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草尖上的情思 孙守名 草是大地的灵魂,是人类的朋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草尖上的情思

孙守名

草是大地的灵魂,是人类的朋友。它春萌,夏荣,秋枯,生命短暂,却谱写着壮美的诗篇。它根植大地,让绿叶摇曳着一世辉煌,一任生命中的梦想在风中飘飞……

草与所有的生命一样装点着这个生生不息的世界。有五彩缤纷花朵盛开的地方,都会有绿草与之相映相衬;它与树木为邻,与人类相伴。山川大地到处是它轻轻走过的足迹:燕子来了,它悄悄然钻出地面,“草色遥看近却无”;蛙儿叫了,它尽情地张扬着个性,铺天盖地地将绿色撒满天地间;秋风吹了,它默默地流着眼泪,无声无息地消逝着自我。草,不是大自然的宠儿,但人类却永远也不能离开它

草,孕育着生命,哺育着生灵。茫茫草原,蓝天,白云,飞驰的骏马,还有那些“草低而见的牛羊”,这是我们感到最富有诗意的景象。草,张扬自我生命的同时,又无私地哺育着以之为食的生灵。不,甚至还有我们人类。想想吧,朋友,来到世间,每当我们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首先想到的还是那些让我们生出无限敬仰的草儿。我们醉美地咀嚼着那些香喷喷的花草,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感激之情从心底必会油然而生。

草不避险恶来到世间,把生命的激情张扬到极致。平坦的大地,它生生不息,即使漫天的野火,也不能将它的生命全部夺走,待到来年春暖花开,它又默默地来到人间。它与庄稼毗邻而居,农人殚精竭虑要将其“斩草除根”,但这是怎样的痴心妄想啊!一场雨过,它又奋不顾身地冲出地面,注定,它的生命与天地争辉,与江河同在。崇山峻岭中,悬崖绝壁间,它挣脱自然的羁绊,把最伟大的生命注入这些险境中,开出五颜六色的奇迹。青松为之骄傲,白云为之喝彩。

静谧的乡村和广袤的原野是草诗意生存的栖息地。草像所有的生命一样喜爱阳光、空气和水,它是那样地醉意于静美、适宜的环境。看吧,池塘边,小路旁,空地间,它们你挨着我,我挤着你,欢天喜地过着自己天真烂漫的生活。这儿的环境舒适、安谧,暖暖的阳光温柔地抚摸,甜甜的风儿从远处飘来,静静的溪流从心头流淌,真美啊,这大美的自然!它喜爱乡村的夏夜,喜爱蛙声四鸣的日子,喜欢看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喜爱看骑着马儿从身边飞驰而过让牧歌飘扬的男男女女…… 

繁华和喧嚣走不进草儿的生命。在熙来攘往的都市,草儿被逼进狭窄的空间。它成了人们观赏的对象,那些打着饱嗝从身边走过的人让它生出无限的绝望。草儿,厌恶这里的生存空间,它看不到温暖的阳光,憎恨挡住视线与风儿的高楼大厦。在这里,它失去了本真,像所有的花和树一样,被扭曲了生命。它怕生命受到歧视,怕尊严受到践踏。它多么向往回到无边无际的荒野,多么渴望听到蛙鸣,然而,这儿,一切都没有。

草儿平凡一生,绽新绿,留清香,装点着自然,醉美于大地;草儿平凡一生,静静地来,悄悄地去。但平凡中实在是隐藏着无限的神奇与伟大,这不正和我们平平凡凡的人类几千年来重重叠叠的生活一样吗?

正因为此,草成了古往今来文人骚客笔下写得烂熟的物象。春天的草生机勃勃,诗家由此而看到生命的伟力,自然而然要歌颂一番。夏天,雨水汪洋恣肆,芳草萋萋,文人凭吊古迹,自会生出昔盛今衰之感。秋风秋雨,枯草连绵,那些伤时感怀的浪子迁客心中无限的怅惘与悲天悯人之感必会无端地袭上心头。欧阳修的《秋声赋》实在写透了草的前世今生,让我们这些粗夫莽汉读了也会生出无限的感喟。在这方面,西洋的文人和我们一样,也会有共同的思想感情。

