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把坚实的锁挂在门上,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把坚实的锁挂在门上,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啪”的一声锁开了。铁棒好奇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你却轻而易举就把他弄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故事中的锁、钥匙、铁棒都有象征意义。请你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小钥匙大智慧 为何铁棒使尽浑身解数终只能砸坏锁心,而钥匙却可以轻而易举的开启锁心?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不也正是如此吗?只有摸索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找到最佳的解决途径。 《阴符经》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是: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人们应观察天下万物的内在规律,只有用心认知和感悟,世间万物才能了然于心。庖丁喜爱摸索事物的规律,三年时间,摸清牛身结构规律,然后加以领悟并按其规律行动,便可在牛体筋肉骨节的微小间隙中游刃有余,十九年刀刃不仅不损,更若新磨过般锋利,不也贴切地说明了这个道理?世界上的事物虽是千姿百态,但只要能究其内在本质,摸清各自迥异的个性,就如同找到了一把开启门锁的钥匙,能准确地认知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达到最好的开锁效果。 反之,若是不能充分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便要像铁棒般无从下手。三国争战,诸葛孔明大开城门,抚琴雅坐,吓退司马懿十五万大军的故事家喻户晓。空城计成功的关键,便是把握了别人的心理。诸葛孔明能用空城解围,是因为他充分了解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并有谋略地加以利用,以自己不常犯险为掩护,使司马懿在虚虚实实中判断错误。而司马懿之所以败逃,是因为他虽多疑,但并没有疑在关键点上。于是,当诸葛亮“真心实意”的引狼入室时,“狼”反而被吓跑了。 如此,两人处理问题的态度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是摸清敌心巧施妙计,一是只顾表面狼狈而逃。由此可见,只有抓住事物的内在规律,究其问题的内含症结,才能参透其“心”,为问题的解决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前事之鉴,警后事之人。即使遇到再棘手的难题,也不能毫无章法地乱挥铁棒。为达目的莽撞而为之,往往会适得其反,效果不尽如人意。既然如此,何不追其根本,探其究竟,找到其隐含的规律,为此“心”寻找到一把适合的钥匙?如若能如此,原本很难的问题解决起来也会随之变的得心应手! 世间万物都有它本身所蕴藏的规律,这便也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只有了解其心,才能用对钥匙开启锁,此所谓小钥匙的大智慧。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锁”“钥匙”“铁棒”都运用了比喻,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锁”比喻为问题、矛盾;“钥匙”和“铁棒”比喻为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①钥匙——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说明做任何事情必须以了解为基础,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做好;②铁棒——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也打不开——说明做事不讲究方法,一味蛮干,不能把事情做好。所以,做事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就会事半功倍;一味蛮干,只会把事情办糟。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同济大学校友徐建华为母校设计的校标,请鉴赏其构图设计、表现手法和寓意,写一则推荐词,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5字。(6分)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因为人类必须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且必须在简单技术已经达到相当进步的水平之后,       。在这之前,人类使用的是简单的打制石器,石器加工是物理性的,         ,是用人力来改变天然物。陶器的制作成功,也为后来铜器、铁器的出现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因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刻碑名手

聂鑫森

范玉成是古城的刻碑名手,已是古稀之年了。

范玉成十四岁起拜师学艺,五十多个年头一眨眼就过去了。一生中刻过多少碑?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他从刻石社退休这十多年,可一直没闲着。儿子还在刻石社,一接下什么重要工程,总得请老爷子把把关。他也乐意,范家手艺一代代传承,绝不能让世人说闲话,否则就愧对列祖列宗了。

儿子也快到知天命之年了。

他对父亲说:“邻市的望江楼重修一新,有块《重修望江楼记》碑要刻哩。”

范玉成显得特别高兴。他记得四十多年前,也就是1966年春节过后,那时他才三十来岁,与一些同行应邀到望江楼公园刻一条诗碑长廊。一直刻到冬天,眼看就要完工了。有一天傍晚,突然来了很多戴红袖章的学生和工人,把望江楼的台阶撬开了,把门窗卸了,把楼梯拆了,把里面的字画、文物烧了,一座清乾隆时的三层楼阁刹那间被当做“四旧”毁掉了。他只能远远地看着,泪水纵横。到了第二天,那些刻好的诗碑,也被一一砸碎,并把他们驱赶回了老家。他后来听说,在望江楼原址,竖起一个巨大的工农兵“造反有理”群雕像;又过了些年,雕塑拆了,改建成了一个大花坛。现在恐怕是拆了花坛,再在原地重建了望江楼。范玉成渴望旧地重游,那楼可还是往日模样?

