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跂而...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吾尝终日而思矣,              ;吾尝跂而望矣,               。(荀子《劝学》)

(2)吾闻之,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楚辞·渔父》)

(3)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4)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王勃《滕王阁序》)

(5)         ,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3)百年多病独登台/潦倒新停浊酒杯 (4)宁移白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 (5)碧云天/晓来谁染霜林醉 【解析】 试题分析:名句名篇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必考点。在学习中,不仅要熟记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名言警句,还要熟记课外中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言警句,要注意收集古典诗歌、古典散文中的名句和成语、近现代史上仁人志士及爱国名人的名诗名句。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须臾”、“ 振衣”、“ 停”、“ 坠”、“ 醉”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5分)

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荀子·王制》)
1.成语“                         ”源自这段文字。(1分)
2.从这段文字中概括荀子的政治观并作简要评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7分)

春游

王令

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层台笑上楼。

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

【注】春城,指扬州。北宋时的扬州是繁华热闹、歌舞升平的大都会。
1.简要分析对比手法在本诗中的运用。(3分)
2.关于诗中“春愁”的具体所指,历来解读不一。请谈谈你对“春愁”的理解。(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9分)

潍县寄舍弟墨第三书

富贵人家延师傅教子弟,至勤至切,而立学有成者,多出于附从贫贱之家,而己之子弟不与焉。不数年间,变富贵为贫贱:有寄人门下者,有饿莩乞丐者。或仅守厥家,不失温饱,而目不识丁。或百中之一亦有发达者,其为文章,必不能沉著痛快,刻骨镂心,为世所传诵。岂非富贵足以愚人,而贫贱足以立志而浚慧乎!我虽微官,吾儿便是富贵子弟,其成其败,吾已置之不论;但得附从佳子弟有成,亦吾所大愿也。至于延师傅,待同学,不可不慎。吾儿六岁,年最小,其同学长者当称为某先生,次亦称为某兄,不得直呼其名。纸笔墨砚,吾家所有,宜不时散给诸众同学。每见贫家之子,寡妇之儿,求十数钱,买川连纸钉仿字簿,而十日不得者,当察其故而无意中与之。至阴雨不能即归,辄留饭;薄暮,以旧鞋与穿而去。彼父母之爱子,虽无佳好衣服,必制新鞋袜来上学堂,一遭泥泞,复制为难矣。夫择师为难敬师为要择师不得不审既择定矣便当尊之敬之何得复寻其短吾人一涉宦途,既不能自课其子弟。其所延师,不过一方之秀,未必海内名流。或暗笔其非,或明指其误,为师者既不自安,而教法不能尽心;子弟复持藐忽心而不力于学,此最是受病处。不如就师之所长,且训吾子弟不逮。如必不可从,少待来年,更请他师;而年内之礼节尊崇,必不可废。 

又有五言绝句四首,小儿顺口好读,令吾儿且读且唱,月下坐门槛上,唱与二太太、两母亲、叔叔、婶娘听,便好骗果子吃也。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耘苗日正午,汗滴禾下土;认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得放脚眠,蚊虫猎蚤出。

(选自《板桥家书》)  

【注】潍县,当时郑燮供职于此。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此文是郑燮在官署中给弟弟郑墨的第三封家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富贵人家师傅教子弟           延:聘请     

B.当其故而无意中与之           察:明白

C.薄暮,以旧鞋与穿而去           薄暮:傍晚          

D.子弟复持藐忽心而不力于学       藐忽:蔑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失温饱,目不识丁     吾尝终日思矣

B.世所传诵               若属皆且所虏       

C.不得直呼             且行千里,谁不知

D.训吾子弟不逮           立石于其墓之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开篇指出学业优秀者大多出身于贫寒家庭,而富贵子弟能够发达的所占比例很小。

B.作者认为自己身为官员,儿子的成败可以丢在一边不管,最大心愿是儿子的同学学业有成。

C.作者是一位严父,对儿子品行要求严格,同时他不乏慈爱的一面,还主张对孩子有些奖励。

D.文末所附小诗,内容浅显,适宜儿童诵读,符合作者表达的观点,也符合书信的随意性。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夫择师为难敬师为要择师不得不审既择定矣便当尊之敬之何得复寻其短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岂非富贵足以愚人,而贫贱足以立志而浚慧乎!(4分)

