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2分) 东坡先生墓志铭(有删改) 苏 辙 予兄子瞻,谪居海...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2分)

      东坡先生墓志铭(有删改)

 

予兄子瞻,谪居海南。夏六月,公被命渡海北归。秋七月,被病,卒于毗陵。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呜呼!斯人坠矣,后生安所复仰?”

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公亦奋厉有当世志。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嘉祐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梅圣俞时与其事,得公《论刑赏》,以示文忠。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

通判杭州。公于其间,常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高丽入贡使者凌蔑州郡,押伴使臣皆乘势骄横,至与钤辖亢礼。公使人谓之曰:“远夷慕化而来,理必恭顺,今甚暴恣,非汝导之,不至是也。不悛,当奏之。”押伴者惧,为之小敛。吏民畏爱,及罢去,犹谓之学士,而不言姓。

自密徙徐。会河决曹村,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公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公履屦杖策,亲入武卫营,呼其卒长,谓之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卒长呼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效命之秋也。”堤成,水至堤下,害不及城,民心乃安。然雨日夜不止,河势益暴,城不沉者三板。公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闻。

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孔子谓伯夷、叔齐古之贤人,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公实有焉。
1.解释加点字词 (2分)

(1)冠,学通经史(               (2)卒城以闻(        
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2分)

(2)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2分)
3.与“吾谁与守”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

B.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C.渺渺兮予怀(《前赤壁赋》)

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4.请用“/”的符号给下列句子断句。(2分)

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效命之秋也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苏轼才华出众。少时对古今成败之事总能说清其要害。参加科举考试,所撰文章论述国家刑赏之事,深受欧阳修、梅圣俞赞赏。

B.苏轼依法治吏。接待高丽使者的官吏仗势横行,不守礼法,苏轼派人前去训斥,并把此事上奏朝廷。这些官吏因惧怕而有所收敛。

C.苏轼一心为民。大水将冲决徐州城,人手不足,他亲至武卫营请禁军出力抗洪。河水暴涨,情势危急,他坚守城头,公而忘私。

D.苏轼德行高尚。他称颂善人善举,斥责恶人恶行,爱憎分明。遇见正义的事情就奋勇去做,不顾危害。苏辙称其有古代贤人的美德。

 

1.比:等到 完:使……完整(保全) 2.(1)几百个太学生,相继(一个接一个)在慧林寺院施饭给僧人。(相率、在地点前省略介词“于”,翻译时前置)(2分) (2)欧阳修又惊又喜,(“认为”亦可)把他当作奇才,想要把他在众多士子中评为第一。(“以为、冠”各1分) 3.A(2分) 4.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效命之秋也。(2分) 5.B(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方法有:课内联想法、成语迁移法、句子结构分析法、字形分析法。第一句中“比冠,学通经史”中的“比”在课内学过,《陈涉世家》中“比至陈,车六七百乘”,由此可以知道应解释为“等到”。第二句“卒完城以闻”中的“完”属于词类活用,活用为使动词,使……完整。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此类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第一句中:“相率”相继;“饭”,名词做动词,施饭;“饭僧慧林佛舍”在地点前省略介词“于”,翻译时前置。第二句中:“以为”,以之为,把他当作;“冠”,评为第一。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式。文言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每一种句式都有其特点和翻译的方式。“吾谁与守”是倒装句中的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应为“我与谁守”;A项,“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而攻坚强者莫能胜之”;B项,“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中“见……于”表被动,是被动句;C项,“渺渺兮予怀”是主谓倒装,正常语序为“予怀渺渺”;D项,“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于”表状语后置。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首先回归文本,把握句子所在语段的意思;然后到所给的句子中寻找断句的标志。“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效命之秋也”,判断句式“效命之秋也”;名词代词,“涂潦”“吾侪小人”。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此题的做法如下,先浏览选项,确定其在文中的位置,然后具体将选项与文中原句进行比较以发现问题。此类题目的误区有:事件张冠李戴、时间地点迁移、曲解实虚词等。首先要审清题意要求,选不正确的一项,其中三项正确。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小心比对,看是否搞混做事情况。B项,“并把此事上奏朝廷”错误,原文中写“不悛,当奏之。”就是说如果不悔改的话,才会上报朝廷。而非已经上报朝廷。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诗歌鉴赏,完成题目(5分)

