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段,从中提取三个关键词。(5分) 改革开放30年来,通过财政体制安排...

阅读下面的文段,从中提取三个关键词。(5分)

改革开放30年来,通过财政体制安排和政策实施,我国集中调剂了一部分社会资源,提供了公共物品与服务,通过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也对全社会资源进行了更好的优化配置。以近5年为例,中央财政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3000亿元,用于重点建设投资2800多亿元.包括青藏铁路、三峡工程、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京沪高速等在内的一批重大工程相继建成或顺利推进;投资支持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691个,支持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答案:①                                                           

 

社会资源 调剂 优化配置(答对1个给1分。答对两个给3分,答对3个给5分。这三个词两两组合的不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考核学生提取关键词的能力。如何提取关键词,可采用如下一些方法:提取要素,即根据文体形式的压缩,要把握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包括对象、身 份等)、事件,概括起来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情, 有什么结果,然后再对这些信息进行调整提取关键词;摘取中心,打叶削枝,摘取中心句或关键句,根据要求把多余的枝叶去掉;分层提炼,给原有的语段划分层次,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再提取关键词。根据以上方法可以从材料中提取的关键词是:社会资源 调剂 优化配置。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作为研究者,①        。然而,问题意识缘何而来?我们常说开拓创新,开拓和创新的起点何在?我认为有一点很重要,②        。有了这种精神,才能够发现问题,并形成问题意识。所谓新观点、新见解,离不开对旧观点、旧见解的怀疑和批评。人类文明的发展,③           ,但发展和进步的直接动力源离不开质疑与批判。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过去的数据时代,我们使用文件、文件夹、桌面这些东西。                                          。我们处于整个互联网新时代的第一天,此时此刻最重要的。接下来我们就需要了解如何量化自己。

过去的关键词是我,现在的关健词是我们

所有的东西都在我们的数据流里,有信息、有新闻

今天我们用云,用标签、流来比喻数据

进入网络时代之后,数据就出现在网页上、链接里

对现在来说,文件夹、网页什么的就不是最重要的数据

过去的关键词是项目,现在的关健词是数据

A.④②①⑥③⑤    B.④③⑤②①⑥    C.⑥④③⑤②①    D.⑥④②③⑤①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当著名的澳大利亚小提琴家拉出令我熟悉而深情、悠徐而又感伤的主题旋律时,我觉得整个悉尼歌剧院化成了一朵云,而我正坐在云端。

B.挪威国宝级乐队“神秘园”再度来京演出,实现了外国演出团在京演出超过7次的记录,在其演出的艺术历程中也是唯一的一次。

C.连年亏损的美国《新闻周刊》正待价而沽,境内外华人都鼓动中国人出手收购,将这份引以为豪的美国期刊经营权收入囊中。

D.如果说原来劳动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让广大务工者因为担心“饭碗”不保而不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权的话,如今劳务工紧缺的状况则为劳务工有效维权提供了机遇。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与这些可畏的后生相比,一些大家在翻译经典作品时态度却显得有些拘谨,他们对译稿改了又改,往往会把最初的文稿改得面目全非

B.被美国媒体誉为在对华关系上“长袖善舞”的奥巴马,就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顾个人诚信与国家信誉,频频对中国发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C.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前人的成果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真是化典入词的范例。

D.春意甚浓了,但在北方还是五风十雨,春寒料峭,一阵暖人心意的春风刚刚吹过,又来一片沁人心脾的冷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25分)

此声真合静中听——怀念陈则光先生

陈平原

学界一般只知道陈则光先生是现代文学史家和鲁迅研究专家,可陈先生心目中的名山事业,却是其《中国近代文学史》。之所以产生这种错觉,一方面是陈先生在前两个领域确有引人注目的成就,另一方面则是其《中国近代文学史》没能真正完成。“千古文章未尽才”,这是悼念文章的套语,可用在陈先生身上却十分合适,尤其是指其没能完成思考、纠缠几十载的这一研究课题。

