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7分)
雨夜读书
[宋] 陆游
一灯如萤雨潺潺,老夫读书蓬户间。
但与古人对生面,那恨镜里凋朱颜。
功名本来我辈事,人自蹭蹬①天何悭?
君看病骥瘦露骨,不思仗下②思天山。
[注]①蹭蹬:比喻失意潦倒。 ②仗下:借指朝堂。
1.首联运用了 表现手法,描绘出了一幅 的图画。(2分)
2.诗歌里蕴含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9分)
答谢民师书
宋·苏轼
近奉违,亟辱问讯,具审起居佳胜,感慰深矣。某受性刚简,学迂材下,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与左右①无一日之雅,而敢求交乎?数赐见临,倾盖如故,幸甚过望,不可言也。
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扬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若正言之,则人人知之矣。此正所谓“雕虫篆刻”者。其《太玄》、《法言》,皆是类也。而独悔于赋,何哉?终身雕篆,而独变其音节,便谓之“经”,可乎?屈原作《离骚》,盖《风》、《雅》之再变者,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可以其似赋,而谓之雕虫乎?使贾谊见孔子,升堂有馀矣;而乃以赋鄙之,至与司马相如同科。雄之陋如此比者甚众,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因论文偶及之耳。
欧阳文忠公言:“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纷纷多言,岂能有益于左右,愧悚不已。
所须惠力法雨堂两字,轼本不善作大字,强作终不佳,又舟中局迫难写,未能如教。然轼方过临江,当往游焉。或僧有所欲记录,当为作数句留院中,慰左右念亲之意。今日至峡山寺,少留即去。愈远,惟万万以时自爱。
(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
[注]①左右:称呼对方的客气语,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奉违,亟辱问讯 奉违:离别;奉,敬辞。
B.具审起居佳胜,感慰深矣 审:明白
C.况与左右无一日之雅 雅:交往
D.而乃以赋鄙之 鄙:浅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数赐见临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B.可以其似赋,而谓之雕虫乎?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C.然轼方过临江,当往游焉。 盘盘焉,囷囷焉
D.因论文偶及之耳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信的开头,虽然作者说不愿随便交友,但一见谢民师后,却欣喜之情出乎意料之外,由此可见苏轼对谢民师是非常看重的。
B.在书信的第二段,集中反映了苏轼的散文美学观。作者认为只有活泼流动才是自然美,同时还强调丰富多彩,反对单一贫乏。
C.苏轼对扬雄的“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持认可的态度,认为经典,但他对于扬雄把贾谊列于司马相如之下表示不满。
D.文章引用欧阳修的话,来说明文章如精金美玉,自有客观的定价,并不因个人好恶议论而改变它的价值。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
5.把文中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某受性刚简,学迂材下,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4分)
(2)或僧有所欲记录,当为作数句留院中,慰左右念亲之意。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20分)
水性江南
王本道
①每次去江南,大抵是在莺飞草长的三四月间。去的次数多了,便萌生了探究江南真谛的念头。
②江南是烟柳繁华之地、温柔富贵之乡。江南出芳草鲜花,出才子佳人,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但江南又是英雄辈出的地方。古往今来,这里孕育过诸多骁勇的斗士。那锐利的兵——剑,也是源于江南的吴越。是什么力量使得缠绵悱恻与凌厉强悍这两种悬殊的气质能够天衣无缝地契合一地,且生生不息,历千年而不朽呢?我一度大惑不解。
③一次重读《老子》,书中的一句名言让我顿开茅塞。“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老子的话,一语道破了水的柔弱秀美与坚韧顽强的两重性。江南是水乡,河流纵横,池湖密布。它们流淌在青山脚下,穿行于广袤的田畴间,还有那直落九天的瀑布,山中奏呜的清泉——千百年来,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
④江南的水,如轻纱薄雾。随风起舞,变幻无穷,滋润得江南的景物风姿绰约,江南的人风情万种。一曲《又唱江南》,浓缩了一年四季江南的秀美景色:“二月你看江南的花,花如野火遍地燃;清明你看江南的雨,细雨裹着万重山……”江南的人也一如江南的风物,温婉细腻,柔肠百转。“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对江南人的赞美虽有些夸张,但说的却是实情,那无边的波光水影之中,充溢着无边的风月。莫愁湖畔莫愁女,西泠桥边苏小小,还有西湖的断桥,绍兴的沈园,秦淮河上的桃叶渡……深受上天厚爱的才子佳人,在江南大地上留下了诸多生命的足迹和美丽的传说。就连江南人讲话也是吴侬软语,情真意切,唱起来就更让人心旌摇动。那江南曲艺的代表苏州评弹,唱词娓娓如诉,弦乐清丽委婉,就像曲水清流,清澈纯净又韵味悠长,就连草木也会为之摇曳。
⑤江南的水又时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势。这坚韧而顽强的水,也涵养了江南风物和江南人的那种英豪之气。江南大地布满了崇山峻岭。杭州的栖霞岭,绍兴的会稽山,常熟的虞山,都雄伟挺拔,占尽风云。那山间的飞瀑,山下的激湍,是养育大山的支支血脉。据说古代铸剑,先是把剑放在火中煅烧,然后再放到水中浸泡,几经反复,才铸成一把好剑。这种浸泡过剑的江南之水.千百年来也曾造就了诸多慷慨激昂之士。卧薪尝胆的勾践,竭忠尽智的岳飞,文武兼备的陆游、辛弃疾、文天祥……众多仁人志士用他们的鲜血与生命谱写了一首首壮怀激烈的诗篇。“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们的诗句至今读来,仍洋溢着当年的铁骨雄风。而持戟呐喊的鲁迅,更是把文人的凌厉剑气发挥到了极致。就连文雅娟秀的女子,在江南水性的润泽下,也尽显铮铮侠骨。明末的秦淮八艳是有力的佐证.清末的秋瑾则是最优秀的代表。