商调·黄莺儿 赠燕

张潮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成口张状,故称花口。
1.“黄莺儿”是这首作品的          (1分),本首作品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其中之一是                (1分)。
2.作品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情感?(3分)

 

查看答案

默写,任选5句(5分)(若多填则按照顺序取前5句)

1.燎沉香,             

2.           ,为谁流下潇湘去。

3.望西都,             

4.            ,总是离人泪。

5.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6.寄蜉蝣于天地,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共15分)

消逝的钟声

史铁生

①站在台阶上张望那条小街的时候,我大约两岁多。

②终于有一天奶奶领我走下台阶,走向小街的东端。我一直猜想那儿就是地的尽头,世界将在那儿陷落、消失——因为太阳从那儿爬上来的时候,它的背后好象什么也没有。谁料,那儿更像是一个喧闹的世界的开端。那儿交叉着另一条小街,那街上有酒馆,有杂货铺,有油坊、粮店和小吃摊;因为有小吃摊,那儿成为我多年之中最向往的去处。那儿还有从城外走来的骆驼队。“什么呀,奶奶?”“啊,骆驼。”“干嘛呢,它们?”“驮煤。”“驮到哪儿去呀?”“驮进城里。”驼铃一路丁零当啷地响,骆驼的大脚趟起尘土,昂首挺胸目空一切,七八头骆驼不紧不慢招摇过市,行人和车马都给它让路。我望着骆驼来的方向问:“那儿是哪儿?”奶奶说:“再往北就出城啦。”“出城了是哪儿呀?”“是城外。”“城外什么样儿?”“行了,别问啦!”我很想去看看城外,可奶奶领我朝另一个方向走。我说 “不,我想去城外”,我说“奶奶我想去城外看看”,我不走了,蹲在地上不起来。奶奶拉起我往前走,我就哭。“带你去个更好玩儿的地方不好吗?那儿有好些小朋友……”我不听,一路哭。

③越走越有些荒疏了,房屋零乱,住户也渐渐稀少。沿一道灰色的砖墙走了好一会儿,进了一个大门。啊,大门里豁然开朗,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大片大片的寂静树林,碎石小路蜿蜒其间;满地的落叶在风中滚动,踩上去吱吱作响;麻雀和灰喜鹊在林中草地上蹦蹦跳跳,坦然觅食。我止住哭声。我平生第一次看见了教堂,细密如烟的树枝后面,夕阳正染红了它的尖顶。

④我跟着奶奶进了一座拱门,穿过长廊,走进一间宽大的房子。那儿有很多孩子,他们坐在高大的桌子后面只能露出脸。他们在唱歌。一个穿长袍的大胡子老头儿弹响风琴,琴声飘荡,满屋子里的阳光好像也随之飞扬起来。奶奶拉着我退出去,退到门口。唱歌的孩子里面有我的堂兄,他看见了我们但不走过来,唯努力地唱歌。那样的琴声和歌声我从未听过,宁静又欢欣,一排排古旧的桌椅、沉暗的墙壁、高阔的屋顶也似都活泼起来,与窗外的晴空和树林连成一气。那一刻,无数的音符浸没了我,最后它们一下子钻进我的心中。后来奶奶常对别人说:“琴声一响,这孩子就傻了似地不哭也不闹了。”我多么羡慕我的堂兄,羡慕所有那些孩子,羡慕那一刻的光线与声音,有形与无形。我呆呆地站着,徒然地睁大眼睛,其实不能听也不能看了,有个懵懂的东西第一次被惊动了——那也许就是灵魂吧。后来的事都记不大清了,好象那个大胡子的老头儿走过来摸了摸我的头,然后光线就暗下去,屋子里的孩子都没有了,再后来我和奶奶又走在那片树林里了,还有我的堂兄。堂兄把一个纸袋撕开,掏出一个彩蛋和几颗糖果,说是幼儿园给的圣诞礼物。

⑤这时候,晚祈的钟声敲响了——唔,就是这声音,就是它!这就是我曾听到过的那种缥缥缈缈响在天空里的声音啊!

