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不争,乃大争;不争,则天下人与之不争。—— 林语堂

君子忍人之所不能忍,容人之所不能容,处人之所不能处。 ——马南邨

忍耐是一帖利于所有痛苦的膏药。 ——【西班牙】塞万提斯

读了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说“忍耐” 当忍耐化为一个人谦让、包容等美德时,我们称他为绅士;当忍耐成为一个人妥协、怯懦的借口时,我们称他为懦夫。 古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所为灭吴。当一个人怀揣远大的理想,为了锦似前程而暂时以退为进时,他被标为榜样。这是因为忍字心头一把刀,谁敢忍了眼前的苦与难,谁就能成就如画蓝图,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 但是,这小忍绝非久忍。人应该懂得能屈能伸,可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成了句口头禅时,这忍就不能与卧薪尝胆相提并论了。凡事皆应有度,忍耐也绝不例外。当“圣人”对“恶人”的忍耐无休止的循环下去时,这是一种放纵。当“君子”为“报仇”而等了十年又十年时,这是一种怯懦。当忍耐到达极限时,便是那句: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选择爆发的,他们站起来挥舞着双臂要闯出些什么来,而那些选择灭亡的呢,他们往往成为了两种人,或自惭形秽,或自命清高。 一种人整日沉默寡言,不与人交往。他们的怯懦是不被人重视的。有的善良些的人夸他们海纳百川,宰相肚里能撑船,有的举止过分些的人则会对他们鄙夷轻视,决不把他们的忍作为高尚品德的象征。而这些人们呢?他们对这些都不置可否,仍旧只是每天重复着自己的生活。他们忍着一切,词典中从未出现过“还击”或“争取”一类的词。他们顺来顺受,逆来也顺受,他们生活在社会的角落,不久便会被人淡忘。 另一种人终日嬉笑怒骂,那怕被人刚侮辱了一番,他们也会抖抖身上的灰,重复一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然后心里惴惴的担心着刚才那个人是否会回身又打过一拳,还装作若无其事的拂袖而去。他们比起前一种人要招摇得多,他们的懦弱决不明显,却又暴露无遗。他们会以君子自居,却从来都只懂得忍而未曾报过仇。他们会把好听的宣扬“忍”的词句挂在嘴边形容自己,鄙视那些“不忍之人”。他们用每天的插科打诨或义正辞严来伪装心虚,或在君子的面罩下,过着懦夫的生活。他们生活在被人注意的社会的角落,却往往也只落得个跳梁小丑。 圣人也好,恶人也罢,忍耐是人生五味杂陈中必不可少的,当忍则忍,不当忍时,万不可忍。 当你被人指着鼻子骂为劣种人时,当你看到有的人依仗权势得寸进尺时,当社会风气已将良知退职涯边时,忍耐,已不再是美德,那只是一种软弱。此时的人们,就应该不爆发。 忍耐的过去完成时是成功,忍耐的现在进行时是积蓄,忍耐的一般现在时就是懦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有时,须要放下忍耐,挺直做人。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由多则材料组成的材料作文题,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从多则材料中找到相同点,提取出关键词,然后确定写作的方向。本题这一组材料可提炼出三个关键词,即“争”“不争”“忍耐”,要想正确立意,需首先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忍耐看似不争,其实是真的争;忍耐不是不争,不争是看似忍耐,其实是消极避世,是懦弱逃避;忍耐不是退却,是一种人生智慧;是一种面临困境后的韬光养晦;是一种暂时躲避锋芒,保存实力,等待绝地反击的机会。据此,可得到准确的立意角度。 参考角度: ①忍耐并不是逆来顺受,甘心屈服于命运之神的诱惑与调遣。也不是消极颓废,在沉默中悄然降下信念的帆蓬。忍耐是意志的磨练、爆发力的积蓄,是用无声的奋斗冲破罗网,用无形的烈焰融化坚冰。 ②如果学会忍耐,我们就会微笑面对一切;忍耐的背后,是一颗平静安详的心,是一段平坦的人生。 ③真正的忍耐不是怯弱和畏缩,而是一种宽容。 ④忍耐会带给我们力量,忍耐会带给我们机会,当我们收回拳头的时候,不是因为我们放弃了搏击,而是我们在积蓄力量,因为只有收回的拳头打出去才能更有力。 ⑤有时低调忍耐就是智中之智。得意是不忘我,失意时泰然处之。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且尔言过矣,                    ,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2)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3)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4)执手相看泪眼,         。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5)人生亦有命,                ,举杯断绝歌路难。 (鲍照《拟行路难》)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5分)

