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怀念方光焘先生 ① 吴 岩 雨,连连绵绵的下着。在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怀念方光焘先生
 

 

雨,连连绵绵的下着。在昏黑的烛光下,我打开了朋友从南方来的信,其中写道:“先生和我住在一起,经济上相当窘迫,对于周围的那种敷衍苟且的情形,他又看不惯。又发牢骚……”虽只寥寥几句,反复读着时,却仿佛见到了先生的风貌,心里说不出的怀念和惆怅。

刚在暨大念书的时候,我并不认识先生。后来我选读了他的“翻译”和“文艺习作”。没几天,我突然生起伤寒症来。一天上午,朋友徐微来看我,同来的还有先生。先生走到三楼,在我的床边坐下时,微微有点喘。他示意我切勿动弹,接着便问我请什么医生,吃些什么东西,怎样吃法。话是很平淡的话,态度则十分认真。听到我的答话后,他点点头。点点头后,他却找不到话说了;我也十分惶惑,不晓得说什么话好。如是的沉默了三分钟,他看看表,站起来道:“我十点钟有课,须得快点走了。”便匆匆地走下楼去。我怪徐微不该拉先生来。

“我又不曾拉他,他听说你生的是伤寒,就急急乎要来看你。”

“我真不晓得说什么话好。奇怪的是先生也不说什么。”

“他怕你吃生硬的东西。你已经告诉他只吃流质,隔三个钟头吃一次,他自然不用说什么话了。”

这时,一个表亲恰巧来到房中,问我:“刚才我在门口遇见那个人,穿一件灰不灰黄不黄的袍子,头发硬得像茅柴,眼镜深得像两个洋瓶底,又瘦又黄,就是你的先生,就是国立大学的教授吗?还不及私立小学的校长和洋行里的买办神气哩。

是的,那就是方光焘先生。

在学校时,我们那一系的人最少,师生之间的关系也较他系来得密切。我们几个朋友中,华铃是写诗的。对于他写的诗,李健吾老师和王统照先生都极为推赏。后来编成集子,分送很多,华铃虔诚地征求意见。凡欢喜的,回答起来自然比较容易;而不甚欢喜的,既怕伤了他的自尊心,又怕自己不说实话,就觉得很难措辞了。问到先生,他答道:“我看不大懂。”就这么直截的一句答话,但在先生已经算是很含混的了。华铃也并没因此不高兴,他明白当面说实话原是先生的本色。

有一次,一位同学用自己的署名,不加说明地把先生的一段讲演记录拿去发表了。那时他正在教修辞学,正尝试着用格式心理学代替联想心理学来解释修辞上的比喻等课题,发表的正是这方面的内容。先生看到后,心中十分不安,怏怏地道:“这门功课,我总共讲过两次,一切材料和心得,都在发展之中,离成熟还远得很。我在课堂上讲,也还是取讨论的态度,他却贸然的拿出去发表了!而且他记得又很坏,脱漏错误的地方很多,叫读者怎会看得明白呢?”……

鲁迅先生曾说“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先生已是中年人了,激烈得送掉命是不至于的;但因为太认真而面红耳赤,与人当面失欢的事,却不是没有。这结果,便是逐渐走上孤独的路。“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这就是朋友所谓“老方又发牢骚”的根源之一吧。但,若说他的牢骚完全在于他的认真过分,也不完全对;那是另有原因的。
    离开学校后,我曾去看望先生。他关心地问起徐微,问起远去西南的华铃。教授问起毕业生的近况,也是常有的事,但他的问法,却令人感到他的孤寂来。一个寂寞的人话是最长最多的,先生从早上一直说到了午饭时分,话多而且杂。

“我出去读书时借人家的钱,至今没有还掉!……我是个只会紧缩日常开支的人,然而还是难以维持生活,我该怎么办呢?”他吃力地吸着廉价的雪茄,告给我听他的种种计划:把妻儿送回去,把家中仅有的住宅卖去……所有的打算,无非显出目前的走投无路而已。

