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 (一)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

(一)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类,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二)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1)子贡用_______比喻,意在说明自己远远比上孔子,认为孔子的道德高,是不能超越的_______。如果有人想诋毁仲尼,就显得_______。(3分)

(2)《论语》中经常拿屋舍厅堂来比喻一个人的学问造诣,例如上述文字中子贡就把孔子的学问比作数仞之高墙,而孔子也曾称子路的学问已经入门,但还未达到一定的境界,由此可以提炼成语____________。(1分)

(3)子贡的说法发人深省,按照他的说法,“夫子之云,不亦宜乎!”叔孙武叔的话宜于何处?请做评价。(3分)

(4)以上选文表现子贡对孔子怎样的态度?(2分)

 

(1)宫墙 日月 不知量(3分) (2)登堂入室(1分) (3)①子贡认为自己的知识修养比较浅显,容易被外人看到,理解;②同时认为孔子的学问修养就像数仞之高墙,找不到门进去,就看不到宫室的华美;③所以叔孙武叔就是这样孤陋寡闻的人,有这样的想法是很自然的。(3分) (4)表现了子贡对孔子的高度敬仰之情、尊重老师的严正态度。(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作答本题时可根据“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和问题(2)“《论语》中经常拿屋舍厅堂来比喻一个人的学问造诣”提示,填写“宫墙”。根据“仲尼,日月也”填写“日月”。根据“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填写“不知量”。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积累。根据题干提示“拿屋舍厅堂来比喻一个人的学问造诣”“孔子也曾称子路的学问已经入门,但还未达到一定的境界”填写“登堂入室”。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能力。题干指向性明确“叔孙武叔的话宜于何处”,到文中圈定有关语段“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子贡认为自己的知识修养比较浅显,容易被外人看到,理解;“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类,百官之富”认为孔子的学问修养就像数仞之高墙,找不到门进去,就看不到宫室的华美;“得其门者或寡矣”所以叔孙武叔就是这样孤陋寡闻的人,有这样的想法是很自然的。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情感。对于人物的言行要注意把握“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类,百官之富”“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用宫墙比喻,意在说明自己远远比上孔子,认为孔子的道德高,是不能超越的日月,表现了子贡对孔子的高度敬仰之情、尊重老师的严正态度。 考点: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参考译文】 (一)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仲尼更贤。”子服景伯把这一番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拿围墙来作比喻,我家的围墙只有齐肩高,老师家的围墙却有几仞高,如果找不到门进去,你就看不见里面宗庙的富丽堂皇,和房屋的绚丽多彩。能够找到门进去的人并不多。叔孙武叔那么讲,不也是很自然吗?” (二)叔孙武叔诋毁仲尼。子贡说:“没有用的啊!仲尼不可诋毁啊。别人的贤德,(好比)丘陵啊,还可超越啊;仲尼,(是)太阳月亮啊,无可去超越的呀。有人即使要自绝于日月,又怎么能损伤到日月呢?只见到他的不自量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东吴派周善到荆州,以国太病危,欲见亲女为由,骗孙夫人带阿斗到东吴见国太,幸遇赵云截江夺了阿斗。

B.为夺回荆州,鲁肃设鸿门宴宴请关羽,关羽带着青龙偃月刀一个人赴会,后关羽佯醉,挽住鲁肃手,将鲁肃扯到江边。吕蒙、甘宁恐鲁肃被伤,不敢动,关公船遂乘风而去。

C.张飞借酒来迷惑张郃,张郃果然中计,却不知,在帐中喝酒的张飞是一个草人。真张飞从后面杀来,张郃措手不及,三寨俱失。

D.曹操令曹休放冷箭,正中凌统坐下马,凌统被掀翻在地,乐进连忙持刀来刺,甘宁放箭救了凌统,自此两人不再为恶,成生死之交。

E.庞德带着棺材去樊城与关羽决战,关羽水淹七军,庞德被擒,关羽令人将他缚送荆州大牢内监候。
2.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秦可卿死后,她的丫鬟名宝珠者,见秦氏死了,也触柱而亡。贾珍以孙女之礼殓殡。

B.王熙风是《红楼梦》中塑造的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她贪婪、凶狠、狡诈,“毒设相思局”中她设计害死试图调戏她的贾瑞。

C.贾政长女元春被册封为妃,皇帝恩准探亲。荣国府为了迎接这一大典,修建极尽奢华的大观园,又采办女伶、女尼、女道士,出身世家、因病入空门的妙玉也进了荣府。

D.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宝玉大展风采,贾政也很欢喜,还破天荒地夸了宝玉几句。

E.在元春省亲的宴会上,宝钗建议宝玉把“绿玉”改成“绿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问题。(6分)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

辛弃疾

柳边飞鞚①,露湿征衣重。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注释:①飞鞚(kòng):鞚是马勒,飞鞚即纵马疾驰。

(1)词的上片中“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一句写得饶有风味,请简要分析。(2分)

(2)词的下片描写了怎样的一个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孔子迁于蔡三岁

孔子迁于蔡三岁,楚使人聘孔子。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今者久留陈、蔡之意,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孔子乃召子路而问曰:“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颜回入见。孔子曰:“回,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楚昭王兴师迎孔子,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楚令尹子西曰:“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夫文王在丰,武王在镐,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止。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兮,来者犹可追也!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去,弗得与之言。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孔丘得据土壤 土壤:土地。  B.今之从政者 殆:懈怠。

C.景行止景 行:大路。        D.学者 宗:尊奉。
2.下列句子中,能表现孔子坚持原则、信念坚定的高尚人格的一组是( )(3分)

①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②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③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 ④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楚昭王要聘用孔子,陈、蔡两国当权的大夫们害怕孔子被楚国重用,会对自己不利,就一同派遣一些服劳役的人把孔子和他的弟子包围起来。

B.陷入困境,孔子颇有感慨,弟子颜回认为,老师的学说极为博大,天下没有人采纳,是很遗憾的事,但没有关系,更能显出君子的本色。

C.楚国令尹子西反对聘任孔子,认为孔子有本事,又有弟子辅佐,如果让他拥有封地,就有可能发展起来,对楚国造成危害。

D.司马迁对孔子心存敬仰,读孔子有关著作,并到了山东拜访孔子旧居,流连不已。指出孔子的学说世代流传,孔子是至高无上的圣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3分)

②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3分)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3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9分)

(1)出师未捷身先死,               

(2)                ,使我不得开心颜?     

(3)吴楚东南坼,                     

(4)                ,惟有幽人自来去。 

(5)春江潮水连海平,               

(6)岁寒,                         

(7)                    ,只是朱颜改。

(8)                       ,则远怨矣。

(9)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山顶的风景

一群人上山游玩,在山下的时候,碰到山上旅行团下来,问山上风景,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走到半山,又遇到一群下来的游客,有人说风景好,有人说不好。最后他们上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他们有的人觉得风景好,有的觉得不好。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