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1.两首诗分别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2.这两首诗在写法上有其共同点,那就是“无理而妙”——看似无理,却自是妙语。请分别指出两首诗中无理而妙的诗句,并作简要赏析。(6分)

 

1.李诗:思妇对远在燕地卫戍夫君的思念之情以及她对爱情的坚贞;金诗:思妇对远征辽西丈夫的思念之情。 2.李诗:怪不相识的春风跑到自己的罗帐里来并叱责春风,怪得无理。但正是无理,却巧妙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对丈夫的忠贞;金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表面上看,思妇打鸟是因为鸟惊扰了她的梦,但从本质上来说,能否梦到丈夫与鸟无关。看似无理,却巧妙地写出了思妇对丈夫的强烈思念。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两首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着诗歌标题“春思”“春怨”,抓住关键词分析作答。例如,“君怀归”“妾断肠”“惊妾梦”“辽西”等,古代诗歌中不少作品的抒情主人公可以视为作者本人,但一些类型的作品,抒情主人公与作者就不是同一概念,这两首闺怨诗的抒情主人公就只能是两位思念征夫的思妇。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抓住关键词,从运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角度分析。思考时,可先找出无理而妙的句子,再进行分析。分析的思路先说如何无理,再说妙在何处。 所谓“无理”,是就客观逻辑而言;所谓“妙”,是就诗歌表达而言。例如,“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运用拟人手法,将责任归咎与春风,看似无理,却恰恰表现了女主人公对丈夫的思念及忠贞的爱情。以此类推即可。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源乾曜,相州临漳人。乾曜第进士。神龙中,以殿中侍御史黜陟江东,奏课最,频迁谏议大夫。景云后,公卿百官上巳、九日废射礼,乾曜以为:“圣王教天下必制礼以正人情。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古之择士,先观射礼,非取一时乐也。夫射者别邪正观德行中祭祀辟寇戎古先哲王莫不递袭年以来,射礼不讲,所司丱费,而旧典为亏。臣愚谓所计者财,所亏者礼,故孔子不爱羊而存礼也。大射谓春秋不可废。”

开元初,邠王府吏犯法,玄宗敕左右为王求才长史,太常卿姜晈荐乾曜,自梁州都督召见,神气爽澈,占对有序,帝悦之,擢少府少监,兼邠王府长史。累进尚书左丞。四年,拜黄门侍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

会帝东幸,以京兆尹留守京师。治宽简,人安之。居三年,政如始至。仗内白鹰因纵失之,诏京兆督捕,获于野,絓榛死。吏惧得罪,乾曜曰:“上仁明,不以畜玩置罪,苟其获戾,尹专之。”遂入自劾失旨。帝一不问,众伏其知体而善引咎。

八年,复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进位侍中。建言:“大臣子并求京职,俊軿率任外官,非平施之道。臣三俱任京师,请出二息补外,以示自近始。”诏可。乃以子河南参军弼为绛州司功,太祝洁为郑尉。诏曰:“乾曜身率庶寮以让,既请外其子,又复下迁。《传》不云乎:‘范宣子让,其下皆让。’‘晋国之人,于是大和’,道之或行,仁岂远哉。令文武官父子昆弟三人在京司者,分任于外。”由是公卿子弟皆出补。

帝尝自较其考,与张说偕赐。时议者言:“国执政所以同休戚,不崇异无以责功。”帝乃诏中书、门下共食实户三百,堂封自此始。东封还,为尚书左丞相,兼侍中。帝幸东都,以老疾不任陪扈。卒,赠幽州大都督。

乾曜性谨重,其始仕已四十余,历官皆以清慎恪敏得名。为相十年,与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杜暹同秉政,居中未尝廷议可否事,晚节唯唯联署,务为宽平惇大,故鲜咎悔。姜晈为嘉贞所排,虽得罪,讫不申救,君子焉。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二十七·列传第五十二》,有删改)

【注】丱:kuàng,通“旷”,吝惜。②邠王:李守礼,唐高宗李治之孙,封邠王仗内:皇宫中的教坊。④俊軿píng:才智出众者。⑤堂封:宰相的封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以来                     比:近

B.治宽简                     尚:崇尚、推崇

C.臣三俱任京师               息:休息、离职

D.君子                     讥:谴责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射者/别邪正/观德行/中祭祀/辟寇戎/古先哲王莫不递袭。。

B.夫射者别邪正/观德行/中祭祀/辟寇戎/古先哲王莫不递袭。

C.夫射者/别邪正/观德行/中祭祀/辟寇戎/古先哲/王莫不递袭。

D.夫射者别邪正/观德行/中祭祀/辟寇戎/古先哲/王莫不递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源乾曜生性谨慎持重。为官四十多年,不管在什么职位上,都以清廉慎重尽职勤勉闻名,皇帝亲自考核官员政绩,他也是表现最为突出的,并因此受到奖励。

B.源乾戳忠心为国,积极进言。针对当时射礼废弛,他建议恢复射礼;针对大臣们的儿子都在京城任职,才俊之士却都外放,主动要求从自己做起,外放儿子。

C.源乾曜敢于担当。仗肉白鹰丢失,属吏害怕获罪,他独自承担责任;晚年也经常当廷裁决大事,果敢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很少有过失和让自己悔恨的事。

D.源乾曜执政崇尚宽松简约。他做京兆尹时,自始至终坚持宽松简约的为政方针,百姓安定,社会和谐。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上仁明,不以畜玩置罪,苟其获戾,尹专之。

