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②孟子曰:“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下》)

孟子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 离娄上》)

(1)上面两个选段讲述了共同的教育理念,请概括。(2分)

(2)请分别站在教师和学生的角度,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孟子的“教亦多术”?请简析。(4分)

 

(1)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注重教育时机。(2分) (2站在教师的角度,通过不屑之教或者不言之教,使其反省自身,唤醒其自省的可能。(2分,意思对即可。)站在学生的角度,需要注意学习的自动自发,自得之。(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先根据对文段内容的疏通及理解,从语段中筛选出能体现教育理念的关键词,然后根据意思,归纳出相同的教育理念。例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不屑之教诲”是因材施教,注重教育时机。第二问,要首先理解孟子的“教亦多术”的意思,然后再联系现实生活实际,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来阐述理解与看法,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6分)

A.病中的高老太爷依旧记挂亲事,他变得亲切慈祥,他让觉慧叫回觉民,并且答应不再提及冯家的亲事。老太爷死后,克字辈弟兄们为家产分配发生纠纷。封建大家庭土崩瓦解。(《家》)

B.镇守海门的周琼来信,为其儿子向贾政求亲,贾政觉得其子和探春倒也相配,便有了答应的意思。得知此消息,赵姨娘反倒高兴起来。宝玉初闻探春要远嫁时,虽悲分离,但后来似有所悟,转悲为喜。(《红楼梦》)

C.发财后的查理搭船返回法国,在船上,他认识了贵族奥勃里翁侯爵,侯爵的女儿正嫁不出去,查理为了高攀贵族,和侯爵的女儿展开交往。然后写信告知欧也妮,使得欧也妮非常伤心。(《欧也妮葛朗台》)

D.孙坚得到传国玉玺,找个托辞就离开。有人密报袁绍,袁绍质问孙坚,孙坚矢口否认。并立下重誓,最后誓言应验,他金疮崩裂而死,临死前交代家人,内事不决问周瑜。

E.冯云卿拐弯抹角的劝自己的女儿眉卿接近吴荪甫,女儿出门后,他有几分得意,又有几分难受。可惜最后冯云卿仍然是人财两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未展芭蕉

(唐)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两首诗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有何相似之处。(2分)

(2)试比较分析这两首诗所运用的表现手法的不同点。(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5分)

汤琵琶传

【清】王猷定

汤应曾,邳州人,善弹琵琶,故人呼为汤琵琶云。幼好音律,闻歌声辄哭。已学歌,歌罢又哭。世庙①时,李东垣善琵琶,江对峰传之,名播京师。江死,陈州蒋山人独传其妙。时周藩王有女乐数十部,咸习其技,莫之能善也,王以为恨。应曾往学之,不期年而成。闻于王,王召见,赐以碧镂牙嵌琵琶,令著宫锦衣,殿上弹《胡笳十八拍》,激楚动人。王深赏,岁给米万斛,以养其母。应曾由是名著大梁间。

后征西王将军招之幕中,随历嘉峪、张掖、酒泉诸地,每猎及阅士,令弹塞上之曲。戏下②颜骨打者,善战阵,其临敌令曾为壮士声,乃上马杀贼。一日大雪,至榆关,马上闻觱篥,忽思母痛哭,遂别将军去。

襄王闻其名,使人聘之。居楚者三年。偶泛洞庭,风涛大作,舟人惶扰失措,应曾匡坐弹《洞庭秋思》,稍定。舟泊岸,见一老猿,须眉甚古,自丛箐中跳入蓬窗,哀号中夜。天明,忽抱琵琶跃水中,不知所在。自失故物,辄惆怅不复弹。

已归省母,母尚健,而妇已亡。母告以:妇亡之夕,有猿啼户外,启户不见。妇谓我曰:吾迟郎不至,而闻猿啼,何也?吾殆死,惟久不闻郎琵琶声,倘归,为我一奏石楠之下。’”应曾闻母言,掩抑哀痛不自胜。夕陈酒浆,弹琵琶于其墓而祭之。自是猖狂自放,日荒酒色。值寇乱,负母鬻食兵间。

曾年六十余,流落淮浦。有桃源人见而怜之,载其母同至桃源。后不知所终。

轸石王子③曰:戊子秋,予乞食遇曾公路浦,已不复见君曩者衣宫锦之盛矣。明年,复访曾,曾坐土锉④中作食,奉匕箸于母。人争贱之,予肃然加敬焉。曾仰天叹日:世鲜知音,吾事老母百年后,将投身黄河之岸矣!”予凄然许曾立传。越五年,乃克为之。呜呼!世之沦落不偶⑤,而叹息于知音之寡者,独曾也乎哉?

选自《明文授读》,有删节

注:①世庙:明代崇祯皇帝庙号。②戏下:麾下。③轸石王子:作者自称。④土锉:土锅。⑤不偶:命运不好。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死,惟久不闻郎琵琶声            殆:大概    

B洞庭,风涛大作李东垣善琵琶      泛:泛舟

C.其临敌令曾壮士声                  为:替

D.自是猖狂自放,日酒色              荒:放纵,逸乐过度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说明汤应曾“善弹琵琶”的一组是(   (3分)

①幼好音律,闻歌声辄哭。已学歌,歌罢又哭

②殿上弹《胡笳十八拍》,激楚动人

③每猎及阅士,令弹塞上之曲

④其临敌令曾为壮士声,乃上马杀贼

⑤见一老猿,须眉甚古,自丛箐中跳入蓬窗,哀号中夜

⑥夕陈酒浆,弹琵琶于其墓而祭之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汤应曾是一个有天赋的艺人。他从小对音乐很有兴趣,长大后弹得一手好琵琶。他后来曾在王公贵人家中献技。

B.汤应曾对母亲、妻子充满感情。他为了生计远离家乡,连妻子死去都来不及见一面,妻子临死之前的一番埋怨他的话使得他后来不再操旧艺,最后猖狂自放,日荒酒色。

C.汤应曾六十多岁的时候,流落在淮浦一带,后来他和母亲跟随桃源人一同到了桃源。然后就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了。汤琵琶就这样淡出人们的视野,这个结局也为下文作者的议论抒情张本。

D.作者对汤应曾十分同情,并且借他的身世,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知音难逢的感慨。同时作者善于运用点染、烘托等多种手法来叙事状物,抒情色彩浓厚。
4.将文中的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咸习其技,莫之能善也,王以为恨。3分

(2)人争贱之,而予肃然加敬焉。3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                  。(李白蜀道难》)

(2)过蒙拔擢,           ,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李密《陈情表》)

(3)                  ,苟余情其信芳。(屈原离骚》)

(4)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5)商旅不行,                  范仲淹《岳阳楼记》

(6)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 康德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顾城

要求:①选好角度,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