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鸟 群 高亚平 ①又是一个金风送爽的季节,我携妻带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高亚平

①又是一个金风送爽的季节,我携妻带子回到了故乡。原野上,一丘丘成熟的水稻、苞谷、大豆散发出一种诱人的清香。农人们正在修车磨镰准备秋收,孩子们在乡场上玩耍,一群群的鸡在田畔渠头觅食。我望着眼前这些熟悉的场景,心里感到异常亲切。然而,于我的记忆中,似乎总少了一些什么,是什么呢?是鸟群。那种一到秋天,便一群一群的,于空中盘旋起落呼啸而过的鸟群。

  ②在我童稚的心灵里,在我少年无羁的记忆里,鸟群实在是一种令人陶醉的景观。

  ③我的家乡在樊川的腹地,它南依终南山,北靠少陵原,东傍一片丘陵,西依神禾原。川地中有无数的溪渠沟汊穿流其中。独特的地理环境,使这里水丰地肥,林木丰茂,是鸟类栖身觅食、繁衍生息的理想所在。记忆中,少年时代家乡的鸟似乎特别地多,房前屋后,水湄旷野,到处可见到鸟儿们飞翔的身影,觅食、嬉戏的踪迹。我家的门前是一道小溪,缘溪边生长着两排高大的树木,树木多为白杨、榆柳,也有一棵苦楝。树木的顶端有许多鸟窝,小巧玲珑的斑鸠窝,棕色硕大的喜鹊、铁老鸦窝,还有白鹤窝,黄鹂窝,以及一些不知名的鸟窝。至于燕子和麻雀,它们的窝多筑于人家的檐下屋内,树上找不到它们的巢穴。因了这个缘由,故而,我一年四季可以听到鸟儿们的鸣啼。

④春天,草木萌动,乡间便是一片欣欣向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燕子、大雁北迁,它们开始忙碌筑巢。杜鹃声声,黄莺乱啼,麻雀亦嘁嘁喳喳,让人觉出一片盎然的春意。我常常于酣眠中被窗外树木上的鸟鸣声惊醒,睁眼一看,外面已是一片明媚;阳光已越上了窗棂,爬上了树木梢顶。这时,我的心情便无限愉悦,穿衣起床吃饭。邀上小伙伴们,奔向原野上拔猪草,游玩嬉戏,找鸟窝,掏鸟蛋,或用自制的弹弓打鸟。鸟往往罹弹而殒,鸟蛋也往往被我们从树洞鸟窝中摸出,这些都被我们用湿泥裹了,放在火中烧透烤熟,洒上从家中偷出来的盐巴,分而食之。那种甘美、醇香,让我至今难忘。

  ⑤一首外国歌谣这样唱到:“夏日来了,令人回忆。”其实,令我回忆的鸟群,在家乡的夏日里是绝然看不见的。这并非鸟儿不多、不能成群的缘故,而是因为鸟儿们这个季节正忙于繁殖哺育后代;或者耐不得炎热,藏进绿树丛中。整个夏天,其实是鸟儿最多的时候,它们不扎群,亦不大鸣叫,只是在蓊蓊郁郁的树林里飞来飞去。只有到了傍晚,百鸟噪林的时候,你才可感到鸟儿的繁多,鸟群的庞大。一次,我和几位伙伴在树林中找蝉蜕,耐不得鸟儿的聒噪,我随手捡了一块石头,向树枝间使劲扔去。随着一声哀鸣,一只麻雀便若一片骤遭虫蛀霜打的树叶一样,从树枝间掉了下来。受惊的鸟儿“轰”地一声飞向天空,霎时间,鸣声一片,黑了头顶上的一片天空。

