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一家调查公司关于幸福指数的调查显示:6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一家调查公司关于幸福指数的调查显示:60岁以上的老人幸福指数最高,中年人次之,不少“80后”的幸福指数偏低,而最低的是中学生,竟然有713%的人感到不幸福或不太幸福。这一调查结果,引发了人们对幸福的思考。

凤凰卫视《鲁豫有约》节目。周立波在访谈中回答鲁豫有关幸福的问题时,答曰:幸福无定义,只要你个人认为幸福就是幸福。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对幸福有怎样的理解?请就此写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幸福在哪里 高三(1)班 董姗姗 人生短短数十载,哪得诸般都占尽?只有自己有一颗宁静,不与物争的心,才能活得潇洒,活出幸福。 曾经一家调查公司显示:幸福指数随年龄增加而递增,白发苍苍,人生暮年的老人却获得了最大的幸福,而中学生居然有71.3%的人高呼“不幸福”,这难道不值得反思吗? 人之老矣,经历过世事沧桑,白云苍狗,沧海桑田犹如过眼云烟,逝去的便淡去,来临的便接受,他们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更有一份得之我幸、失之我希的的祥和与平静,这也许就是他们幸福之所在。 正如暴戾之气会使人偏执,过多的追求抑或是强求也会使人痛苦,进而远离幸福。 曾文正公权倾朝野,位列三公,他是成功的,他挥斥方遒,带甲百万,杀得敌人闻风丧胆,但他是不满足的,他处处小心时时留意,饮食规律、却难逃悒郁而死之命运,因为他有太多的追求,内圣外王,清廷柱石,他的幸福就在对这些虚荣之物的追求中消失殆尽。 而那个为了金钱名利而不惜剥夺女儿幸福的葛朗台,或是那个因为妻子娜拉给他带来的仕途的不便而便驱逐她出门的海尔茂,哪一个又因为对欲望的追求而获得真正的幸福?欲望只是华丽的外表,它遮得住内心的千疮百孔,却仍无法掩饰人的苍白与悒郁。而自己的感觉才是最重要的呀! 犹记李叔同晚年遁入空门,“弘一法师”替代了当年那个惊艳全场的“茶花女”,他本可以追求物质上的富足,可他放弃了这一切,从内心的平静中找寻幸福,而苏东坡晚年也是正视自己人生的不完满,甘愿闲坐数过人,也许他的生活仍是不如人意的,但他已从万物的生与灭,繁华与苍凉中看透了人生并得到了幸福。 因此,反观现在的中年人中学生,为何感受不到幸福?也许就是因为生活的重担使他们不堪重负,外界或自身给予的无形的压力便使他们淡忘了童年那绿油油的青草地、那荡来荡去带着他们飞起来的秋千,而更多的充塞了争夺、吞噬他人的欲望,在这种烦恼中殚精竭虑、惴惴不安,渐渐失去了这种祥和与平静。 几米说:幸福的前道这么短,可不可以赖着不走。 我说:拥有一颗祥和平静的心,幸福便长驻心间。 幸福在于你的心! 【解析】 试题分析:由材料可知,这是一篇有关幸福的材料作文,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每个人都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正如周立波所言,只要个人幸福就是幸福。人之幸福,往往在于心之幸福,我觉得,幸福就在我们的心里。幸福在哪里?幸福就在身边,就在温暖的亲情里;幸福就在身边,就在真诚的友情里;幸福就在身边,就在温柔的爱情里。幸福在哪里?幸福就在身边,只要你有颗知足常乐的心,只要你愿意向别人伸出你友爱之手,幸福就会出现。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中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4分)

民俗,                  。在文字出现以前,民俗靠话语口口相传,有了            ,便有了      。文艺张扬民俗,民俗在不断的社会历史变革中得到重塑和创新。这样看来,         是一个问题        更是一个问题。

①是地域文化的沉积

②探讨文艺话语保护和传承民俗

③文字记载和文艺话语载体

④承载着博大深远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

⑤寻找文艺介入民俗的有效切入点

⑥生动鲜活、历久不衰的生命力

A.①④⑤⑥②③    B.④①⑥③②⑤    C.①④③⑥②⑤    D.④①②⑤⑥③

 

查看答案

仔细观察漫画,概括说明画面主要内容并揭示漫画寓意。(4分)

满分5 manfen5.com

(1)画面内容                               

(2)漫画寓意                                

 

查看答案

请在文中划线处填上适当的文字,使之与“看爹娘,莫忘拎袋红砂糖!”构成对联。(4分)

小区前面的这条街是全市最繁华的商业区,商贾云集,牌匾林立。前几天,这里突然立起一块硕大的牌匾,上书十个大字: 工作忙,                               

这可是整条商业街唯一的一个公益广告啊!每天,凡是经过这里的人都禁不住多看几眼这块牌子,每看一次,心里就会产生一种家、亲人、温暖的感觉。

附近的一些老住户还纷纷打电话给报社、电视台,称赞此举是文明之举、高明之举、智者之举!

但是一周后,那块牌子旁边又立起一块新牌子,上面也写了十个大字:“看爹娘,莫忘拎袋红砂糖!”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

刘继明

女高音在春天即将过去的时候,被一场致命的疾病击倒。

小偷敲开门的时候,看到的是一双美丽得令人心悸的濒死者的眼睛。就在他还未来得及问“请问您要花吗?”的当儿,他手里拿着的那束花已被轻轻地接过去了。“好香的玫瑰呀!”小偷听见她凑近塑料花认真嗅嗅说。小偷一时有点惶惑。“是刚采到的吗?”她捧着塑料花往里走时又回眸一笑,“太谢谢了。”她再次把脸贴近塑料花,陶醉地闭上眼睛。小偷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显得拘束不安。“您看这花放在哪儿好?”她捧着那束塑料花在屋子里走来走去,“好久没人给我送花了。您看过我演的哪部歌剧?《图兰朵公主》?《卡门》?还是《原野》?噢,那您听过我的音乐会了。”她总算找到一个空罐头瓶,“您看这花插在这里面行吗?我这儿空罐头瓶有的是,可就是没那么多的花。”她又喘息似的笑了笑,“您从哪儿知道我喜欢玫瑰的?我可从来没对人说起过。”她忽然偏过脸,孩子气地把双手合胸前,“您猜猜看,我现在最想做的是什么?”