人来到世间,何不像草一样地活着?
1.文章开头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2.联系上下文,简析“繁华和喧嚣走不进草儿的生命这句的含义。(4分)
3.赏析第二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艺术表现力。(4分)
4.文章结尾说“何不像草一样地活着”,结合全文回答,人应该学习草的哪些品格?(6分)

 

1. 内容上点明题旨,草生命短暂却一世辉煌;(2分)结构上总领全篇,统摄下文。(2分) 2. 草儿喜欢乡村原野静美、安谧的自然环境;(2分)厌恶在都市里失去本真、扭曲生命的世俗生活。(2分) 3. ①运用拟人,生动地刻画了草儿默默装点世界的可爱形象,饱含了作者对草儿的喜爱之情;②运用排比,表现草儿春夏秋三个季节的生命过程,充满了赞美之情。③锤炼字句,如“铺天盖地地将绿色撒满天地间”中“撒满”一词将无形的“绿色”写成富有质感的物象,可视可感,富有表现力。(每个要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4. ①默默地装点世界、哺育生灵的奉献精神;(2分)②不避险恶、顽强生存的抗争品格;(2分)③远离喧嚣、追求本真的生活态度。(2分)(意思正确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分析文段作用可从三个角度去思考:一从内容本身所写。就是看该句段写了什么内容,对表现主旨、抒发情感等有哪些作用。二从上下文关联。即这些句段与材料在上下文起到了什么样的关联作用。这是思考的主体部分。这时的答案应具体。如答“过渡”,必须写出由什么内容过渡到什么内容,“照应”是与哪些内容相照应。三从结合表现手法所起的作用考虑结构作用。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2. 试题分析:对文章中具体句子含意的理解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意。一般来说,对所要解释的具体句子,答案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答案或者是原句,或者需要考生运用“同义互解”和“虚实互解”等方法变通一下即可。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常需要查看它在文中的地位:如果是统领句,那么解释句意时要从后面的语段中梳理内容层次;如果是过渡句,就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准确理解它的内涵;如果是总结句,此时就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语言特色类试题,这类试题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①语句的含义和作用。对文章的语句的作用和意义进行鉴赏。 ②语言的特点。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新明快、生动形象、浅显质朴等方面思考。 ③语言的风格。有幽默、辛辣、自然和谐、含蓄、深刻等。④语言的技巧。多从修辞角度思考。⑤语言的作用。表达了什么意义,有何表达效果,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和概括散文主题类的试题,对散文主题的概括,必须是在理解语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进行。其基本方法有: 1.从寻找语段的中心句入手。文段的中心句常在段首或段尾。文体不同,所揭示的中心也就不同;小说为议论的语句;散文为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即“文眼”。 2.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入手。从文章的结构可以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进而明确作者的写作重点与中心。分析语段时,还要注意从句与句间的关系入手;明确句群所表达的重点。 3.从体会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写人的文章,由“人”及“义”;写事的文章,由“事”及“理”;写景的文章,由“景”及“情”。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概括下面语段中作者的观点。(不超过25个字)(4分)

实际上,黄灯亮起后究竟该禁行,还是加速通行?这方面也有争论。官方的说法是,实施闯黄灯罚则的目的之一在于“清空路口”;但清空路口更好的做法应该是加速通行,而非禁行。因为一旦禁行,反应不及时的车辆就会堵住路口,而加速通行就相当于加大了通过路口的车辆的数量,更有利于缓解拥堵。几年前,京城媒体曾报道过北京一名交警的指挥技巧,在每个黄灯间隙,争取多放行两辆车。

 

查看答案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句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4分)

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 

心灵如一瓢水,应该多一份纯净的荡漾,少一份浑浊的迸放。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4分)

①没有上帝来拯救我们,因为这灾难正是上帝亲手降下的。

②我们面对的是没有灵魂的敌手,因而不能以精神的优越自慰,却愈发感到了生命的卑微。

③我们反抗,但我们的反抗孤立无助,注定失败。

④大自然的恶势力轻而易举地把我们或我们的亲人毁灭。

⑤我们愤怒,但无处泄愤;我们冤屈,但永无申冤之日。

答: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①《诗》三百篇,                              。(司马迁《报任安书》)

安能以皓皓之白,                            。(《楚辞·渔父》)

③至人无己,          ,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⑤人生代代无穷已,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8分)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1)简要分析这首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赏析诗中最后一句“透”字妙处。(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