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在中国理学发展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江右理学都显得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

在中国理学发展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江右理学都显得有几分落寂,鲜有开山宗师。然而,到了明末清初,在抚州的南丰县、赣州的宁都县、九江的星子县三地,竟然崛起了一个颇负盛名的江右学者方阵。三地学人各有所长,思想相互碰撞,精彩纷呈。其中,抚州谢文洊的“程山学派”在当时的江右理学影响颇深。

谢文洊曾对于古今中外的“天命”之说进行了重释,创新构筑了“畏天命”学说;并借助以“畏天命”的思想为根基,聚集众多理学学者,创立了“程山学派”。 由此,奠定了谢文洊江右理学一派宗师的地位。“程山学派”和同一时期声名鹊起的江右两个文化团体宁都的“易堂学派”和星子的“髻山学派”来往甚密,谢文洊推行的“畏天命”学说曾得到他们的热烈回应。

“畏天命”语出孔子《论语·季氏》,后代儒学诠释甚多。但谢文洊在程朱理学思想的基础上,却隐含了西方宗教文化的成分,从而使其对“畏天命”的重释成为一种思想创新。这其中的玄机,在于他曾受到同时代的天主教徒刘凝的影响。明清间以传教士为主要介质的中外文化互动大约持续了250年。以今天的眼光来衡量,这段历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拓宽了中西文化各自的视域,并在不同层面上展开了思想与知识的重构,泽及后世,影响深远。而刘凝就是这样的介质。在谢文洊所著的《日录三卷》中,能找到谢文洊与刘凝多次辩论西学的内容。《日录》记载了他们之间围绕“上帝属性”的争论。谢文洊认同刘凝借给他阅读的耶稣会士庞迪我所著《七克》一书观点,认同“上帝”(天命)的存在,认同道德践履离不开“他者”的监督。同时,却又坚决否定“上帝降生”等“启示真理”。

刘凝告诉谢文洊,在马厩降生的耶稣给世界带来了新的变化,以言行为万世典范,为了救赎万民而主动献身,用以引导人性中天赋之善而敬仰上帝;倘若不明了耶稣亲临人世的教诲与救赎,则“其道无由”。谢文洊则认为,西方人以“上帝”为“肉身之人(耶稣)”,“名为尊上帝其实是亵侮上帝”。他与当时多数中国儒士的态度一样,不相信降生在马槽、身份卑微的耶稣居然会是天地万物之创造者和主宰者!所以,谢文洊驳回刘凝,这不是尊崇上帝,而是亵侮上帝。在他的理解中,上帝是有赏罚权能的“上天”。得罪“上天”,必有灾祸的后果。因此对“上天”才必须“敬畏”;相信这样的“上天”,“畏”“怕”的行为才能产生实效并促成精神的纯化和人格的提升。这也是他异于以往性理之学的创新点。

正是在这种不断的认识交锋过程中,谢文洊所代表的东方儒家文化与刘凝的西方文化逐渐形成思想交融,并为程山之学注入了独特的内涵与表现方式,最终形成“程山之学”独特的文化内涵。

(选自《江右理学的一程山水》,有删改。原文刊载于2014年11月28日出版的《江西日报》)

1.下列关于谢文洊的“畏天命”学说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谢文洊的“畏天命”学说与宁都县和星子县这两地的学人的思想观点相吻合,得到了“易堂学派”和“髻山学派”的热烈回应。

B.谢文洊的“畏天命”学说对古今中外的“天命”之说进行了重释,是一种创新的思想,具有鲜明而浓厚的辩证唯物主义色彩。

C.谢文洊的“畏天命”学说肯定了“他者”的监督在践履道德中起着重要作用,该学说为他开创“程山学派”奠定思想基础。

D.谢文洊的“畏天命”学说建立在西方宗教文化思想的基础上,体现出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在当时的江右理学中影响很大。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程山学派”的出现,推动了当时江右理学的发展,使得当时江右的其他学派由湮没无闻而迅速崛起,进而逐渐形成了一个颇负盛名的江右学者方阵。

B.“畏天命”一语出自《论语》一书,后世的理学学者对它做过许多解释;“程山学派”对“畏天命”思想的诠释与明末以前的理学家相比有不同之处。

C.“程山之学”之所以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谢文洊在与刘凝的数度论辩中,在东、西方信仰的异同交锋过程中,找到了文化融合的节点。

D.谢文洊虽认同《七克》一书中的一些观点,认同“上帝”的存在;但是在“上帝属性”的问题上,与刘凝存有分歧,坚决反对“上帝降生”等“启示真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传教士对明清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起着重要的介质作用;这一历史期间的中外文化互动,拓展了中西文化各自的视域,在不同层面上展开了思想与知识的重构。