“要生活,能够有地方教书,我于愿已足。可是一教书,往往因为学校的规定,有时非教几门自己不感兴趣或是不十分熟稔的功课不可。这样的功课,一担任下来,就得分外的认真预备,对于自己想研究的语言学,也就不能集中全力去用功了。哦……直到今天,我还没有写过或是译过一部厚重的语言学的书!”……                                

不久,先生打发师母带着孩子回老家去了:虽放心不下,却依旧看她们走上了辽远而艰难的旅途。北风尖厉的时候,他自己也随学校到了潮湿的南方,虽然那儿的气候跟他的身体是那么的不适宜!一去就是两年。这两年来,不知他仍旧抽着那种廉价的雪茄烟,还是已经改吸纸烟了呢?吸着烟,缅想着安定的生活和厚重的语言学著作之际,或者会肯定地点点头的吧?
     烛火将尽,雨声依然萧萧,重温着记忆的时候,仿佛先生就近在烛火的旁边。只是这些记忆到我的笔下时,恐怕已经走了样了。看到这样的画像,先生怕要生气或是发笑的吧?  

                                             作于一九四四年二月十一日夜

          (摘自吴岩《怀念方光焘先生》,有删改)

【注】①方光焘1898年~1964年),著名的语言学家、文艺理论家和文学翻译家,中国现代语法学的开创者,著有《方光焘语言学论文集》。吴岩,方光焘在暨南大学学生,是泰戈尔诗歌在国内的著名译者
1.开头作者写“仿佛见到了先生的风貌,心里说不出的怀念和惆怅”,请简要概括文中“怀念”和“惆怅”的具体内容。(4分)
2.文章选取并具体描写方先生探病一事,有何作用?(4分)
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还不及私立小学的校长和洋行里的买办神气哩。(2分)

2)这两年来,不知他仍旧抽着那种廉价的雪茄烟,还是已经改吸纸烟了呢?吸着烟,缅想着安定的生活和厚重的语言学著作之际,或者会肯定地点点头的吧?(2分)
4.文中写到方先生的“孤独与寂寞”,请结合文本探究其中原因,并简要谈谈你的看法。(6分)

 