  ⑥然而,最让我痴迷的还是家乡秋天原野上的鸟群。

  ⑦几场秋风、几场秋雨之后,故乡的原野上便是一片金黄了。于丽日下,于澄明的碧空中,我们常常可以看见一道魅人的风景,那就是雁阵。大雁们排着“一”字形或“人”字形的队伍,嘎咕嘎咕地鸣叫着,从我们的头顶飞过,由北而南,渐去渐远,以至于无,令少年时代的我,生出无限的畅想。而呼啸的麻雀群,若风暴骤起于萍末,在庄稼地的上空,在乡场,刮来刮去,亦让人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有时,麻雀群停驻在十几棵光秃秃的树上,树上便立刻像长满叶子。这些叶子在叫嚷着,吵闹着,让人觉出一种无限的生意。至于灰喜鹊,它们往往也在这个季节一大群一大群地从村庄的上空飞过,从原野上飞过,不知从哪里来,亦不知往哪里去了。还有一种鸟,我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专门吃柿子。也是大群地来,每次来,家乡的柿子便会遭一次劫。但家乡人似乎并不恨这种鸟,有时在摘完柿子后,往往还给树上留下几个,供这些迟来的鸟儿们吃。

  ⑧曾几何时,家乡的鸟群在我们不知不觉间消失了。生态的破坏,环境的变迁,使河流干涸,树木减少,鸟群再也找不到一个可供栖身、生存的家园。现在,家乡广袤的原野上偶尔还能见到麻雀群。但在我看来,亦没有记忆中的庞大、壮观了。若干年后,连麻雀们是否也会弃我们远去?我说不清楚。社会在进步,人类在繁衍,但我们谁愿意面对一个没有鸟群的明天呢?站在故乡的土地上,我翻捡着少年时代的记忆,于心灵深处默默地呼唤:归来吧,我的鸟群!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作者回到故乡,感到异常亲切,却因为没有看见过去那种秋天时节一群一群的鸟儿在天空翻飞的景象,心里若有所失,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B作者的故乡水丰地肥,林木丰茂,是鸟类栖身觅食、繁衍生息的理想所在,鸟群只是成为作者童稚的心灵中令人陶醉的景观。

C第④段写作者少年时代早上穿衣、起床、吃饭,然后和小伙伴们到原野上拔猪草、游玩嬉戏、找鸟窝等,意在突出作者小时候天真、活泼、淘气和爱鸟。

D作者家乡有一种专吃柿子的鸟,但家乡人似乎并不恨这种鸟,有时甚至还在树上留下几个柿子,让迟来的鸟儿们吃,这体现了家乡人浓浓的温情。

E全文以故乡的鸟群为叙写对象,以记忆中的故乡的鸟群带给作者的独特感受为线索,写出了作者回到故乡后看不到鸟群的无奈与苦闷的心情。
2.本文围绕“鸟群”展开叙述,条理清晰,请具体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5分)
3.请从艺术手法角度赏析第⑦段。(6分)
4.作者最后说:“若干年后,连麻雀们是否也会弃我们远去?我说不清楚。”作者为什么“说不清楚”?他要表达什么?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8分)

 