儿子说:“现在正是炎夏,太热,您暂时别去。等我在那里阅好了稿,选好了石,‘上墨’‘过朱’‘打样’后,准备刻碑了,您再来,一边指点我,一边看看风景,好吗?”

范玉成答应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范玉成在心里计算着:儿子该阅稿了,那文章是谁撰写的呢?又是哪个书法家书写的墨本呢?字的大小、行距、结构、排列,儿子是否都了然于心了?选的是什么石头,汉白玉石还是大理石?选好了石,先要用沙石打磨平整,再用细刀砖磨光,直至腻滑方可。接下来,儿子该“上墨”了,用磨浓研匀的上等墨汁刷在石上;墨汁干后,再用烙铁烫上白蜡,薄薄地在墨上覆盖一层。下一道工序应是“过朱”,把透明拷版纸覆在墨本上,双钩临描,然后再用银朱做红线双钩。待做完这些,就该“打样”了,把“过朱”的双钩拷版纸,平铺在上过蜡的碑石上,用木榔头垫着羊毛毡,敲击钩本字样,让双钩红线清晰地印下去。

范玉成乘车赶到邻市的望江楼公园,在一间工作室里,找到儿子时,儿子正好完成了“打样”。

“爹,我正准备打电话哩。”

“爹知道你的功夫,该用多少时间,我心里有数。”

儿子笑了:“知子莫若父哩。”

范玉成开始阅稿,文章是本市市长撰写的,还不错,情文并茂;墨本是请北京一位老书法家几个月前书写的,写好寄来后因心肌梗塞竟鹤归道山了。字真好,行书,有《兰亭序》帖的味道,可惜天不悯才啊。

再看一遍文章,范玉成头上冒出了一层热汗,文中说望江楼毁于1967年春,这就失实了,分明是1966年冬!听说市长还年轻,不到五十岁,又不是本地人,恐怕没有细细考察,就轻率地作了结论。

范玉成说:“这碑暂不能下刀,一定要改过来。”

儿子急了:“爹,我们只管刻就是了,这不是我们的错。再说,人家市长会改吗?再说书写的人都死了,谁能把墨稿改正过来,而且风格丝毫不差呢?”

“若市长不肯改,这个活我们退了!碑者,史也,是留给后人看的,不能以讹传讹。”

儿子不做声了。

顿了一阵,儿子说:“爹,您还没去望江楼吧,我陪您去。”

范玉成一甩手,说:“不去!”

第二天一早,范玉成让儿子把公园的负责人找了来,当面说明了情况。

主任姓陈,很年轻,不到四十岁,曾是个中文系的本科生。听完范玉成的话,说:“我就去找市长,谢谢范老的提醒。”

中午快吃饭时,陈主任兴冲冲地回来了,说:“市长让我转达对您的敬意,而且交待一定要改!”

范玉成呵呵地笑了。

“文章好改,只是这墨本上的字怎么改写过来呢?”陈主任问。

“你放心。这位老书法家的字,我熟悉,要改的字,我可以补写得和他分毫不差,这个功夫我还是有的。”

一个月后,《重修望江楼记》碑刻好了,看过的人都啧啧称赞。

父子俩在走之前,认认真真地登上了望江楼,看古香古色的横梁直柱、飞檐翘角,抚红漆栏杆、雕花门窗,品匾额、楹联的内容和书法,确实可称之为杰构。他们登到顶楼,送目远望:湘江如带,白帆点点;远山似簇,村镇笼烟。

范玉成对儿子说:“刻碑的人,责任重大,历史是不能作假的。否则,我是不敢登上这望江楼,我怕前人责怪、后人唾骂!”

