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浙江举办首届最美乡村评选推广活动,每当人们看到电视展播各地新农村的崭新风貌时,会惊奇地发现,有一些原本非常熟悉的山水田园、花草树木,一上了电视,竟然也是如此美丽,令人不禁感叹:平时我怎么就没发现呢?我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钱到远方去观光呢?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蔺相如固止之,曰:“ ?”曰:“不若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彼童子之师,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④钉头磷磷, 。(《阿房宫赋》)
⑤ ,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⑥故予与同社诸君子, ,而为之记。(《五人墓碑记》)
⑦ ,蓝田日暖玉生烟。(《锦瑟》)
⑧人间如梦, 。(《念奴娇﹒赤壁怀古》)
⑨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后面的题。(7分)
真州绝句
王士稹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
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
1.这首诗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2.此诗末句与前三句在内容上前后照应,请结合全诗,加以说明。(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9分)
周美字之纯,灵州回乐人。少隶朔方军,以才武称。赵保吉陷灵州,美弃其族,间走归京师。天子召见,隶禁军。契丹犯边,真宗幸澶州,御敌城北门,美慷慨自陈,愿假数骑缚契丹将至阙下,帝壮之,常令宿卫。
天圣初,德明部落寇平凉方渠,美以边侯戍边,与州将追战,破之于九井原、乌仑河,斩首甚众。累迁天武都虞侯。元昊反,陕西用兵,经略使夏竦荐其才,擢供备库使、延州兵马都监。夏人既破金明诸寨,美请于经略使范仲淹曰:“夏人新得志,其势必复来。金明当边冲,我之蔽也,今不亟完,将遂失之。”仲淹因属美复城如故。数日,贼果来,其众数万薄金明,阵于延安城北三十里。美领众二千,力战抵暮,援兵不至。乃徙兵山北,多设疑兵。夏人望见,以为救至,即引去。既而复出艾蒿寨,遂至郭北平,夜斗不解。美率众使人持一炬从间道上山,益张旗帜,四面大噪,贼惧走。获牛羊、骆驼、铠甲数千计,遂募兵筑万安城而还。敌复寇金明,美引兵由虞家堡并北山而下,敌即引退。迁文思使,徙知保安军。元昊大入,据承平寨。诸将会兵议攻讨,洛苑副使种世衡请賫三日粮直捣敌穴。美曰:“彼知我来,必设伏待我。不如间道掩其不意。”世衡不听。美独以兵西出芙蓉谷,大破敌。世衡等果无功。
自陕西用兵,诸将多不利,美前后十余战,平族帐二百,焚二十一,招种落内附者十一族,复城堡甚多。在军中所得禄赐多分其麾下有余悉飨劳之及死家无余资。
(《宋史·列传第八十二》)
1.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间走归京师 间:抄小路
B.德明部落寇平凉方渠 寇:侵犯
C.徙知保安军 知:了解
D.不如间道掩其不意 掩:袭击
2.下面句子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少隶朔方军,以才武称 苟以天下之大
B.破之于九井原、乌仑河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C.仲淹因属美复城如故 不如因而厚遇之
D.乃徙兵山北,多设疑兵 今君乃亡赵走燕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周美是灵州回乐人,在赵保吉反叛时,不顾亲族,投奔朝廷,受到皇帝的赏识,让他隶属于禁卫军。
B.德明部落反叛时,周美作战勇敢,消灭敌人众多,升迁作了天武都虞侯,并且受到经略使夏竦的举荐。
C.当数万敌兵迫近金明,在延安城北三十里布阵时,周美率领二千人奋力作战,他将军队转移到山北,多布置疑兵,让夏人误认为宋救兵到,慌忙撤退了。
D.元昊进攻大宋,周美为种世衡出主意,种世衡不听,结果周美打了胜仗,种世衡却劳师而无功。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在军中所得禄赐多分其麾下有余悉飨劳之及死家无余资。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⑴愿假数骑缚契丹将至阙下,帝壮之,常令宿卫。(4分)
⑵金明当边冲,我之蔽也,今不亟完,将遂失之。(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后面的题。(7分)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选自司马迁《鸿门宴》)
1.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感谢) B.鲰生说我曰(浅陋的小人)
C.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下来) D.距关,毋内诸侯(通“拒”,拒守)
2.下列划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予之生也幸
B.欲呼张良与俱去 舟与哨相后先
C.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
D.君为我呼入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
3.翻译下列句子。(3分)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后面的题。(16分)
神 木
李 磊
①那棵树长得并不特别,在树当中无论是相貌还是身段都算是很平庸的那一种。它生长在一座破败的祠堂背后,像一个躲得并不严实的人,露出一头蓬乱的头发。它一直偷偷摸摸地生长在高墙背后,过了上百年也没有伸出头来。如果不是它的根须穿过墙壁伸到祠堂里来,根本就不会有人在意它的存在,谁会注意一棵貌不惊人、势不惊心,甚至看上去还有些畏畏缩缩的树呢?
