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睢州汤公,其治绩,吴淞十郡儿童妇女,皆耳熟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睢州汤公,其治绩,吴淞十郡儿童妇女,皆耳熟焉。立朝之节,同时士大夫多知之。惟受特知于圣王,而卒困于佥壬,其致愆之由,相构之迹,虽门人子弟,或不能详也。

公巡抚江苏时,执政明珠有家隶,言事多效,公卿震慑,所至大府常郊迎。过苏,畏公威声,弗敢谒。自监司以下,朝夕候其门。公闻使召之,将命者用故事以客礼请。从骑数十至辕门,顾谓左右,曰:“主人出迎何迟也?”久之,入至阶下,见公南面坐。公曰:“汝主与吾同朝,闻汝来,以酒饮犒汝。”命门卒为主人。其人惭沮,即日去苏。归诉之,谋致难于公。而公声绩甚焯,上方向公,念公在外无从得事端。会东官出阁读书,乃为上言,汤某以理学为时所崇,辅教太子,非某不称。上然之,遂以詹事征。

公之内召也,比郡士民,争以农器什物塞水陆,道不可行。公示谕:“吾在外不能为父老德,往者屡请核减浮粮,并为延议阻,夸入见天子,且面陈之。”余相国国柱者,执政私人也,得此以告曰:“曩议皆上所可也,善则归君,过则归己。而市于众以为名,使上知此,立蹶矣。”比公至,语已上闻,而公未之知。进讲东宫,首《大学)“财聚民散”数则。毕讲,东宫入侍。上问所肆,具以闻。上曰:“此列国分疆时语也。若海内一统,民散将安之?试询之。”公具陈秦隋土崩状,且言一统而民散,祸更烈于分国时。上闻,犹谅其忠。

会灵台郎董汉臣上书,指斥时事及执政大臣,下内阁九卿廷议,执政惶悚,不知所为。议与同列囚服待罪。王相国熙继至,貌甚暇,徐曰:“市儿妄语,立斩之则事半矣。”执政曰:“上阅奏至再三,亲点次,类嘉与之,奈君言若是?”王笑曰:“第以吾言入,视何如?”时公为宗伯,最后至,余相国述两议以决于公,公曰:“彼言虽妄,然无死法,大臣不言,故小臣言之。吾辈当自省。”国柱曰:“此论可上闻乎?’’公曰:“上见问,固当以此对。”执政入奏,国柱尾其后,而与之语。命下,董汉臣免议。自是上滋不悦公。

(节选自方苞《汤司空逸事》)

汤斌,字孔伯,河南睢州人。康熙十七年,诏举博学鸿儒,试一等,授翰林院侍讲,与修《明史》。二十六年,上卒免汉臣罪。明珠、国柱愈恚,摘其语上闻,并摭斌在苏时文告语,曰“爱民有心,救民无术”,以为谤讪,传旨诂问。斌惟自陈资性愚昧,愆过丛集,乞赐严加处分。斌适扶病入朝,道路相传,闻者皆泣下。江南人客都下者,将击鼓讼冤,继知无其事,乃散。未几,疾作,卒,年六十一。

    (节选自《清史稿·汤斌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上方          向:偏爱

B.上问所          肄:学习

C.以吾言人        第:依次

D.明珠、国柱愈    恚:怨怒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会东官出阁读书,为上言                    度我至军中,公

B.上然之,遂詹事征                          夫夷近,则游者众.

C.公内召也,比郡士民,争以农器什物塞水陆    师道不传也久矣

D.授翰林院侍讲,修《明史》                  吾孰徐公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汤司空治理有方,这在当时吴淞妇孺皆知。他虽受皇上重视,但最终还是遭人构陷,其中细节,少为人知。

B.汤司空为人正直,对待明珠家隶,虽亲自以酒招待他,但遵循原则,不显阿谀之态,致使明珠家隶不悦。

C.汤司空关注民生,也深得百姓厚爱。后来,他辅佐教授太子,用自己的学识见解,让皇帝体会到他的忠心。

D.汤司空忠心耿耿,有人却诬蔑他诽谤朝廷,而他面对皇上责问,说自己天资愚昧,过错很多,请求严惩。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闻使召之,将命者用故事以客礼请。(3分)

(2)比公至,语已上闻,而公未之知。(3分)

(3)江南人客都下者,将击鼓讼冤,继知无其事,乃散。(4分)

 

