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填空。(2分)
《长亭送别》为《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作者是元代戏曲作家 ,戏中的崔莺莺角色名为正旦,张珙脚色名为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4句,如超出4句,则取前4句评分)(4分)
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凭谁问: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鹏之背, 。(庄子《逍遥游))
如怨如慕, 。(苏轼《赤壁赋》)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题。
空难“见证人”——黑匣子
①空难事故发生后,飞机往往解体,甚至被烈火烧毁。人们到现场救援的时候,总是会寻找一个东西,它的名字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对了,这就是被誉为空难“见证人”的黑匣子。它可以给调查人员提供证据,帮组他们了解事故的真相。
②实际上,黑匣子并不是黑色的,而是色调较亮的“国际橘”。这种明亮显眼的颜色,以及记录仪外部的反射条带,使事故调查员在飞机失事后很快找到它。
③媒体很喜欢用“黑匣子”这个名称,但大多数专业人士不这样叫。航空专家通常把黑匣子叫作电子飞行数据记录仪。
④黑匣 子由两个设备构成:飞行数据记录仪和舱声录音器。它们在任何一架商业飞机或喷气式飞机上都是必备的。黑匣子通常安装在飞机尾部,这样在飞机失事时,它们才更容易被保存下来。数据记录仪记录飞行速度、高度、垂直加速度和燃油流量等数据。舱声录音器记录驾驶舱内的各种声音,包括通话声、发动机声、爆炸声等。黑匣子记录的飞行数据、驾驶舱的各种声音能帮助人们分析事故原因。
⑤黑匣子是由澳大利亚人戴维·沃伦博士发明的。戴维·沃伦博士的父亲死于1934年的巴斯海峡飞机失事,当时戴维只有9岁。20世纪50年代初,沃伦博士萌生了一个念头:制作一个能记录飞行数据和驾驶室对话的装置,用于帮助分析人士了解飞机失事原因。他为墨尔本航空研究中心写了一篇名为《帮助飞机失事调查的设备》的备忘录,并于1956年发明了名为“ARL飞行记忆装置”的飞行记录仪。直到5年后,他的发明才得到广泛关注,该设备最终在英国和美国投产。
⑥黑匣子装有水下定位信标,一旦其感应器接触到水,就开始发射脉冲信号,每秒发射一次,共发射30天,然后会因电池电量耗尽而停止发射。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就会给搜寻带来巨大困难。法航447航班失事坠入大西洋后,搜索人员花了两年时间才找到并打捞起黑匣子。
⑦黑匣子通常由钛或不锈钢包裹两层,而且能经受恶劣的环境条件。包含记忆板的关键部分可承受带有钢钉的227公斤的物体从3米的高度砸到它上面。研究人员尝试在1100摄氏度的火中摧毁它,把它放进有压力的盐水罐中或浸入航空燃料中,但黑匣子都安然无恙,所以黑匣子实际上是无法毁灭的。但黑匣子的功能并不像你的手机那样强大。马航MH370事件之后,专家表示,可能是时候为搜集航空数据的手段升级了。当前飞机上的数据记录仪不能与外界进行实时沟通,还没有从大型飞机上传输大量数据的能力。
(选自《读者》2014年第10期,有删改)
1. 有关黑匣子的论述,不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
A.黑匣子是飞机失事时帮助人们分析事故原因的电子飞行数据记录仪。
B.黑匣子通常安装在飞机尾部,颜色为“国际橘”,外部有反射条带。
C.黑匣子会记录飞行速度、高度、垂直加速度和燃油流量等数据。
D.黑匣子会记录驾驶舱内通话声、发动机声等各种声音及其图像。
2.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舱声录音器记录燃油油量和驾驶舱内的对话和其他各种声音,它能帮助人们对事故原因做出正确的分析。
B.1956戴维发明了飞行行记录仪之后,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5年之后该设备在英国和美国开始投产。
C.黑匣子装有水下定位信标,一旦它的感应器接触到水,就开始每秒发射脉冲信号,直到被搜索人员找到。
D.黑匣子通常由钛或不锈钢包裹两层,而且能经受恶劣的环境条件,实际上是无法毁灭的,但功能还需升级。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选自《兰亭集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悟言一室之内 悟:同“晤”
B.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修:整治
C.向之所欣 向:从前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把……看作一样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感慨系之矣
B.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C.不能喻之于怀
D.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节选第1段以抒情、议论为主,引出“死生”这一人生最重大问题,抒发人生无常、情随事迁的伤痛之感 。
B.节选第2段在上文的基础上表明作者的看法,情感虽以“悲”字作结,但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
C.节选部分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东晋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和思想修养,从而激发我们去关注个体生命的价值,探寻生存的意义。
D.节选部分在句法上骈句与散句结合,而以骈句为主,顿挫有致,洒脱流畅,具有一种清俊流动的自然之美。
对下面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登 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A.诗的形式方正,四联皆为工整的对仗,首联句中语词又有对应,结构整饬而有张力。
B.诗的前四句描写登高见闻,境界旷远,苍茫凄切;后四句抒写心中情怀,沉郁顿挫。
C.全诗情感凝聚在一个“悲”字中,悲秋之萧瑟、人生之寂寥,命运多舛而穷困潦倒。
D.作者两鬓苍苍,历经艰辛来到长江边,独自徘徊,登上高台,感叹自己多病而穷困。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即使又被风吹日晒干枯了,也不再挺直,车轮的滚动让它这样了。
B.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
C.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明白于心。
D.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哀叹我们生命的短暂,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