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女织 ①华夏民族的栖息史,五千年的村野炊烟,就这...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女织

华夏民族的栖息史,五千年的村野炊烟,就这么飘飘袅袅,“锄禾日当午”的挥汗和“唧唧复唧唧”的织声中,走到了二十世纪。

恐怕谁也没想到,突然,它像滴空了水的漏鈡一样,停了。城市,彻底步入男不耕女不织的“大脱产”时代。乡村,耕虽依旧,织却消匿。对“女织”的蒸发,我略感惋惜。抛开古织,说个我们熟悉的情景吧——

我记得年少时,中国女人的怀里都有一团毛线,须臾不离,像抱着婴儿。当一位女性在为恋人、丈夫、孩子织一件毛衣、围巾或袜子时,她用手指和棒针、用密密麻麻的经纬和几个月的聚精会神——所完成的仅仅是一件什物吗?当然不,这更像一场无声的抒情。她用温婉和柔韧,用细腻和漫长,用遐想和劳累,实现了一桩女性独有的心愿。每一针、每一环,都是一记笔画、一个字母,她把所有心思都织了进去,融入这件最贴身的东西里去了。这比花要美,比甜言蜜语动听,比珠宝首饰贵重。

那是个不嫌“慢”的时代。那是个用手工抒情的时代。那个时代的女人,都会留下一枚标志:食指和中指的上部略显糙厚。他们是美丽聪慧的女人,多情而勤奋的女人,懂得“织”的元素和成分,懂得“亲手”的含义,懂得用“烦琐”“辛苦”构造一件贴身之物意味着什么。她们享受这个过程,感动别人,也感动自己。

一梭一缕一寸痴,丝丝编就阳春意。织的背后,你总隐约看到那个字:情。无论春染梢头的豆蔻、贤妻良母的人妇,还是离愁黯景的痴妾、发婚姻牢骚的怨女手中都有一情感道具:飞梭、织机或绣针。

在《孔雀东南飞》中,有一段自白:“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这是一个普通少女的成长简历和才艺档案。蚕、织、裁、缝、绣——乃天下女子的必修课。即便家境再优渥,凤娇名媛,顶多免去蚕纺之苦,纤秀之灵则不可少。换言之,即削弱体力劳动,深化脑力劳动。我不以为此乃封建糟粕或性别压迫,我觉得这是人生美学,乃女性的主动选择和天赋所赐。织的衣、纳的袜、绣的巾,可浸的是情、是意,是对生活的憧憬和幸福感。密密麻麻的线脚、纤巧灵盈的游走,织就的是女子的美和美德。

我一直觉得,女子一生总该织点什么,否则有遗憾。不为别的,就因为她是妻子,是母亲,一个男人、一个孩子,身上若无一件由家中女性亲手完成的衣物,至少逊了一份温馨。对敏感的体质来说,灵魂会觉微凉罢。过去常用一词夸赞女子:心灵手巧。现代女性心灵绰余,手却未必巧了。

逢搬家或整理橱柜,总会翻出几件旧时的毛衣,皆母亲所为。虽穿的机会少,可总舍不得扔。我知道,这些东西再难复制了。母亲很聪明,儿时总变着花样给我们兄弟添毛衣,每年的流行款和图案,只要大街上有,她瞅几眼就会了。 母亲这辈子织了多少件衣物?数不清,至少上百件吧。几年前,春节回家,母亲说,这是她最后一件线活了,留给孙子们。第二年春节,母亲却还在织,她说再织几件。

另一个母织的故事,曾让我泪流满面,也是促我动笔的动力之一。吉林白山一位家境贫寒、以烙煎饼为生的母亲,得知自己患绝症后,15个月里与死神赛跑,终于为9岁儿子织完了25岁前需要的所有毛裤。也许,这位母亲想的是,等儿子25岁时,就能穿上另一个女人织的衣物了吧?

