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观察下面这幅关于手机的漫画,请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为其题诗或配文。要求:①符合画面情...

观察下面这幅关于手机的漫画,请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为其题诗或配文。要求:符合画面情景;

    表达画面内涵;不超过40字。(5分)

满分5 manfen5.com

 

 

示例:(1)手机似美女,梦中亦共舞。心醉意迷间,已无自我在。 (2)手机奴役了人,共舞成为痛苦,总被手机牵制而行,人的自我何处寻找? (写出画面情景3分,表达画面内涵2分) 【解析】 解答此题,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具体说来,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1.仔细观察画面。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2.看画中的语言文字。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①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提供庇护和濡养。

②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

③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

④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

⑤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

⑥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

A①②③⑥④⑤      B②⑥③①④⑤ 

C②⑥④③⑤①        D①②③⑥⑤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全国食品安全整顿活动自全面展开以来,各部门深入系统地分析典型案例和当前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加大了对各类案件的查处力度。

B.全新的形式、权威的导师、优秀的学员和热情的观众,让中国好声音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选秀节目,而是一场普及率极高的音乐盛会。

C目前,我国饮用水的标准不统一,生产企业不仅无所适从,公众也容易质疑,影响行业健康发展。

D为了规范有序地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全身心地为学校教务委员会负责,为学校师生服好务,将学校校园营造成文明向上、知识一流、和谐平安的校园。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茶山竹海旅游景区内翠竹森森,遮天蔽日,浩如烟海,四季皆可观:春看竹雾,夏赏竹绿,秋览竹浪,冬观竹翠。

B重庆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公务员,符合条件的人士都可报名,这叫做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C“拼爹游戏”肆意上演,教育公平被踩在脚下,大学精神被无情玷污,这怎不让人痛心疾首

D我们都知道,雾霾天与工业污染、煤炭燃烧、汽车尾气等休戚相关,但现实中,淘汰落后产能、改变能源结构、绿色出行等措施的落实步履维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929年到1933年,美国的经济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萧条。不少电影院也不得不关门停业。邵氏兄弟毅然决定坚持下去,邵逸夫意识到,尽管在南洋已建立起自己的影业基础,但是与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有声电影相比,自己的无声电影定将被淘汰,于是他提出了拍摄有声电影的建议。

1931年,邵逸夫前往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从美国好莱坞买回了所需的“讲话机器”。虽然邵逸夫在自己的电影院里安上了有声设备,但有声影片还没拍出来。他不得不自己坐下来写剧本,两只脚被蚊虫咬得吃不消,他只好打上一桶水,把脚泡在水里。一写半个月,可是都不满意。他一边继续拍无声片,一边摸索有声片的拍摄技术。终于在摸爬滚打出一身电影制作的真功夫后,1932年,他自任制片和导演,拍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轰动一方。据说放映的时候,观众对电影中的人说话十分惊奇,只要一有声音出来,就大声欢呼!这部影片成本1万元,而仅在广州一地的放映收入,就达60万元。这一成功不仅使邵氏机构转危为安,也为邵逸夫后来大规模进行电影制作轰开了道路。邵逸夫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有声电影的开山鼻祖

1957年,邵逸夫正式移师香港,次年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20世纪60年代后,邵氏公司长期称雄港岛,曾拍摄过上千部电影。邵逸夫说:“我生产电影,就是为了满足观众的需要和愿望。我们的核心观众就是中国人,他们怀念祖国大陆,也怀念自己的文化传统。”从1958年到1973年,邵氏公司拍摄的影片,在历届亚洲电影节中共得大小奖项46项,创下中国电影史纪录。

他每天最低限度看一部电影,几十年来坚持不辍。好的电影和坏的电影他同样喜欢看,他要看好的电影好在哪里,坏的电影怎样坏。他不但是看电影最多的中国人,而且是中国最精通业务的电影企业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就精通了电影中的任何工作:剪辑、摄影、化妆、剧本、导演,样样内行。而他取得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他做事认真。他曾说:“我做事的态度,便是要把每件事都做好,即使是最微细的部分,也要彻底做好。一样事情不做到十全十美,我是绝对不放松的。”邵逸夫在每部邵氏作品的包装上都印上“邵氏出品,必属佳片”的宣传语。为了保证影片质量,他对影片严格把关。出现劣片,若无法补救,宁愿烧掉,邵氏在37年间烧掉的影片以十部计。“邵氏出品,必属佳片”此话绝非诳语。