1.(4分)怀念方先生真诚(质朴、直率)的待人之道,认真(严谨)的做事风格;为方先生太过认真而逐渐孤独的性格和穷困而不得志的生活而惆怅伤感。(每点2分) 2.(4分)通过对其言行、外貌的细致描写,表现他为人真诚、朴实的特点;选材典型,以作者的亲身经历凸显真实性和感染力。(每点2分) 3.(4分)(1)侧面(或对比)评价,凸显方先生外貌与身份的迥异,体现其为人质朴之风。(2分) (2)运用疑问句式(细节描写或想象),写出了作者一连串的心理活动,表达了作者对恩师方光焘先生处境的关切之情。(2分) 4.(6分)原因: ①做事过于认真、与人失欢(或看不惯敷衍苟且的情形)而走向孤独;②相处甚好的弟子毕业远行,让他不舍而生出孤寂之感;③经济的困窘使生活难以为继,增添孤寂之情;④不能集中精力从事专业研究,完成学术著作,由此产生寂寞感。(3分,答出1条2分,2条3分) 看法:①对一个真正的学者而言,其专注点不在人事而在学问的研究上,孤独与寂寞是难免的;②能够不为外部环境所困扰,安于孤独与寂寞,执着于自己的追求,方能有所成就;③学者在坚持自我的同时,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善于与人沟通和交流;④从社会的角度说,应给予学者以安定、宽松的环境,给予其个性以包容和尊重,给予其生活上的关照与支持,这样才能保证学者安心治学,有所成就。(3分,答出1条2分,2条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问及的句子是在第一段,可是答案却应在全文中寻找,所以解答这类题目,需要通读全文,分别筛选出相关信息,然后归纳总结。作者生病,方先生不怕传染前去探望,没有过多的询问,表现出方先生的真诚,华铃发表诗集,征求方先生意见,他直接回复“看不懂”,表现出他的直率;学生偷偷拿方先生的研究当成自己的成果发表,方先生想到的却是自己的研究还不完善,而不追究学生,表现出方先生的质朴和认真严谨的做事原则;可后来方先生却因生活贫困、生活孤寂而话多起来,使作者回忆起来充满惆怅。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探病一事属于细节描写,主要是为塑造传主形象服务的,这类题目解答时考生要考虑一下所考查的段落用了什么手法,体现了人物的哪些优秀品质即可。首先,这个细节是作者亲身经历的,这样写能够增加传记的真实性;其次,从手法上来看,这一段运用了语言描写(“我十点钟有课,须得快点走了”)、外貌描写(“穿一件灰不灰黄不黄的袍子,头发硬得像茅柴,眼镜深得像两个洋瓶底,又瘦又黄”),并交待方先生话少的原因是他觉得自己该了解了已经了解了,自己该嘱咐的病人也已经注意到了,不用自己多说了,表现出方先生的质朴与真诚。 考点: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从手法和内容的角度思考。第(1)句,从手法上看,将方先生与私立小学的校长和洋行的买办进行了对比,从内容上写出了方先生外貌与身份不相符,表现出了说话人的惊讶,而这惊讶又从侧面突出了方先生的形象。第(2)句,是作者现在心中的想法,属于心理描写,从塑造传主形象的角度去思考,则是运用了想象的手法,而“廉价的雪茄烟”则是选取了一个典型细节来体现人物的境况和性格特点;从作者的角度,则体现了作者对传主处境的关心。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涉及对全文内容的梳理与分析。本题从个人原因看,可筛选出“因为太认真而面红耳赤,与人当面失欢的事,却不是没有”“他关心地问起徐微,问起远去西南的华铃。……却令人感到他的孤寂来”“直到今天,我还没有写过或是译过一部厚重的语言学的书!”可分析出方先生“孤独与寂寞”是因为个性过于认真、学生的远离以及自己没有一部专著;从生活原因看,可筛选出“所有的打算,无非显出目前的走投无路而已”,由此可分析出他生活窘迫;从学校原因看,“有时非教几门自己不感兴趣或是不十分熟稔的功课不可……对于自己想研究的语言学,也就不能集中全力去用功了”,由此可分析出他不得不分散精力备课,而不能集中研究语言学……再把上述信息和分析进行综合整理,就可以得到第一问的答案了。第二问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来总结,难度不大。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关于“微信对生活的影响”的调查表,请据此写出调查结论,并对微信用户提出一条具体建议。(结论和建议均不超过25字)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以下是某单位下发的一则通知的正文,其中有几处语句表述不当或标点使用有误,请找出四处,并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随着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发展,私家车逐渐成为重要的代步工具,但随之也增加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我局多次明文要求工作人员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严禁酒后驾驶,否则党纪政纪处分没商量。但仍有极少数工作人员违反规定,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请各单位痛定思痛,认真组织职工学习交通法规,增强法律意识,让酒后驾驶成为不能碰,不敢碰的高压线。

 

查看答案

在下面语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什么是“乡愁”?《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忧伤的心情。”说她“深切”,是因为乡愁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像          ,不知不觉就会涌上心头——“唯有寒潭菊,独似故园花”;       ,是因为思念不得,又难以割舍,只有魂牵梦绕,甚至以泪洗面——“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乡愁,包含着对家乡故物、故人的思念。故物、故人,不仅仅是孤零零的物和人,                    。故乡的方言土语、风土人情、剪纸年画、民间小调,特别是节日、庆典、歌谣、戏曲,都是游子挥之不去、难以割舍的精神寄托。

 

查看答案

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之处。(6分,每题2分)

1)孔子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对象,对 “仁”有不同解释。对花言巧语取悦于人者,他认为:“                         。”                       (《论语·学而》)

2               ,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

3)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杜牧《阿房宫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从军行(其七)

王昌龄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注】公元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严武镇守剑南,率兵西征。此诗作于同吐蕃交战之时。

1)请赏析“朔云边月满西山”中“满”字的妙处。(4分)

2)这两首诗结句都写到“马”,试分析其不同意蕴。(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