小偷摇了摇头。

“弹钢琴。”她轻轻吐出三个字。她坐在钢琴旁喃喃地说。琴声蚕丝一样从她手指下滑出来,显得软绵无力。“您能听得出来是哪一首曲子吗?”她说,“我的手指弱得像棉絮,您没法想象我十五岁的时候就是靠这支曲子走进音乐学院的,《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您听出来了吗?可惜我不能唱了,大学时代我唱它得过大奖。”她的手指在琴键上无力地垂下,“您在听吗?”

“我该走了。”小偷从沙发上站起身,语气显得很坚决地说。当他穿过客厅,快步向门口走去时,他听见身后传来一种异常的声音,“您……还来吗?”他不由自主地停住了脚步。“这束花过不了几天就枯萎了。要是每天都能闻到清新的玫瑰该多好。”她又把脸贴近那束放在罐头瓶里的塑料玫瑰,自言自语地说。

三天以后,他又来了,怀里抱着满满一大束鲜花,是妖艳的真正的玫瑰。“噢!”她吻着那些芳香四溢的花朵说,“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玫瑰。”她因兴奋过度,呼吸有些困难起来。他把她扶到床上躺下,又将插上玫瑰的空罐头瓶围绕床的四周摆了一圈。她默默地看着他做完这些。“您知道吗,我还以为您不会来了。”她说。

“我也是这么想。”他说。

“可您还是来了”,她说,“您不知道我有多么高兴。可惜我不能给您唱歌了,您不会见怪吧?”

“怎么会呢!”他目光看着别处。

“我本来可以给您把那首《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弹完,可我的手越来越不听使唤了。”她说,“您在看什么呢?”

“我在看墙上那幅画。”

“您认出来那是我了吗?”“我正这么想来着。”

“那时候我刚刚成名,您看我笑得多甜。”

“你笑的时候像我一位同学,中学时我们一直同桌,”他目光有些阴郁地看着墙上那幅画,“后来她出国了。”他问,“我可以抽烟吗?” “抽吧!”

从这以后,小偷每隔三天便送来一束芬芳袭人的玫瑰。它使房间里很长一段时间散发着奇异的花香。她久病不愈的脸一度焕发出淡淡的红润。她再次产生弹完那首《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的念头,但这种淡淡的红润并没有维持多久。直到有一天她坐在钢琴旁等了整整一个下午,始终未听到她所熟悉的敲门声。而这时罐头瓶里的玫瑰早已枯萎了。就在那天夜里,她的脸变得比往常更加苍白。

……

夏天快要过去的时候,小偷终于从拘留所里被放出来了。他胡子拉喳,目光变得更加阴郁,那天他(      )。

他又敲响了那扇门。他敲了半天,但开门的是一个陌生的老人。老人瞥了一眼他手里那支半蔫不蔫的玫瑰花,漠然地说:“你是找那位女歌唱家吗?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对于塑料花,一般人都能辨别得出来, 女高音不会没有发现。小说借“塑料花”这一客观外物,刻画出女高音与外界的接触与联系。

B.塑料的玫瑰花对于小偷和女高音而言,不能只看成具体的东西,而是一种抽象的事物,可以代表一种希望与支撑、沟通与交流、求生与向善。

C.小说细节描写真实细腻。“他把她扶到床上躺下,又将插上玫瑰的空罐头瓶围绕床的四周摆了一圈。”“扶”、“将插上玫瑰的空罐头瓶围绕床的四周摆了一圈”表现出小偷灵魂未泯、富有爱心的情怀如玫瑰般芬芳。

D.濒临死亡的女高音对玫瑰喜爱,对小偷的出现的盼望,反复回忆自己艺术的生涯和成就等表现女高音对青春、对生命、对艺术的执着如玫瑰般美丽。

E.文中划线句“她吻着那些芳香四溢的花朵”中的“芳香四溢”即写出了玫瑰花的新鲜和芬芳,有衬托出女歌唱家像鲜花一样恢复了生命力,可以健康快乐地拥抱生活了。
2.小说以“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为题有什么作用?(6分)
3.女高音对塑料花又是“凑近”,又是“嗅”,又是“陶醉”,还说“这束花过不了几天就枯萎了。”请谈谈你对次描写的看法。(4分)
4.小说结尾部分陌生老人的后半句话怎样说合适?请依据原文的有关描写做出你的选择。(4分)

A.你是找那位女歌唱家吗? 她两个月以前——死了!

B.你是找那位女歌唱家吗?她,两个月以前,死了。

C.你是找那位女歌唱家吗?她两个月以前死了。

D.你是找那位女歌唱家吗?她,死了。两个月以前。
5.请你为文中括号处续写一段文字。要求:符合情节,呼应题目;合乎情理,文从字顺。限80字内。(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和文学常识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句(5分)

1吾尝跂而望矣,                                         (《劝学 荀子

2纵一苇之所如                                       (《赤壁赋》 苏轼)

3羁鸟恋旧林,                                     (《归园田居 陶渊明

(4)三顾频烦天下计,                                       (《蜀相 杜甫

(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6)                  》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