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红尘滚滚,茫茫人海。面对熙熙攘攘的人群,梵高只把他...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红尘滚滚,茫茫人海。面对熙熙攘攘的人群,梵高只把他们分成两类:一类人总是千方百计地让自己活出“样儿”来,一类人则怀着平常心只图活出“味儿”来。有人赞成前者,有人赞成后者,有人觉得二者都好。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看法?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少于800字。

 

活着 意大利著名作家莫拉维亚说过一句话:“生活中最可怕的东西,正是生活。”人世间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都是凡人,凡人的生活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365天都是那么平淡度过,谈何可怕?活得天天有味儿,活得快乐、舒适,更是可贵。 其实,“怕”是一种心态,不是任何人都怀有这种心理。“样儿”与“味儿”看上去没啥区别,实际上内涵大不相同,一个是追求物质,一个是崇尚精神;一个是活给别人看,一个是活得让自己舒坦。怕与不怕的奥秘便在于此。 活出样儿者,想的是出人头地,显赫于世,荣华富贵,光宗耀祖。居华屋美厦,食山珍海味。出则香车宝马警车开路,进则是恭迎叩拜妻妾成群。要命的是:这世上活给别人看的样儿一个比一个显耀,一个比一个气派,真是争苦斗妍,花样百出:你喝茅台、五粮液,他饮x0.人头马;你有豪宅别墅,他有水上仙居;你戴金银手链,他带钻石戒指……他们过着比平常人更加奢侈的生活。 说句心里话,活出个样儿来也真不容易。君不见媒体上曝光的那些落马的样儿们,何曾有个轻松日子?要么小心谨慎多擦领导的“皮鞋”,要么心惊肉跳搞权钱交易,要么是坑蒙拐骗机关算尽…… 活出味儿者,则是淡泊处世,清白为人。居陋室养两盆花草同样满屋飘香,做工务农流一身汗水图个神清气爽。晚饭后,没有琐事缠心,可下棋可种花,可在灯下看书学习。休假日无应酬之苦,无攀附之忧。在蓝天碧水下悠然地生活着,在嫩草清水间寻觅温馨……棋盘一颗卒子逼死将军,会赢得开怀大笑;柳树下一壶酒,能喝个老少皆乐;年终时捧回大红奖状,心里充满成就感。 生活是最可怕的,它蕴藏着哲理无比深奥。一心想活出个样儿来的胡长清,死到临头才哀求回家做个种田的农民。他真的羡慕当农民的味儿么?非也,他骨子里是把当农民视为惩罚。惟真正领悟生活真谛的人,才会超然物外,无忧无虑。是的,不管地位如何显赫,名声如何远播,财富如何巨大,其实都是个包装,并不说明快乐与否。 生活的哲理其实又是最质朴的,如同简单就是美一样。只要怀着一颗平常心,做个普通人,日子就会天天有滋有味。 【解析】 试题分析:1.“样儿”是“成功的生活”;“味儿”是“享受生活”2.“也许你否定前者赞成后者;也许赞成前者否定后者;也许你两者都不赞成,对“样儿”和“味儿”的内涵及关系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看法。”3.“也许你两者都不赞成,对“样儿”和“味儿”的内涵及关系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看法。”即:既赞成前者,也赞成后者。4.作文是在“样儿”和“味儿”上展开,是二元关系。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不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吾恐季孙之忧,                                   。(《季氏将伐颛臾》)

(2)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3)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长亭送别》)

(4)罗幕轻寒,                                   ,斜光到晓穿朱户。(《蝶恋花》)

(5)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文后题目。(5分)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荀子·大略》)

子墨子曰:“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今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乱也。子不能治子之身,焉能治国政?子姑亡,子之身乱之矣。”(《墨子·公孟》)
1.上述两段文字都从                     (填成语)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1分)
2.荀子与墨子二人观点各有侧重,请简要谈谈两者的不同。(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文后题目。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系裙腰

张先

惜霜蟾照夜云天。朦胧影、画勾阑。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又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藕、几时莲。
1.两首词都写到了同一个意象             ,但时间有别,《苏幕遮》写的是         ,《系裙腰》写的是          。(2分)
2.两首词分别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系裙腰》的“问何日藕、几时莲”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情?请作简要说明。(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留侯论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①,无所获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②。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庄王曰:“其主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帝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贲、育:古代两位著名的勇士。②张良为韩国贵族,秦灭韩后,良倾家产收买刺客,始皇巡游武阳,良与能使120斤铁椎的力士在路上狙击。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临之而不惊              卒:通“猝”,突然

B.而出于荆轲,聂政之计      特:特别 

C.子房不忍忿忿之心            忿忿:愤怒、怨恨

D.其身之可                  爱:爱惜
2.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无故加之不怒             何不淈其泥扬其波

B.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C.非子房谁全之             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D.而忧其度量不足           吾妻死年所手植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主要分析了留侯张良能够成就大业,是因为他能够忍住小小的愤怒。第一句“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为全文的中心论点。

  B.桥上那位老人用傲慢无礼的态度狠狠教训张良一次,是因为张良虽才能有余,却脾气暴躁,不能忍耐。

  C.文章认为汉高祖的胜利和楚霸王的失败,原因就在于忍与不忍之间的差别。而汉高祖能忍耐,正是实施了张良的计策。

  D.本文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从“忍”与“不忍”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论述,并通过列举事例指出了“忍”与“不忍”的两种不同的结局。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 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3分)          

  (2) 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20分)

乡村是藏在草间里的。是啊,没有草的乡村是什么乡村?

