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立正 许行 “说说,为什么一提起蒋介石你就立正?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立正

许行

“说说,为什么一提起蒋介石你就立正?是不是……”

我的话还未说完,那个国民党军队的被俘连长,早就又“叭”下子来了个立正,因为他听到我提到蒋介石了。

这可把我气坏了,若不是解放军的纪律管着,早就给他一巴掌了。

“你算反动到底啦!”

“长官,我也想改,可不知为什么,一说到那个人就禁不住这样做了……”

“我看你要陪他殉葬啦!”我狠狠地说。

“不,长官,我要改造思想,我要重新做人啦!”那个俘虏连长很诚恳地说。

“就凭你对蒋介石的这个迷信态度,你还能……”

谁知我的话里一提蒋介石,他又“叭”下子来了个立正。                  

这回我终于忍不住了,一巴掌把他打了个趔趄。并且厉声说:

“再立正,我就打断你的腿!”

“长官,你打吧!过去我这也是被打出来的。那时我还不是排副,就因为说到那个人没有立正,被团政训处长知道了,把我弄去好一顿揍,揍完了对我进行单兵训练,他说一句那个人的名字,我马上就来个立正,稍慢一点就挨打,有时他趁我不注意冷不防一提到那个人的名字,我没反应过来便又是一顿毒打……从那以后落下这个毛病,不管在什么时间地点,一说到那个人的名字就立正。弄得像个神经病似的,可却受到嘉奖,说这是对领袖的忠诚……长官,你打吧!你狠狠地打一顿也许能打好呢。长官,你就打吧!”俘虏连长说着就痛苦地哭了,而且恳切求我打他。

这可怪了!可听得出来,他连蒋介石三个字都回避提,生怕引起自己的条件反射。不能怀疑他的这些话的真诚。

他闹得我有些傻了,不知该怎么办好!

1948年我在管理国民党军队的俘虏时,遇到了这么一件事。当时那个俘虏大队里都是国民党连以下的军官,是想把他们改造改造好使用,未曾想到竟遇到这么一个家伙。

“政委,咱们揍他一顿吧!也许能揍过来呢。”我向大队政委请求说。

“不得胡来,咱们还能用国民党军队的方法吗?你以为你揍他,就是揍他一个人吗?”

!好家伙,政委把问题提得这么高。

“那该怎么办?”我问。

“你去让军医给他看看。”

当时医护水平有限,自然看不出个究竟来,也没有啥医疗办法。以后集训完了,其他俘虏作了安排,他因这个问题未解决,便打发回了家。

事隔30年,“文化大革命”后,我到河北一个县里去参观,意外地在街上遇上他,他坐在一个轮椅上,隔老远他就认出我来。

“教导员,教导员!”他挺有感情地扯着嗓子喊我。

他头发花白,面容憔悴,显得非常苍老,而且两条腿已经坏了。我问他腿怎么坏的,他说因为那个毛病没有改掉,叫“红卫兵”给打的,若不是有位关在“牛棚”的医生给说一句话,差一点就要没命啦!

我听了毛骨悚然,生活竟是这样的一部史书!打断了他两条腿,当然就没法立正了,这倒是一种彻底的改造方法。于是我情不自禁地说:

“你这一辈子叫蒋介石给坑啦!”

天呵!我非常难过地注意到:在我说蒋介石三个字时,他那坐在轮椅中的上身,仍然向前一挺,作了个立正的姿势。
1.请以时间为顺序,围绕“立正”概括故事情节。4分)
2.分析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的描写手法与表达效果。4分)

(1)他头发花白,面容憔悴,显得非常苍老,而且两条腿已经坏了。(2分)

(2)我非常难过地注意到:在我说蒋介石三个字时,他那坐在轮椅中的上身,仍然向前一挺,作了个立正的姿势。(2分)
3.这篇小说主人公的形象有何特点?造成主人公悲剧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4.结合全文,谈谈本文以“立正”为题目的好处。6分)

 