(2)乾曜身率庶寮以让,既请外其子,又复下迁。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翻译的初义,原是不同语言之间的对译,现在也常用来指称同种文字之间的古文今译。只是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同种文字的古文今译,主要用来克服古今异言的文字障碍,只含古今的时间因素;不同语种之间的对译,则是兼含地域因素。《周礼·司寇》有这么一段文字:“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亲和之。若以时入宾,则协其礼与其辞言传之。”象胥是负责与周边蛮夷、闽貘、狄戎之类藩国交往事务的官。他们要负责传达王所说的话使周边藩国明白,以此密切王和藩国的关系。如果有使者来到王国,就要做好有关礼仪的协调和语言的翻译工作。

《礼记·王制》说:“无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寄”“象”“狄鞮”“译”就是周时负责翻译东南西北四方民族语言的翻译官名,也可作翻译术语使用。四者合称的‘象寄译鞮”也是用来指翻译的,或者称为“象寄”“象鞮”“象译”“译象”“译鞮”。其中,以“象”和“译”的使用面最广,为周时通称翻译意思的主要术语。既特指对南方和北方民族语言的翻译,也常用来通称翻译。和“象胥”一详,翻译官也有称“译胥”的,后未多称“译官”。“译”原是“易”之音训,唐朝经学家贾公彦疏《周礼·秋官》说:“译即易,谓换易言语使粗解也。” 所以“译”就是指语言转挽变易的活动。

然就文献记载而言,目前所见最早的“翻译”用例,出自南朝梁慧皎《高僧传·译经下》:“先沙门法显于师子国得《弥沙塞律》梵本,未被翻译。”那时也有单用“翻”的。如北周庾信《奉和法筵应诏》的“佛影胡人记,经文汉语翻。”

第一个翻译佛经的,是古印度高僧迦叶摩腾。他于汉明帝永平十年与另一位僧人竺法兰,应邀以白马驮经来到洛阳,次年就在白马寺合译了《佛说四十二章经》,这是汉译佛经之始。这以后又有大约一百多位来自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的学者,从事佛经翻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来自龟兹的鸡摩罗什,他翻译了《法华经》《金刚经》等重要经典。一些本土西行求法的僧人,也有从事佛经翻译的,如法显和玄奘。法显西行求法历时十五年,在公元412年七十几岁时带回大批经典,从此潜心佛经翻译。玄奘西天取经历时十七年,于公元645年回到长安后也专事翻译,共翻译了佛经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成为佛经翻译史上的集大成者。所以“翻译”一词的形成,与古印度佛教关系密切。早期我国翻译的主要内容,就是佛经。直至晚明西学东渐时,才开始转向欧洲的天文、几何和医学等新科技方面的翻译。“五四”以后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兴起,也是与翻译密不可分的。

(摘编自辛羽《说说“翻译”》)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翻译既指不同语言文字之间的互译,也指为了理解的需要,把同种文字的古文翻译成今文。

B.不同语言文字间的对译,只需要考虑地域的因素,时间的因素可以忽略不计。

C.象胥是周代的外交官,主要负责处理与周边亦夷等少数民族藩国的事务。

D.“寄”“象”“狄鞮”“译”“象寄”“象鞮”“象译”“译象”“译鞮”一样,都可作翻译的官名或翻译术语使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周礼·司寇》所说的“与其辞言传之”,就是现在所说的“翻译”的意思。

B.我国古代的翻译官肩负着语言翻译、传达王命、了解各民族思想愿望、改善民族关系等多重职责。

C.翻译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至少在我国周代就已存在,但“翻译”这个词语则是到汉明帝时佛教传入我国才出现。

D.唐朝经学家贾公彦疏《周礼·秋官》说:“译即易,谓换易语使粗解也”,可以看出,“译”和“易”是同义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针对四方不同的民族,周代政府专门设置了相应的翻译机构和官员,其目的是为了加强民族间的沟通了解,友好往来。

B.汉明帝之间,表示翻译含义的词汇比较多,佛教传入中国后,表示翻译含义的词语逐步固定和规范。

C.自从印度高僧翻译出《佛说四十二章经》以后,中国高僧法显和玄奘也开启了西行学习佛法的历程,回国后更是把佛经翻译的事业推向了高峰。

D.晚明时期,欧洲天文、几何和医学等新的科学技术逐渐传入中国,翻译的方向和内容也由佛经转向欧洲先进的新科学领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年来,哄抢事件在各地屡屡发生。如:2013年,湖南境内,一辆运载菠萝的大货车侧翻,20吨菠萝散落一地,上百名村民涌入高速公路哄抢。民警现场制止,告之违法,但仍然挡不住拿桶、拿麻袋,源源不断赶来的村民。最后,20吨的菠萝几乎被哄抢一空,损失价值近20万元。同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境内,一辆发生事故的油罐车侧翻在地,几十名居住在周围的村民和路过的人不顾危险使用矿泉水瓶、油桶以及汽车等工具从事故车辆上哄抢柴油……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至今,各地媒体报道的各类哄抢事件多达26起,哄抢的物资有食品、生活用品、汽油……乃至于销毁现场的假货。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请从下列四副对联中任意选出两副,分别指出它们最适宜在哪种场所悬挂,并简要说明理由。(6分)

A.上联:天地无私,贵贱皆是角色 下联:古今如梦,往来只换衣冠

B.上联:文辞真比丰年玉 下联:气味还同幽壑兰

C.上联:人受冻寒非我愿 下联:世皆温暖是吾心

D.上联:玉管香浓花研雨露 下联:金壶汁洒纸泼云烟

(1)选择( )适宜场所 理由

(2)选择( )适宜场所 理由

 

查看答案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地球的气候系统是一个由大气、海洋、冰、生物和陆地等要素构成的系统, 。它们不但受外界影响,   。气候模式可以说是对气候系统的数学表达,它首先编写由众多方程组成的复杂程序,再通过巨型计算机进行运算,对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作出预测。 ,往往达到几十个TB(万亿字节),时间长的要用高速计算机算好几个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