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人生的四种境界 按照人的自我的发展历程、实现人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人生的四种境界

按照人的自我的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的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作为认知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与人生价值、自由之现实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而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的诗人、真正的艺术家。

                              (节选自张世英《人生的四种境界》,有删改)
1.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它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

B.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人,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

C.现实的人生中,它是一个整体,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

D.每个人的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2.对于“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得晚。

B.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C.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D.“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个“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为排斥的。

B.“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仅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而对规律与秩序有了认知的要求。

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地把“我们”作为自我选择、决定时中心了。

D.“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

 

1.A 2.B 3.B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题干中问的是“‘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经比较即可得知:1.B项人生境界是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划分的,不是以年龄段划分的,“从幼年到成年,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错;C项文中说:“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因此,“由低到高”错。D项“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错,“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和“人生的不同阶段”没有必然联系。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题干问的是“对于‘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B项,“道德境界”“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是同时发生”,因此“求知境界”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是错误的,文中也没有相应的说法。。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浏览选项,然后回归文本,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仔细比较、分析,以发现问题之所在。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观点的辨析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以偏概全,张冠李戴,胡乱猜测等等。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3.A“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错,文中说“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错,文中说这一境界“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这就是关注自我。D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张爱玲在《更衣记》的末尾写到:“一个小孩骑了自行车冲过来,卖弄本领,大叫一声,放松了扶手,摇摆着,轻倩地掠过。在这一刹那,满街的人都充满了景仰之心。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罢?”

生活确实如此,当你撒手的那一刻,人生便向你显出它的轻盈与可爱来。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2)           ,凝绝不通声暂歇。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执手相看泪眼,      。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4)          ,师不必贤于弟子。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5)吾恐季孙之忧,                         (《论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5分)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觑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老子》  

注:①不得已:达不到、得不到。②觑:轻声和缓地吐气;吹:急吐气。 ③载:安稳;隳:危险。④泰:极端。
1.上述材料体现老子          的政治思想。(1分)
2.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老子这一思想的理解。(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词,完成后面题。(7分)

减字木兰花(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减字木兰花 (蒋氏女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注:篆香:盘香和缭绕的香烟。蒋氏女,蒋兴祖之女。靖康年间金兵南侵时,蒋兴祖奋勇抵抗,壮烈殉国其女为金贼掳去,北去途中题此词于雄州驿。
1.请指出蒋中“辘辘车声如水去”的修辞手法,并作简要赏析。(3分)
2.简析词中“飞鸿”的意象各自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愁绪。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9分)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父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一。华有器度,孝宗甚眷之。华性孝,士论之。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量移庐陵知县。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告。守仁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安庆。或请救安庆,守仁曰:“不然。今九江、南康已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不如直捣南昌。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逆击之湖中,不胜矣。”众曰“善”。宸濠果自安庆还兵。乙卯遇于黄家渡。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帝时已亲征,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将京军数千,溯江上,抵南昌。忠、泰故纵京军犯守仁,或呼名谩骂。守仁不为动,抚愈厚。病予药,死予棺,遭丧于道,必停车慰问良久始去。京军谓“王都堂爱我”,无复犯者。忠、泰轻守仁文士,强之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皆欢呼,忠、泰益沮。

世宗甫即位,拜守仁南京兵部尚书。守仁不赴,请归省。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资异敏。谪龙场,穷荒无书,日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遂笃信不疑。其为教,专以致良知为主。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华性孝,士论               多:赞美

B宁王袭下九江、南康,安庆           薄:迫近

C逆击之湖中,不胜矣             轻视

D穷荒无书,日旧闻               绎:探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知县顾佖                    沛公言报项王

B.今九江、南康已贼守            旦日飨士卒,击破沛公军

C.溯江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D.愈厚                        师道不传也久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先叙写了王守仁富有传奇色彩的出生及童年,为他日后立身处世的卓越不凡作 了很好的铺垫,使行文具有鲜明的文学性

B王守仁个性有刚有柔。刘瑾逮捕戴铣等人后,他主持正义,结果贬。张忠、许泰纵容京兵故意刁难,他又隐忍宽仁,最终感化了京兵。

C王守仁文武兼备,深通将略。宁王造反后,朝廷授命王守仁负责平叛,他知己知彼,判断精准,很快就俘获了宁王,深受器重。

D.王守仁生性天资异敏,处事又信道不疑。被谪贵州龙场时,以心证道开创了“阳明学”,从此自成一家,学者翕然从之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驿 县。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

(1)守仁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4

(2)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3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