1.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 2.开头写回家乡不见鸟群的怅然若失——接着回忆家乡春天和夏天的鸟群“令人陶醉的景观”——再写秋天的鸟群最让作者“痴迷”——最后表达作者对家乡环境被破坏、家乡鸟群消失的忧思。 3.①烘托。用秋风秋雨、原野金黄营造氛围,烘托后文所写的秋日见到的鸟儿们;用丽日碧空烘托南飞的大雁,突出描写主体。②视听结合。在视觉方面,“金黄”“碧”等色彩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在听觉方面,写到鸟儿的鸣叫声、呼啸声,真切可感。③比喻。将麻雀呼啸而起比喻成风暴骤起,把停留在秃树上众多的麻雀比喻成茂密的树叶,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鸟群壮观的景象。(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①“说不清楚”含义丰富,语气沉重,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思和期盼。②作者的意思是说,现实环境生态破坏严重,如果再不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切实改善生态,故乡环境就会进一步恶化,连麻雀这道最后的风景都会消失。③其实,作者真正要表达的不仅是对故乡环境、生态的忧虑,更是对整个社会生态现实的忧虑。如果我们继续污染环境、破坏自然生态,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会不堪重负,带来的恶果也只有我们人类自己承受。(文本分析4分,每点2分;联系现实4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其中,B项“鸟群只是成为作者童稚的心灵中令人陶醉的景观”的表述不全面,从第②段可知“鸟群已经成为作者童稚的心灵里和少年无羁的记忆里令人陶醉的景观”。C项“突出作者小时候天真、活泼、淘气和爱鸟”的说法曲解文意,应该是“突出作者在鸟鸣中醒来的无限愉悦的心情”。E项“写出了作者回到故乡后看不到鸟群的无奈与苦闷的心情”的说法不符合文章主题,应是“写出了作者回到故乡后产生的忧思与期盼”。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先对文本各段大意进行归纳概括,然后再综合。文本第一段写回家乡不见鸟群的怅然若失。接着从第二段起到第七段,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先回忆家乡春天和夏天的鸟群“令人陶醉的景观”再写秋天的鸟群最让作者“痴迷”。最后,第八段表达作者对家乡环境被破坏、家乡鸟群消失的忧思。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先要理解所谓“艺术手法角度”的含义。“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描写方法、表达方式、情景结合方式、修辞方法以及诸如反衬、烘托、动静结合、有声有色、视听结合等内容。本文用秋风秋雨、原野金黄营造氛围,这就是烘托。文本既写了“金黄”“碧”等色彩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又写了鸟儿的鸣叫声、呼啸声,这就是视听结合。此外,文本还将麻雀呼啸而起比喻成风暴骤起,把停留在秃树上众多的麻雀比喻成茂密的树叶,这就是比喻。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时,要先指出文中所谓“说不清楚”的含义丰富是为了表达作者内心的忧思和期盼。然后再具体分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及其所要表达的真正意图。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6分)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杜甫诗歌《登高》于落木窸窣、长江汹涌之中传达韶光易逝、壮志难酬感怆的诗句是“              ”。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子罕》)

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完成题。(8分)

               (宋)韩 

安阳①好,形势魏西州。曼衍山川环故国,升平歌吹沸高楼。和气镇飞浮。

笼画陌,乔木几经秋。花外轩窗排远岫,竹间门巷带长流。风物更清幽。

【注】①安阳,既是词人的故乡,也是宦游几十年后回来镇守的地方。这里远在战国时代就是魏国的西州重镇。
1.该词题为“安阳好”,请结合全词,简析安阳之“好”。(4分)
2.有人说“和气镇飞浮”一句蕴藉着经国大手治理安阳的自信与自豪。你是否同意?请简要说明。(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分)

荆公①次女适蔡卞。吴国夫人吴氏骤贵,又爱此女,以天下乐晕锦为帐。未成礼而华侈之声已闻于外。神宗一日问王荆公,云:卿大儒之家,用锦帐嫁女?”荆公愕然无以对。归问之,果然,舍之开宝寺福胜阁下为佛帐。日再对,谢罪而已。

                                                    (选自曾纡《南游纪旧》)

先公言:阎二丈询仁同赴省试,遇少年风骨竦秀于相国寺。及下马去毛衫乃王元泽也。是时盛冬,因相与于一小院中拥火。询仁问荆公出处,曰:舍人何久召不赴?答曰:大人久病,非有他也。近以朝廷恩数至重,不晚且来。不惟赴省试,盖大人先遣来京寻宅子尔。询仁云:舍人既来,谁不愿赁宅,何必预寻?元泽答曰:大人之意不然,须司马君实相近者。每在家中云:择邻必须司马十二,此人居家事事可法,欲令儿曹有所观焉。’”

荆公知制诰丁母忧,已五十矣,哀毁过甚,不宿于家,以藁秸为荐,就厅上寝于地。是时潘夙方荆南,遣人下书金陵。急足至,升厅见一人席地坐,露颜瘦损,愕以为老兵也。呼院子令送书入宅,公遽取书就铺上拆急足怒:舍人书而院子自拆可乎?喧呼怒叫左右曰:此即舍人也。急足惶恐趋出,且曰:“好舍人,好舍人!”

