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

会洵卒,赐以金帛,辞之,求赠一官,于是赠光禄丞。徙知徐州。河决曹村,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辄能其要         语:说出       B.赐以金帛,     辞:告辞

C.轼武卫营         诣:到……去    D.卒其城           全:保全
2.选出全都能直接表现苏轼“好学有才华”和“一心为民”,表述正确的一项(    )(3分)

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②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   ④轼之才,远大器也

⑤公可谓爱人以德矣                       ⑥轼庐于其上,使官吏分堵以守,过家不入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③④⑥         D.①②⑥
3.以下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苏轼未成年以前,家人以历史的经验教训和忠臣的人物传记来教育他,使他既聪明好学,又有做净臣之志。

B苏轼成年之后,博通经史,勤奋读书,既喜欢贾谊等人的政治见解,又喜欢庄子的道家学说。

C苏轼在苏洵死后,到韩琦那里既报知遇之恩,又为自己求来一个额外的官职,以此光宗耀祖,以表孝心。

D苏轼不仅精通文史,才华出众,而且精通吏治,恪尽职守,是一个能为老百姓干实事的父母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6分)

(2)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4分)

 

1.B 2.D 3.C 4.(1)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 (2)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 【解析】 1.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B项“赐以金帛,辞之”中的“辞”如解释为“告辞”就与整个语境不合,此处的“辞”应为“拒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把握。题干问的是“直接表现苏轼‘好学有才华’和‘一心为民’”,这里有三个条件,一是“直接”,一是对象“苏轼”,一是特点“好学有才华”“一心为民”。采取排除的办法,只要主语不是“苏轼”的即可去掉。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主语是“英宗”,应是间接表现;④“轼之才,远大器也”是宰相韩琦的评价,也是间接表现;⑤“公可谓爱人以德矣”是苏轼说韩琦的。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解析: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此题的做法如下,先浏览选项,确定其在文中的位置,然后具体将选项与文中原句进行比较以发现问题。此类题目的误区有:事件张冠李戴、时间地点迁移、曲解实虚词等。首先要审清题意要求,选不正确的一项,其中三项正确。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小心比对,看是否搞混做事情况。C项苏轼既不是向韩琦要官也不是为自己要官。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解析: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1)“比冠”,等到二十岁;“属文”,写文章;“言”,字。(2)“吾谁与守”,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应为“吾与谁守”。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很有感慨,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答应吗?”程氏说:“你能做范滂,我难道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到二十岁时,就精通经传历史,每天写文章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不久读《庄子》,感叹说:“我从前有的见解,嘴里不能说出,现在看到这本书,说到我心里了。” 治平二年,入朝判登闻鼓院。英宗在做藩王时就听到他的名声,想用唐朝旧例召他进翰林院,任知制诰。宰相韩琦说:“苏轼的才能,远大杰出,将来自然应当担当天下大任。关键在于朝廷要培养他,使天下的士人无不敬畏羡慕而佩服他,都想要朝廷使用他,然后召来加以重用,那所有的人都没有异议了。现在突然重用他,天下的士人未必以为正确,恰恰足以使他受到牵累。”英宗说:“姑且给他修起居注如何?”韩琦说:“起居注和知制诰地位相近,不可马上授予。不如在馆阁中较靠上的兼职授予他,而且请召来考试。”英宗说:“考试不知他能否胜任,像苏轼会有不能担任的吗?”韩琦还是不同意,到试了两篇论,又列入三等,得到了直史馆的职位。苏轼听到了韩琦的话,说:“韩公可以说是靠德行来爱护人的呀。” 适逢苏洵去世,朝廷赐给他金帛,苏轼推辞了,要求赠父亲一个官职,于是赠光禄丞。 苏轼(到徐州赴任),有洪水决堤要淹没曹村,富民们争着要逃出城避水。苏轼说: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绝不会冲了城。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将卒长呼出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为我尽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逃走,我们这些小人一定效命于您。”于是率领众人拿着畚锸出城,从东南方向筑起长堤,首起戏马台,一直到城门口。雨日夜不停的下,但城却没有沉。苏轼住在那上面,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让官吏们分别守在各个地方,士兵们全都出了城。做了木岸,以防洪水再至,朝廷很赞赏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网络文学的现实意义

