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2分) 与荆南乐秀才书 (宋)欧阳修 修顿首白秀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2分)

与荆南乐秀才书

(宋)欧阳修

修顿首白秀才足下。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田秀才西来,辱书;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比又辱书。仆有罪之人,人所共弃,而足下礼如此,何以当之?当之未暇答,宜遂绝,而再书;再而未答,益宜绝,而又辱之。何其勤之甚也!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盖足下力学好问,急于自为谋而然也。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此似有所过听也。

仆少从进士举于有司,学为诗赋,以备程试,凡三举而得第。与士君子相识者多,故往往能道仆名字,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或过称其文字。故使足下闻仆虚名,而欲见其所为者,由此也。

仆少孤贫,贪禄仕以养亲,不暇就师经,以学圣人之遗业。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然有司过采,屡以先多士。及得第已来,自以前所为不足以称有司之举而当长者之知,始大改其为,庶几有立。然言出而罪至,学成而身辱,为彼则获誉,为此则受祸,此明效也。

夫时文虽曰浮巧,然其为功,亦不易也。仆天姿不好而强为之,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先辈①少年志盛,方欲取荣誉于世,则莫若顺时。天圣中,天子下诏书,敕学者去浮华,其后风俗大变。今时之士大夫所为,彬彬有两汉之风矣。先辈往学之,非徒足以顺时取誉而已,如其至之,是直齐肩于两汉之士也。若仆者,其前所为既不足学,其后所为慎不可学,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为此也。

在《易》之《困》曰:“有言不信。”谓夫人方困时,其言不为人所信也。今可谓困矣,安足为足下所取信哉?辱书既多且切,不敢不答。幸察。

【注】①先辈:对乐秀才的尊称。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4分)

(1)及门而            (2)而足下礼如此        

(3)而再            (4)不暇就师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对当时的应举文字,颇有微词,但乐生意欲参加科举考试,所以只能建议他“顺时”而为。

B.作者因写时文而遭毁誉,认为自己不值得乐生学习、效仿,所以多次婉拒他索要文字的请求。

C.作者认为要作文,就应该学习古人,去除浅薄雕饰的文字与习气,才能达到两汉那样文质彬彬的境界。

D.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表达委婉;通过现身说法,运用对比,巧妙地表明了作者对时文的不同看法。
3.结合全文,欧阳修认为自己的文章“不足学”“不可学”的原因有哪些?(3分)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谓夫人方困时,其言不为人所信也。(3分)

(2)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3分)

(3)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4分)

(4)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2分)

 