先生治学,一贯以“平实”取胜。从没有惊世骇俗的高论,可有理有据,立论大都站得住脚。已出版的《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册,颇能体现先生这一治学特点。“绪论”一章是根据50年代末的《中国近代文学的社会基础及其特征》一文改写的,还是强调社会——文化——文学三者的互动,但具体的论述更为详实可信。先生不以理论思辨见长,大的框架没有多少突破,具体的论述则新意迭现。对桐城派的中兴,以及对弹词在晚清文坛的意义,先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尤其是关于19世纪下半叶小说的研究,更见先生的功力。大的研究思路仍是沿袭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用狭邪小说、侠义小说和谴责小说来把握小说界革命前的中国文坛。可描述每一种小说类型的演讲时,先生都特别注意文学思潮与具体作品的历史联系。而突出西湖散人之《万花楼》开始体现“侠义小说与公案小说合流的倾向”,或者将蒙族作家尹湛纳希的《一层楼》和满族作家文康的《儿女英雄传》作为近代少数民族作家“对《红楼梦》反响的两种趋向”,更是“道人所未道”。

先生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解读相当精细,对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比较关注,对通俗文化有很高的热情,这些都是他们那一代文学史家的共同特性,只不过先生治学严谨认真,不时能突破原有理论框架的限制。先生学有根底,却并非一味守旧,颇能欣赏与之不同的学术思路。1990年8月,北京大学召开“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先生在提交给会议的论文中,既高度评价了我撰写的《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又坚持他注重社会思潮和强调作家作品整体把握的一贯主张,对此书有所批评。

先生治学风格平实,除了“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外,更得益于其“分寸感”的把握。刚师从先生时,每次听完我的研究报告,先生总不忘叮嘱“论述时要注意分寸”。开始不免逞才使气,被敲打几次后也就老实多了,慢慢体会到治学中掌握“分寸感”的必要和艰难。我在中山大学师从吴宏聪、陈则光两位先生和在北京师从王瑶先生,除了具体知识外,最重要的收获莫过于对学问的敬畏之心以及对分寸感的掌握。只是直到今天,落笔为文,仍嫌火气太大锋芒太露,无法真正做到平正通达。

我刚上研究生那阵子,略有狂态。第一篇交上去的读书报告专论五四白话文运动,洋洋洒洒写了一万多字。报告发下来时把我吓了一跳,先生的批注密密麻麻,和我文章的字数不相上下,有商榷论点的,有校对史料的,也有改正标点符号和错别字的。且不说观点异同,单是这种治学态度就把我慑服了。

先生为人为学均极为认真,平时不苟言笑,学生们背后称他“陈老夫子”。每次上课,拿着厚厚一本讲稿,几乎照着念,很少有即兴发挥。同学们尽管钦佩他备课认真、治学严谨,可还是不大习惯这种沉闷的讲课方式。只是在若干年后,当初手舞足蹈因而大受欢迎的课程烟消云散,而先生认真扎实的讲授反而凸现,大家这才承认“照念讲稿”也是另具一格。

课堂上不苟言笑的先生,在家里却显得十分随和。接触多了,甚至发现表面迂执的先生,其实也不乏文人趣味。我北上念书后,先生曾录旧作寄赠:“月沉柳岸隐吹笙,何处朱楼酒未醒。莫道绿窗人寂寞,此声真合静中听。”不知诗后有无“本事”,也不想为此强作解人。只是隐约觉得先生晚年重录少作,有相当深沉的感慨。

(原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陈则光先生心中的名山事业——完成《中国近代文学史》——被人忽略,是因为其在现代文学史和鲁迅研究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B.陈则光先生虽然沿袭了鲁迅的理论框架,但见解独到,如满族作家文康的《儿女英雄传》开始体现“侠义小说与公案小说合流的倾向”。

C.与同时代文学史家不同的是,陈则光先生治学更严谨认真,不时能突破现有理论框架的限制,更注重对作家作品的整体把握。

D.通过几位恩师的指导,特别是陈则光先生对其的不断敲打,作者既学到了具体知识,也收获了对学问的敬畏之心及对分寸感的掌握。

E.作者以陈则光先生的治学和做人为切入点,先议后叙,语言质朴,详略得当,并以亲历者的身份为读者讲述了一位学者的伟大之处。

(2)文中提到陈则光先生治学,一贯以“平实”取胜,其“平实”具体体现在哪些事件上?请简要概括。(6分)

(3)陈则光先生的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陈则光先生在治学上取得的成功,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得益于对“分寸感”的把握,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种“分寸感”的认识和理解。(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