孟子曰:“自暴者, 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1.出自本段话的一个成语是                         
2.请评析本段话的观点。(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题。(7分)

军城早秋                       听晓角

                        

昨夜秋风入汉关,               边霜昨夜堕关榆,

朔云边月满西山。              吹角当城片月孤。

更催飞将追骄虏,               无限塞鸿飞不度,

莫遣沙场匹马还。                秋风吹入小单于①。

【注释】①小单于,军中号角常奏此曲。
1.两首诗都写到了秋风和      两种意象,第一首中的“秋风”有暗示     的意味。(2分)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最后两句表现手法的不同之处。(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19分)

与赵韫退大参书

王弘撰

昨承执事枉驾,以贵乡先生之命,为贺相国冯公寿文,云本之相国意,又述相国尝称弘撰文为不戾于古法。此虽弘撰所惶悚不敢当,而知己之谊,则有中心藏之而不忘者。即当欣跃操觚,竭其所蓄,直写相国硕德伟抱、辅世长民之大略,以求得相国之欢。然而审之于己,度之于世,皆有所不可。故敢敬陈其愚,唯执事详察焉。

弘撰以衰病之人,谬叨荐举,尝具词诸本省抚军,转咨吏部,不允;嗣又奉旨严催,不得已,强勉匍匐来京师;复具词令小儿抱呈吏部,又不允。借居昊天寺僧舍,僵卧一榻。两月以来,未尝出寺门一步。即大人先生有忘贵惠顾者,皆不能答拜,特令小儿持一刺,诣门称谢而已。须白齿危,两目昏花,不能作楷书,意欲临期尚复陈情,冀幸于万一,蒙天子之矜怜,而放还田里。

夫贺相国之寿,非细故也。先生或在翰苑,或在台省,或在部司,皆闻望素著,人人属耳目。公为屏障以为相国寿,则其文必传视都下,非可以私藏巾笥者也。弘撰进而不能应天子之诏,乃退而作贺相国之寿文,无论学疏才短、不能揄扬相国之德,即朝廷宽厚之恩,亦未必以此为罪。而之于法,既有所不合,揣之于心,亦有所不安。甚至使不知者,以弘撰于相国素不识面,今一旦为此文,疑为夤缘相国之门,希图录用,欺世盗名,将必有指摘之及。不但文不足为相国重,而且重为相国累,此弘撰之所以逡巡而不敢承也。即执事代为弘撰筹之,亦岂有不如是者哉

不然,操天下文章之柄,为天子教育人才,天下之士,望之如泰山北斗,伏谒门下者,咸思得邀相国之一盼为荣。其间负名位而擅词华者固繁有徒而相国独属意于贱子身非木石岂不有心识此义者而顾推委而不为有此人情也乎?是用直布腹心,唯执事裁之谅之。并乞上告相国:倘惠于相国,得归老华山,为击壤之民,以遂畎亩作息之愿,午夜一灯,晓窗万字,其不能忘相国之德,将以传之纪载而形之歌咏者,必有在矣。(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贺相国冯公寿文   属:请托

B.尝具词诸本省抚军   控:告诉

C.而之于法     揆:衡量

D.倘惠于相国        邀:邀请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云本之相国意    秦强而赵弱

B.强勉匍匐来京师       敛赏财送其行

C.人人属耳目        犹且从师而问

D.以遂畎亩作息之愿   日与徒上高山
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叙述了对方的意图,觉得应该马上为冯相国写一篇贺寿文章,但是从自己和世事的角度考虑,认为都不能从命。

B.本文第二段里,作者运用了叙述、描写手法,写自己来京前后的情况,强调自己年老有病和要尽的礼数,表达入情入理。

C.作者拒绝写寿文的原因,主要是怕牵累相国,这与开头记住相国理解自己的情谊和结尾不忘相国之德照应,行文严谨自然。

D.这封书信用委婉的语言表达了坚决的态度,拒绝了写寿文的请求,并结合归老田园的心愿,表现了清高不阿的节操。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其间负名位而擅词华者固繁有徒而相国独属意于贱子身非木石岂不有心识此义者而顾推委而不为有此人情也乎?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即大人先生有忘贵惠顾者,皆不能答拜,特令小儿持一刺,诣门称谢而已。(4分)

(2)即执事代为弘撰筹之,亦岂有不如是者哉!(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20分)