黄昏牛羊回圈,你看到他们的毛发上或绉折里,不是草籽,就是苍耳子那种带刺的颗粒。草是不用播种的,有时席地坐在满是草的田埂上,随手抓起一根草,用它剔牙,或者就拿在手里,用眼睛瞄,看汁液一点点渗出。那是草提炼雨水的留存,还是他们自己的血液和灵魂?人的心血来潮对草不是好事,他们会受到伤害,但农人和他们的关系一直复杂。草们要做牛羊的饲料,草们要做房屋的顶盖。但他们与农人亲昵,父亲常说:老百姓和草一个姓,叫草民吧。如果说草的生长使乡村有了诗意,那也是乡村自己不了解的,因为自己了解自己是困难的,草是修饰乡村和庄稼的。也许庄稼太实用,人们对庄稼多的是感恩,是庄稼养活了一个又一个生命。草也养活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比如牛,比如羊,这是低一个档次的,因这,草在乡村低眉顺眼,不声不张。即使春天,那些草尖从土里探出脑壳,也是怯怯的,你凑近了,草尖就接近于乌有,草色只可遥看,距离产生美感。但一场雨后,你到了地里,草是那样热烈,满地的青,那些封闭了一冬的小生灵们,仿佛与节气与雨水有过契约击过掌,他们在雨水的搀扶下,都站立了。无论田野土埂,无论屋顶砖缝,草们都不放过机会。

草多如毫毛。父亲说醉草最好,羊要是吃了,就如农人抓起小酒壶仰脖喝透了,那羊也醉眼朦胧地踉跄着回家。有时我就乱想,草是农人的兄弟吧,他们都来自泥土,终归于泥土。如《圣经》上说的,人间有许多的无名氏,草也有,草的家族叫得出名字的,叫不出名字的,妖冶的,朴素的,秀美的,绮丽的。有时它们像与泥土和农人有和约,庄稼占多少地,草占多少地。草总是先长出来迎接庄稼,然后相伴着走一程,实在闹矛盾了,农人就批评草们的霸道,开始用武器的批判代替批判的武器,镰刀、铲子、手叉,但我说草们在这些工具下不是牺牲,而是另有任用,到了牛羊的胃里。在牛羊反刍的时候,牛羊感恩的就是给他们温饱与生命的草们。

我曾思索过父亲对草的情感,也许深层的就是对土地和庄稼的情感。他的肩上四季都有一个杞柳编的粪箕子,那里总有一些草或者干柴,喂养生灵或烧火。当他中风后尚未恢复,他就开始下地薅草,他的步履蹒跚,手指不能灵活转动,最后还是没把自己的一亩地交出去。他说,这地就是一个根,空闲的时候到地里走一走,听听庄稼拔节,即使干不了活,弯腰拽几把草,也比坐在床上好。我知道这亩地对父亲来说,七分种草三分种庄稼,那是给自己、给鸟儿给牛羊留的口粮。秋季我回木镇的时候,发现父亲背着一粪箕子草,手里拄着木棍,后面是母亲给父亲拿着衣服,一对老夫妇走在远处开始升起的炊烟里。

秋深了,父亲的头发也被节气赶白了,腰也赶弯了,牙齿也赶掉了,像霜降到来,草们也一下就咽气了。这由不得你,该走的就要走,没得商量,但我知道父亲对草的感情。我想起一桩往事,那是在饥饿的生产队时代,我随父亲去看管生产队刚刨出的地瓜,远处是割过的谷地,秸杆如哨兵呆立,还有一个草人,头戴一顶破草帽,手捏一块红布带,那是吓唬鸟雀的,如今历史使命完成,就孤零零地呆在田野,没了躁动,也没了喧闹,等霜降把他的头染白,然后等明年重来值班。父亲卷了纸烟,闭着眼,划了火柴,猛地吸了一口,好象疲倦的土地一样,开始享受收成后的安逸。蓦地,父亲拍拍我的肩,把卷烟放在我手里,悄悄说:吸一口。我诧异地望着父亲,他诡秘地笑笑,指指草人。我也笑起来,拿起卷烟,跑到谷地,把卷烟放在草人的口里。

在我的印象里,春天的草抓在手里有点绒毛的感觉;到了秋天的老草,再抓在手里,就感到扎手,草像长了骨刺。我看见,在菜园,春风吹绿了父亲用树枝缠绕的那些篱笆,草开始踮脚遥望秋天的岁月;而秋天来后,那些草开始在风中,东倒西斜,再也挺不直。那草都斜向有许多坟茔的木镇的坟地。木镇有许多家族的坟茔,在阳间,大家聚族而居,死后也叔叔大爷爷爷奶奶的辈分不乱。但草是一视同仁,该绿的时候绿,该黄的时候黄。每年的清明,后人把草芽拔去,七月十五把开始结籽的老草拔去。如果墓草覆盖了整个坟茔,那就是这家的人最后没有抗拒过草,不能在土地上繁衍了。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谁比谁久远?只有土地知道。人走了,有时在地上堆一掊土,草也许笑话呢,那土最终被草统属,我听到了草在草间的咯咯坏笑,毕竟笑到最后的是它们啊。

   (选自耿立散文集《藏在草间》,有删改)
1.作者为什么认为“乡村是藏在草间里的”?请概括理由。(4分)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哪些语言表达特色?请作赏析。(4分)                  
3.简析“但我知道父亲对草的感情”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3分)
4.最后一段反复写到草的笑,请分别解说加点词语(短语)的内涵。(各不超过12个字)(3分)

笑话:                                                                         

坏笑:                                                                         

笑到最后:                                                                     
5.联系全文简述作者以“藏在草间”为题的用意。(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