1.C 2.C 3.B 4.(1)汤公听到这件事,派人召见他,奉命的人依照一般惯例,以待客的礼节邀请他。(“使”“故事”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等到汤公来到京师以后,这话已让皇上听到,但汤公却不知此事。(“比”“闻”各1分,句子通顺1分) (3)住在京城的江南人,要击鼓为汤斌诉冤,后来知道没有这样的事,才散去。(定语后置“客都下者”1分,“客”1分,“继”1分,句子通顺1分) 【解析】 1.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字意。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C项“第以吾言人”中的“第”根据其在句中的位置可以知道,应为副词;同时联系《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的句子“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可以推测出此处的“第”应解释为“只管”。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虚词的意思和用法主要与以下几点有关,一是与虚词在句中的位置有关,比如“乎”“然”等;一是与虚词前后词的词性有关,比如“之”“以”;一是与虚词的固定结构有关。A.第一个“乃”,于是;第二个“乃”,才。 B.第一个“以”,介词,用;第二个“以”,连词,并且。 C.两个“之”都是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第一个“与”,参与;介词,和、跟、同。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解析: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此题的做法如下,先浏览选项,确定其在文中的位置,然后具体将选项与文中原句进行比较以发现问题。此类题目的误区有:事件张冠李戴、时间地点迁移、曲解实虚词等。首先要审清题意要求,选不正确的一项,其中三项正确。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小心比对,看是否搞混做事情况。B项“虽亲自以酒招待他”错误,从文本第二节可以知道,汤司空不是亲自以酒招待,而是“命门卒为主人”。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解析: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1)中“故事”,一般惯例。(2)中“比”,等到;“闻”,使……听到。(3)中,“客都下者”是定语后置句;“客”,客居;“继”,后来。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睢州汤公,他为政的成绩,吴淞十郡儿童妇女都很了解。他执政期间的节义,那时很多的士大夫都知道。尽管特别受到君王的赏识,但是终究被奸佞小人置于窘困之地。他招致怨恨的原因,结下怨恨的经过,就是他的门人弟子,有的也未必都很清楚。 汤公做江苏巡抚时,当时的执政明珠有家卒,说话办事很有效用,朝中公卿,都为这些家卒震动畏惧,明珠家卒所到之处,总督、巡抚时常出郊迎接。明珠家卒路过苏州时,由于敬畏汤公威严声望,不敢拜见汤公。但是自监司以下的那些官吏,都早晚守候在明珠家卒居住的门口。汤公听到这件事,派人召见他,奉命的人依照一般惯例,以待客的礼节邀谙他。明珠的家卒带领几十个骑马的人来到汤公门外,环顾左右说:“主人为什么这么晚还不出来迎接?”过了很久,(门开后)进门来到台阶的下面,看见汤公面朝南坐着。汤公说:“你的主人和我同在朝中供事,听说你来了,因此就用酒宴来犒劳你。”汤公命令自己的门卒做待客主人。那人感到羞辱,当天便离开了苏州。回去后向明珠诉说这件事,谋划向汤公发难。但是汤公名声和政绩都很显赫,皇上正思慕汤公,考虑汤公在外地,无从找他的岔子。正逢太子要出阁读书,因此他对皇上说汤公凭借理学为世人推崇,辅佐教授太子,他最合适。皇上认为是这样,因此以詹事的官职诏征汤公。 汤公应诏入朝时,邻近各郡县的百姓争相用农器和日常用具阻塞水上、陆路交通,使汤公不能离开。汤公向大家表示:“在京师外边不能给父老乡亲们带来什么恩德,以前我多次请他听到这话后,告诉执政说:“过去议定的事都是皇上批准的,假如这些决定好,应归功于君,假如这些决定有过失就归咎于自己,但是汤公却买通百姓,来博取声誉,皇上知道了这件事,汤某会立刻倒台。”等到汤公来到京师以后,这话已让皇上听到,但汤公却不知此事。他到东宫教授太子,首先讲了《大学》中“财聚民散”等数则。讲解结束,太子来到内宫侍奉皇上。皇上问学了什么。太子把所听到的讲给皇上听。皇上说:“这是列国分地而治时期的话。假如海内统一,百姓离散又能到哪里去呢?你询问一下你的老师。”汤公尽情陈述了秦朝、隋朝土崩瓦解的情形,并且说,国家统一百姓离散,祸害比列国纷争时更为厉害。皇上听了后,还是体谅了他的忠心。 恰好灵台郎董汉臣向皇帝上书,批评指责时事和执政大臣,皇上把此事下交内阁各级官员在朝廷上论辩,执政明珠惊恐不安,不知所措。内阁九卿议定明珠当与同僚囚服待罪。相国王熙继来了,面容非常悠闲,他缓缓地说:“这是市井小人的胡言乱语,立刻把他们抓起来斩首,那么这种事也就不再发生了。”执政明珠说:“皇上十分详细地批阅了这个奏折,亲自批复,好像对此颇为嘉奖,怎么你这么说呢?”王相国笑着说:“只管听了我这话上朝.看看会怎样?”当时汤公为宗伯,最后来到,余相国叙说两种意见,让汤公评判。汤公说:“董汉臣那些话尽管很狂妄,然而不至于处死。大臣不说,因此小吏才说了。我们这一辈人应当自我反省。”国柱说:“此话可以让皇上听到吗?”汤公说:“皇上询问时,本当用这话应对。”执政明珠进去禀告皇上,国柱跟随其后并和他谈话。皇上传命下来,对董汉臣的上书不在评议。从此,皇上对汤公更为不满了。 (节选自方苞《汤司空逸事》) 汤斌,字孔伯,是河南睢州人。康熙十七年,下诏举行博学鸿儒科的科举考试,汤斌考试取得一等,授官翰林院侍讲,参与编修《明史》。二十六年,皇上最终赦免了董汉臣的罪。明珠、余国柱对汤斌更加怨恨,摘录他的言论向上禀报皇上,并找出汤斌在苏州发布文告中的话“爱民有心,救民无术”,把这作为对朝廷的诽谤,皇上传旨责问。汤斌只是说自己天资愚昧,过错很多,请求严加惩处。正赶上汤斌带病入朝,人们道听途说越传越广,听到的人都流下眼泪。住在京城的江南人,要击鼓为汤斌诉冤,后来知道没有这样的事,才散去。不久,汤斌疾病发作,死去,终年61岁。 (节选自《清史稿·汤斌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①中国的人像艺术,和其他几个古老民族比较起来,以目前出土资料来看,是十分逊色的。在西周以前,少数的人像,如半山彩陶罐上的人首器盖,头上长了角,脸上有纹身,下面是蛇身,似乎还介于半人半兽之间。商代铜器中的人面杯、人面器盖、错金铜像,以及西周的玉人,夹杂在多彩多姿的各种动物兽面之中,不仅数量孤单得可怜,在造型上,也十分简陋粗略,比例极小,实在不能和埃及巨大威严的人像雕塑相比。