⑥“它在哪儿呀,奶奶?”

⑦“什么,你说什么?”

⑧“这声音啊,奶奶,这声音我听见过。”

⑨“钟声吗?啊,就在那钟楼的尖顶下面。”

⑩这时我才知道,我一来到世上就听到的那种声音就是这教堂的钟声,就是从那尖顶下发出的。暮色浓重了,钟楼的尖顶上已经没有了阳光。风吹过树林,带走了麻雀和灰喜鹊的欢叫。钟声沉稳、悠扬、飘飘荡荡,连接起晚霞与初月,扩展到天的深处或地的尽头……

⑾不知奶奶那天为什么要带我到那儿去,以及后来为什么再也没去过。

⑿不知何时,天空中的钟声已经停止,并且在这块土地上长久地消逝了。

⒀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教堂和幼儿园在我们去过之后不久便都被拆除了。我想,奶奶当年带我到那儿去,必是想在那幼儿园也给我报个名,但未如愿。

⒁再次听见那样的钟声是在40年以后了。那年,我和妻子坐了八九个小时飞机,到了地球另一面,到了一座美丽的城市,一走进那座城市我就听见了它。在清洁的空气里,在透澈的阳光中和涌动的海浪上面,在安静的小街,在那座城市的所有地方,随时都听见它在自由地飘荡。我和妻子在那钟声中慢慢地走,认真地听它,我好象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整个世界都好象回到了童年。对于故乡,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析】
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1.第②段中划线句中运用了拟人手法,它的表达效果是            。(2分)
2.第④段画横线句的含义是                      。(2分)
3.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第⑩段画线句。(3分) 
4.下列对散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开头用“张望”“终于”“一直”猜想”等词,流露出作者幼时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也为下文写自己到了外面世界目不暇接的情形作了铺垫。

B.文章第②段写我与奶奶的对话很是简洁,朴实而有趣,也更加形象地突出了幼时的作者来到外边世界时不听奶奶话的一面。

C第③段中教堂外的景色描写中,传递出教堂带给史铁生的凄凉落寞的心理感受。

D.第④段中“琴声一响,这孩子就傻了似地不哭也不闹了。” 这句话侧面印证了幼时的“我”听到琴声痴迷的情态。

E.本文围绕听到钟声的几次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更将这一种特殊的人生体验上升到对故乡新的理解的高度。
5.最后一段中,作者认为“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在《想北平》中,老舍认为伦敦、罗马、巴黎都比不上故土北平。这两者的看法你认为矛盾吗,请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80字)(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2分)

我们的文化需要培育科学精神

①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文化,由儒释道合力构成,领跑者无疑是儒家文化。因而我们的人文精神,便被打上了儒家道德文章的烙印。笃信“德成而上,艺成而下”。在国人眼中,科学乃器者、术者、艺者。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文化的中心要点就是一个‘道’字”。道的阐释者——中国士大夫阶层——的常态是坐而论道。道者,人道、天道也。前者人伦之道,后者自然之道。尤以人伦之道最为强势。“铁肩担道义”,所担者,人伦之道,而非真理。这种文化心态一直持续到20世纪。

②我们的文化有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却罕有科学精神。最然中国有四大发明,有浑天仪、圆周率等,但这些都是科学发明,不等于科学精神。默顿认为,科学在不同的社会结构中都会发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社会结构,都有可能为科学精神的充分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民主制度与科学精神有最高度的吻合,因而是科学精神的最佳拍档。而我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难以在制度上保障科学及其科学精神的同步发展。

③20世纪被称作科学世纪,“这不仅因为二十世纪有诸多伟大的科学发现和科学成就,而且因为科学通过技术手段,转化为前所未有的物质力量,给人类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科学渗入人类知识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成为‘真理’的代名词”。然而,什么是科学精神,人们却始终争论不休。