儿子说:“爹,我会记在心里的,您放心。”

(选自《21世纪中国最佳小小说》)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作品以洗练的笔调叙述了范玉成的刻碑历程和精神世界,反映了追名逐利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担当精神的歌颂和对浮躁世风的不满。 

B范玉成艺高技精,所以能见人之所未见,敢发人之所未发,以犀利的眼光发现市长《重修望江楼记》的失实之处,并坚决要求改正。

C儿子对市长文章失实之处明哲保身、少管闲事的态度很有时代的代表性,它有力地反衬出范玉成认真负责、当仁不让的职业操守。

D范玉成在心里的算计可谓一箭双雕,一方面向读者介绍了刻碑的整套工艺流程,另一方面也完成了对儿子在刻石碑准备工作的叙写。

E范玉成对老书法家的字的赞叹和儿子对人死墨稿无法再改的发急,为下文写范玉成的补写埋下了伏笔,烘托出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力。
2.作品中的范玉成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作品是怎样叙述范玉成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4.作品为什么以范玉成父子登临望江楼为结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9分,每小题3分)

“微博粉丝”的兴起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受“粉丝”自身心理因素的驱动。美国社会学家卡茨认为:人们接触和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要。“微博粉丝”的出现也是源于这个群体的特定需求。“微博粉丝”对于名人的关注很大程度上与传统“粉丝”相类似,是为了追逐体育明星、影视明星和媒体人物等偶像。偶像的身上体现了大众的梦想,并且为大众建构了生活的幻象。“粉丝”通过微博通信进行信息沟通,不再单纯通过大众传媒来获取名人信息,而是通过类似直接的接触途径为自身带来直接的媒介体验,甚至于对自己产生认同。所以,“粉丝”关注微博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满足情感的自我需求,并在名人偶像的形象中找到自我认同。

劳伦斯•克罗斯伯格曾撰文指出:“‘粉丝’对于某些实践与文本的投入使得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情感生活获得某种程度的支配权,这又进一步使他们对新的意义形式、快感及身份进行情感投入以应对新的痛苦、悲观主义、挫败感、异化恐惧及厌倦。”换句话说,“粉丝”对偶像“评论”,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既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身我实现。

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虽然不像其他“粉丝”那样狂热,但也是为了满足自身对信息的需求而成为“粉丝”的,我国几个门户网站微博开通以来,吸引了很多官方机构的入驻,这些微博上的信息无疑为关注它们的“粉丝”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同时也为“粉丝”节省了购买此类信息的人力和财力,而一些具有休闲娱乐特色的微博也为大众“粉丝”提供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传统的“粉丝”群体和社团要获得有关“粉丝”客体的信息,通常需由第三方提供,例如借助电视娱乐节目、广播和报纸的娱乐板块,或者是“粉丝”团能够接触到的明星的领导层提供的消息。微博的产生无疑舍弃了第三方这一环节,“粉丝”只需通过关注名人微博,就可以即时接收明星发布的所有消息,甚至可以在明星微博下进行“评论”,这就给“粉丝”创造出一种与名人直接互动交流的错觉。“粉丝”在这种错觉之下认为自己与名人多了一层社会关系,是熟悉的双方的彼此关注。
1.下列对“微博粉丝”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微博粉丝”精通现代媒体技术,热衷于使用微博、关注微博,以此降低获取信息的成本。

B.“微博粉丝”希望通过使用微博为自己获取名声和影响力,同时为大众建构生活的幻象。

C.“微博粉丝”通过关注明星偶像的微博,接收信息或发表评论,可以得到貌似直接交流的其实是建立在心理错觉之上的快感体验。

D.“微博粉丝”为应对自己遇到的痛苦、挫败、恐惧等,而把精力投入到微博上,为大众“粉丝”提供谈资。
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微博以满足自己的社会、心理需求是“微博粉丝”存在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B.“微博粉丝”和传统“粉丝”都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在追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认同。

C.关注机构官方微博和权威人士微博的“非忠实粉丝”对“粉丝”客体的态度,通常比专门追星和“微博粉丝”要冷静务实。

D.根据劳伦斯•克罗斯伯格的观点,“粉丝”对偶像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调控自我情感的作用。
3.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微博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信息传播与接受方式,它对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会产生一定影响。

B.与传统“粉丝”相比,“微博粉丝”明星造势的手段和途径更为多样,他们的力量与作用也会日益受到明星的重视。

C.目前我国许多官方机构入驻著名门户网站,开通微博,表明官方已注意利用微博来扩大自身影响,促进社会信息及时发布。

D.“微博粉丝”到某明星的音乐新专辑发布会现场与明星面对面互动交流,有别于传统“粉丝”与偶像的交流方式。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时不可兮骤得,_________________。 (屈原《湘夫人》)

(2)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___。 (鲍照《拟行路难》)

(3)_______________,恍惊起而长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岳阳楼》)

(5)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6)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