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柴静在纪录片《穹顶之下...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柴静在纪录片《穹顶之下》中提到雾霾的主要物质——黑炭,是锁链结构,两克的黑炭打开面积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它可以吸附很多致癌物和重金属,令人叹为观止

B.由著名作家路遥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各大卫视热播,随着剧情的深入发展,赞许和批评的声音不绝如缕

C.中央巡视组在各地巡视时发现,许多政府部门人浮于事,一些公务员在完成工作后,以各种无聊的事情来打发时间,让别人以为自己很忙。

D2015年两会召开期间,人们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地谈论着“深化改革”“反腐倡廉”“养老改革”“环境治理”等热点话题。

 

C 【解析】 试题分析:A“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句中说的是黑炭吸附致癌物和重金属,不合语境。可改为“大跌眼镜”。 B“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句中说的是“赞许和批评的声音”,不合语境。可改为“与日俱增”。 C“人浮于事”: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与语境相合。 D“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与“谈论”重复,且其后常不加宾语。常做“对……津津乐道”。解答词语题要注意①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②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③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和句间的关系,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④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比如本题,“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应为褒义词;此时只要看句中所说的内容是否是好的、或者是否好到了一定的程度即可。“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再看句中所说的对象,只要不属于这两者的范畴,都是错误的。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厮杀   英雄辈出    再接再厉    良辰美景

    B.书藉   精兵减政    改弦更张    直抒胸臆

    C.修茸   吉人天相    相辅相成    各行其事

D.竣工   山清水秀    兴高采烈    合盘托出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发/        /多兴邦    牧/六兴旺

    B具/    /记    宿/乳未干    验/用程序

    C悍/    断/    /前后恭    旅强敌

D工/   红/    /惊魂    奉/不应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同车人的啜泣

木心

    秋天的早晨,小雨,郊区长途公共汽车站,乘客不多。

    我上车,选个靠窗的座位——窗下不远处,一对男女撑着伞话别。

    女:“上去吧,也谈不完的。”

    男:“我妹妹总不见得十恶不赦,有时她倒是出于好心。”

    女:“好心,她有好心?”用手掌在自己脖子上作刀锯状:“杀了我的头我也不相信。”

    男:“肝火旺,妈的病是难好了的,就让让她吧。”

女:“谁没病,我也有病。娘和女儿一条心,鬼花样百出。”

    男:“……真怕回来……”

    女:“你不回来,我也不在乎,他们倒像是我做了寡妇似的笑话我。”

    男:“讲得这么难听?

    郊区和市区,一江之隔。郊区不少人在市区工作,周末回来度假,多半是喜气洋洋的。这对男女看来新婚不久,一星期的分离,也会使女的起早冒雨来送男的上车。凭几句对话,已可想见婆媳姑嫂之间的风波火势。男的无能息事宁人,尽管是新婚,尽管是小别重逢,烦恼多于快活——就是这样的家庭小悲剧,原因还在于婆媳姑嫂同吃同住,闹是闹不休,分又分不开。从两人苍白憔悴的脸色看,昨夜睡眠不足,男的回家,女的当然就要细诉一周来的遭遇,有丈夫在身边,嗓门自会扯高三分。那做婆婆、小姑的呢,也要趁儿子、哥哥在场,历数媳妇、嫂子的新鲜罪过,牵动既往的种种切切——为什么不分居呢,那是找不到别的住房,或是没有足够付房租的钱。复杂的事态都有着简单的原因。

    我似乎很满意于心里这一份悠闲和明达,毕竟阅人多矣,况且我自己是没有家庭的,比上帝还简单。

    快到开车的时候,他二人深深相看一眼,男的跳上车,坐在我前排,女的将那黑伞递进车窗,缩着脖子在雨中奔回去了。 

    那人把伞整好,挂定,呆了一阵,忽然扑在前座的椅背上啜泣起来……

    同车有人啜泣,与我无涉。然而我听到、了那份话别,看到了苍白憔悴的脸,妄自推理,想象了个大概,别的乘客不了解此人为何伤心,我却是明明知道了的。

    并非我生来富于同情,我一向自私,而且讲究人的形象,形象恶俗的弱者,受苦者,便很难引起我原已不多的恻隐之心。我每每自责鄙吝,不该以貌取人;但也常原谅自己,因为,凡是我认为恶俗的形象,往往已经是指着了此种人的本心了。

