而黯然失色。

谈辜氏,不该只限于“轶事”,更有“精神”必须认真对待。(节选自《中华读书报》)
1.轶事之外,作者讲述了辜鸿铭哪些方面的情况?请根据文本概括。(4分)
2.辜鸿铭一直以来不被真正理解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本回答。(5分)
3.文章结尾说“谈辜氏,不该只限于‘轶事’,更有‘精神’必须认真对待。”辜鸿铭有哪些“精神”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请结合文本说明。(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永远的纤绳

钱国丹

弟弟打电话来,说母亲一跤摔了个脑震荡,休克了半个月都不曾苏醒,医生说很可能会变成植物人。

我的心一点一点地往下沉。我知道,再好再强壮再叱咤风云的人物,也斗不过岁月无情和造化捉弄,何况我的平民母亲?

母亲的刻苦,母亲的为人,方圆百里有口皆碑,如今她年过八旬,又是种菜又是栽花,把家里收拾得纤尘不染。这一次,她就是给邻居送丝瓜的路上,被一条狼狗冲了个仰面朝天的。

我一直以为,婚姻就是一根纤绳,把夫妻二人拴在一起。或者说它拴在“当家的”身上,拖着的是“家庭”这只船,虽然也有“荡悠悠”的风光,但更多的却是责任,是奋力“背纤”。

传统的中国家庭,都是男人背的纤。

我的父亲是音乐教师。他天赋极好,填词作曲、吹拉弹唱都行。当年的父亲还是个热血青年,抗日救亡啊,解放战争啊,他用音乐来冲锋陷阵,奔波在白色恐怖的敌后。那些年,母亲总是提心吊胆,一家人过着聚少离多的日子。

最温馨的记忆,要算我6岁那年的春天。刚刚代表人民政府接收完柳市小学的父亲,踩着那架咕哒咕哒的旧风琴,教我唱“解放区的天”,母亲则在一旁,很幸福地看着。可谁又能料想得到,余音绕梁词犹新,父亲就被打成了“反革命”关进了大牢。那一年,他还不满29岁。

父亲的纤绳戛然而断,我们家顿时就橹折舵裂。母亲义无反顾地拾起断绳,用女人柔弱的肩,背起了全家九口的纤绳,开始了艰苦跋涉。父亲的冤案长达31年,这31年,多少风浪,多少险滩,母亲的船没有沉没,没有触礁,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把父亲、把我们兄弟姐妹7人,一个个送到安全的岸上。

如今母亲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她双目紧闭,知觉全无,浑身上下插满了管子。她显得那么苍老,那么衰弱,几茎枯槁的白发在空气中微微颤动。

床边不缺人。子孙、亲戚、友人、学生,走了一拨,又来一拨,使得单人病房像过节似的热闹。寸步不离守候着的是我的父亲。父亲非常镇静,非常安宁,那是种大彻大悟的宁静。我知道,母亲如果永远睡着,父亲将重新背起纤绳,牵着母亲双双走向永恒。

父亲一边抚着母亲那只因扎针而淤血的胳膊,一边贴近她的耳边,呼唤着:阿莲,醒醒,阿丹来了。

母亲没有反应。

父亲已经呼唤了半个月了,母亲仍旧浑浑沌沌。父亲不气馁,他说,阿莲,我们唱歌。母亲当然不会唱,父亲独自哼了起来,《小白杨》、《为了谁》、《回娘家》,一曲又一曲。

我忽然觉得,纤绳已变成一根拔河的绳子,站在这一边的是我的父亲,而那一边的却是威力无边的死神。

时间在父亲的歌声中缓缓流淌。那天下午,阳光明媚,外面突然鼓乐大作,原来是医院墙外的一对年轻人在举行婚礼,喇叭啊,锁呐啊,张扬着疯狂的《纤夫的爱》。爸对妈说:阿莲,我们也唱《纤夫的爱》。墙外的音乐如火荼,爸爸合着节拍唱着: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

奇迹出现了:妈妈那条刚刚挂好大针的手一动,又一动,然后,那胳膊便伸出了被窝,跟着音乐的节奏,缓缓摆动。妈的嘴也开始翕动,幅度极小,没有声音,父亲凑近了她,听着,听着,身子一挺,兴奋地说:醒了,你妈她醒过来了,她在唱歌呢。 

这场拔河比赛,父亲赢了。 

两位耄耋老人,两颗白发苍苍的脑袋,他们唱着,把一首轻佻的歌,唱出生死悲壮,唱出地久天长。

                                        (选自钱国丹散文集《踏歌的麻雀》)
1.文中两处句子对人物的塑造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回答。(4分)

传统的中国家庭,都是男人背的纤。

床边不缺人。
2.文中“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文本说明。(5分)
3.文章以“永远的纤绳”为题目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