②吾人一涉宦途,既不能自课其子弟。(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20分)

乡关何处(节选)

余秋雨

我所离开的是一个非常贫困的村落。贫困到哪家晚饭时孩子不小心打破一个粗瓷碗就会引来父母疯狂的追打,而左邻右舍都觉得这种追打理所当然。这儿没有正儿八经坐在桌边吃饭的习惯,至多在门口泥地上搁一张歪斜的小木几,家人在那里盛了饭就拨一点菜,托着碗东蹲西站、晃晃悠悠地往嘴里扒,因此孩子打破碗的机会很多。粗黑的手掌在孩子身上疾风暴雨般地抡过,便小心翼翼地捡起碎碗片拼合着,几天后挑着担子的补碗师傅来了,花费很长的时间把破碗补好。补过和没补过的粗瓷碗里很少能够盛出一碗白米饭,尽管此地盛产稻米。偶尔哪家吃白米饭了,饭镬里通常还蒸着一碗霉干菜,于是双重香味在还没有揭开镬盖时已经飘洒全村,而这双重香味直到今天我还认为是一种经典搭配。雪白晶莹的米饭顶戴着一撮乌黑发亮的霉干菜,色彩的组合也是既沉着又强烈。

杨梅收获的季节很短,超过一两天它就会泛水、软烂,没法吃了。但它的成熟又来势汹汹,刹那间从漫山遍野一起涌出的果实都要快速处理掉,殊非易事。在运输极不方便的当时,村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放开肚子拼命吃。也送几篓给亲戚,但亲戚都住得不远,当地每座山都盛产杨梅,赠送也就变成了交换,家家户户屋檐下排列着附近不同山梁上采来的一筐筐杨梅,任何人都可以蹲在边上慢慢吃上几个时辰,嘟嘟哝哝地评述着今年各座山的脾性,哪座山赌气了,哪座山在装傻,就像评述着自己的孩子。孩子们到哪里去了?他们都上了山,爬在随便哪一棵杨梅树上边摘边吃。

孩子们爬在树上摘食梅树,时间长了,满嘴会由酸甜变成麻涩。他们从树上爬下来,腆着胀胀的肚子,呵着失去感觉的嘴唇,向湖边走去,用湖水漱漱口,再在湖边上玩一玩。上林湖的水很清,靠岸都是浅滩,梅树收获季节赤脚下水还觉得有点凉,但欢叫两声也就下去了。脚下有很多滑滑的硬片,弯腰捞起来一看,是瓷片和陶片,好像这儿打碎过很多很多器皿。一脚一脚蹚过去,全是。那些瓷片和陶片经过湖水多年的荡涤,边角的碎口都不扎手了,细细打量,釉面锃亮,厚薄匀整,弧度精巧,比平日在家打碎的粗瓷饭碗不知好到哪里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这里曾安居过许多钟鸣鼎食的豪富之家?但这儿没有任何房宅的遗迹,周围也没有一条像样的路,豪富人家的日子怎么过?捧着碎片仰头回顾,默默的山,呆呆的云,谁也不会回答孩子们,孩子们用小手把碎片摩挲一遍,然后侧腰低头,把碎片向水面平甩过去,看它能跳几下。这个游戏叫做削水片,几个孩子比赛开了,神秘的碎片在湖面上跳跃奔跑,平静的上林湖犁开了条条波纹,不一会儿,波纹重归平静,碎瓷片、碎陶片和它们所连带着的秘密全都沉入湖底。