欲笺心事

魏荣冰

在我的书柜里保存着厚厚一摞书信静静躺在那儿,尘封已久,几未开启,宛如一份珍稀标本,盈握在时光之手,成为流年幽暗甬道中的一抹光斑,生命场域中的一段绝唱

写信无疑是丰沛生命中最为柔婉的部分。当黄昏潮水般涌来,夜风在窗棂上低吟,一个人独处静室,拧开灯盏,柔和的光芒漂白四壁,临窗展笺,凝神挥毫,在笔尖和纸张轻轻地摩擦中内心深处那些酽酽的情思,举凡对父母的牵挂,对子女的关爱,对亲友的问候,对恋人的思慕,便如春蚕吐丝,绵绵不绝,高山流水,叮咚回响。平素尘世喧嚣中深埋心底的情愫,因了心理的松弛和山水的阻隔,在内心独白的角色暗示中,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化作殷殷慰藉,谆谆叮咛,拳拳问候,缕缕情丝。一个个美丽的字符,如一只只精灵的蝴蝶,在洁白的信笺上轻飏曼舞;如一枚枚娇嫩的花瓣在旷远的心空中芳香满径;如一颗颗溜圆的石子在情感的湖泊里激起层层涟漪

在历史长河中书信作为一种独特的表情达意手段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书信文化和别具一格的书信美学。仅在名字上就有尺牍、尺素、尺翰、尺简、雁书、鸾笺、鱼书、鱼函、书柬等等称谓,不一而足。在书信往来中,形成了置邮传命、鱼书尺素、雁足系帛、青鸟传信、红叶传书等文化典故,每一个典故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动人的传奇故事,沉淀着一段深厚的纯真情感。中外历史上那些著名的书信,或孤篇卓立,或皇皇巨册,皆以一种经典的力量,穿越苍茫的历史时空,深深植入人们的情感记忆。

人类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电话、短信、微信、E-mail、QQ、MSN,这些新兴的交流媒介和载体,似乎在一夜之间风靡全球,解构了传统书信的运作机制,消弥了情感交流的时空距离,彻底颠覆了传统书信生成的文化机杼和审美心理,传统书信将要退出历史舞台。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中原本神圣的人类情感就像流水线一样被生产、复制和传输像一张废纸被扔在空中短暂易逝速朽。技术革命带来的这种快捷交流方式,固然契合了现代人紧张的生活节奏和直白的心理需求,但一如时代的喧嚣与浮躁,它进一步压榨和剥夺了我们内心的最后一片精神高地,让漂泊的心灵无所归依。

传统书信具有私秘和唯一的性质,一封书信往往只写给一个特别的对象,那些萦绕在字里行间的低回声音,是携带独特嗓音的告白、吟哦、呢喃和倾诉。句斟字酌地写好之后,再三犹疑地装入信封,郑重其事地写上名字,然后贴上邮票,投入邮箱,一封书信便开始了千山万水的旅行。由于时空的迟滞、延缓和阻隔,写信的人和收信的人,在不同的时空里,焦急地盼望,无助地等待,充斥内心的忐忑,极度的喜悲,无尽的思念,在内心纵横纠葛,绕肠千结,欲说还休。当颤抖着双手打开那寄自苍茫山水间的来信,置身于一个高度私人化的空间,在那封面上熟悉或者陌生的笔迹的指引下,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将那一页页纸笺放在面前,迫不及待地读下去,简直就是进入了一种宗教仪式,用心品味文字间游走的缠绵情思,用双手摩挲发黄的纸页,搜寻行间若隐若现的斑斑泪痕,感觉纸页中携带的那人的体温和气息,闭眼遐思,恍惚之间那些熟悉的容颜和深情的告白,便从纸上走到眼前。

今天的时代,就像大海一次次的涨潮,似乎要将海滩上的一切席卷而去。在这可怕的惯性中,经典书信或许已成为远去时代一声渺茫的叹息。当代学者赵勇睿智而忧伤地指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很可能会长久地生活在这样一种高度敞开同时也高度禁闭的世界里:敞开的是             ,禁闭的是              。”

在这万籁俱寂的夜晚,你是否会像我一样,打开如豆的灯光,铺开一方素笺,沏一杯清茶,醮一管浓墨,在心香袅袅的庄严氛围里,给一个在乎你的人或者你在乎的人,写一封久违的书信?

(选自《2013年中国精美散文选》,有删节)
1.请解说第一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光斑:

(2)绝唱:
2.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5分)
3.在第6段的横线里填入恰当的文字。(2分)
4.简要分析第5段写与“传统书信”有关内容的用意。(5分)
5.对最后一段文章提出的问题,请说出你的答案,并阐述理由。(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