陈秀公罢相,镇江军节度使判扬州。其先茔在润州,而镇江即本镇也。每岁十月旦、寒食,诏许两往镇江展省。两州迎,旌旗舳舰,官吏锦绣,相道,今古一时之盛也。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舟楫衔尾,蔽江而下,街告于舟中喝道不绝,人皆叹之。荆公闻其来,以二人肩鼠尾轿,迎江上。秀公鼓旗舰舳正喝道,荆公忽芦苇间驻车以俟。秀公令岸,大回旋久,乃能泊而相见。秀公大惭,其归也,令罢舟中喝道。

(选自王铚《默记》)

【注】①王荆公:王安石。②吴国夫人:王安石妻子。③王元泽:王雱,王安石之子,字元泽。④舍人:官名。⑤司马君实:司马光,字君实。因排行十二,又称司马十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欲令儿曹有所观      效:学习

B荆南                知:主持

C于道 属:嘱托

D秀公令              就:靠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荆公次女适蔡卞       镇江军节度使判扬州

B诏许 回旋久

C阎二丈询仁同赴省试 司马君实相近者

D天下乐晕锦为帐       舍之开宝寺福胜阁下为佛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安石夫人骤然成为大贵人家,又十分爱这个女儿,用乐晕锦给爱女作嫁妆,王安石并不知情,但受到了皇帝的严厉批评。

B王安石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派儿子到京城租赁房子,要求选择与司马十二作邻居,想叫儿辈们观察其言行举止并向他学习。

C王安石恪守孝道。他按照传统习惯,离职守孝,极为虔诚,用稻草麦秆当褥垫,铺在厅堂地上睡觉被送信人误认为是老兵。

D王安石简朴低调,去迎接秀公时,坐二人抬的鼠尾轿,令到来时又是擂鼓摇旗,又是派人高声喝道大讲排场的陈秀公极其惭愧。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归问之,果然,乃舍之开宝寺福胜阁下为佛帐。(3分)

(2) 丁母忧,已五十矣,哀毁过甚,不宿于家。(3分)

(3) 两州迎,旌旗舳舰,官吏锦绣,相属道,今古一时之盛也。(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中国的弃老习俗

①中国各地区都有弃老传说,古时曾流行不养六十花甲老人,令其在“寄死窑”等弃老洞内自毙的习俗。鄂西北就有弃老传说中的寄死窑遗迹完整存留至今。

徐永安副教授的研究结果表明:寄死窑遗址在汉水中游的河岸、山地普遍存在,这些遗址系明显人工开凿,非自然生成。一些地点还存在多口寄死窑密集分布的情况,遗址与传说对应关系十分明确。徐永安通过对弃老洞遗址的考察和对当地老年人的访问,还揭示出“60岁老人自死”是一种依从于内在民俗信仰而选择的崇高行为,从而寄死窑也成为一个“神圣的空间”。由此显现出民俗的普遍性特征具有的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巨大控制力量。除鄂西北的“寄死窑”之外还有山东胶半岛的“模子坟”、山西晋中市昔阳县的“生藏墓”等。由此可以证明,在中原文明的核心地区也存在过这一弃老习俗。诸多事实告诉我们:彼时的弃老俗,一定有它存在的充分的、合理的理由,而不仅仅是原始民族或人性恶的一种注脚。

③为何在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的中国,竟然流行过野蛮的弃老习俗呢?人类的伦理感情、亲情本能,真的就如此微不足道、如此无能为力吗?俄罗斯著名学者普列汉诺夫的《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中说,那些原始民族“遗弃或杀死老人”并非由于生性残忍,“而是由于野蛮人不得不为自己生存奋斗的那些条件”“杀死非生产的成员对社会来说是一种合乎道德的责任”。这个贯串历史唯物主义的论断,已由大量人类学调查材料所证实,至今仍是我们解开弃老习俗文化之谜的一把钥匙。中国弃老习俗也应作如是观。

