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有位哲学家举起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来的,你们闻到苹果香味了吗...

有位哲学家举起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来的,你们闻到苹果香味了吗?"有个学生一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哲学家拿着苹果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跟着说闻到了,只有两个学生默不作声。哲学家问:“你们怎么啦?"一个学生上前又闻了闻,说:“我什么味也没闻到。”另一个上去摸了摸,说:“这是什么苹果?”。

哲学家把那个苹果交给大家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  

这则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题目自拟,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怀疑精神 有人曾说:“只有怀疑,真正的真理才会不断浮出水面。”是的,如果一味地相信权威,墨守成规,停滞不前,那么我们的人类社会何以进步?科学何以发展?又怎么能像现在这样有着便利快捷的生活条件,我们都能幸福快乐的活着呢? 从古至今,有许多所谓的真理被推翻,让人们不被愚弄在权术人的手中,而是认识到真正的真理,了解到真正的世界,这都要归功于具有怀疑精神的人。是他们,让我们走出困惑,走出迷茫,领悟到怀疑精神的伟大,所以我认为,每个人都应具备怀疑精神,才能使科学不断向高处发展,使社会不断向前大步行走,书写时代华丽的新篇章。 权威所标榜的真理就一定是真理吗?有那么一群人,他们的回答是不!他们每个人都具有怀疑精神,敢于挑战权威,怀疑真理。法拉第向他的导师提出怀疑,却遭到导师的抨击:恰恰相反的是,当法拉第的学生向其提出怀疑时,法拉第并没有抨击他,而是鼓励他努力找出自己学术的不足,正是他具有怀疑精神并传承给他的学生,自己不仅成为出色的科学家,而且培养了一个有一个优秀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没有迷信牛顿的权威,敢于怀疑并提出相对论,让人们认识到经典力学的局限性:哥白尼没有迷信教会的权威,勇敢提出日心说以怀疑地心说,甘愿用生命来守护真理,换取真理的永存:摩尔根也没有迷信孟德尔的学说,即使最后他通过实验验证孟德尔的定律是正确的,但他的怀疑精神确实让人敬佩,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试想,若是没有他们的怀疑,真正的真理会如同石沉大海,永远不被人所知,我们的星空就会被黑暗所笼罩,看不到一丝光芒。 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上,此言差矣,具备怀疑精神的人就会有发现真理的机会。林昭,一个勇敢的爱国勇士,在那个人人推崇歌颂毛泽东的时代,她敢于怀疑,以一颗爱国心指出了党的错误所在,却遭到严厉的指责与批评。她用年轻的生命守护了她的爱国心和怀疑精神,用沸腾的热血去唤醒冰封的人性。现在看来,她的怀疑是正确的,他所指的错误也是真真实实存在的。否侧,真理永远不会浮出水面,又何来如今幸福安稳的生活? 每个人都应该具有怀疑精神。当然,在为人方面,我们应该坦诚相对,而不是处处妒忌猜疑别人。而是在追求真理的过程,我们应该具有怀疑精神,敢于挑战权威,让科学得到发展,社会得以进步。 【解析】 试题分析:哲学家博学多识、智慧聪明,深受学生们的崇拜;学生的阅历浅,对名人崇拜,这有时会导致盲目崇拜,失去自己的思考、思想,从而失去自我。而这位哲学家又故意误导“这个苹果是我刚从果园摘来的,你们闻到它的香味了吗?”按照常理,刚从果园摘来的苹果是一定有香味的,这就会使那些盲从、缺乏独立思想、没有探究意识的学生犯错误,会使那些盲目崇拜、失去自我的学生犯错误。这样的背景分析十分有利于立意,从而避免“脱离所给材料的范围和意义”立意的情况发生。 从学生的角度看:“有一个学生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哲学家又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说闻到了,”可以看出对教授的“这个苹果是是我刚从果园摘来的”深信不疑,他们不假思索地回答看出了对权威的绝对信任甚至崇拜的心理。而另外两个学生的默不作声分别表现出或否定了苹果香味,或怀疑不是真苹果。这就为审题提供了多维的思维空间。 从教授的角度看:教育学生要善于引导给学生发表见解的空间,教授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引导者,要循循善诱。 材料立意指向性确立参考: 1.不盲从要有自己的见解 2.不要盲从要特立独行3.要有怀疑的精神 4.不要囿于权威 敢于向权威挑战 5.一味从众,没有自己的观点,就会失去自我 6.循循善诱才能启迪学生的智慧 可以联系的生活实际有很多,比如:抢盐潮,钱学森之问,中国大学缺什么……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1分)

蔡伯世云:“子瞻辞胜乎情,耆卿情胜乎辞,辞情相称者,惟少游而已。”此论陋极。东坡之词,纯以情胜,情之至者,词亦至。只是情得其正,不似耆卿之喁喁儿女私情耳。论古人词,不辩是非,不别邪正,妄为褒贬,吾不谓然。