1.不立正被迫立正(国民党时期)——不想立正却习惯性立正(被改造时期)——无法改变习惯性立正(文革时期)——轮椅上依旧立正(文革后意外相遇时)。每个时期1分。 2.(1)运用肖像描写(1分),通过花白的头发、憔悴的面容,苍老变坏的形体,使人想象出他在文革中受到的迫害(1分)。 (2)运用细节描写(1分),通过“向前挺”这一神经反射似地习惯性立正动作,形象地表现出主人公因“立正”受到的无法改变的身心伤害。(1分,答动作描写可酌情给分) 3.主人公本分善良,诚恳真诚,被强行专制改造后,留下“立正”后遗症病根,难以消除,导致他的人生命运被损害。(2分)专制制度造成对人性的扭曲,对人生命运的摧残。(2分) 4.(1)概括了主人公在四个不同时期的故事情节(2)引发兴趣,让读者体味因“立正”问题带来的主人公悲剧命运(3)引发人们对专职制度、社会背景等影响人性、个人命运的深层思考(4)形象生动,言简意丰,耐人回味(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梳理故事情节的能力。思考时,可根据题干提示,按照“国民党事情—被改造时期—文革时期—文革后相遇时期”的时间顺序,围绕“立正”抓住“连长的立正”关键词来概括作答。整理情节发展的脉络,是平时训练中常做的,难度应该不大。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小说内容的感知与理解,抓住语句关键词,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从运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或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面分析作答。第一题,由“头发花白,面容憔悴”可知运用了肖像描写,然后再根据肖像描写是为了刻画人物或表达作者情感服务的;第(2)题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可知,采用的是细节描写,然后再从作者的写作意图或情感角度答出主人公因“立正”受到的无法改变的身心伤害。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本题有两问,第一问可根据主人公的言行举止等描写语句及议论性评价性的语句加以概括作答。例如,“可却受到嘉奖,说这是对领袖的忠诚”“不能怀疑他的这些话的真诚。”表现出了他诚恳真诚的性格特点。以此类推即可。第二问,涉及对小说主旨的准确把握问题。小说重点不是在揭示人性的丑恶或奴性的,而是揭示一个时代的烙印怎样强烈地加之于人性之上的。从“立正”动作的施加方的角度切入的,分析了专制主义的危害;从“立正”动作的承受方的角度切入的,分析了主人公不得不改变自己来适应那个病态社会的要求的悲剧性,最后还是回到对社会制度层面的思考上来:“正反映了国家、社会、民族的历史及时代的悲剧”。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章标题的作用,答题时,首先要知道文章标题的一般性作用: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等,然后再结合着文章具体内容来分析标题的作用。本文以“立正”为题,自然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从全文的故事内容来看,起着总结文章内容,揭示主题的作用。 考点: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华网“教育·读书”论坛以“最感动我的文学人物”为话题向网友征集文学人物点评。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选择一个令你感动的文学人物,用对偶的形式加以点评。(4分,可不拘泥于示例句子的字数

人物:大堰河

点评:用勤劳打点悲苦岁月,以爱心彰显善良人性。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

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以下是一位高三学生在寒假期间给语文老师发的一封邮件,其中有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四处并修改。(4分)

老师:

前几天我垂询您一些关于写作的问题,受益颇多。昨日我刚完成了一篇大作,烦劳您在百忙之中斧正。感激之情,无以言表,特惠赠您一张我制作的贺卡,以报恩德,祝您假期愉快!

 

查看答案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材料的内容,不超过30字。(4分)

“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人民日报》1月7日晚通过微博向网民征集“你最反感的官话套话”,引发热烈反响。这条微博已经被转发超过1万次,收到4300多条评论。“高度重视”“亲自过问”“积极、及时、立即、确保”等用语被不少网民评为“最反感”。网民“苏志强”认为,最常见的官话用语是“有关部门”,“好事都有具体的部门,坏事就是‘有关部门’”。网民“阿诺”则最讨厌听到官员说“下面,我再补充两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扪参历井仰胁息,              《蜀道难·李白》

(2)                   ,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杜甫》

(3)              ,蓝田日暖玉生烟。《锦瑟·李商隐》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荀子》)

(5)为天下笑者,何也?                    。(《过秦论·贾谊》)

(6)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郑思肖(12411318),南宋故臣,诗人画家。南宋灭亡后隐居吴下,坐卧不肯向北。

(1)诗人抓住了菊花的哪些特点来刻画菊花形象的?(4分)

(2)全诗采用了什么手法?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