只是她的这个美好的“织愿”能实现吗?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从五千年的村野炊烟、“锄禾日当午”的挥汗和“唧唧复唧唧”的织声写起,意在说明我国“女织”的历史悠久而漫长,给文章增添了一份历史的沉重感。

B.第②段突然陡转,写“女织”的蒸发,作者感到惋惜,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男耕女织社会的向往。

C.作者笔下的“女织”处处充满了温馨和诗意,甚至把它看成是女性的一种表达和传递情感的方式。

D.第⑤段中“春染梢头的豆蔻”,运用了借喻的手法,实际上指含苞欲放的少女,它是由唐代诗人的名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化用而出。

E.本文说古论今,由物而人,写人写己,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紧扣女性与针织的关系,行文看似闲散,实则紧凑有序,形散而神凝。
2.第③段画线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和作用?请分条陈述。(6分)
3.文章最后写到两位母亲,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
4.社会发展到尽天,无论城市和乡村,“女织”都基本消失。请针对“女织”的蒸发,发表你的看法。(6分)

 

1.B E 2.①运用白描手法,粗线条勾勒女织的温馨画面;(3分)②运用设问、排比的修辞手法,赞美女子情有独专、融情入织的美好情感。(3分) 3.①补充交代本文的写作缘由;②由面到点,将“女织”具象化,丰富了文章内容;③借助两位母亲的形象,表达对手工抒情时代女性闪光灵魂的讴歌。 4.女织代表一种文化,一种传统,是女性灵魂的闪光,是一种人生美学,代表了女子的美和美德。(2分)女织这种手工抒情方式的蒸发,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2分)我们应该像保护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抢球“女织”,让一些愿意且心灵手巧的女性把它传承下去,不能让这项技术在我们的民族中失传。(2分) “女织”是一种慢节奏的低效劳动,随着科技的发展,它的“蒸发”是历史的必然。(2分)“女织”被“机织”代替,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它将成千上万的妇女从简单、机械、重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2分)对“女织”的留恋。这种感情可以理解,但绝不能让万千妇女重操旧业,回到过去的时代。(2分)(两个角度,任选一个,但均需言之有理) 【解析】 1. 试题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文章的内容和手法。B项对“男耕女织社会的向往”错。毕竟社会在进步,作者并没有要回到过去时代的意思。这是对文章主旨的曲解。E全文基本上没有“写景”的描写,应将其改为“记叙”。这是考查文章的表达方式。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题干说“第③段画线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和作用”,可见这是一道鉴赏题。答题的角度有:修辞手法、感官角度、描写角度、用词角度、句式角度等。“当一位女性在为恋人、丈夫、孩子织一件毛衣、围巾或袜子时,她用手指和棒针、用密密麻麻的经纬和几个月的聚精会神——所完成的仅仅是一件什物吗?当然不,这更像一场无声的抒情。她用温婉和柔韧,用细腻和漫长,用遐想和劳累,实现了一桩女性独有的心愿”,首先从修辞角度考虑,“用温婉和柔韧,用细腻和漫长,用遐想和劳累”这是排比;“所完成的仅仅是一件什物吗?当然不,这更像一场无声的抒情”,这是设问。从描写的角度看,“为恋人、丈夫、孩子织一件毛衣、围巾或袜子时,她用手指和棒针、用密密麻麻的经纬和几个月的聚精会神”,这是使用白描手法。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章最后写到两位母亲,有什么作用”,这是文章的段落的作用的题目,答题时首先答出段落的内容,即两位母亲的特征,然后分析和文章中的主要人物的关系,还要注意是文章的结尾,一定要和文章的主旨联系。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本题为探究题,开放性较大。要求是“针对‘女织’的蒸发”发表看法。答题的模式:观点+理由。考生应先对“女织的蒸发”表明自己的看法,然后结合文本和现实生活说说理由。可以从其“文化意义”和“实际功效”的角度发表看法。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访风景于崇阿。(王勃《滕王阁序》)

  (2)             ,琅琊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4)             ,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5)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6)         ,鱼鳖不可胜食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7)登东皋以舒啸,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8)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8分)

东溪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耳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1)这首诗的颔联,被前人称颂为“当世名句”,宋代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也说:“似此等句,须细味之,方见其意。”请从情与景的角度赏析这两句诗。(4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限画9处)(4分)