B.谢文洊认为“上天”拥有赏罚权能和无私的牺牲精神,既是人们向善的至高无上榜样,也是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一旦得罪“上天”,必有灾祸的后果。

C.《日录三卷》记载了谢文洊与刘凝之间的争论,是研究“程山之学”重要的史料;同时,对于了解和研究明清时期有关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状况也有参考价值。

D.谢文洊创立“程山学派”,奠定了他江右理学一派宗师的地位。这有利于扭转江右理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衰弱不振的局势,在中国理学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

 

1.C 2.A 3.B 【解析】 1. 试题分析:论述类文本阅读在概念题型上往往有这样几点设题:部分与整体、夸大与缩小、因果颠倒或强加因果、尚未发生和已经发生、可能和必然、答非所问或张冠李戴、颠倒是非等。思考本题时,应从文中找到与谢文洊的“畏天命”学说相关的答题区域,然后将选项代入进行比较,A.“相吻合”表述错误,原文是说“三地学人各有所长,思想相互碰撞”。B.“具有鲜明而浓厚的辩证唯物主义色彩”表述错误,根据原文第三段内容,可知谢文洊认同“上帝”(天命)的存在,他的“畏天命”学说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范畴,是不具有辩证唯物主义色彩的。D.“建立在西方宗教文化思想的基础上”表述错误,应是建立在程朱理学思想的基础上。故选C。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A项,“当时江右的其他学派由湮没无闻而迅速崛起”理解错误,第二段讲到:“程山学派”和同一时期声名鹊起的江右两个文化团体宁都的“易堂学派”和星子的“髻山学派”来往甚密。另外,据文意可知,“江右学者方阵”是由三个学派同时共同形成的,也不是所谓的“逐渐形成”的。故选A。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回答本题,先在文中分别找到备选项内容的对应语段,采用比对方法,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B 项,“无私的牺牲精神”“是人们向善的至高无上榜样”,这些是耶稣具有的属性,而不是“上天”所具有的。谢文洊不认同“上帝”是“肉身之人(耶稣)”,而认为“上帝”为“上天”。故选B。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安徽天柱山风景区,有一处名叫神秘谷的景点。神秘谷巨石交错,危洞幽深,谷底54个洞穴,形态各异,云集交错,洞连洞,洞套洞,洞中有洞,洞洞相连。而更加神秘的是,你行走在洞中,要走暗不走明,才能走出神秘谷。如果看到光亮就以为是出口,那就大错特错了。你跑到一个透光处一看,是绝壁;你跑到另一个透光处一看,又是悬崖。到最后,你可能会看到亮光就躲,或见到亮光就犹疑不前:去看看吧,怕是一场空;不去看吧,又不甘心,觉得丢了一次机会和希望。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江淮大学为及时安排本校毕业生的工作,于2015年3月15日在《南方都市报》上登了一则启事,标题是“江淮大学预聘毕业生”。这个标题意思表达不准确。请分别按照以下要求对该标题进行修改。修改后要符合刊登启事的本意,学校全称不得改动。

(1)保留“预聘”一词,不超过11个字。(3分)

修改:□□□□□□□□□□□

(2)不用“预聘”一词,不超过9个字。(3分)

修改:□□□□□□□□□

 

查看答案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5分)

我们伟大的祖国自从1949年成立,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六十多个春秋像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六十多个春秋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                                   ;六十多个春秋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               ,史诗还在续写。我们伟大的祖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共筑中国梦的新时代!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古人不仅把天鹅说成神奇的歌手,他们还认为,                            。据他们说,天鹅发出这样柔和、动人的声调,是在它将要断气的时候,                                         

对生命作一个哀痛而深情的告别

用和谐的声音作为它最后叹息的前奏

低沉地、悲伤地构成自己的丧歌

在临终时有所感触的生物中,只有天鹅会在弥留时歌唱

这种声调,如怨如诉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自古及今,流传下来的关于“忠”“孝”的文章非常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人们常说的“忠则《出师》,孝则《陈情》”是得到人们公认的。

B.近日,中央要求加大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外的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管力度。人们称,此举有助于遏制日趋严重的腐败现象,有助于改善官民关系。

C.范仲淹的早年曾多次到杭州游玩,其行踪也曾见诸文献;然而,真正让范仲淹与杭州结缘并在史册上留下英名的却是其晚年出任杭州知府时。

D.立春是中国古代最早形成的八个节气之一,居二十四节气之首,我国在春秋时就有隆重的迎春礼,并在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踏春等众多节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