    ②西奥多·鲍伊说:“人像艺术在西方远比东方要蓬勃发展,主要是源于西方对个人的重视。”如果商周铜器上作为图腾的兽面之说可以成立,我们的确发现,至少在西周以前,中国人是以部族的共同符号(图腾)作为崇拜的对象,而不把“伟大”的概念与个人结合的。人,在死亡以后,统统归回到一个共同的图腾符号上去,是巨大的龙或凤的种族,强调的只是龙的符号,而不是某一个个人。

    ③一直到相当晚近的时代,中国人并不喜欢替自己立像,立像留影仿佛是人死后的事,这自然和中国俑的历史有密切的关系。“俑”的起源目前还有争论,有人认为殷商安阳墓中出土的玉石带枷人雕,一男一女,即是人俑的起源。但是,一般数据仍以春秋战国前后为中国“俑”的重要发展时期。《史记·秦本纪》记录秦穆公三十九年(公元前621年)活人陪葬的事:“穆父卒,葬雍。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日奄息、仲行、针虎,亦在从死之中。”这件事,《诗经·黄鸟》之中也有反映,表示了春秋时代一般人对这种活人陪葬的反感。这可以说明,文化水平较高于秦的其他中原国家,在春秋时代,恐怕已经普遍以俑来代替活人陪葬了。这个俑的历史构成了中国人像艺术的主流,一直到宋,改木雕、陶塑、金属为纸扎人像,才结束了俑与人像艺术密切的关系。

    ④从这一线索思考可知:中国最早的人像艺术是俑,俑是活人陪葬的代替品,活人陪葬在早期大部分是俘虏和地位低卑的奴隶,所以,中国早期的人像艺术,和其他几个民族不同,并不具备“崇拜”或“纪念性”的意义。除了秦始皇墓出土的秦战士俑比较高大外(通常是180厘米左右),中国大部分以俑为性质的人像雕塑都十分小,只是代替活人的符号。

    ⑤除了俑以外,春秋以后,中国人像艺术逐渐在器物上代替了商周的兽面,成为新的纹饰;但是,这些人像,仍是“人群”,而不是英雄式的个人。我们在春秋时代的许多镶嵌的铜器表面,看到狩猎、采桑、宴乐、农耕、征战……各种生活的主题被表现出来。人,脱离了以兽为符号的图腾时代。人,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生活的尊严,脱离了对自然的神秘的恐惧,完成了西周以来便努力建立的理性的人文精神。但是,这里的人,绝不同于埃及至尊的王,不同于希腊完美的神和城邦贵族,也不同于印度神秘的巫神,中国最早出现的人,的确是“人群”,是延续了远古的部族共存的观念的“人群”。这里面并不强调个人的英雄式的威严和奇迹似的能力,而更看重的是现实生活中最平凡的共同活动的每一个人,采桑、狩猎、征战都是部族的共同生存经验。