1.(1)拿着礼物求见;(2)我;(3)谦辞,承蒙;(4)努力钻研、探究。 2.B 3.(1)中进士前徒有虚名,文字浮薄(2)中进士之后的文章,不顺时,易获罪(3)时文风俗已变,学好可以齐肩于两汉。 4. (1)说的是人正处于困窘时,他的话不被别人信服。(“方”1分,正;“为……所”被动句式1分;句意1分) (2)当初您常认为我没有出息,不会经营产业,比不上刘仲勤勉努力。现在我的产业和刘仲相比,谁的多呢? (3)纵使江东的父老乡亲觉得我可怜,让我做王,我又能有什么面目见他们?即使他们什么都不说,我难道就不会在心中有愧吗? (4)我的过错竟到这种地步吗!拿这件事怎么办呢?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C中的交劝:共同劝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B“认为自己不值得乐生学习、效仿”不对,是因为现在自己的环境困厄了,不值得被先生您所取信。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内容要点题,要结合文本的所有内容筛选概括,找出相应区间,分点概括,要准确、全面。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在文章中往往表现出阐述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复杂性,这是阅读的难点所在。因此,在阅读中一定要把握关键,具体辨别,严格筛选,这样才能在众多的材料中略过那些无关的信息,抓住主要信息。辨别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通过整体阅读,筛选和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态度。这方面的信息一般隐含在文章的材料及作者相关的评说中,做题时一定要准确分析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与思想倾向,并要具备一定的抽象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我(欧阳修)顿首禀告乐秀才足下。当初乘船相遇,多次承蒙您来看我。又承蒙您把自己所写的一册文集(送给我),先写书信给我,后来又带着见面礼来到我家。田秀才从西来,承蒙您给我来信;那以后我的家奴从府回到县里,又收到您的来信。我是有罪之人,众人所共同鄙弃,但是您尊重我的礼节像这样,我怎么能担当得起呢?当时我没空回复您,(您)应该就断绝交往的,但是您再次给我书信;再次来信我(依然)没有回复,您更加应该与我断绝交往,可是又承蒙您给我来信。这样的殷勤真是太过了啊!像我欧阳修这样的,不过是天下不得志又卑微的人而已,哪里值得让您恳切到如此程度呢?大概先生您致力于学问,急于为自己谋划才这样吧。但是承蒙先生您索求我所写的文字,这好像就过于相信听闻了。 我年轻时从考中进士到被举荐到相关部门(任职)。学习写作诗赋,用来准备科举考试,总共考了三次才考中。同读书人相识的很多,所以常常(有人)能说起我的名字,而且又因为跟我交往的人偏爱我,有的就会过分称赞我的文字。所以使先生听到我的虚名,而且想见识我所写的文章,原因就是这样吧。 我从小父亲早逝,家境贫寒,贪图薪水官职来供养母亲,没有时间跟从老师极力钻研经籍,研习圣人留传的学业。而(我)广泛粗略地阅读经书史籍,姑且盲随世俗,写所谓的时文的原因,都是穿凿经书传文,把彼此的说法并联到一起,而成为漂浮浅薄的文字,生怕不能取悦时人,没有高超出众像古人那样自成一家之言。但是相关部门却过高抬举采用,常常以为(我的文字)走在了其他读书人的前面。等到中进士以来,我自己认为以前所写的文章不值得与有司的举荐和长者的知遇相称,于是彻底改变写作风格,差不多有了可以立世的文字。但是(我)言语一出就罪行来到,学业有成却身心受辱,写作时文就能获誉,自成一家之言就要受祸,这是明摆着的结果。 那些时文虽然说浮巧,然而要写得成功,也不容易。我的资质一般但勉强去写它,因此与同时代人所写的相比,更加不工巧,但已足以凭借它获得俸禄官位并谋取名誉,是顺应时俗的缘故。先辈您年轻气盛,正想在世上取得荣誉,那么不如顺从时俗。天圣年间,皇上下诏书,敕令学者摒弃浮华,这以后文风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读书人所写的文章,文雅适当有两汉的风采了。先辈您去学习它,不只是顺应时俗取得荣誉而已,如果达到高的境界,这是同两汉时期士子的文章价值高度相当的。像我,那以前所写的文章已经不值得学,以后所写的文章(有风险)谨慎不能学,因此我犹豫不敢拿出自己所写的文章,因为这个原因。 在《易经》的《困》篇中有这样的话:“有些话不能相信。”说的是人正处于困厄时,他的话不被别人信服。现在(我的处境)可以说困厄了,怎么值得被先生您所取信呢?承蒙您的书信既多且殷切,我不敢不回复。恳请先生您明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点字的活用情况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沛公其计                   B大王起微细

然孔子                     单父人吕公沛令

C沛公百余骑                 D诸将及士卒多亡归

公始常欲此女,与贵人         厚币委质事楚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高祖狎侮诸客           B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俗之所欲,而予之         欲客往赴秦军

C见信死,且喜怜之       D刘季多大言,少成事 

  穷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吕公因目留高祖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秦王大喜,传以美人及左右         B高祖为亭长,素诸吏          

   去辄烧绝栈道……,亦项羽无东意    愿以十五城

C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             D于是沛公起,摄衣

  君子没世而名不称焉                 广不大将军而起行

 

查看答案

下列表述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各位书友!新版《普希金诗选》业已售罄。本店正在组织货源,一旦到货,当函请各位光临!

B先生迟暮之年,仍躬耕三尺讲台,实令后学感佩!值此六十华诞之日,恭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C回想起老师们对我们的谆谆教导,我们耿耿于怀。

D本刊诚邀同学们踊跃投稿,同时本刊对希望发表文章的同学也会鼎力相助。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柳永自从步入词坛以后,整个文学界面貌为之一新,出现了新的格律和更丰厚的创作内容,词坛有了第一位专业词人。

B养老“双轨制”,是造成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待遇差距大的原因之一。国家已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行养老“双轨制”所导致的不合理差距问题的解决。

C适度限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引导外来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有利于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的理智选择,应当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D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一种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另一种是学术研究人才的高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