声名之显海,身分之高低,家数之大小,只问其精与不精,不系乎著作之多寡也。子建、渊明之诗,所传不满百首。然较之苏、黄、白、陆之数千百首者,相越何止万里。词中如飞卿、端已、正中、子野、东坡、少游、白石、梅溪诸家,脍炙人口之词,多不过二三十阕,少则十余阕或数阕,自足雄峙千古,无与为敌。

苏、辛并称,然两人绝不相似。魄力之大,苏不如辛;气体之高,辛不逮苏远矣。东坡心地光明磊落,忠爱根于性生,故词极超旷,而意极和平。稼轩有吞吐八荒之概,而机会不来。故词极豪雄,而意极悲郁。苏、辛两家,各自不同。后人无东坡胸襟,又无稼轩气概,漫为规模,适形粗鄙耳。
1.本文第一段中论及宋代好几位词人,耆卿是            ,少游是            (2分) 
2.作者对“蔡伯世云”的意见是                                       (选用文中词句回答)(2分)
3.本文第二段中,作者写“子健、渊明”的目的是                 。(3分)
4.作者认为苏、辛并称,然两人绝不相似,请联系文意(可适当结合你对两位词人的了解),谈谈你的认识。(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2分)

      东坡先生墓志铭(有删改)

 

予兄子瞻,谪居海南。夏六月,公被命渡海北归。秋七月,被病,卒于毗陵。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呜呼!斯人坠矣,后生安所复仰?”

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公亦奋厉有当世志。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嘉祐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梅圣俞时与其事,得公《论刑赏》,以示文忠。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

通判杭州。公于其间,常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高丽入贡使者凌蔑州郡,押伴使臣皆乘势骄横,至与钤辖亢礼。公使人谓之曰:“远夷慕化而来,理必恭顺,今甚暴恣,非汝导之,不至是也。不悛,当奏之。”押伴者惧,为之小敛。吏民畏爱,及罢去,犹谓之学士,而不言姓。

自密徙徐。会河决曹村,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公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公履屦杖策,亲入武卫营,呼其卒长,谓之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卒长呼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效命之秋也。”堤成,水至堤下,害不及城,民心乃安。然雨日夜不止,河势益暴,城不沉者三板。公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闻。

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孔子谓伯夷、叔齐古之贤人,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公实有焉。
1.解释加点字词 (2分)

(1)冠,学通经史(               (2)卒城以闻(        
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2分)

(2)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2分)
3.与“吾谁与守”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

B.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C.渺渺兮予怀(《前赤壁赋》)

D.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4.请用“/”的符号给下列句子断句。(2分)

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效命之秋也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苏轼才华出众。少时对古今成败之事总能说清其要害。参加科举考试,所撰文章论述国家刑赏之事,深受欧阳修、梅圣俞赞赏。

B.苏轼依法治吏。接待高丽使者的官吏仗势横行,不守礼法,苏轼派人前去训斥,并把此事上奏朝廷。这些官吏因惧怕而有所收敛。

C.苏轼一心为民。大水将冲决徐州城,人手不足,他亲至武卫营请禁军出力抗洪。河水暴涨,情势危急,他坚守城头,公而忘私。

D.苏轼德行高尚。他称颂善人善举,斥责恶人恶行,爱憎分明。遇见正义的事情就奋勇去做,不顾危害。苏辙称其有古代贤人的美德。

 

查看答案

诗歌鉴赏,完成题目(5分)

商调·黄莺儿 赠燕

张潮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成口张状,故称花口。
1.“黄莺儿”是这首作品的          (1分),本首作品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其中之一是                (1分)。
2.作品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的情感?(3分)

 

查看答案

默写,任选5句(5分)(若多填则按照顺序取前5句)

1.燎沉香,             

2.           ,为谁流下潇湘去。

3.望西都,             

4.            ,总是离人泪。

5.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6.寄蜉蝣于天地,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共15分)

消逝的钟声

史铁生

①站在台阶上张望那条小街的时候,我大约两岁多。

②终于有一天奶奶领我走下台阶,走向小街的东端。我一直猜想那儿就是地的尽头,世界将在那儿陷落、消失——因为太阳从那儿爬上来的时候,它的背后好象什么也没有。谁料,那儿更像是一个喧闹的世界的开端。那儿交叉着另一条小街,那街上有酒馆,有杂货铺,有油坊、粮店和小吃摊;因为有小吃摊,那儿成为我多年之中最向往的去处。那儿还有从城外走来的骆驼队。“什么呀,奶奶?”“啊,骆驼。”“干嘛呢,它们?”“驮煤。”“驮到哪儿去呀?”“驮进城里。”驼铃一路丁零当啷地响,骆驼的大脚趟起尘土,昂首挺胸目空一切,七八头骆驼不紧不慢招摇过市,行人和车马都给它让路。我望着骆驼来的方向问:“那儿是哪儿?”奶奶说:“再往北就出城啦。”“出城了是哪儿呀?”“是城外。”“城外什么样儿?”“行了,别问啦!”我很想去看看城外,可奶奶领我朝另一个方向走。我说 “不,我想去城外”,我说“奶奶我想去城外看看”,我不走了,蹲在地上不起来。奶奶拉起我往前走,我就哭。“带你去个更好玩儿的地方不好吗?那儿有好些小朋友……”我不听,一路哭。