     狄青本拱圣兵士累战功致位枢府时相或讽其去面文者但笑不答仁庙亦宣喻之对曰臣非不能姑欲留以为天下士卒之劝上由此益爱之。

                          (选自方勺《泊宅编·卷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李崇,字继长,顿丘人也。文成元皇后第二兄诞之子。袭爵陈留公、镇西大将军。高祖初,为大使巡察冀州。寻以本官行梁州刺史。时巴氏扰动,,诏崇以本将军为荆州刺史,镇上洛,敕发陕、秦二州兵送崇至治。崇辞曰:“边人失和,本怨刺史,奉诏代之,自然易帖。但须一宣诏旨而已,不劳发兵自防,,使怀惧也。”高祖从之。乃轻将数十骑驰到上洛,宣诏绥慰,当即怗然,寻边戍,掠得萧勣人者,悉令还之。南人感德,仍送荆州之口二百许人。两境交和,无复烽燧之警。在治四年,甚有称绩。

以本将军除兖州刺史。兖土旧多窃盗,崇乃村置一楼,楼置一鼓,盗发之处,双槌乱击。四面诸村始闻者挝鼓一通,次复闻者以二为节,次后闻者以三为节,各击数千槌。诸村闻鼓,皆守要路,是以盗发俄顷之间,声布百里之内。其中险要,悉有伏人,盗窃始发,便尔擒送。诸州置楼悬鼓,自崇始也。

先是,寿春县人苟泰有子三岁,遇贼亡失,数年不知所在。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状告。各言己子,并有邻证,郡县不能断。崇曰:“此易知耳。”令二父与儿各在别处,禁经数旬,然后遣人告之曰:“君儿遇患,向已暴死,有教解禁,可出奔哀也。”苟泰闻即号啕,悲不自胜;奉伯咨嗟而已,殊无痛意。崇察知之,乃以儿还泰,诘奉伯诈状。奉伯乃款引云:“先亡一子,故妄认之。”崇断狱精,皆此类也。

五月,大霖雨十有三日,大水入寿春城,屋宇皆没,崇与兵泊于城上。水增未已,乃乘船附于女墙,城不没者二板而已。州府劝崇弃寿春,保北山。崇曰:“淮南万里,系于吾身。一旦动脚,百姓瓦解,扬州之地,恐非国物。昔者王尊慷慨,义感黄河;吾岂一躯,取愧千载?吾必死守此城,幸诸君勿言!”时州人裴绚等受萧衍假豫州刺史,因乘大水,谋欲为乱,崇皆击灭之。是时非崇,则淮南不守矣。

崇深沉有谋略,宽厚善爱众。在州凡经十年,常养壮士数千人,寇贼侵边,所向摧破,号曰“ 卧虎”,贼甚惮之。萧衍恶其久在淮南,屡设反间,无所不至,世宗雅相委重,衍无以措其奸谋。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寻边戍                勒:命令

B.无复烽燧之警            烽燧:战争

C.崇断狱精              审:审判

D.吾岂一躯              爱:吝啬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顿丘人/吾其还              

B.元皇后第二兄诞子/句读不知                 

C.本将军除兖州刺史/愿十五城请易璧      

D.城不没,二板而已/求人可使报秦,未得
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乃轻将数十骑驰到上洛,宣诏绥慰,当即帖然,寻勒边戍,掠得萧勣人者,悉令还之。(4分)

(2)萧衍恶其久在淮南,屡设反间,无所不至,世宗雅相委重,衍无以措其奸谋。(4分)
4.这篇文言文中,李崇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诗——中华文化的灵魂

世界上没有哪种艺术像我国古诗一样如此久远辉煌地影响着国家的政治文化。早在4000年前的《尚书·尧典》,就提出了“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的诗乐结合的理论。虞舜的《南风歌》《卿云歌》也正是同一时期的产物。“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只十六个字却昭示出一个伟大民族诗意的觉醒,从古代洪荒迎着朝阳高歌猛进。此后的《诗经》《乐记》也都被尊为经典。隋唐以后朝廷以诗赋取士,影响更大。正如《乐记》所说“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可见地位之显赫。