⑥江南的水哺育了如水的江南。江南美是刚与柔的融合。江南,一曲永远唱不完的歌,让人细细地品味着她的如诗如画和似水流年……
1.第③段中作者引用《老子》中的一句名言,有何作用? (3分)
2.联系全文看,江南的美是刚与柔的融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3.文章题目是“水性江南”,行文为什么处处写到人的行为?(3分)
4.结合上下文,赏析下面两个句子的妙处。(5分)
(1)江南的水,如轻纱薄雾,随风起舞,变化无穷。(2分)
(2)杭州的栖霞岭,绍兴的会稽山,常熟的虞山,都雄伟挺拔,占尽风云。(3分)
5.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地域上的人,由于环境的不同、生存方式不同、地理气候不同、人文历史不同、造成思想观念不同、为人处事不同,文化性格特征也不同。对这种说法你是否认同?请结合作品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9分)
从古至今的中国人怎样表达乡愁
乡愁是一种情愫,更是一种文化表达,从古至今,横隔千年,历久弥坚。
乡愁作为“人类一种难以捕捉的情愫”、无法解开的情结和回家的冲动,是中国诗歌中的永恒话题。“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研究乡愁诗就是回望中华民族的苦难辉煌历史,这历史就是一幅重土轻迁,“父母在,不远游”的浓情画卷;是故园家国的情怀,风物长宜的胸襟;是乡土、乡音和乡味的牵挂。
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充溢着乡愁的历史,乡关何处的追问从秦时明月到汉时雄关,无论是“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喜悦,还是“近乡情更怯”的忐忑,都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情感。从颠沛流离的民国往事到狂飙突进的城市中国,故乡总是魂牵梦绕,让游子夜不能寐,挥毫抒写对故乡的眷恋。德国浪漫派诗人诺瓦利斯说:“哲学是一种乡愁,是一种在任何地方都想要回家的冲动。”中国人的乡愁是一脉相承的,重土轻迁,“父母在,不远游”,传统的儒家思想影响着每个中国人。因此,乡土中国的乡愁始终都流露着东方人文化哲学的思考,“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岁时销旅貌,风景触乡愁”“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表达了中国人的乡愁观,穿越时空,感动今人。
乡愁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方式,具有时代烙印。有学者认为:“如果说传统意义的乡愁所指向的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的话,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所指的则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农耕时代信息不畅,交通不便,人们颠沛流离,“黄鹤一去不复返”,“少小离家老大回”是人生常态。而现代人类社会进入科技超速发展时期,有人称之为“最好的时代”,城市化让人和故乡变得越来越模糊,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后,许多社会问题显露出来,乡愁不仅是文化反嚼,更是对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的反思追问,只是以乡愁这种形式表达出来,如邹广文先生所说:“乡愁是我们在生活标准化、理性化,文化个性消弭的今天,对现代性实践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的抗拒和对多元、个性化生活的憧憬。”在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进入市场化阶段进程中,传统乡村结构、宗族关系解体,但是新的乡村关系却没有建立起来,大量农民身份转化为农民工,随着城市的持续扩张而将乡愁传递到角角落落,于是人们开始怀念过去,当然,怀念不是要恢复到以前的穷苦生活,而是对由于经济发展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的反思。
1.下列选项中关于“乡愁”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城市化的中国,人们始终都流露着东方人文化哲学思考的乡愁,这种乡愁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关系着整个民族的盛衰。
B.当现代人类社会进入科技超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反思,这种反思也以乡愁的形式表达出来。
C.传统意义的乡愁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前者指向的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而后者所指的则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D.城市化让人和故乡变得越来越模糊,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后,许多社会问题显露出来。
2.下列选项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乡愁作为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是中国诗歌中的永恒话题,“黄鹤一去不复返”,“少小离家老大回”至今都在频繁地上演。
B.在生活标准化、理性化的背景下,乡愁是对文化个性消弭的反抗,是对多元、个性化生活的憧憬。
C.中国社会经济的市场化,使得中国传统乡村结构、宗族关系解体,大量农民身份转化为农民工,形成了新的乡村关系。
D.随着城市的扩张以及传统乡村结构的解体,乡愁传递到了角角落落,人们开始怀念过去的生活,表现了对生活的憧憬。
3.概括新时代乡愁的内涵。
仔细观察下面的图标,完成后面的问题。(5分)
这是“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的主体标志(不包含文字),请对其构成进行说明并诠释其创意。
针对下面反方的说法,写一个反问句,把正方的话补充完整。 (4分)
反方:如果美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请问:诗人李白感受到的月亮之美,难道和你是一样的吗?
正方:如果美不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