③越走越有些荒疏了,房屋零乱,住户也渐渐稀少。沿一道灰色的砖墙走了好一会儿,进了一个大门。啊,大门里豁然开朗,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大片大片的寂静树林,碎石小路蜿蜒其间;满地的落叶在风中滚动,踩上去吱吱作响;麻雀和灰喜鹊在林中草地上蹦蹦跳跳,坦然觅食。我止住哭声。我平生第一次看见了教堂,细密如烟的树枝后面,夕阳正染红了它的尖顶。

④我跟着奶奶进了一座拱门,穿过长廊,走进一间宽大的房子。那儿有很多孩子,他们坐在高大的桌子后面只能露出脸。他们在唱歌。一个穿长袍的大胡子老头儿弹响风琴,琴声飘荡,满屋子里的阳光好像也随之飞扬起来。奶奶拉着我退出去,退到门口。唱歌的孩子里面有我的堂兄,他看见了我们但不走过来,唯努力地唱歌。那样的琴声和歌声我从未听过,宁静又欢欣,一排排古旧的桌椅、沉暗的墙壁、高阔的屋顶也似都活泼起来,与窗外的晴空和树林连成一气。那一刻,无数的音符浸没了我,最后它们一下子钻进我的心中。后来奶奶常对别人说:“琴声一响,这孩子就傻了似地不哭也不闹了。”我多么羡慕我的堂兄,羡慕所有那些孩子,羡慕那一刻的光线与声音,有形与无形。我呆呆地站着,徒然地睁大眼睛,其实不能听也不能看了,有个懵懂的东西第一次被惊动了——那也许就是灵魂吧。后来的事都记不大清了,好象那个大胡子的老头儿走过来摸了摸我的头,然后光线就暗下去,屋子里的孩子都没有了,再后来我和奶奶又走在那片树林里了,还有我的堂兄。堂兄把一个纸袋撕开,掏出一个彩蛋和几颗糖果,说是幼儿园给的圣诞礼物。

⑤这时候,晚祈的钟声敲响了——唔,就是这声音,就是它!这就是我曾听到过的那种缥缥缈缈响在天空里的声音啊!

⑥“它在哪儿呀,奶奶?”

⑦“什么,你说什么?”

⑧“这声音啊,奶奶,这声音我听见过。”

⑨“钟声吗?啊,就在那钟楼的尖顶下面。”

⑩这时我才知道,我一来到世上就听到的那种声音就是这教堂的钟声,就是从那尖顶下发出的。暮色浓重了,钟楼的尖顶上已经没有了阳光。风吹过树林,带走了麻雀和灰喜鹊的欢叫。钟声沉稳、悠扬、飘飘荡荡,连接起晚霞与初月,扩展到天的深处或地的尽头……

⑾不知奶奶那天为什么要带我到那儿去,以及后来为什么再也没去过。

⑿不知何时,天空中的钟声已经停止,并且在这块土地上长久地消逝了。

⒀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教堂和幼儿园在我们去过之后不久便都被拆除了。我想,奶奶当年带我到那儿去,必是想在那幼儿园也给我报个名,但未如愿。

⒁再次听见那样的钟声是在40年以后了。那年,我和妻子坐了八九个小时飞机,到了地球另一面,到了一座美丽的城市,一走进那座城市我就听见了它。在清洁的空气里,在透澈的阳光中和涌动的海浪上面,在安静的小街,在那座城市的所有地方,随时都听见它在自由地飘荡。我和妻子在那钟声中慢慢地走,认真地听它,我好象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整个世界都好象回到了童年。对于故乡,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析】
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1.第②段中划线句中运用了拟人手法,它的表达效果是            。(2分)
2.第④段画横线句的含义是                      。(2分)
3.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第⑩段画线句。(3分) 
4.下列对散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开头用“张望”“终于”“一直”猜想”等词,流露出作者幼时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也为下文写自己到了外面世界目不暇接的情形作了铺垫。

B.文章第②段写我与奶奶的对话很是简洁,朴实而有趣,也更加形象地突出了幼时的作者来到外边世界时不听奶奶话的一面。

C第③段中教堂外的景色描写中,传递出教堂带给史铁生的凄凉落寞的心理感受。

D.第④段中“琴声一响,这孩子就傻了似地不哭也不闹了。” 这句话侧面印证了幼时的“我”听到琴声痴迷的情态。

E.本文围绕听到钟声的几次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更将这一种特殊的人生体验上升到对故乡新的理解的高度。
5.最后一段中,作者认为“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在《想北平》中,老舍认为伦敦、罗马、巴黎都比不上故土北平。这两者的看法你认为矛盾吗,请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80字)(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