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①什么是民间想象呢?苏童认为:“民间想象的最大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①什么是民间想象呢?苏童认为:“民间想象的最大特点就是跳出现实,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它有实用主义的目的。强烈的情感色彩是想象力的靠山,首先它是以一种情感安慰另一种情感,目的在于排遣现实中的诸多不适感。所谓的民间生活不需要思考,却极其需要发泄,类似怨恨、愤怒、惶恐、迷惘这样的情绪累积在一起,使得生活沉重。生活本身不提供彻底排遣的出口,只有寄托在想象上,想象力可以否定一个无望的现实,然后制造出一个有希望的现实。”这样的民间想象一方面与民间底层的生活相连,另一方面又对抗现实中的不幸,依靠想象完成有希望的人生,浸透着浓郁的审美化人生精神。

②民间想象在中国文学的具体文本中可能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但以汉民族为基础的民间想象还是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点的,如经验性与虚拟性的融合。譬如人、鬼、神可以相互转化,天堂、阴间、人世可以相互沟通,并且时空转换中出现的各类鬼、神形象都有人性化的特点,人正是在这种相互转换和沟通中,获得了对抗现实的审美化人生,实现了人的精神愿望和理想。在《西游记》、《聊斋志异》以及民间神话、传说中,都可以看到飞腾的想象力所张扬起的人的内在精神力量以及超越现实的阔大空间世界。

③到了新时期文学,民间想象力的传统开始得到了重视,不少作家在时空转换中的文学想象也潜在地承继着这一传统,想象力开始挣脱拘泥于“事实”的规范,由物理空间向心理空间拓展,想象的世界变得圆融开阔。新世纪以来,莫言的《生死疲劳》充分地发挥了民间想象力的作用,他把民间故事、传说以及传统小说中的阴阳两界、轮回转世等内容作为小说的整体结构框架,主要人物西门闹则在生与死、人与兽、人世与地狱之间穿行游走,不管为牛、为狗、为猪,还是为猴、为人,人有着兽的生活,兽也有着人的判断和道德伦理,这种表现当代生活、历史的想象方式,显然与现实主义的想象有了很大的区别,而有着中国式的民间想象形式,浸透着佛教、道教的某些文化因素。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新世纪文学的民间想象力还应提到苏童新近出版的长篇小说《碧奴》。苏童曾说:“《碧奴》的写作是我模拟民间想象力的一次实践,由于孟姜女哭长城的结果是眼泪哭倒八百里长城,哭泣和眼泪是想象力的核心……我后来的写作过程,其实一直在尾随那样的眼泪,比民间更狂热地描述那样的眼泪……我作为一个写作者,愿意服从来自民间的暗示,追随民间的动机……我其实是乘着民间提供的想象力的翅膀,能飞多高是多高,目的只是和碧奴一起到长城去。”这个想象力的核心就是赋予“眼泪”撼天动地的力量。莫言、苏童作品中的这种民间想象力不仅与中国几千年的民间文化、文学传统建立起了新的意义关系,复苏了民间想象原型在新世纪文学中的价值,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今天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生活方式日益趋同的时候,挖掘和发现民族思维深处的想象力,有可能带来目前文学中新的审美因素,抗拒“欲望审美”、“经验趋同”过程中人们想象力的贫乏,复苏生命中的潜能和力量。
1.从原文看,下列对“民间想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民间想象与民间底层的生活相连,又能跳出现实,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B.民间想象对抗现实中的不幸,想象是它的武器,这是一个审美的过程。

C.民间想象在中国文学中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也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点。

D.民间想象不管是在古典文学还是在新时期文学中,都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2.下列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引用苏童的话,从民间想象的特点方面,对民间想象这一概念作了界定。

B.第②段举例说明以汉民族为基础的民间想象的一些共同的基本特点。

C.第③段拿莫言和苏童的作品对比,说明了二人在发挥民间想象力方面的不同。

D.文章用说理和举例结合的方式阐述了民间想象的特点、表现形式和艺术效果。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想象力可以否定一个有希望的现实,然后制造出一个无望的现实。                        

B.新时期文学中的想象力由物理空间向心理空间拓展,想象世界开阔起来。

C.莫言的作品《生死疲劳》发挥想象力的核心是赋予“眼泪”撼天动地的力量。                

D.挖掘和发现民族思维深处的想象力,必将带来目前文学中新的审美因素。

 