②有人曾爬上祠堂,去打探那棵树的尊容:那是一棵驼背的树,主干只有碗口粗,离地不足两米便枝蔓丛生,而且所有枝蔓没有一条是伸直的,都蛇一样在半空中爬行。
③我想象那棵树的样子,觉得它挺有意思。因为它的所有枝桠不分主次,都平等地拥有生长的权力,可是每根枝条的愿望都得到充分表达后,树便没了树的样子。一棵树在没有任何乔木压迫,也没有受到自然和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只要从墙后伸出头来便可以过上阳光丰足、雨水充沛的日子,而它却始终缩头缩脑,对头顶的风花雪月视而不见。
④我们关注它的那几年里,那树一直保持原状,没有长壮更没有长高,仿佛独立于世界之外。当它身边那些高大的乔木纷纷被委以重任,成为房屋的栋梁时,它却一直安安稳稳地生长在那里,年复一年地枯荣,只是维持生命存在这种状态。这样的日子谁都不知道已经持续了多少年,也没有人知道还要持续多少年。就当这棵树索然无味的生活将永无止境持续下去的时候,突然而来的一场暴风雨,打破了原有的宁静。
⑤那场暴风雨带走了村里很多东西,包括一些草垛、一些老树、老屋,还有一些人。人们在清理风暴带走了那些物件时,发现祠堂倒了。我们看清了那棵树,它的根部已有坛口粗,根部以上便扭曲如老藤。在这块水土丰盈的平原里,根有坛口粗的树木早该高耸入云了。于是我想,如果那树不是生在高墙的背后,而生长在人的身边,如果人可以轻易地接近它,随随便便地修剪几斧子,也许它会越过身边的建筑与树木,成为平原的至高点,成为栋梁之材。
⑥可是,如果它真的成为栋梁之材了,它还能站在那里吗?
⑦在重建祠堂时,有人提议将树伐掉,以除后患。而锯条却在进入那棵树的核心区域时猝然迸断。树倒下之后,人们在它核心区域看到的是一种肉红色木质,细致缜密的年轮紧紧地缩在一起,像凝固在岩石里的纹理,可以想象那些年它生长得多么艰难。
⑧树倒了可根还活着,有人毛遂自荐去挖根,可拨开泥土就傻了眼,因为他面对的不是一棵树的根,而是一棵树埋藏在地下的王国。那根不是普通乔木的须状根而是球状根,那根像红薯一样把阳光的能量与泥土的养料都悄然储存在了泥土以下。那树的根系异常浩荡,体积几与树冠等同,连青砖的墙基都被搂抱在怀中。谁能想到看上去那么卑微的一棵树,会有这么浩荡的根呢?
(选自《散文》,有删改)
1.“我”为什么觉得那棵树“挺有意思”?请根据第三段内容概括说明。(3分)
2.文章①②两段对这棵树的外形作了具体详细的描写,有什么用意?(4分)
3.赏析“可是,如果它真的成为栋梁之才了,它还能站在那里吗?”的表达效果。(4分)
4.本文托物言志,借树喻人,试探究“神木”寄寓了哪些生存智慧,并就其中一点进行简要评论。(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