    啜泣的男人不是恶俗一类的,衣履朴素,脸容清秀,须眉浓得恰到好处。中等身材,三十岁不到吧。看着他的瘦肩在深蓝的布衣下抽动,鼻息声声凄苦,还不时长叹、摇头……怎样才能抚及他的肩背,开始与他谈话,如何使母亲、妹妹、妻子,相安无事……会好起来,会好起来的。

    先关上车窗,不是夏天了,他穿得单薄。

    啜泣声渐渐平息,想与他谈话的念头随之消去。某些人躲起来哭,希望被人发现。某些人不让别人找到,才躲起来哭。这两种心态,有时也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出的。

    提包里有书,可使我息止这些乏味的杂念。

    是睡着了,此人虚弱,会着凉生病,脱件外衣盖在他肩背上……就怕扰醒了,不明白何以如此而嫌殷勤过分……坐视别人着凉生病……扰醒他又要啜泣,让他睡下去……这人,结婚到现在,休假日都是在家庭纠纷中耗去的……这是婚前没有想到的事……想到了的,还是结了婚岂非我在与他对话了。

    看书。

将要到站,把书收起,正欲唤醒他,停车的一顿使他抬起头来——没有忘记拿伞。下车时我注视他的脸——刚才是睡着了的。

    路面有了淡淡的阳光,走向渡江码头的一段,他在前面,步态是稍微有点摇摆的那种型。

    他挥动伞……挥成一个一个的圆圈,顺转,倒转……吹口哨,应和着伞的旋转而吹口哨,头也因之而有节奏地晃着晃着……

    是他,蓝上衣,黑伞。

    渡江的轮船上站满了人,我挤到船头,倚栏迎风——是我的谬见,常以为人是一个容器,盛着快乐,盛着悲哀。但人不是容器,人是导管,快乐流过,悲哀流过,一直到死,导管才空了。疯子,就是导管的淤塞和破裂。容易悲哀的人容易快乐,也就容易存活。管壁增厚的人,快乐也慢,悲哀也慢。淤塞的导管会破裂。真正构成世界的是像蓝衣黑伞人那样的许许多多畅通无阻的导管。如果我也能在啜泣长叹之后把伞挥得如此轻松曼妙,那就好了。否则我总是自绝于这个由他们构成的世界之外——他们是渺小,我是连渺小也称不上。

                                                           (选自《哥伦比亚的倒影》)
1.文章是围绕“同车人的啜泣”展开的,请据此梳理本文的叙述脉络。(4分)
2.请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1)人不是容器,人是导管,快乐流过,悲哀流违,一直到死,导管才空了。

    2)如果我也能在啜泣长叹之后把伞挥得如此轻松曼妙,那就好了。
3.请简要分析文中这段细节描写的作用。(6分)

他挥动伞……挥成一个一个的圆圈,顺转,倒转……吹口哨,应和着伞的旋转而吹口哨,头也因之而有节奏地晃着晃着……
4.本文多次写到“我”的矛盾心理,比如欲言又止、想给他盖件衣服却又没有去做等。

1)请结合文本分析论述“我”为什么如此矛盾纠结?

2)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对这种矛盾纠结的看法。(8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甲题计分)。(6分)  

    甲:①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②       。是故③       ,④      ,⑤      ,⑥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乙:制芰荷以为衣兮,      。(屈原《离骚》)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⑤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⑥以中有足乐者,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各题。

鹊踏枝  王鹏运

望远愁多休纵目,步绕珍丛,看笋将成竹。晓露暗垂珠簏簌,芳林一带如新浴。

檐外春山森碧玉,梦里骖鸾,记过清湘曲。自定新弦移雁足,弦声未抵归心促。
1.作者在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分)
2.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做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