1.C 2.C 3.B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题干中问的是“对‘民间想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目编题者会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经比较即可得知:C项“民间想象在中国文学中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是不对的,参看第二段第一句,应为“民间想象在中国文学的具体文本中可能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但以汉民族为基础的民间想象还是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点的”。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思路的把握和对文本内容的概括能力,题干问的是“对原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拿莫言和苏童的作品对比”错误,文本第三段先分别说二人的作品,然后将二人合到一起论述,说“莫言、苏童作品中的这种民间想象力不仅与中国几千年的民间文化、文学传统建立起了新的意义关系,复苏了民间想象原型在新世纪文学中的价值”,可将并没有作对比,说明的是两人创作的相通之处。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浏览选项,然后回归文本,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仔细比较、分析,以发现问题之所在。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观点的辨析能力,题干问的是“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以偏概全,张冠李戴,胡乱猜测等等。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A项“有希望”与“无望”调换位置;C项应该是苏童的作品《碧奴》;D项“能带来目前文学中新的审美因素”错,应是“有可能带来目前文学中新的审美因素”。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传说,从前有个人与一个森林之神萨堤罗斯交朋友。冬天到了,天气变得十分寒冷,那人把手放到嘴边不断地呵起热气来。森林之神忙问这是什么原因,为什么要这样做。那人回答说:“天寒手冷,呵热气手可变暖和些。”后来,他们同桌一起吃饭,桌上的饭菜热气腾腾,烫得很,那人夹起一点放到嘴边吹。森林之神又问他这是为何。他说饭菜太烫,把它吹凉。森林之神对人说道:“喂,朋友!我只好同你绝交了,因为你这嘴能一会儿出热气,一会儿又出冷气。”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感悟或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18分)

失落在水中的秘密

加拿大洛·卡里埃

我上小学以后,父亲变得少言寡语。我陶醉于学习拼写,把它当作新颖的游戏,而父亲对此却几乎一窍不通(我家的信都由母亲执笔),他觉得我不会再有兴趣听他讲述他在离家远走的漫长日子里遇到的奇事。

可是,有一天,他忽然对我说:

“该给你看一样东西了。”

他叫我跟他走。我走在他后面,一语不发,这已成为我们的习惯。他在田野里一丛枝繁叶茂的灌木前面停下来。

“这叫桤木。”他说。

“我知道。”

“你要学会挑选。”父亲指出。

我不明白他的意思。他小心翼翼地抚摸着一根一根的桤木枝条,样子十分虔诚。

“你要挑一根好的、十全十美的,像这根一样。”

我看了看,那根枝条和别的并没有什么两样。

父亲打开折叠小刀,割下那根精心挑选的枝条。他剥掉上面的叶片,露出赤裸的枝子,那枝子呈完美的Y字形。

“你看,”父亲说,“这枝子有两条臂,现在你用两手攥住这两臂,用力挤压。”

我按照他的吩咐,握住Y形枝的两叉,那枝叉比铅笔还细。

“闭上眼睛,”父亲命令道,“再使点劲挤……别睁眼!你觉出什么了吗?”

“枝子在动!”我惊讶地喊道。

桤木枝在我握紧的手指间扭动,宛如一条受惊的小蛇。父亲看出我想扔掉它。

“攥住,别动!”

“枝子在扭动,”我又说一遍,“我听见一种声音,像小河流水!”

“睁开眼。”父亲命令。

我猛地一惊,好像从梦中被他唤醒。“这是怎么回事?”我问父亲。

“这就是说,在我们脚下,就在这里,有个小小的淡水泉。如果我们挖下去,就能喝到泉水。我刚才是教给你怎样找泉水。这是我父亲教我的,你在学校里根本学不到的。再说这本领绝不会没有用:人不写字不做算数能过日子,可要是没水就不行。”

很久以后,我才发现父亲在这一带颇有名气,因为人们说他有一种“天生的才能”。他们打井之前总要请教我父亲。他们总是看着他闭着眼睛,紧握桤木枝的两叉,在田野里或山岗上四处走动,探测水源。父亲停在什么地方,他们就在那里做上记号,然后向下挖掘,清泉水就会从那里喷涌出来。

许多年过去了;我又上过几所学校,到过一些国家,生儿育女,撰文著书,而可怜的父亲此时已长眠地下,安息在他多次找到过清泉的地方。

一天,有人着手摄制一部记录我的村庄和乡亲的影片。正是从乡亲们那里,我悄悄地搜集到那么多的写作素材。我和摄制组的工作人员一起去访问一位农场主,以便留下他伤心的形象:他花费了毕生精力为子女准备下一份遗产──当地最好的农场,可是他们却不愿意继承。在技师们安放摄影机和扩音器的时候,那位农场主搂住我的肩膀说:

“我过去和你父亲很熟呢。”

“噢!我知道。村里的人都互相熟识……谁也不觉得是外人。”

“你知道你脚下是什么吗?”

“是地狱吧?”我笑着问。

“你脚下有一眼井。打井之前我请来农业部门的专家。他们调查了一番,还分析了一锹泥土,最后写出报告说我的地里没有水。我有一大家子人,有牲口,有庄稼,我需要水啊。看到那些专家什么都没找到,我就想起你的父亲,于是请他来一趟。他起初不肯来;我知道他是厌烦我,因为我先请了专家而没请他。最后他还是来了。他走进地里,割下一根枝条,然后闭上眼睛在四处转了一阵。他忽然停下来,注意听一种我们听不见的声音,然后对我说:‘你就在这里挖吧,水有的是,足够你饮牲口用,还够淹死那些专家的。’我们挖下去,找到了水,而且是没有污染过的净水。”

摄制组已做好准备,他们招呼我就位。

“我要给你看一样东西,”农场主说,示意我不要走。“你在这里等着。”