从艺术上讲,集汉语文字声情意象之美的古典诗词,它精炼、美听、微妙、易让,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从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直至近世,真如群星丽天,森罗万象,美不胜收。上从帝王将相,下到渔父耕夫,无不喜闻乐诵,成了人们文化生活的首选。流传之广,辐射之大,积淀之深,都是绝无仅有的。古诗所建构的美学理念,也随之深入人心,渗透到中华文化各个方面,成为其支柱、灵魂乃至积淀为潜意识的存在。诗,成了构建民族气派、传统风格的重要“基因”。比如音乐,刘勰就提出了“诗为乐心,声为乐体”的命题。再如绘画,董其昌认为“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以诗为境。”《诗经》云:“诗者天地之心……万物之户。”画家为山水写生,本身就是宇宙诗化的再创造。建筑艺术也不例外:东坡《涵虚亭》诗:“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真是天人合一的化境。我国的戏剧,本质是诗剧。唱腔、对白多为韵语。场景布置讲究空灵、象征,处处诗意洋溢。乃至如《本草纲目》这样的医药典籍,也博引诗文,极富文采。被王世贞称为“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津津然谈议,真比斗以南一人。”甚至连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政道也说过杜甫的“细推物理须寻乐”之诗句激励着他钻研物理。这就是中国人的“诗歌情结”,这几乎无处不在了。

诗主性灵,重高节,它对于人格的形成,智性的开发影响巨大。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谭嗣同的《狱中题壁》都集中体现了先烈们在困厄面前的浩然正气。它将亿万斯年鼓舞着人们奋发前行。

诗词作为文化的名片,早已蜚声世界。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读到康熙皇帝1693年为宣武门教堂作的对联:“无始无终,先作心身真主宰;宣仁宣义,聿昭开济大权衡。”极为钦佩,认为是对上帝与人生最好的觉解。上世纪美国大诗人庞德最佩服中国古诗。他认为“中国诗人把诗质呈现便很满足”,他欣赏汉诗的“意象叠加”与“错乱语法”并用来突出意象的视觉性,与空间的对位关系从而开创了“意象诗派”。“芹藻江山,追逐风月”是古诗的一大亮点。东坡的“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之句便使西湖大添娇妩。1920年罗素来到杭州,对西湖之美赞不绝口。他说:“西湖的古文明,其绝顶之美赛过意大利。”我相信“中国人才是世界最文明的人。与欧洲相比,我觉得中国充溢着哲理平和的气氛”。(《罗素回忆录》)正是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才使这位睿智的老人如此动情。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就是这样在尊重前贤的基础上创造出一方崭新的诗歌天地。作为身处时代壮潮的我们,应当谦恭地学习古人,接通文脉。并立足当代美学思潮,勇于探索,继雅开新,为中华诗词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下列对中华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诗对中国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尚书·尧典》中的诗乐结合的理论,到后来的《诗经》《乐记》都被尊为经典。

B.古典诗词集汉语言文字声情意象之美,精炼、美听、微妙,美不胜收,具有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

C.古诗构建的美学理念,渗透到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诗成了民族气派、传统风格的重要基因。

D.诗歌与音乐、绘画、戏剧乃至建筑都有广泛的联系与密切的关系,诗词作为文化的名片,甚至从某种角度可以说它是其他一切艺术的源泉。
2.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代上从帝王将相,下到渔父耕夫,吟咏古诗成了中国人文化生活的首选,因此可以说是中国人的“诗歌情结”。

B.文章举例翔实,分析透明,巧妙引用,含蓄典雅,说明古诗是中华文化的支柱、灵魂乃至积淀为潜意识的存在。

C.美国诗人庞德非常欣赏汉诗的“意象叠加”与“错乱语法”,并用来突出意象的视觉性与空间的对位关系,认为是对上帝与人生最好的觉解。

D.古诗中丰富的营养,可以增长知识,启迪智慧,丰富思想,陶冶情操,鼓舞斗志,培养浓厚的文化气质,给读者带来良好的审美享受。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引用杜甫的诗句,高度赞扬了杜甫在诗歌创作中尊重前贤、勇于创新的可贵做法,及其因此而取得的骄人成绩。

B.如音乐、绘画、戏剧等其他艺术,甚至医药典籍等都深受诗歌影响。如戏剧本质就是诗剧,唱腔、对白多为韵语,处处诗意洋溢。

C.作者充分肯定古诗的作用,号召人们虚心学习古诗,勇于探索,锐意创新,为中华诗词的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D.自古至今,很多名人高度评价中国古诗,如1920年罗素对西湖赞不绝口,认为西湖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风光,其绝顶之美赛过意大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