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诉衷情
劳生奔走困粗官。揽镜鬓毛斑。物外平生萧散,微宦兴阑珊。
奇胜处,每平阑【注】。定望远。好山如画,水绕云萦。无计成闲。
【注】平阑:凭栏。
1.词的上阕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试作简要分析。(5分)
2.词的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
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沈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
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且称:“琯宰相子,少自树立为醇儒,有大臣体,时论许琯才堪公辅,陛下果委而相之。观其深念主忧,义形于色,然性失于简。酷嗜鼓琴,廷兰托琯门下,贫疾昏老,依倚为非,琯爱惜人情,一至玷污。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陛下赦臣百死,再赐骸骨,天下之幸,非臣独蒙。”然帝自是不甚省录。
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一日欲杀甫及梓州刺史章彝,集吏于门。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因客耒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 《新唐书·杜甫传》
1.下列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拜:授予官职
B.外若不为杵,中衔之 衔:接受
C.帝乃解。甫谢,且称 谢: 道歉
D.甫家寓鄜,弥年艰窭 窭:贫穷
2.下列对文章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
A.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
B.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
C.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
D.臣叹其功名未就/志气挫衄/觊陛下弃细录大/所以冒死称述/涉近讦激/违忤圣心
3.对《杜甫传》理解分析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青少年时精神不振作,以至于没能中举,一生悲剧由此而来。
B.由于杜甫性格旷放,与严挺之和严武发生了冲突,最后不得不飘流到南方。
C.杜甫在给皇帝的上书中,介绍了自己的家世,自己的学问和生活境况,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干的高度自信自许、怀才不遇的感伤和希望发挥才干的企盼。
D.这段文字对杜甫的一生作了高度的赞美,尤其是对他关心朝政表示了完全的赞许。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
(2)武将出,冠钩于帘三,左右白其母,奔救得止,独杀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说话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天天说话,不见得就会说话;许多人说了一辈子话,没有说好过几句话。所谓“辩士的舌锋”“三寸不烂之舌”等赞词,正是物稀为贵的证据;文人们讲究“吐属”,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并不想做辩士、说客、文人,但是人生不外言动,除了动就只有言,所谓人情世故,一半儿是在说话里。一句话的影响,有时是你料不到的,历史和小说上有的是例子。
说话即使不比作文难,也决不比作文容易。有些人会说话不会作文,但也有些人会作文不会说话。说话不是作文,不能够一个字一个字地推敲,因而不免有疏漏散漫的地方,不如作文的谨严。但那行云流水般的自然,却决非一般文章所及,是怎样一个不易达到的境界!我们的文章哲学里虽有“用笔如舌”这样一个标准,可是古今有几个人真能“用笔如舌”呢?
我国人很早就讲究说话。《左传》《国策》《世说新语》是我们的三部说话的经典。一是外交辞令,一是纵横家言,一是清谈。你看他们的话多么婉转如意,句句字字打进人心坎里;还有一部《红楼梦》,里面的对话也极轻松、漂亮;此外汉代贾君房号为“语妙天下”,可惜留给我们的只有这一句赞词;明代柳敬亭的说书极有大名,可惜我们也无从领略;近年来的新文学,将白话文欧化,从外国文学中借用了许多活泼的、精细的表现,同时暗示我们将旧来有些表现重新咬嚼一番。这却给我们的语言一种新风味、新力量。这时期说话的艺术确有了相当的进步。论说话艺术的文字,从前著名的似乎只有韩非的 《说难》,那是一篇剖析入微的文字。现在我们能够随口举出的例子就有俞平伯君的三篇《文训》和鲁迅君的《立论》,这些都是精警之作。
我国人对于说话的态度,最高的是忘言,但也还免不了说话。其次是慎言,寡言,讷于言。这三样又有分别:慎言是小心说话,小心说话自然就少说话,少说话少出错儿;寡言是说话少,是一种深沉或贞静的性格或品德;讷于言是说不出话,是一种浑厚诚实的性格或品德。这两种多半是生成的。第三是修辞或辞令。至诚的君子,人格的力量照彻一切的阴暗;他用不着多说话,说话也无须修饰。只知讲究修饰,嘴边天花乱坠,腹中矛戟森然,那是所谓小人;他太会修饰了,倒教人不信了。他的戏法总有让人揭穿的一日。我们是介在两者之间的平凡的人,没有那伟大的魄力,可也不至于忘掉了自己。只是不能无视世故人情,我们看时候,看地方,看人,在礼貌与趣味两个条件之下,修饰我们的说话。这儿没有力,只有机智;真正的力不是修饰所可得的。我们所能希望的只是:说得少,说得好。
(选自朱自清《说话》,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A.说话很重要,有时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
B.说话如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是不易达到的境界。
C.说话不是一件容易事,要讲究说话的艺术。
D.国人很讲究说话艺术,也重视说话艺术的研究。
2.根据文意,下列事例不属于“讲究说话”的一项是( )
A.《祝福》中,当祥林嫂追问灵魂有无时,“我”回答“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B.《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劝说秦伯时指出“焉用亡郑以倍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C.《林黛玉进贾府》中,宝玉问是否读书时黛玉答复“未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D.《我与地坛》中,史铁生向朋友谈及初学写作的动机时说“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普通人不同于辩士、说客和文人,说话不需要句句字字婉转如意,但人情世故不能无视,所以也要注意说话的艺术。
B.《左转》是外交辞令的典范,《世说新语》是古人清谈的经典,《红楼梦》的对话非常精彩,作者对其都高度评价。
C.君子至诚,不善言辞;小人虚伪,巧言令色。平凡人说话无须过于讲究修饰,但也要根据对象和场合说少,说好。
D.古人对于说话的态度主要有三种:忘言;慎言,寡言,讷于言;修辞或辞令。“忘言”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境界。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40分)
世界上的许多东西正在越变越大;建筑物的高度已达到510米,游艇上的活动面积有3个足球场大,飞机客舱能安置650个座位……
于是引起了人们对“大”的思考和议论——
“越大就意味着越好吗?”
“大,又有什么不好呢?”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按要求将下面三个句子重新组成一个由三个分句构成的复句。允许删改个别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①作词家乔羽和方文山都喜欢创作抒情性的歌曲。
②乔羽喜欢质朴无华的语言风格,如《让我们荡起双桨》之类。
③清丽典雅的语言风格,如《青花瓷》,为方文山所喜爱。
要求:突出介绍乔羽的所爱与方文山不同,保持语意的连贯。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千百年后凝视王羲之的《兰亭序》, ,光是那么一点,可以领略的内涵,用十年时间去理解都不嫌多。
①碰到纸上的纤维,顺势微微回转
②单鞭蓄势,继续向左缓缓推出
③太极云手般向右下沉去,力道隐含未尽……
④仍然可以感受王羲之笔尖每一个纤细的动作
⑤“永和九年岁在癸丑”,那“永”字的一点如凌空而来的风声
A.④②①⑤③ B.⑤②①③④ C.④⑤①③② D.⑤④②③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