作为亿万富翁,邵逸夫是港岛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早在1973年他就设立了邵氏基金会,致力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从1985年起,邵逸夫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中国内地。从那一年起,他平均每年都拿出1亿多港元用于支持内地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邵逸夫对中国教育事业更是情有独钟,他曾说:“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成长靠教育。”如今以“逸夫”两字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及其它文化、艺术、医疗设施遍布中国各地。

在很多人心目中,“逸夫”早已不是一个人名,而是一个美好的符号,代表着“达则兼济天下”的仁者情怀。这位让人尊敬的百岁老人,在人们心中搭建了一座“逸夫楼”。

               (摘编自耿晓星、韩梦泽《百年传奇邵逸夫大传》)

相关链接

①他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见证了中国电影从黑白到彩色的全部历史。他的邵氏电影曾经几乎垄断香港的电影工业,他的TVB迄今仍是屹立香江的电视巨无霸……他就是邵逸夫。(《新华日报》2014年1月8日

②邵逸夫一点都不掩饰自己对商业片的偏好。他坦言:“经营邵氏影城,是做生意。如果拍一部纯艺术的电影,少人看,就少得益。如果香港人喜欢艺术,可以去艺术中心。我宁愿捐钱给艺术中心,做艺术节。但是拍电影,就是要拍大家都看的片。”(百度百科)

③邵逸夫历年捐助社会公益超过100多亿港元。截至2012年,他共捐赠内地教育475亿港币,捐建项目超过6000个。汶川和雅安地震后,他都捐出1亿港币。(《人物周刊》2014年1月)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由于世界性的经济萧条,电影业也不景气,邵逸夫却准备在困境中坚持,他意识到无声电影前景黯淡,便做出了放弃无声电影改拍有声电影的决定。

B邵氏公司长期称雄港岛,拍摄了上千部电影,邵逸夫在拍摄影片时注意满足观众的需求和愿望,顺应观众的文化心理,注重商业性,更注重艺术性。

C邵逸夫拍摄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白金龙》轰动一方,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感受,票房上大获成功,这为他后来大规模进行电影制作奠定了基础。

D邵逸夫是一位精通电影的专家,他长年累月坚持看电影,使自己不但成为看电影最多的中国人,还精通了剪辑、摄影、化妆、剧本、导演等工作。

E邵逸夫乐善好施,历年对社会公益的捐助数额惊人、项目众多,尤其是他认为“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成长靠教育”,对文化教育事业他更为关注。

(2)邵逸夫能够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有声电影的开山鼻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文中说“‘邵氏出品,必属佳片’此话绝非诳语”的依据有哪些?请简要概括。(6分)

                                                                                           

                                                                                          

(4)为什么说邵逸夫“在人们的心中搭建了一座‘逸夫楼’”?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别人的城市,我们的家

①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感觉,在城市中穿行,我很容易想起这样一句话:这是别人的城市。每每审视自己与城市的关系的时候,这个句子总不由自主地跳入我的脑海。

②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能在内心深处把自己融进城市,把城市看成是自己的。事实上我也曾这样努力过。脚下这座城市,我也生活了将近二十年,比在老家生活的时间还长,但至今对这座城市却常感陌生。真有点莫名其妙。我很佩服,也很羡慕一种人。那种人有这样的本事:好像处处都是他们熟悉的自小长大的地方,每处地方他们都能迅速融入其中,在其中交朋结友,郊游,逛街,工作,生活,如鱼得水。只是偶尔因语言的差别才会突然记起他们不是本地人,除此之外,他们甚至比本地人还本地人。

③在城市中生活却没有融入城市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我常百思不得其解。每每夜深人静或在别人的城市里行走时,儿时那些残旧的老屋、清澈的小溪、坎坷的青草坡、淳朴的笑容、温热而熟悉的乡音扑面而来。为什么入梦的不是暖昧的霓虹灯、川流不息的车辆、焦虑和激动的人群呢?