他钻进一间一直用来存放杂物的小屋,然后拿着一根树枝走回来,把树枝递给我。

“我从来不扔东西。我一直保存着你父亲帮我找水时割下的桤木枝。我真不明白,它竟然没有干枯。”

我抚摸着主人出于一种莫名的虔诚保存下来的树枝(它确实没有干枯),心情十分激动,觉得父亲就站在我身后看着我。我站在父亲发现的泉水之上,紧闭双眼,等待枝子扭动。我希望耳边能响起潺潺的水声。

桤木枝在我手中纹丝不动,地下的泉水也拒绝歌唱。

在从童年的村庄开始的生活道路上,不知从哪里开始,我忘却了父亲教我的本领。

“不要难过,”农场主说,他肯定是联想起自己的农场和自己的童年,“现在父辈有什么也难传给下一代了。”

随后,他从我手中拿走桤木枝。
1.文章开头写我上小学后,父亲变得少言寡语,为什么?以此开头有何作用?4分)
2.文章有几次叙写父亲用桤木枝寻水源的绝活?请用简要语言加以概括。6分)
3.从选材和主题的角度分析一下有关农场主的笔墨是否多余?4分)
4.文章以“失落在水中的秘密”为题,蕴涵了怎样的深意?4

 

查看答案

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甲、乙两题必做)(6分,错一句扣1分,扣完本题分数为止

甲: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乙:⑴玉容寂寞泪阑干,                          白居易长恨歌》)

⑵帝子降北渚,                      ,洞庭波木叶下。屈原湘夫人》)

⑶忧劳可以兴国,                           (欧阳修《伶官传序》)

               还乡须断肠              韦庄菩萨蛮》)

⑸我欲因之梦吴越,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6分)

【中吕】普天乐    秋怀

(元)张可久

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

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钓鱼子陵,思莼季鹰,笑我飘零。
1.结合全曲,试简要概括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3分)
2.用典是本曲突出特色,请举两例略作分析。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6分)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狱,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迩年狱讼(刑部)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及书吏、狱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连,必多方钩致。苟之狱,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置老监,俾困苦不可忍。然后导以取保,出居于外,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剖分焉。中家以上,皆竭资取保。其次,求脱械居监外板屋,费亦数十金。惟极贫无依,则械系不稍宽,为标准以警其余。或同系,情罪重者反出在外,而轻者、无罪者罹其毒。积忧愤,寝食违节,及病,又无医药,故往往至死。”余同系朱翁、余生及在狱同官僧某,遘疫死,皆不应重罚。又某氏以不孝讼其子,左右邻械系入老监,号呼达旦。余感焉,以杜君言泛讯之,众言同,于是乎书。

部中老胥,家藏伪章,文书下行直省,多潜易之,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功令:大盗未杀人及他犯同谋多人者,止主谋一二人立决;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狱词上,中有立决者,行刑人先俟于门外。命下,遂缚以出,不羁晷刻。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狱具矣,胥某谓曰:“予我千金,吾生若。”叩其术,曰:“是无难,别具本章,狱词无易,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其同事者曰:“是可欺死者,而不能欺主谳者;倘复请之,吾辈无生理矣。”胥某笑曰:“复请之,吾辈无生理,而主谳者亦各罢去,彼不能以二人之命易其官,则吾辈终无死道也。”竟行,案末二人立决。主者口呿(qū)舌挢(jiǎo),终不敢诘。余在狱,犹见某姓,狱中人群指曰:“是以某某易其首者。”

                                     (方苞《狱中杂记》  有删节

[注释]洪洞:洪洞县,在山西。  同官:同官县,在陕西。谳(yàn):审判定案。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皆系者之多                     利:获利

B.遂缚以出,不晷刻               羁:捆绑

C量其家之所有以为               剂:(财产的)等差

D.罪重者反出在外                 情:案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不问罪有无,必械手足           B.然后导以取保,出居

   ②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②臣诚恐见欺王而负赵

C.而轻者、无罪者罹           D.把持公仓,法应立决

孰能讥之乎                        ②洎牧谗诛,邯郸为郡
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写胥吏贪赃枉法的一组是(2分)

少有连,必多方钩致               械系不稍宽,为标准以警其余

文书下行直省,多潜易之            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

中有立决者,行刑人先俟于门外      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③⑤⑥          D.②③④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掌管刑狱的官员枉法作恶的现象,不仅普遍见于下级官吏,还涉及许多“部”级官员。可见在“康熙盛世”时,吏治腐败的问题已很严重。

B.封建家长以“不孝”的罪名对子女提起诉讼,左右邻居也帮着把“忤逆”之人捆入牢房。为这样的事都能坐牢受罪,作者为此感慨不已。

C.胥吏之所以胆敢篡改判决书的内容,就是因为他摸准了上级的心理:主审官宁可让案子错下去,也不愿因为事后追究错案的责任而丢官。

D.作者在狱中了解到许多黑幕,对于那些从他人口中听来的事实,作者也向同牢的犯人一一印证,体现了桐城派作家注重考据的行文特点。
5.将选文中句子以及所学课文的选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狱具矣,胥某谓曰:“予我千金,吾生若。”  (2分)

苟之狱,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置老监,俾困苦不可忍 3分)

③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