    ⑥扬弃了兽的图腾,中国人并没有放弃部族共存的观念,只是把它更理想化、现实化了。落实在最普通不过的生活百态上,肯定了现世中的人。对自然没有畏惧,对神没有向往,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帝力于我何有哉”的中国人。这种乐观、朴素而现世的美学,在春秋萌芽,体现在最早的人像艺术上。经过战国前后各种地方色彩的激荡,在理性与感性、纪律与浪漫各个极端中摆荡,到了汉代,完成了一种庶民文化的典型。不同于埃及,不同于希腊,不同于印度,是现世而朴素的,是平凡而广泛的,成为中国以后文化符号最重要的基础。

    (选自蒋勋《美的沉思》,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的“人像艺术”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从出土的西周和西周以前的人兽形面夹杂的器物上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人像艺术比起其他民族,还是显得十分落后。

    B.以木雕、陶塑、金属、纸张为材料制作的俑,构成了中国人像艺术的主流,直到宋朝才结束它与人像艺术的密切关系。

    C.春秋以后,延续了远古的部族共存的观念的“人群”形象,逐渐在器物上代替了商周的牌面,成为主要的人像艺术。

    D.中国最早的人像艺术,体现了“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凿井而饮,帝力于我何有哉”的乐观、朴素而现世的美学特征。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①段通过西周和西周以前具有代表性的少数人像器物的举例,从数量和造型角度比较介绍了中国古代人像艺术与其他古老民族的差距。

    B.②段先用引用论证:,说明西方人像艺术能繁盛的主要原因是重视个人,再谈及中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是以部族的图腾作为崇拜对象。

C.③④段引出话题“俑”,结合史料,论证了中国俑起源于殷商,发展于春秋战国前后,转型于宋,概括了俑的特征及与人像艺术的关系。

D.⑤⑥段介绍中国人像艺术出现的最早的“人”是“人群”,在发展过程中,部族共存的观念未被放弃,为民族以后文化符号奠定了基础。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人不喜欢为自己立像,是因为觉得立像仿佛是人死后的事。这和中国俑的历史有密切关系。

B.作为中国最早的人像艺术的“俑”,本身不具有“崇拜”或“纪念性”的意义,但却是文明进步和艺术发展的必然。

C.各种生活的主题被镶嵌在铜器表面表现出来,人兽符号的分离,表明这一时期人的意识的觉醒,理性人文精神的建立。

D.中外人像艺术的比较,说明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并不相同。一个民族,其文化典型的形成,也往往需要一个过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通其变,天下物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                         ——(隋代)王通

一个没有原则和没有意志的人就像一般没有舵和罗盘的船一般,他会随着风的变化而随时改变自己的方向。                                                   ——(英国)塞缪斯·斯迈尔斯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后面的题。(6分)   

(中国新闻网郑州4月10日电)近日,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专业的大学生们上课前用“人脸识别器”签到。用高科技的“刷脸”设备进行上课签到,代替了传统的签到制度,有效遏制了学生逃课行为,被老师称为“防逃课神器”。据该院播音与主持艺术教研室主任李红光老师介绍,使用“人脸识别器”是他们新推行的一种考勤打卡制度,主要针对播音专业早晨练声的两个班学生,自从使用了该设备后学生出勤率达到百分之百。   

(1)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2)对河南工业大学的这种做法,你怎么看?请写一段不超过100字的评论。(4分)

 

查看答案

我市某宾馆有一副对联,上下联缺少部分词语,请补充完整。(4分)

上联:           ,一岁川流不息。

下联:东南西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根据我国“一带一路”计划于“马歇尔计划”的三点不同之处。(6分)

60多年前“马歇尔计划”影响了不少人思维方式:大国发起的经济援助或者战略合作都是单向推行其全球意志和价值的工具。从改变人们这一思维定式的意义上说,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计划,是世界经济援助及合作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它的目的是合作共赢,即使领土存在纠纷、政治制度有别、文明背景不同,也最终难成合作障碍。美国当年提出“马歇尔计划”时,附加了苛刻政治条件,欧洲的所有亲苏联国家都被排斥在外,受援的西欧国家只能无条件接受。“一带一路”欢迎沿线所有国家加入,不问这些国家信奉什么宗教,政治上推行什么主义以及以往与中国的关系如何。客观说,历史上的崛起大国没有一个是以这种推动发展的方式开拓空间的,大国对周边谈平等互利,常常受到怀疑。但中国将让沿线广大国家看清,这个计划就是共享发展,造福于人民。中国不想走传统地缘政治对抗、争霸的老路。因为它既不符合利益原则,也不契合人心向背的规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