④默顿给出科学精神的四个特点:第一,科学精神具有普遍主义。普遍主义的直接表达方式是真理。也就是说,科学是真理。真理与种族、国籍、宗教、阶级和个人品质无关。真理是赤裸的。科学探索就是追求真理。第二,科学精神具有“公有性”。意指科学不是个人的财产,而是与社会性的、尤其与科学共同体密切相关。即便以个人名义命名的学说、定律,也不是个人财产。牛顿名言清楚地表达了科学的这一性质:“如果我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第三,科学具有无私利性。所谓无私利性,“既不等同于利他主义,也与利己主义行动无关”。它是“求知的热情、无尽的好奇心、对人类利益的无私关怀” 的产物。准确地说,科学(   )利益的产物,(     )出于求知和好奇,(   )为知识而知识。这同样是单纯地追求真理的结果。第四,科学具有“有条理的怀疑主义”。是借助专业知识、逻辑和经验对现有的知识进行质疑。这种精神就是笛卡尔的普遍怀疑的精神。“我只求专门研究真理,所以我想,我的做法应当完全相反,凡有疑窦的意见,统统认作绝对的虚假,加以排除,看看心中是否还剩下什么不可怀疑的东西”。笛卡尔的普遍怀疑是一种方法,是为寻找真理服务的。通过普遍怀疑,一旦发现确凿无疑的东西,便是发现了真理。科学的本性是求知,求知即是寻求真理。科学精神最精要的内涵是追求真理。默顿提出的科学的精神气质,归结起来就是:科学就是寻求真理。不是出于功利目的,而是为求知而求真理。真理与身份、种族、等级等无关。

⑤梁启超在谈及科学与东西方文化时,批评国人对待科学的态度,认为,国人把科学看得太低、太粗。以为“科学无论如何高深,总不过属于艺和器那部分,这部分原是学问的粗迹,懂得不算稀奇,不懂得不算耻辱”。其次,将科学看得太呆太窄。莫不要说厌恶科学的人,“就是相对尊重科学的人,还是十个有九个不了解科学性质。他们只知道科学研究所产生的结果的价值,而不知道科学本身的价值”。

⑥我们的文化传统,原本缺乏科学精神。进入20世纪,我们没有真正意义上找到科学精神赖以滋生和发展的“最佳拍档”。我们确实是随着世界现代化进程走向现代、走向科学。但是,用时下流行的语言,我们是被现代化、被科学化。我们接受现代技术、设备、生产线,却没有来得及在我们的文化中,适时接受乃至培育出科学精神。令人担忧的是,由于科学在近现代社会明显的物质效用,因而它“一直享有巨大的威望。人们期待它解决一切问题,深入理解全部存在,帮助满足任何一种需求。……当科学成为我们时代的标志之时,恰恰是它不再以科学形态出现的时候”。贪欲使人背离了科学,而将其中的技术运用到极限。现代人只占有技术,甚至是技术的物质结果,却不享有任何科学。尽管我们自诩我们的时代是科学的时代,但是,人类与科学精神的距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遥远。科学“精神本身被技术过程吞噬了”,造成科学服从技术,技术服从人的物欲的结果。在举国推动文化大发展的时候,在我们的文化中培育科学精神,是文化发展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

(摘自《民主与科学》)杂志2012年第一期,有删改)
1.第一段“这种文化心态”是指                    。(2分)
2.根据文意,可依次填入第4段空格处的一项是(      )。(2分)

A.是、也是、即          B.要么是、要么是、即

C.首先是、然后、也      D.不是、而是、是
3.简析第5段在文中的作用                        。(3分)
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并不能为科学精神的充分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

B.20世纪被称为“科学世纪”,主要因为有诸多伟大发现和科学成就。

C.牛顿的科学研究成果与科学共同体相关,并不属于他的私有财产。

D作者认为,进入20世纪,我们虽然接受现代技术、设备、生产线,但实际上更加缺乏了科学精神。
5.根据文意,分条概述我们的文化缺乏科学精神的原因。(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6年前,从小喜欢拆分机械的周浩放弃北航,遵从父命考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却因没兴趣而痛不欲生。3年前,因种种限制在北大转工科院不成的周浩从北京大学退学,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没有接触过数控技术的他,每天十几个小时都“钉”在实验室里研究机床,几个月后就让已学了两年多的其他同班同学望尘莫及了。今年,周浩通过校内的层层选拔,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并在全国811名选手中脱颖而出,拿到了冠军,即将毕业成为一名技师。

这则材料,引发你了哪些思考与感悟?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