④弃老习俗不独中国为然,其他国家民族也有。日本电影导演木下惠介拍摄的电影《山节考》,讲述以前日本一些贫瘠的山村中,为了节约有限的口粮,60岁以上的老人,要被儿子背到深山里,放在那里让他自生自灭。达尔文在非洲考察时也发现过一个遗弃老人的部落,他们总是把年老的妇女放逐到森林里让她们饿死。请教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的酋长回答说,妇女是生孩子的,年长的妇女既然不会生孩子,还留着白吃饭干什么呢?古代朝鲜也有这样的习俗。在那种生存资源极为缺乏的环境中,人类奉行的生存战略就是如此残酷。

中国虽在广大地区流行过弃老习俗,然而和世界其他地方相比较,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重智慧老人的优良传统春秋战国时期,“老人是个宝” 的观念就已深入人心。诸子百家大都以老人为师,老人的智慧在这一时期大放异彩。王晓平所著《佛典•志怪•物语》也特地指出:“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已摆脱了弃老风俗,《左传》中的晋文公老年的谲诈,蹇叔的预见,都是对老者智慧的肯定。”屈原《离骚》中,傅说、吕望、宁戚都是被作为饱经风霜终被信用的贤者来歌颂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智慧老人治国平天下的历史功绩传闻于世,由此树立起“老人是个宝”应孝养老人的普世观念和习俗,由此标志着社会文明的一大跃进。现在的韩国成为了世界上最敬老的国家,也是对这段历史的拨正和超越。
1.与“弃老习俗”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国古时曾流行不养花甲老人,让其在弃老洞中自生自灭的习俗。且至今还有弃老传说中的弃老洞遗迹存留。 

B弃老习俗是在生存资源极为匮乏的时代,人们为了更好地繁衍后代或自身生存所采取的不得已而为之的生存选择。                      

C从考古资料以及文献记载可以看出,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遗弃老人的弃老习俗,不独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的中国为然。

D从各地弃老习俗来看,六十岁是一个被大家普遍认可的遗弃年龄。因为按照当时的情况,六十岁已基本丧失劳动或繁衍能力。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开篇点题,指出中国各地区都有弃老的传说,古时曾流行过不养老人的习俗,令其在弃老洞内自毙,并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

B第②段承接第①段,通过对大量寄死窑等的考察研究,诸多事实表明这种弃老遗俗不仅仅是原始民族或人性恶的一种注脚,也有它存在的充分合理的理由。

C第③段探究野蛮的弃老习俗曾经在中国流行的原因。第④段与第③段构成并列关系,指出其他国家民族也有弃老习俗,并先后列举了日本、朝鲜和非洲的弃老习俗。

D第⑤段首先阐述了春秋战国时期,“老人是个宝” 的观念就已深入人心。接着指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重智慧老人的传统,这种敬老观念和习俗的形成,标志着社会文明的一大跃进。
3.下列对原文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哪怕是中原文明的核心地区,也存在过弃老行为,说明当时的弃老习俗,有它存在的充分合理的理由。

B内在民俗信仰一旦形成,就具有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巨大控制力量,哪怕是残酷的弃老行为,人们也觉得神圣而崇高。

C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敬老的优良传统,老人是个宝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因此,弃老习俗在中国并不具有普遍性。

D当今的敬老,既是物质文明的体现,也标志着社会文明的一大跃进,同时也是对弃老这段历史的拨正和超越。

 

查看答案

【2015届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人说,年是一棵大柳树,年来了,离春天就不远了;

也有人说,年是家的集合号,年的号角吹响,人人归心似箭;

又有人说,年是历史车轮的痕迹,是中华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史册。

要求选择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