马季

最近,有关部门对网络文学进行盘点,获得以下共识:一是代际缩短引发的写作方式的变化。早期网络写作与传统写作虽然存在观念差异,思维方式与审美习惯仍然趋同,但随着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新一代网络写手基本脱离了传统思维模式,写作方式也相应产生较大变化。二是已经形成“集体写作”的话语特征。网络写作改变了以往“你写我读”的精英化书写方式,形成了读写之间认知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生活方式、话语方式以及人生经验交流的平民化书写方式。在此基础上,网络文学的平民化互动模式产生巨大能量,所表现出的集体力量远远超出了个体力量。三是网络写作通过不断尝试,读写磨合,海量更新,迅速淘汰,产生了一些有别于传统文学的新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通过对网络写作特征与网络作品文本的分析研究,并将其与传统文学相比较,我们还可以对它的现实意义做出如下判断:其一,网络文学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其二,网络文学的交互性和超文本特性导致书写和阅读方式产生变革,及其全民参与的形式,对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具有积极意义。其三,作为新的文化产业链的开端产品,网络文学比传统文学更具可塑性、开放性和延展性。网络作品—电子收费—书籍—电视剧本—漫画和动画—网络游戏的机制正在逐步建立。其四,传统文学一直以关注现实生活为己任,而网络文学侧重于对幻想世界的描述。这也是新一代作家面对变化莫测的世界做出的自然反应,比如玄幻小说、历史架空小说、穿越小说、军事幻想小说等等。这类小说虽然不够成熟但具有实验意义,潜藏着新的文学发展空间。

同时,对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方面网络写作是对作者发表、出版权的解放,实现了“每个人都是艺术家”的平民梦想,使文学写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另一方面它也暴露出标榜多元、对抗主流、疯狂复制、杂乱拼凑等严重问题,耗散了文学写作的精神价值。从作品内容和写作形式,网络文学的庸俗化、快餐化倾向十分明显,导致网络创作主体失陷,思想深度被削平,在艺术水准上与传统文学仍存在较大距离。

网络写作给相当一批人带来了生活的乐趣,这个原动力其实是文学最珍贵的价值之一,也是网络文学发展的力量之源。陈建功认为,网络文学超强的传播能力使纸媒文学瞠乎其后,这种传播能力将使它成为未来民族审美的导引者。任何轻视或忽视其巨大能量的行为,将造成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战略失误。 

                                          (选自2009年4月16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网络文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网络文学打破了传统观念,摆脱了传统思维模式,产生了全新的写作方式与审美习惯。

B.网络文学改变了以往“你写我读”的平民化书写方式,形成了精英化互动模式。

C.网络文学比纸媒文学更具有超强的传播能力,一定会成为未来民族审美的导引者。

D.网络文学解放了作者的发表权、出版权,但其庸俗化、快餐化倾向也十分明显。
2. 下列关于网络文学的现实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网络文学所具有的交互性和超文本特性导致书写方式和阅读方式产生重要变革。

B.网络文学全民参与的形式和思想深度被削平的特点,有利于提高民族文化素养。

C.作为新的文化产业链的开端产品,比传统文学具有更强的可塑性、开放性和延展性。

D.虽然不够成熟,但具有实验意义,潜藏着新的文学发展空间。
3.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网络文学不关注现实生活,产生了一些新的文学表现形式,如玄幻小说、历史架空小说、穿越小说、军事幻想小说等等。

B.网络文学的有别于传统文学的新的表现形式和手段,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尝试,读写磨合,海量更新,迅速淘汰的结果。

C.网络文学给相当一批人带来了生活的乐趣,具有很明显的现实意义,但在艺术水准上与传统文学仍存在较大差距。

D.网络文学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若干问题,但具有发展的原动力、超强的传播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美国的比尔·盖茨在谈到他的成功经验时说:我不比别人聪明多少,我之所以走到了其他人的前面,不过是我认准了一生只做一件事,并且把这件事做得更完美而已。马云、张朝阳、牛根生,甚至《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也都是信奉“一生只做一件事”的。

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并进行整合,为“微信”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5分)

①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免费应用软件。 ②微信通过网络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③微信能快速地为用户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④微信界面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包括表情)和文字,并支持多人群聊和视频聊天。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其实事物都有两面性,既有一般的常规属性,也有一些特殊属性。人们习惯从正面看问题,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在多向思维中,逆向思维很值得重视。比如对近墨者黑”“知足常乐”“开卷有益等成语、格言,是否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思考?为了活跃思维,同学们不妨试一试,对一些常见的名言警句、格言谚语或成语典故做逆向或者多向的思考,看能得出什么新的认识。客观事物的两面性为逆向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A.⑥⑤④③②①  B.①②③⑥⑤④   C.③②①⑥⑤④ D.②①⑤④⑥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随着电脑的普及,孩子上网的机会日益增多。正确使用网络、获取有用信息对孩子的成长大有帮助,然而,稍不留意,少不更事的孩子又很容易掉进形形色色的“网络陷阱”。

B.我常想,我们就像自鸣得意地在池中游动的鲤鱼。我们的一生就在我们自己的池子里度过,以为我们的宇宙只包含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

C.曹雪芹创造性地吸收和运用了中国古代诗歌、绘画等艺术手法,使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

D.初春时节,北方的树木还只是刚刚冒出嫩芽,但是四季如春的昆明已是草木葱茏、椿萱并茂,一派生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