④人们常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难道城市也因熟悉而让自己漠然了?可能是吧,但也不尽然,否则又如何解释颤动内心那根柔软相思之弦的,常是老家那些景物,而非这个城市或那个城市的灯红酒绿呢?也许用“距离产生美”来解释更能让自己满意,也更合情合理一点。归根结底,可能还是因为就像人不可能有两次生命一样有两个故乡吧。而故乡正是给了我们生命的地方,那是来自血源的、无法忘怀的记忆。这样的记忆,会让我们的灵魂一生都散发着与生俱来的那种甜甜的、忧伤的、淡淡的味道,总在不经意之间告诉我们:你从何而来!这样的感觉就像一根线牵着飘飞的风筝,无论飞得多远,总与捏线的手息息相连,一刻不离。

⑤在城市中生活,其实早已把家放置在别人的城市里,成为别人城市里的故乡人了。从乡村到城市,并将在城市里长久地生活下去,这与故乡一样似乎也成为无法改变的选择和事实。而在这样的选择和事实中,透过钢筋水泥筑的窗口,让目光擦过云烟——眺望,云烟背后是故乡啊!这样的动作我们重复了多少年。就算如此,多少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能说不习惯城市的生活吗?当然不能,否则就是矫情了。在城市里求学,工作,结婚……更多的时候,我们心安理得地渴望着城市里的物质生活,奔走和拼搏,寻找和追寻着往往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那么,这时如果让我们忘却那么多年在城市里的生活痕迹,重新回到儿时生活的地方去,可能吗?

⑥让我们大声、勇敢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的家!

⑦城市里有我们留下的太多的东西。约会时的那棵树,工作的那张办公桌,购物的商店,每天回去的宿舍,夜夜睡觉的床,天天待在一起的亲人,那么多熟悉或陌生的朋友和同事,还有逐渐养成的生活习惯,一切的一切,早已融进了我们的血液,时时刻刻流动着。这是别人的城市,却有我们的家。

⑧就这样,我们在城市里生活着,就这样,我们在城市里想着自己的故乡。城市是别人的城市吗?故乡是我们的故乡吗?我不知道。也不想分得那么清楚。只知道就算是在别人的城市里生活和在梦里的故乡中穿梭,仍有一种感觉有点甜,有点酸,有点惆怅,仍有一些暖暖的东西在内心深处像老家门前的小溪悄悄地流着,冲刷和温暖着被生活磨砺得略显麻木或伤了的心灵,让人舒服,让人感动。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让我们大声、勇敢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的家!’”表达了作者面对城市生活时的一种自信和自豪。 

B.作者对生活了将近二十年的城市感到陌生,叙写中有自卑和自责;认为那种习惯了城市生活却非说不习惯的说法是矫情的。

C.本文抒写了作者对城市生活的真切感受,既有对乡村的依恋,又有对城市生活的热爱,笔触细腻,语言质朴而清新。

D.文章以“别人的城市,我们的家”为题,又在文中说“把家放置在别人的城市里,成为别人城市里的故乡人”,都显露出作者从乡村到城市后那种无限的伤感和悲哀。

E.文章运用对比写法,在深入剖析城市与乡村存在着巨大差距的现状后,明白了自己不能融入城市生活的原因。

(2)段中写到了“我很佩服,也很羡慕”那种“比本地人还本地人”的人,请分析作者写这种人的作用和好处。(6分)

答:                                                                               

                                                                                    

(3)作者说“在城市中生活却感受不到自己融入城市。为什么会这样?我常百思不得其解。”其实作者已在文中对“为什么”作了解答,那么作者是如何解答的呢?请结合第④段的内容回答。(6分)

                                                                              

                                                                              

(4)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这是别人的城市,却有我们的家”?请联系全文作答。(8分)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一观点?

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