我曾隐隐地感觉到,故乡也许是一个曾经很成器的地方,它的“大器”不知碎于何时。碎得如此透彻,像轰然山崩,也像渐然家倾。为了不使后代看到这种痕迹,所有碎片的残梦都被湖水淹没,只让后代捧着几个补过的粗瓷碗,盛着点白米饭霉干菜木然度日。忽然觉得霉干菜很有历史文物的风味,不知被多少时日烘晒得由绿变褐、由嫩变干,靠卷曲枯萎来保存一点岁月的沉香。如果让那些补碗的老汉也到湖边来,孩子们捞起一堆堆精致的碎瓷片碎陶片请他们补,他们会补出一个什么样的物件来?一定是硕大无朋又玲珑剔透的吧?或许会嗡嗡作响或许会寂然无声?补碗老汉们补完这一物件又会被它所惊吓,不得不蹑手蹑脚地重新把它推入湖底然后仓皇逃离。
1.第一段中“一个非常贫困的村落”的“贫困”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2分)
2.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的含意。(4分)  

(1)雪白晶莹的米饭顶戴着一撮乌黑发亮的霉干菜,色彩的组合也是既沉着又强烈。(2分)

(2)补碗老汉们补完这一物件又会被它所惊吓,不得不蹑手蹑脚地重新把它推入湖底然后仓皇逃离。(2分)
3.从构思的角度看,作者写故乡的“杨梅”,主要有哪些作用?(4分)
4.赏析最后一段文字的表现手法。(4分)
5.作者为什么把那些“瓷片和陶片”称为“神秘的碎片”?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探究。(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9分)

孝与廉在中国古代虽有一致与相互支持之处,但它毕竟是属于处理家庭私人关系与国家政治关系的两种不同道德,而且其道德主体也是两种人伦角色即孝子与廉吏,或者说前者是对为人子者的要求,后者是对为人臣或拥有一定公权力的人的要求。在中国古代两者的统一性之所以被看重,是因为社会是一种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在汉代实现以孝治天下的国策,孝被全面泛化,当作一切道德的代名词,似乎有了孝,人就会有一切道德。不可否认,这种思维在中国古代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客观性,这是因为那时确实孝是百善之先之首,人的安身立命,人生责任感均产生于对父母亲祖的责任感,因此,人们的行为道德选择,往往首先考虑到做任何一件事是不是会辱没祖先,会不会光宗耀祖。按儒家亲亲、仁民、爱物的推扩伦理思考方式,似乎孝了就能够做到忠、廉了。孝在中国古代不仅被看作是一切道德之基,而且被看作是中国人的人文性宗教,对祖先与家族的责任感是中国人一切行为选择的价值基础。 

但是,孝与廉毕竟是两种不同领域的道德,它本身是有差异的,随着家国一体即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放大的传统社会结构的解体,公民社会的形成,随着传统文化与孝道影响的衰落,随着现代社会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日益区隔,我们更要充分看到孝与廉的差异和不同,在继承优秀传统道德资源时既要充分肯定但又不要盲目夸大孝文化在加强干部廉政与廉德建设中的作用。以为只要干部能孝其亲就必然会廉洁奉公,这种想法是简单化的,缺乏深入分析的。

孝毕竟是“亲其亲”的私人意识,能否从“亲亲”推扩出“仁民”、“爱物”这种他人意识、公共意识并不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这只是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的期待。在中国古代虽然有丰富的公私之辩的理论,但公与私的客观疆界却长期是不清楚的。能孝必廉的思维实际上仍然是这种公私不分思维方式的体现。家国同构,公私不分,裙带风、枕头风甚至孝敬父母的意识往往成为某些官员贪腐的思想根源。当然我们也不能反过来说,孝了必贪,我们想说的是,孝了未必就廉,这在现代社会是两回事。                                  
1.下列对“孝与廉”关系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孝与廉属于不同道德范畴,尽管在中国古代存在一致性和互相支持之处。

B.孝与廉是两种人伦角色即孝子和廉吏,也就是对不同道德主体的不同要求。

C.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是孝与廉两者的统一性被看重的重要原因。

D.孝是百善之先之首,只要孝了就能忠、廉,在中国古代是合理的客观存在。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随着家国一体社会结构的解体,孝道影响走向衰落,孝文化也必将失去存在的价值。

B孝与廉是两种不同领域的道德,彼此有差异,不能盲目夸大孝文化对廉政建设的作用。

C在当今社会,需要充分认识孝与廉的差异和不同,而“能孝必廉”的想法失之简单化。

D私人意识跟他人意识、公共意识之间不存在必然性,因而孝与廉在现代社会是两回事。
3.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不超过20字)(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